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
2 #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便寶寶先讓大家瞭解下:“患癌可能只是因為運氣不好”這個說法到底是源自哪裡?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學家Cristian Tomasetti和癌症遺傳學家Bert Vogelstein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過一篇受到廣大質疑和爭議的論文,表明大多數癌症的發生其實是隨機的,取決於“上帝擲骰子”。
為了反駁大家的質疑,他們隨之又收集了全球涵蓋48億人的69個國家的海量資料,開展了更為廣泛的研究統計,對32種癌症進行全面的研究。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發現在癌症中隨機DNA複製錯誤佔主要作用,66.1%的癌症相關突變是源於DNA複製隨機錯誤,28.9%歸因於環境因素,而僅有5%來自遺傳因素。
研究時,他們發現:其中數百萬癌症患者,雖然他們有著規律的生活方式,沒有抽菸、酗酒,吃健康的食物,不會不塗防曬霜就見太陽,還經常鍛鍊身體,但最終還是患癌了。
很多人可能會因此認為,那以後我們是不是可以隨便抽菸、喝酒、熬夜以及吃垃圾食品了,反正命由天定。
便寶寶可以很嚴肅地告訴你,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基因突變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但形成癌細胞至少需要兩個或多個以上驅動基因發生突變,而在人體嚴密的防衛體系裡,本來就是非常小機率的事件。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環境和飲食等外界因素會破壞人體的防衛體系。
Bert Vogelstein也表示,雖然新發現表明許多腫瘤型別的發生是不可預防的,但是癌症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
例如,結直腸癌患者在臨床診斷時,大多數為中晚期,而早期診斷的比例卻僅有11.8%。但其實,大腸癌如果早發現早治療可極大提升五年生存率,早期癌五年生存率高達95%,而伴器官轉移的晚期癌僅有25%。
因此,對於有結直腸癌家族史以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其患結直腸的風險雖一般大於普通人群,可能其結直腸腫瘤的發生是不可預防的,可如果定期進行腸癌篩查檢測,卻能在癌症早期發現以及及時干預治療,將會極大地降低癌症的死亡風險。
-
3 # 健康科普小醫生
歡迎關注麻醉醫生談健康,為您科普健康知識!
患癌是因為運氣不好,某某喝了幾十年酒也沒得肝癌、胃癌,誰誰吸了一輩子煙也沒患肺癌,這些“例項”當然不靠譜!我想說“患癌不是因為壞運氣,不患病絕對擁有真實力”!
任何疾病的發生(包括惡性腫瘤在內),都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不良嗜好、外部環境汙染等是發病的高危因素,但我們自身的免疫能力、家族的基因遺傳等不可抗力也是大部分疾病的重要原因!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疾病的患病風險會極大提高。
所有疾病的發生必是由於機體抵抗力低下、高危因素的長期影響和(或)具有家族遺傳性等綜合原因導致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適量運動、高危人群做好自我防護、定期體檢!遠離疾病,祝您健康!
-
4 # 腫瘤專科醫生
患癌可能只是因為運氣不好,這說法靠譜嗎?這種說法有部分道理,但不能簡單地認為癌症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如果這樣認為的話,就是不靠譜。
癌症的發病原因目前並沒有完全弄清楚,癌症的發生最終是由於基因發生“壞”的突變導致細胞異常生長和分化,這一點基本是大家的共識,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突變”?是環境因素,還是天生的遺傳基因不穩定,或者乾脆就是隨機的(也就是所謂的運氣)?其實,在我看來,這三種都有可能。有的癌症發生是因為天生的遺傳基因不穩定,容易自發或在外界因素誘變下發生突變(暴露在同樣的環境因素下,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癌症相關基因的突變,但遺傳基因不穩的人更容易發生),從而進一步的細胞異生增生而癌變;有的癌症則主要是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相關基因的突變;有的癌症則確實有可能只是隨機發生的基因突變導致的(或者也可以說,這只不過是人類暫時無法解釋,所以歸結為這類原因,算是一種無奈吧)。
舉粟子來說。骨腫瘤、腦腫瘤、骨髓瘤等腫瘤似乎跟環境因素扯不上什麼關係,也就是說,環境因素在這些腫瘤的發生中起的作用非常小。而淋巴瘤、白血病、膽囊癌、乳腺癌、腎癌、膀胱癌等癌症,“隨機因素”似乎也是重要原因,但環境因素在這些癌症的發生中也佔相當的比例。而像宮頸、口腔、胃、食管、肺等等這些部位的癌症,環境因素是主要的致癌原因。其實,同一種癌症,有的人可能是環境因素是主要的,有的人則可能是遺傳因素,有的人則可能是隨機因素,有的其實是混合因素。
