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新鮮小排骨

    仙人球含喜石灰質的沙壤土,可用等量的粗沙、壤土、腐葉土及少量陳牆灰混合配製。每年應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和剪除老根。3月中旬將球從盆中取出,剪除老根,勿傷主根。放在通風處晾4~5天,使創口風乾;翻盆使用的新培養土,宜用發酵後的畜、禽糞肥作基肥,加入煤灰、草木灰及少量動物骨粉等混合拌勻;盆要用陽光曬、蒸煮和噴藥等辦法進行清毒處理,以防爛球。仙人球原生乾燥、炎熱的熱帶沙漠地區,性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對肥分要求不高。盆土宜用帶蛋殼粉之類石灰質的沙性壤土,盆底可用腐熟的雞糞或豆餅、骨粉、草木炭等作基肥。補充養分和提高土壤鹼性。仙人掌科的植物喜歡在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生長。

    在每年春季要翻盆換土。先將根部四周泥土弄鬆動,視球體重量取粗細合適的軟綿線打成瓶口結,套在球體中部偏下,拉緊瓶口結,提出綁好的仙人球,清除宿土,修剪枯根和過長的老根。待根部晾乾,才將其移入另一盆中,填好周圍新土,分幾次搖動,直至盆土充實、球體不動搖為止。先放蔭涼通風而不受凍害處,再逐漸移至陽光下。

    仙人球性喜陽光充足,如能放置玻璃缸內或罩上塑膠袋,則生長更佳。

    但夏季宜半蔭,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中午前後應遮蔭,避免強陽光灼傷球體。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5時以後,可將它置於陽光下,促使多育花蕾,並可避免過分遮蔭,球體變長而降低觀賞價值。越冬溫度保持8~10℃,並保持盆土乾燥。溫度太低時,球體會產生黃斑。夏季防雨淋。

    每次澆水必須待盆土完全乾燥後再澆,注意澆水時不要淋球體。每週施1次薄肥水。盛夏需適當遮蔭。越冬溫度在5℃以上。當球體直徑達20釐米開始,必須每年換盆、換土1次。球徑20釐米以下的,可2~3年換1次土,同時剪去枯乾和過長的老根。

    夏季是仙人球的生長旺季,需水量增加。如遇乾旱要勤澆水,時間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切忌在炎熱的中午澆過涼的水,易引起“著涼”而致病。如中午盆土過幹,可少噴水使盆面溼潤即可,不能向球的頂部及嫁接部位噴水,以免積水腐爛。生長期內,半月左右施1~2次含氮、磷、鉀等成分的稀薄肥液,結合澆水使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濃度適當。

    仙人球生性強健,抗病力強,但夏季由於溼、熱、通風不良等因素,易受紅蜘蛛、介殼蟲、粉蝨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介殼蟲、粉蝨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用40%樂果或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發現介殼蟲、粉蝨等為害時,可進行人工抹殺。

  • 2 # 匆匆那年的回憶

    墨西哥-仙人掌王國,喜歡仙人掌多肉植物的朋友,一定不肯將自己心愛的仙人掌作為美食。下面就來講一講墨西哥仙人掌種植方法。 自然條件:食用仙人掌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夏秋季為最好,冬季種植應建塑膠大棚。種植地應選擇交通便利、背風向陽、排澇便利的農田或旱地,pH值為6~7。

    整地要求:種植地要翻耕、平整,達到細碎,便於種苗扦插、生根。畦的走向應以南北向為宜,以便於透光通風。

    土壤消毒殺蟲:及時對整好的畦進行全面地消毒滅菌和殺滅害蟲。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託布津600~800倍噴霧消毒;殺蟲藥可選敵百蟲。

    種片處理:將殺菌藥劑倒入盆中先用少量清水調勻,再按劑量要求加水,將種片在藥液中浸2~3分鐘取出、晾乾即可,一般用百菌清即可。

    施足基肥:仙人掌是多年生植物,種植後收益十幾年,生育期長,產量高,對地力消耗大。為確保高產,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農家肥畝施3000~4000千克,複合肥畝施50千克,建議使用養分全面的生物肥料。

    光照:仙人掌屬於喜光作物,長日照會促進營養吸收,生長更加旺盛。光照不足,生根時間延長,生長不快,同時地上生長部分易形成畸形。

    溫度:0℃以上即可生存,20~35℃為最適宜溫度,45℃以上注意防高溫及灼傷,5℃以下注意防寒。

    水分:土壤相對持水量在60%左右,即地表下10釐米處土壤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肥料:仙人掌生長快,產量高,需大量元素氮、磷、鉀,同時也需要一定量的微肥,即鈣、鎂、鐵、鋅、錳等,最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土壤: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質壤土為宜。

