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火線兔

    非常簡單,飛機起落架如果加入傳動裝置,那麼就要考慮低溫環境工作和在250kt速度下正常工作的方案,而且如果安裝傳動裝置,飛機的維修率就會大幅提高,飛機的操作難度就成控制引擎功率變成了又要控制引擎又要控制動力裝置,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將不能很直觀的操縱飛機,增加重大事故的發生率,所以。。。。。。。。。。。。主要還是為了省錢,省油╮( ̄▽ ̄)╭不然你覺得為啥波音用塑膠造飛機呢

  • 2 # 從前有座山丘

    現在不是沒有這個系統,這種電動滑行系統是可以加裝在飛機起落架上的。電力驅動,結構也不復雜。

    但是起飛之後就是死重,影響經濟性,民航客機經濟性是盈利的根本。

    另外機場拖車使用費並不比安裝滑行系統更貴,所以沒那個必要和需求

  • 3 # 熊貓愛飛行

    這個想法是好的,理論上以目前的飛機制造商的能力實現也不會太困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真的給飛機加了一套讓輪胎主動旋轉的系統,達到的保護輪胎所節約的成本是否會有給飛機安裝這套主動輪系統的成本以及維護成本來得高?

    簡單來假設一下實現這個功能的這套系統需要哪些內容。

    首先,飛機所有輪子都是從動,不主動旋轉,這是設計上的要求。如果要增加一整套系統讓輪胎主動旋轉的系統,首先這套系統得能夠判斷飛機觸地的時間以及觸地時的速度,這個採用感測器應該不難實現。

    其次,輪胎轉動需要能量,也就是說要給他供電,這個可以直接從飛機電源總線上獲得,從最近的電源匯流排(大翼根部)引幾條電源線過來。

    然後是旋轉的執行機構,在輪子上安裝電機和變速裝置,這個也不難。

    最後得需要一套控制器,和感測器交換資訊,同時給執行機構也就是電機發出命令。飛機快要落地的時候,感測器採集到飛機的速度高度等資料,然後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經過計算得出輪胎旋轉的時刻和速度,當飛機落地前的一剎那,控制器給電機發出啟動指令,使得輪胎以計算好的速度旋轉。

    也就是說 ,你所加裝的這一整套系統,只是在落地一剎那間,防止輪胎和地面高速摩擦而產生的白煙而設計的,暫且不考慮系統的複雜程度。單單是成本,就不如把輪胎做厚一點來的划算。畢竟飛機輪胎的設計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

    飛機輪胎其實是非常經久耐用的,如果按航班次數來算的話,一個輪胎大概可以使用250個航班。連續使用250個航班之後,輪胎就需要拿去保養。例如對磨損的胎面進行翻新,這種翻新一般可以重複5-6次,也就是說一個輪胎大概可以用1500個航班。米其林、普林斯通、固特異等大廠商也不是第一天做輪胎了,這點要求還是可以滿足的,這樣算下來肯定比給飛機加裝這樣一套系統要來得划算許多,飛機的設計者肯定早就應該考慮過這種了。而且多一套系統,就會使飛機發生故障的機率提高。這就好比用五千塊的複雜裝置解決五塊錢的需求,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 4 # 吵死貓

    只要有需求,肯定有解決方案。可以嘗試在飛機輪轂形狀或者胎面花紋上下文章,利用空氣摩擦力驅動輪子轉動,轉動控制轉度上限接近落地速度就行了,有多大成本?只要成本比增加輪胎厚度的成本低,就可以考慮,另外地勤清理地面輪胎渣的成本也很高,如果能搞定肯定也會考慮這個方案

  • 5 # 女媧補天造人

    不光沒有動力裝置,反而有很大的阻止輪子轉動的力,

    把輪子磨轉了的同時,很大的阻力確實是給飛機減速的,輪子也轉起來了,阻力也就減小了,最後在剎車停住飛機!

    就是這樣設計的,靠輪子的磨損來輔助減速的。

  • 6 # 工業四點零

    如果需要,只需要輪胎側面具備月牙狀凹槽就能透過氣流驅動旋轉了,不是驅動系統實現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的問題。估計是空中輪胎的旋轉運動可能影響飛機機體穩定性,增大降落風險,所以就不讓動了。航空業發展這麼多年了,各方面已經相對完善,除非是顛覆性創新。這些小改進該改的也改得差不多了吧

  • 7 # HAWX

    想讓機輪提前轉動,就得加驅動,而降落之後還要急速剎車,這樣設計,以目前技術,剎車系統遠比現在複雜,結構重量,整體體積,都大很多,飛機整體佈局都要相應改變。再說不就一股白煙嘛,不用多操心,飛機輪胎比想象的結實,這麼說吧,高速轉動的輪胎,拿刀子去捅,肯定是刀閃斷。

  • 8 # 風影看客

    可以的,等電磁剎車系統成熟後加一個電動發電一體機就可以了。剎車時發的電還可以貯存下來滑行用。這個想法很偉大吧!

  • 9 # 鐵爐堡騎士

    一,讓輪子提前轉起來,就需要相應的增加一些裝置來達到讓輪子提前轉的目的,就勢必增加飛機重量,這是飛機設計人員和以後飛機運營成本不能忍受的

    二,增加任何裝置,都會增加發生故障的機率,對保證安全也是不利的

  • 10 # 手機使用者崔永方

    好一個天才啊!

    飛機,這個實現人類與鳥兒比試能耐的工具,自問世以來,怎麼那麼多的航空工程師都沒想到如此重要的技術創新呢?

    提出這問題的網友,可能是文科生。徹底的門外漢。假如是在蘇俄時期的米格設計局裡,作為外行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且讓貝利亞同志知道了覺得很有見地的話,又不知道有多少設計師將被押上刑場了。

    讓起落架上的輪子能夠轉動。就必須象汽車一樣,需要從機身本身的動力上傳送作功過來。首先在臨近著地時,得分掉一部分噴氣發動機的功率,《此功能啟動後,節流閥上應該讀另一組讀數,否則會有推力不足的危險。》將之轉換成傳動軸作功。然後還得加有主動變速箱。很長很複雜的分節傳動軸。雙套萬向節。另外還有雷達監測接近地面速度,再透過相應的電腦軟體控制輪速同步!以上機械結構都得用優質鋼材製作,這可是在飛機上!連座椅都儘量設計得輕便為主,隨便就加上論十噸的載荷?

    我說的也就幾十個字,需知要做到此等並不難,現代工業工藝能夠對付。難的是,飛機空重將大大增加,包括成本。製造成本和運營成本。也將大大增加。

    意思就是說,每次航行,意味著更多的燃油,更少的乘客。《每一型號的客機推向市場,它主要的吸引客戶的指標就是:每公里油耗~每人。》更昂貴的維修成本。更多的定時更換易損件,《飛機上有許多定時強制更換易損件,因為飛機不是汽車,拋錨了,可以停在路邊等待修理工!》站著說話不腰疼吧,你個槓精!

  • 11 # 上帝從不胡弄人

    飛機輪子的著地速度需要有很大的彈性、來適應飛機在降落區的不同速度!其次是結構複雜得多、飛機的重量也要增加不少!特別是飛機輪子需要的牽固性;可靠性:和摺疊的靈活性要求是相當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說服姐妹們贍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