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自己人2664841

    人口流動促進流入地經濟發展。人口流動應該排除旅遊,年限保持1年以上

    在我國大陸人口最少的是西藏可以得出西藏人口流動少。就包裹港澳臺來說應該是澳門(他也是省擁有和其他省份一樣的地位)

  • 2 # 劉曉博說樓市

    (-東南偏北)

    先給大家科普下,什麼叫做「人口流動」。人口流動就是人離開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地區工作或生活。以前人口流動受氣候、戰爭、自然災害等原因影響較大,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抵抗自然力量的能力變大,而且我國處於和平狀態,所以當代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

    所以說到人口流動,就必然有兩個概念,那就是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在這裡先拋結論:人口流出最嚴重的省份是安徽、河南、湖南。人口流入最嚴重的省份是廣東、浙江、江蘇。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現住地和戶籍地的人口統計,我國人口流動呈現出“四周豐富,中間凹陷”的情況。

    從圖片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出,

    我們按照流入量將各省市分成三類:淨流入地區、動態平衡地區和淨流出地區(圖表【7】)。

    淨流入地區除了北京和天津,從地理位置上正好是中國最東部沿海的幾個省份,從北到南依次是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和廣東

    廣東省淨流入35萬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口抽水機”,根據1%抽樣比例推算,2015年廣東省有350萬常住非戶籍人口。

    這些淨流入地區的人口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淨流出地區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廣西、貴州和河北,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些地區大部分地處中部,說明我國人口的流向不是“從西到東”而是“從中到東”。

    人口流出最嚴重的省份是安徽、河南、湖南。人口流入最嚴重的省份是廣東、浙江、江蘇。

  • 3 # 姚遠專號

    我去過山西省,哪裡人都不出去外省打工。全國各地城市看見山西人的特別少。。山西人幾乎都在本省打工。。中國最傳統的省份應該就是山西人。。

  • 4 # 黃金時代當家

    近年來,每個省的人口都在出出進進,人口的流動,隨著西部大開發產生了交流性流動,遏制了過去的淨出型和淨進型現象。

    過去,人口流動相對較少的甘肅、寧夏現在也在加快流轉步閥。

  • 5 # 老司機155772904

    人口流入最多的可能深圳吧,上千萬人口中當地人沒有多少,可以說是外來人口在短時間內承起的一個特大城市,流出人口比較多的可能是四川,湖北,湖南,廣西,河南,整個東北流出人口量也很大,中國幾千來的過去人口大遷移是有於戰亂和大的自然災害所引起,而當今的大遷移是國家政策大搞城鎮化建設,農民工進城而引起的,這屬於國家政策引導走城鎮化道路……"

  • 6 # 財經趣彈

    區域的發展通常伴隨著規模龐大的人口流動,流動越頻繁的地區,經濟也越有活力,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作為中國人口流動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看最大的流入地是哪個地區,最大的流出地又是哪個地區。

    1 長三角人口流動的狀況

    (1)省際人口流動模式仍佔主導,且安徽省依舊是最大人口輸出省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跨省流動人口比重從2010年的64.4%上升至2017年的71.7%(2019年中國統計年鑑還沒釋出,因此尚無2018年資料,只能引用2017年的資料)。省內流動人口比重稍有下降(見表1)。大規模的省際人口流動正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調查發現,7年中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的來源變化不大。到滬蘇浙皖的流動人口(包括跨省流動及省內流動人口)主要來源於安徽、江蘇、河南、浙江、江西等鄰近省份,來自於中西部人口大省,佔全部流動人口的75%左右。其中,安徽省穩居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輸出大省首位,並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二的江蘇省。

    (2)流動方向呈“非對稱雙向遷移模式”,且“一核多副”城市格局逐漸形成

    從長三角內部流動方向來看(見表1),上海一直是人口的淨流入城市,流出人口數量屈指可數。流入人口中來自江蘇、浙江及安徽省的比重均有明顯提高,尤以安徽的比重提高程度最大,在上海外地流動人口中佔比也是最大的。江蘇、浙江和安徽省內流動人口來自長三角其他省市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可見,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儘管各省市彼此間的交流和互動更為密切,但人口遷移的方向卻越來越轉向核心城市,而並非表現為雙向遷移差距的縮小或是對稱雙向遷移。在京津冀地區,同樣也存在著人口向核心城市愈發高度集聚的現象。並且這種人口集聚態勢還會進一步發展。

    就2017年長三角內部人口流動的資料發現,安徽戶籍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依次為上海、合肥、南京。江蘇戶籍流動人口主要流向,依次為上海、南京、無錫。浙江戶籍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依次為上海、杭州、寧波,可以說,長三角人口遷移的城市指向性和集聚性非常明顯。

    表2 2017年長三角城市流動人口分佈情況

    就流動人口的集聚程度來看(見表2),2017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中有22.9%集聚在上海,流動人口比重在6%至7%之間的城市有合肥、寧波、蘇州、杭州、南京、無錫。特大城市、大城市仍是當下流動人口的主要集聚地。長三角地區已逐漸形成“一個核心、多個副中心”的城市網路格局。

    2 對策建議

    在長三角地區一體化加快推進的背景下,針對當前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人口遷移流動呈現的新特徵和新趨勢,人口流動與管理的相關工作也應及時進行調整。

    第一,構建面向家庭的流動人口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養老托幼服務。在制定社會政策的取向上,當地政府應當從關注流動人口個體發展向關注流動人口家庭能力和家庭和諧方向轉變,從注重就業和收入等基本經濟保障向注重家庭教育、撫養、贍養等保障的方向傾斜。

    第二,高度關注流動人口新群體,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管理供給能力。由於不同民族在語言、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異,要求政府部門在服務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上做好相應調整。針對長三角地區勞動年齡流動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現實,要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養老產業的合作發展,促進養老產業規模壯大、水平提升,更充分、更均衡地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多元養老服務需求。

    第三,地方政府應加快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和職業發展體系的建設,及早建立終身學習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以基礎教育為基礎、職業技術教育為主體的新型教育結構,在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的建設中,要推動專業、職業、企業、行業、產業“五業聯動”,完善流動人口多元主體職業教育培訓機制。要建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大資料庫,打通長三角地區人才晉升渠道,完善相關崗位的職業資格認證管理體系。

    第四,提前做好人口大規模遷移、高頻流動趨勢出現前的政策準備,助力長三角地區產業縱深佈局的形成。考慮到長三角流動人口流動頻次高、流動間隔短、定向往返流動等特點,必須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在社會服務體系上的銜接,協調建立異地普惠生活體系,提高雙城生活群體的生活滿意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讀醫學生,有掛科影響工作和考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