  • 3 # 何止花卉

    想很好的瞭解一種作物的生長習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根溯源,找到他的原產地,瞭解當地的氣候及土地條件,方可窺其全貌。墨西哥仙人掌顧名思義,原產地在墨西哥故而命名。接下來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墨西哥當地的氣候條件,看看墨西哥仙人掌生長的條件是什麼樣子的,就能為我們異地種植提供很好的參考資料。

    墨西哥氣候複雜多樣,由於多高原和山地,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墨氣候複雜多樣。高原地區終年溫和,平均氣溫10~26℃;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陸性氣候是地球上一種最基本的氣候型。其總的特點是受大陸性影響大,受海洋性影響小。在大陸性氣候條件下,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溫度很高,氣壓很低,非常炎熱,且溼度較大。冬季受冷高壓控制,溫度很低,也很乾燥。冬冷夏熱,使氣溫年變化很大,在一天內也有很大的日變化,氣溫年、日較差都超過海洋性氣候。春季氣溫高於秋季氣溫,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在夏至或冬至後不久。最熱月為7月,最冷月為1月】;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最顯著的特點是全年氣溫較高,全年平均溫度大於16攝氏度,四季界限不明顯,日溫度變化大於年溫度變化。由於地表及降水的不同,熱帶氣候又反映出不同的特點,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與乾季之分】。大部分地區分旱(10~4月)、雨(5~9月)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因墨西哥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透過上文對墨西哥當地的氣候條件的瞭解,我們也大致可以得出墨西哥仙人掌的生長環境特點,這裡我們簡單總結幾點墨西哥仙人掌的栽培要點。

    1.土壤

    墨西哥仙人掌多生於荒漠地帶,故而栽培土壤宜用砂質土壤,以輸送透氣為主。凡是耐旱植物都忌澇,這一點毋庸置疑,良好的土壤可以及時的排出多餘的水分,防止土壤太溼以致於土壤乾溼迴圈慢而引起爛根漚根的風險。

    2.光照

    墨西哥仙人掌多產於荒漠地帶,性喜光耐旱怕澇,所以給與充足的光照可以更好的培育墨西哥仙人掌的生長髮育以及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

    3.澆水

    凡是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雨露滋養,即便是特別耐旱的植物。透過上文我們瞭解到在墨西哥的多數地方每年的氣候天條大致可以分為乾溼兩季,而雨季又集中了每年當中75%的降雨量,所以一定程度上講即便是我們勤澆水只要土壤透氣疏鬆性良好,那麼仙人掌也是可以很好地生長,家庭養殖當中要注意觀察植株的生長態勢,為了植株的觀賞性也有必要控制澆水,防止枝葉徒長。

    4.施肥

    原產於荒漠地帶的仙人掌,具有一定的耐貧瘠能力,但如果當產地變更,生長環境發生變化之時,我們人為的則應更多的給與此方面的關注。仙人掌的生長更多的依賴、氮、磷鉀肥的支撐,所以在平時的養護當中我們除了給與三元素複合肥的供給之外也不應忽視了其他微量元素的供應。

    5.溫度

    墨西哥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溫度多在10-26攝氏度,而墨西哥仙人掌的生長習性也是喜高溫、怕凍,當溫度低於5℃之時,則應給與及時的防護措施,防止植株被凍傷壞死。反之,當溫度過高超過40攝氏度之時,也需要採取必要的遮陰措施,避免植株被曬傷甚至是因為植株自身儲存水分流失過快而枯死。

  • 4 # 小烙垚說事

    用仙人掌通常是指仙人掌科、仙人掌屬所包含的其肉質莖可以作為蔬菜食用,果實作為水果鮮食的品種也可以作為天然面膜。最受上班族喜愛的一個原因是可以防輻射。中國南方乾熱地區均有野生繁衍。因其渾身帶刺、口感差,生產慢而得不到人們的開發利用。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栽培管理技術

    一、特徵特性

    1.光照 仙人掌屬於喜光作物,長日照會促進營養吸收,生長更加旺盛。光照不足,生根時間延長,生長不快,同時地上生長部分易形成畸形。

    2.溫度 0℃以上即可生存,20-35℃為最適宜溫度,45℃以上注意防高溫及灼傷,5℃以下注意防寒。

    3.水分 土壤相對持水量在60%左右,即地表下10釐米處土壤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4.肥料 仙人掌生長快,產量高,需大量元素氮、磷、鉀,同時也需要一定量的微肥,即鈣、鎂、鐵、鋅、錳等,最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5.土壤 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質壤土為宜。

    二、栽種前的準備

    1.自然條件 食用仙人掌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夏秋季為最好,冬季種植應建塑膠大棚。種植地應選擇交通便利、背風向陽、排澇便利的農田或旱地,pH值為6-7。

    2.整地要求 種植地要翻耕、平整,達到細碎,便於種苗扦插、生根。畦的走向應以南北向為宜,以便於透光、通風。畦的規格為畦高20-30釐米,畦與畦之間距離為內溝40釐米,靠大棚架兩邊溝為60釐米,畦寬為90釐米,畦面為魚脊狀,1個6米寬的塑膠大棚可作4畦。

