-
1 # 墨子媽育兒
-
2 # 夫岑
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不論在任何時期都重要作用。
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說。別說孩子,即使成人,在不同的環境對於個人的成長髮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周圍都是積極的正能量,他也會變得積極向上。如果周圍都是消極的負能量,他也會變得拖延,為各種事找藉口。
-
3 # 嘻嘻啊啊
我覺得適合。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會隨著歷史而改變。
就拿一個比方來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也算一個古話了吧,很多人都覺得挺有道理的,但其實拿到現在的學校來說,一流學校和二流學校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更何況二流和三流。能去一流學校就儘量去一流的。因為就算是個鳳尾,也有可能會變鳳頭,如果真的做了雞頭,那可能永遠變不成鳳凰。最現實的就是現在的985/211、還有雙非學校。整體的校園環境、學風、師資,都是有差距的。而且認識的人也是不一樣的。這將來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
雖然說環境很重要,但是不建議父母頻繁給孩子換環境。孩子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的時間,而且這個時間也會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看。孩子適應的了,還行,萬一一直不適應新環境,就得不償失了。
分享一個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本身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4 # 姜宗維
孟母三遷的故事耐人尋味,這在今天很有現實的教育意義,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故事顯得尤為適合今天的現代教育。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迫在眉睫。可憐天下父母心!
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良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經二遷三地。孟子小的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了辦喪事的遊戲,她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說: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了學校旁邊,孟子學會了在朝廷上鞠躬和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到孟子長大以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就是孟母逐漸教化的結果。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這個故事啟示我們:跟好人學好人,跟著盜賊學偷人。人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
孩子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孩子成長的軌跡,決定孩子人格的成與敗。和勤奮的同學在一起,孩子就不會懶惰,與志存高遠的同學為伍,才能登上巔峰。
事實勝於雄辯,我縣教育高考獲全市十九連冠,影響範圍極廣,吸引了周邊市縣的家長和學子們,來我縣買樓安居樂業,供孩子們上學。這不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嗎?
-
5 # 十里潭水
孟母三遷的現代版,不就是買學區房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淤泥而不染”,那是成人,孩子做不到,因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形成,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說,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當然是很有必要的,孟母“擇鄰處”,肯定是意識到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跟孟母時代,在對終極目標的追求上,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才,成不了棟樑最起碼也要成為可造之材。所以“孟母三遷”的理念,還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今天搬個家不容易,如果條件所限,對孩子的環境沒法選擇,起碼我們也可以改變自己,做到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要我們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陪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就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今天我們享受了高科技的成果,孩子的學習條件跟孟子所處的時代有著天壤之別。這個年代只要你願意學習,隨便在哪裡都能找到有效的學習資源。
孟母三遷,肯定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潮流了。
回覆列表
孟母三遷的故事,向大家道出了一個道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多麼的深遠。但是,隨著現在時代的改變,孟母三遷的教育意義,但這種做法還適合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嗎?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首先,從這個故事的寓意來說,從古至今,這個故事一直被視為典型的正面教材在宣揚。直到現在,就連沒入學的孩子都會咿呀不清的背誦著千古名篇——《三字經》裡的“……昔孟母,擇鄰處……”。
毋庸置疑,環境對一個人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從各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到生活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再到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又有不合適的地方。
首先“孟母三遷”中只提到了環境對孩子接受教育的影響,卻沒有孟母對孩子的作用。這也就會導致很多父母在現實中也忽視自身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就會減少對孩子的約束作用。因此容易造成父母角色在教育中的缺失。由於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基本上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指導,其所得的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而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卻微乎其微。
作為父母,也許我們不會像孟母那樣偉大,但至少在教育孩子上,應該下一番功夫。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都不平坦,有崎嶇,有溝壑。雖然這條路需要孩子自己走,但父母要做的就是為他起到標杆作用,使他不至於迷失方向,讓孩子能夠多幾分成功,少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