總體上,癌症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用單一的原因可能很能難解釋。所以,你就會看到,有的人不抽菸卻得了癌症,他不抽菸,但可能有其他的致癌環境因素暴露,即便各方面做得好,他還可能有家族史,天生的遺傳基因就“不好”,又或者他確實就是“隨氣不好”,不好的基因突變讓他趕不上了。那是不是說,既然如此,就不必要戒菸了,那些這個那個的防癌措施並沒有卵用?當然不是,致癌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你每避免或減少一種或多種致癌相關因素,那麼你患癌的風險就降低一些,為什麼不去做?難道一定要保證百分之百不得癌才去做?你刻苦努力讀書了,就一定會考高分?不一定,你會因此說,唉,刻苦了也不是一定能考高分,所以我不努力。當然不會這樣想,事實上,刻苦努力的人考高分的可能性明顯比不刻苦努力的人要高,儘管有的人確實有“聰明”一些,但刻苦努力永遠是値得提倡的,而且確實是有用的。你不抽菸,在同樣的條件下,你得癌症的風險就會比那些抽菸的人要低。
-
5 # 腫瘤何大夫
2017年3月發表在《Science》的一篇文章再次把癌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話題推向了高點!圖片1:遺傳;圖片2:狗屎運;圖片3:不良環境,紅色越鮮明說明跟癌症發生關係越大。看完圖片,人類2/3的癌症(如腦瘤,骨癌,乳腺癌等)是因為撞上狗屎運了,圖片1幾乎無紅色,說明癌症跟遺傳沒有多大關係,過去很多人認為癌症發生與遺傳因素關係密切,該作者的研究基本否定了這一點。圖2大部分處於紅色狀態,說明大多部位癌症與偶然基因錯配有關,說白了就是“運氣不好”;圖片3兩肺呈現紅色,告訴我們肺癌確實與環境有關係,菸草對於肺癌的發生的確影響很大,提醒人們戒菸勢在必行。
上述這篇文章的觀點,基本上就等於患癌可能只是因為運氣不好。總體上我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後天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因素等、在很多種癌症的發生學上已被充分證明,比如長期持續大量飲酒與胰腺癌,本人從事腫瘤工作10多年來,治療過上百例胰腺癌患者,其中大多數男性胰腺癌患者都有大量的飲酒史。近幾年,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提高,追問患者的既往生活習慣,不少曾有嗜食紅肉的不良習慣。家族遺傳性腫瘤更是常有發生。所以,將癌症發生歸結於“壞運氣”,實在是不合理,既不科學,更不符合實際,危害更大的是容易讓人們認為“人的命、天註定”,不注意壞的生活飲食習慣,如此下去,會大大影響身體健康。
-
6 # 美中嘉和聊腫瘤
小時候常去一個很好的朋友家玩,他父母都在西三環老虎廟附近的出版社工作,屬於比較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也沒有任何抽菸喝酒的習慣。那是覺得他的家庭環境還是很不錯的,父母每年定期體檢(後來知道的)。2000年前後出版社重新進行了裝修,不過說實話那時的建材估計不好,甲醛高刺激味道大。問題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到新辦公室他父親就身體不太好,我們還去看過一次。後來去醫院檢查就確診白血病。化療也沒效果,一年多一點就走了。
據說整個單位近百人,後來又多次體檢。只有他父親一人。這麼多年過去了,有時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提到他父親還是一陣唏噓。看到這個問題時候不由得想到這事。
這幾年在工作中接觸到一些癌症問題,看了不少關於癌症的介紹和書籍,對癌症有了更多瞭解。但是發現人類並未完全瞭解癌症的產生原因和機制,只是找到一些可能的規律。比如是基因突變造成的,而且在50歲之後發病率變高等等。(下圖是中國男女不同年齡階段癌症發病率/每十萬人)
正常細胞因基因突變變成突變細胞的比例很低
人體內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新,例如血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肝細胞壽命約500天。基因突變就是在細胞複製的過程中出現的,通俗的說就是複製基因的時候“抄錯原文”了。錯誤的機率極低極低。
不過由於吸菸、酗酒等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微生物感染(HPV、HBV、幽門螺旋桿菌)、輻射都能夠大幅度增加細胞複製時錯誤的產生。
對於出錯的“細胞”人類會有自我檢查銷燬功能
人體細胞都有著自測和自殺的功能。也就是說,一旦檢測到執行中出現錯誤,會立即返工修改;如果錯誤嚴重到無法改正,那細胞就會開啟自殺程式,自行結束生命。舊的細胞消亡時,新的細胞會在適宜的時機接替它們的位置和功能。
細胞自我檢測的功能被破壞了,它無法意識到自己該退出歷史舞臺了,於是繼續帶著錯誤無休止地複製。而導致這一功能損壞的就是突變。
出錯的“細胞”還會受到免疫細胞的清剿
人體免疫力主要依靠白細胞。白細胞有很多種,其中T細胞、B細胞和K細胞對人體自身突變細胞有殺滅作用。剛才說了正常人體內的細胞日夜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每天可形成100萬億個新細胞,其中可能會產生兩三個突變細胞。如果免疫細胞對這些細胞進行了清除,最終就不會得癌。