    3.土壤消毒、殺蟲 及時對整好的畦進行全面地消毒滅菌和殺滅害蟲。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託布津600-800倍噴霧消毒;殺蟲藥可選敵百蟲、甲氰菊酯、鑽地龍等。

    4.種片處理 栽種時,應首先對種片進行殺菌、消毒。方法是將殺菌藥劑倒入盆中先用少量清水調勻,再按劑量要求加水,將種片在藥液中浸2-3分鐘取出、晾乾即可。常用殺菌藥物有消毒粉、甲基託布津、百菌清等。

    5.施足基肥 仙人掌是多年生植物,種植後收益十幾年,生育期長,產量高,對地力消耗大。為確保高產,施足基肥是一項關鍵性措施。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餅肥畝施用量為50-100千克;複合肥畝施50千克,農家肥(豬糞、雞糞、牛糞、羊糞、人糞)畝施3000-4000千克。施用的各種農家肥、餅肥,必須經過充分發酵,禁止使用化肥,建議使用養分全面的生物肥料。

    三、栽培技術

    栽種前的準備工作全部做好後,即可扦插。扦插時的土壤要有一定的溼度,其標準是將地表下15釐米處的土抓起捏時成團,手鬆輕壓即散。扦插的7-15天內,不需要澆水,以免根部腐爛。 扦插時行距為50釐米,株距為40釐米,畝栽種2000片。每畦栽2行,2行之間的株距不要對齊,呈三角形交叉錯開。扦插深度以掌片的1/3或2/5埋入土中為宜。扦插時將種片立好,一面向東南,一面向西北(角度45度),把好方向後覆土輕壓,輕按;種片四周土稍高於周圍。扦插時的種片不要直接與肥料接觸,應擇晴天栽種,種後不必遮蔭,連續幾天晴天更好。

    四、田間管理

    1.種片護理 栽種後,每天早晚勤檢查種片,發現種片根部腐爛,拔出種片,切割病部,同時將邊緣好的部分再切除1釐米左右,創面用殺菌藥或草木灰塗抹一下放在通風處晾6-7天,等傷口乾涸後再栽。原先栽植處的空穴,在拔出病片時同時用藥液消毒。

    2.追肥 種片扦插生根發芽後,要適時追肥。追肥要求是完全腐熟的有機肥,以穴施為好。在2個種片之間挖穴,灌入肥料,蓋好土,所施肥料不可接觸種片,防止肥燒苗。

    3.澆水 仙人掌扦插生根後,對水分的要求逐漸增大。夏季在清晨或傍晚澆水。冬季應視土壤乾溼程度適時澆水。澆水應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但不能積水。追肥結束後必須及時澆水,以利稀釋肥料,便於仙人掌對養分的吸收。

    4.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是仙人掌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管理措施,特別是大雨過後一定要鬆土,鬆土時千萬不可碰傷種片,以免造成腐爛。一旦碰傷,立即將土扒開,使其傷口完全暴露在Sunny下,然後抹上草木灰或酒精消毒,等傷口完全乾涸後再覆土。在生長中、後期,因植株較大,應及時進行培土、護根,加固植株基部,防止倒伏。培土應結合中耕、除草和施肥等一起進行。

    5.植株固定 仙人掌生長到第3層以上時,為防倒伏,應及時插上與仙人掌等高的竹樁,用軟布條系在掌片中部,系時不可過緊。竹樁應與植株間隔7-8釐米,避免傷根。

    6.定芽修剪 定芽修剪是透過對食用仙人掌的新芽和嫩芽的適當調整,使其具有合理的營養體,減少養分消耗。定芽修剪是一項直接關係到穩產、高產和健康發展的關鍵性技術措施。因此,要結合生產實際和仙人掌的生長特點,做到科學定芽,合理修剪。 定芽修剪的重點在第2層(扦插的種片為第1層)掌片以上進行。將第2層作為種苗培育,第3層為嫩片的主要生產代。因此,修剪、養壯第2層是高產、穩產的基礎。定芽修剪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一是定芽數量。主要根據母片大小、植株長勢以及所處層級。一般第2層只選留3-4片生長健壯的掌片培養,第3層保留2-3片。二是莖片方向和生長位置。應保留的掌片要具備3個條件:①掌片方向與母片方向一致;②掌片生長在母片兩側縱向邊緣和頂端;③生長髮育健壯並分佈均勻合理。所以,凡與母片方向不同的,生長在掌片莖面上的嫩莖應切除,達到通風透氣條件。三是殘缺畸形的、長勢弱小的、掌片基部萌生的以及有病斑、蟲斑的嫩莖應及時全部切除,以免造成營養浪費,影響其他莖片生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姜用什麼機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