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河已無恙
-
2 # 偶然回頭她在身邊
首先皇帝肯定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作為護衛,他們有更重要的事,皇帝的三個兒子,要送出去,至於說他身邊沒一個人護衛,太假了,從他到上吊的地方,一路上就沒人想抓他請功,結果他還是到了,並如願自殺,可以說身邊跟著的絕對不止一個太監
-
3 # 傅斯鴻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那麼崇禎最後的錦衣衛去哪兒了呢?崇禎皇帝到了後期可是非常慘的,慘到什麼份兒上呢,朝臣沒有一個來上朝的,錦衣衛、御林軍都派上城頭抵抗闖軍去了,連能拿到的太監都上了戰場了。
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這一天的北京陰雲密佈,李自成大軍兵臨城下,偌大的北京城被幾十萬大順軍圍了個水洩不通。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最後一次敲響了上朝的登聞鼓,卻沒有一個大臣前來上朝。無奈的他看著身邊跟隨已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任命他為京營提督,率僅有的殘卒禦敵。
到了帝國崩潰的前夜,當崇禎皇帝看著大順軍如潮水般湧向城頭,才想起了身邊的王承恩,在無人可遣的時刻,皇帝將所剩無幾的軍權交給了他,讓他上城禦敵。王承恩憑城用炮,儘管擊斃數人,怎奈李自成幾十萬大軍從三個城門同時進攻,北京城頃刻間被攻破。回到皇帝身邊的王承恩,跟隨崇禎跌跌撞撞地來到了煤山,在一棵歪斜的槐樹上,大明王朝的運祚就此中斷。而王承恩也在另一棵海棠樹上為這個帝國殉了節。
-
4 # 論史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正式創立錦衣衛。“洪武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而他的職責就是“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也就是說錦衣衛有保護皇帝安全的職責。
但是在崇禎十七年三月,當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的時候,只有當時的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在身旁殉死,《明史》的《王承恩傳》記載:“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而《莊烈帝本紀》記載:“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而對於崇禎死前那一日的去向,《明史》竟有語焉不詳之感。
然後,我翻開了另外一本史料《甲申傳信錄》,這本書作者在廣泛收集史料的前提下,進行反覆考證,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下。上面是這麼記載崇禎死亡前狀態的,“時漏下三更,上攜承恩及韓登貴大帽衣靴著之。手持三眼槍,隨太監數百,走齊化、崇文二門,欲出不能。……,至巾帽局,自縊。”在崇禎死前,錦衣衛竟無一人陪伴於崇禎身旁,那麼他們到哪裡去了呢?
我看了《甲申傳信錄》和《清史列傳》後,對這個問題有了大致的見解。首先,有部分有骨氣的錦衣衛見城破之後,再無希望,便自盡殉國了。在《甲申傳信錄》裡就記載了兩個人,一個是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守崇文門,在城陷之後自縊。另一位是錦衣衛街道坊掌刑千戶高文采,守宣武門,“寇至,閤家十七人皆自縊”,由這篇史料中得出部分錦衣衛參與了守城戰,並且戰死殉國了。
而另一些錦衣衛呢?很顯然就是開個大門迎闖王了,就是以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為首的那一幫人在城破之後就投降了,“駱養性,官錦衣大堂。先輸銀三萬兩,免夾,遂遁之。”遁了以後,幹嘛去了呢?我竟然在《清史列傳》的《貳臣傳》中看到了他,他居然又投降清軍了。《清史列傳》載:“睿親王多爾袞定京師,與御馬監太監張澤民迎降於城外。旋與錦衣衛指揮同知王鵬衝等率旗尉陳設儀仗,導引入武英殿,王令養性任原官。”由此可知另外一批錦衣衛先降李跟著駱養性投降了李闖王,後來又投降了清廷。
綜上所述,這就是錦衣衛最後的去向,一部分人為明朝殉死,另外一部先降闖後降清了。
-
5 # 泉水土地
當時由於內閣的文藝復興運動促使全部錦衣衛去航海大發現了,致使絕大多數的漢人都去給中華民族開疆拓土去了,才讓多爾袞有了可乘之機,以絕對人口優勢入主中原。後來明朝遺民見故土被佔分分在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洲建立國家。據後來考證大概有3億漢族移民海外。到1840年明朝的附屬國英吉利在江寧打敗了清兵替明朝報了滅國之仇,而清朝賠償的白銀除了一部分用於獎賞英國人外,其他的全部用於明朝的教育宣傳工作,讓中國這塊土地的人知道,在300年前有個佔地800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輝煌帝國……
-
6 # 使用者13380715187
沒在緊要關頭用對人,不讓太子到南方,不遷都,不封李自成、不動員民眾守城!不殺東林禍國殃民之所有文官!東林文官禍害大明基業玩弄權術,陰招!土木堡之變、武將、功臣,精兵盡失!不收富甲稅而改收百姓等等!