突變細胞形成息肉,最後可能變成腫瘤
從免疫細胞追殺的中逃逸的突變細胞會在人體內的一些部位不斷生長,其複製出來的細胞都會繼承這個錯誤。剛開始可能只是一個長得快的細胞,經過一段時間就長成一小團息肉。再發展幾十年,就有可能轉變成癌症。在腫瘤沒有侵襲正常組織之前,“腫瘤”就是組織上多長出來的“一團肉”,症狀不明顯,因而難以早期發現。最終有些還會隨著血液轉移。部分癌症形成的時間(見下圖)。
這就是目前人類研究得出患癌的大致過程。可以看出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的癌症比例真的很低;但是現實世界如此的複雜,另外還有一些癌症高發人群,他們的基因中本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BRCA(乳腺癌、卵巢癌);還有林奇綜合徵的患者。等等。這些人可能得癌的機率更大,發病年紀也更早一些。但是並不是全部都會患癌。。。。。
-
7 # 抗癌健康網
你覺得這種說法靠譜麼?這明顯就是一種自怨自艾,怨天憂人的觀點。
癌症的確讓人可怕,但是這不能把它歸結於運氣一說,更多的要從自身找問題。
當然有人會說,那家族中有這種遺傳基因在,這個又不能自己決定,運氣不好點,就會患上。那我能說即使患上,那也怨不得老天,因為基因雖然有遺傳,但是這隻能代表你的患癌係數會比一般人高點,並不能說百分百患癌。這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引起注意的同時,定期排查,注意保養,就像外國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她自己知道有家族遺傳癌史,就會對這方面特別注意,當然她把乳腺及卵巢這種做法,我們並不提倡,太過偏激。但是隻想說她的重視態度,值得大多數人學習。
癌症的出現,更多的是外界因素,比如說飲食不當。癌字三個口,(古人造字還是很有水準的),胡吃海吃加瞎抽。有的人思想上想的很通透,認為來人世界一趟不能白來,該行樂及時行樂,該吃就吃,管那麼多幹嘛。但是別忘了,吃完了,吃多了,吃亂了,身體出現疾病了,躺在病床上受苦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家人.
所以儘量別胡吃海喝,吃的有規律,有營養,均衡一點,垃圾食品少吃點。生活規律點,少熬夜,多運動,平時生活態度樂觀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時不時的對自己的身體多排查排查,哪怕真的患上了癌症,如果能夠在早期排查出來,那治癒率還是很高的,到那個時候,你可能會說,自己真的是運氣好。
-
8 # 千里入大洋
得癌實際是自身基因問題,在生活當中不注意也有得癌的,因為癌細胞是自己體內細胞,免疫細胞對他不起作用,實際癌細胞也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人類和動物一祥都要遵守自然生存法側,生老病死,優勝劣態,得了病也不可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回覆列表
患癌可能是因為運氣不好,有很多科學研究都贊同這樣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早在2015年《學科》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稱有三分之二的癌症是因為“壞運氣”造成的,只有僅僅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因為環境、遺傳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導致的。這種觀點如果正確的話,可以說,大部分的癌症是不可以預防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許多癌症發生的大部分原因是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暴露、基因突變以及飲食生活方式,這些因素是可以主動預防的。《自然》雜誌有研究論文稱,癌症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有重要的作用,但也確實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
由此可見,患癌有運氣的成分,這一點大家都是同意的,但是具體佔多少比例,各有各的說法,而且不同的癌症型別,機率也不一樣。
但如果要說患癌只是因為運氣不好,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其實,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癌症與吸菸、肥胖、不健康飲食、飲酒等生活習慣有關,不可能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千萬不要因此而消極對待。
所謂“成事在人,謀事在天”,運氣的成分我們無法控制,但是遠離致癌環境,每天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我們能做的預防癌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