-
7 # 五味社
不論錦衣衛身兼幾職,它的前提是軍事機構。
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面對李自成攻打北京,自然是要義不容辭地保護皇帝。名義上是這麼說,但明朝晚期的錦衣衛可以說是外強中乾,徒有虛名。
明朝晚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朝衛所制度幾乎接近奔潰,錦衣衛也不能倖免,與京師三大營一樣存在著“佔役”、“買閒”等嚴重弊病,錦衣衛成為官宦子弟敲詐勒索的令牌,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被李自成擒獲後,拷打追贓三萬兩。
如此非兵非軍的部隊,面對李自成強悍的農民起義軍,免不了一衝擊破。
別說是錦衣衛,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也無一人前來,說: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若不是太監王承恩伴隨,朱由檢真就成為孤家寡人了。
-
8 # 南川憤青
由於現代電影與電視劇的神化,錦衣衛成了僅次於cxk的男人
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北韓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朱元璋為太子朱標繼承大統,而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其實他們也只是普通人,連打籃球都不會
他們的能力來自皇上
皇上都快沒了,你還想指望他們
是不可能滴!!!!
-
9 # 驚奇隊員
1.首先錦衣衛是個比較大的範圍,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並不是每個錦衣衛都是一身絕活的,有的就是站崗的,或者類似分析情報的。而且當時大勢已去,守城部隊都擋不住李自成的大軍,更何況錦衣衛這種人數不多的侍衛機構。
2.有明一朝,廠衛,廠衛便是分不開的,魏忠賢時期,廠衛權勢滔天,對文官集團大力打壓,而崇禎皇帝上臺後靠消滅魏忠賢,贏得文官集團支援,文官集團趁機報復廠衛,大量廠衛被清洗,你說錦衣衛心中對崇禎皇帝能沒怨言嗎?
3.最關鍵的是,崇禎皇帝是自己拒絕離開北京的,所以即便錦衣衛要掩護皇帝離開,皇帝自己不走,也沒辦法啊。
-
10 # 小聰歷史客棧
在崇禎自盡時,卻只有當時的太監王承恩陪同殉死,錦衣衛為啥一個都不見了呢?
第一:錦衣衛自身難保
1643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崇禎自己在紫禁城撞鐘上朝,卻一個大臣都沒來,朝堂上只有他一人,可想而知,平時滿口說著忠君愛國的滿朝文武大臣都跑的沒影了,宮裡亂成一鍋粥,宮女太監為了活命,都四處逃竄,更別說錦衣衛這群特務機構了,他們早就找地方躲起來了,自己的小命都不保,誰還顧得了亡國之君崇禎呢?
錦衣衛機構的人員一心只想著自己,因此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錦衣衛很多人都跟著自己的老大選擇了投降。
也就是說,錦衣衛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的時候,自身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因此崇禎自盡的時候,他們也就一個不會出現了。
第二:知道陪同崇禎一起的結果就是殉國而死
錦衣衛們不傻,他們知道自己皇帝的犟脾氣,大明氣數已盡,崇禎一心遵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崇禎把自尊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為了保全尊嚴,肯定會自縊殉國,然而錦衣衛們知道,如果跟隨崇禎左右的話,不會有好下場,橫豎都會是死,因此沒有這麼大的勇氣,還是有多遠選擇跑多遠吧,因為怕死,他們選擇了開門迎闖王。
第三:崇禎好面子,自縊的時候不帶錦衣衛
崇禎是個好面子的人,就算當時錦衣衛想陪著崇禎身邊,崇禎也不願意,崇禎在打算去煤山自盡的時候,就已經抱定了必死的信念,作為皇帝,自己自盡畢竟不是一個光彩的事情,難道還得找一隊人馬看著自己上吊不成?因此帶一個貼身太監就足夠了。
綜上所述,以上種種原因決定了崇禎皇帝自盡的時候,一個錦衣衛都不見了,因此崇禎在33歲自縊景山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他一起死,皇帝身邊的特務機構,終究還是靠不住。
-
11 # 錦鯉小毛球
在現在人的印象中錦衣衛在明朝一直是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存在。事實上錦衣衛作為明朝的一個特務機關在明朝中期確實確實在情報收集和監控權貴大臣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崇禎自盡時卻沒有見到錦衣衛的影子可能有一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明朝後期錦衣衛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其忠誠度也大不如前了。況且時逢亂世,為了一個將死的王朝拼命並不值得,錦衣衛們也懂得這個道理。
其次,錦衣衛也是人,也一樣的貪生怕死。經過明朝大瘟疫的洗禮,明朝京城中剩下的人都是九死一生,錦衣衛也不例外。面對李自成的大軍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儘早逃命,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誰還管皇帝。
再次,李自成攻破臺北時間極短,崇禎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更沒有時間組織錦衣衛進行保護。
另外,崇禎自殺時整個京城都陷入混亂,到處都是起義軍,錦衣衛即使想保護皇帝也找不到皇帝在哪兒。而崇禎作為一個死要面子的人,在明白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即使有錦衣衛保護也會把他們趕到外圍,不會讓他們看到自己自殺的醜態的。
因此崇禎自殺時沒有錦衣衛在場可能是當時客觀條件造成的,也可能是崇禎故意將他們驅離了。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只留下自己最信任的宦官王承恩陪著自己走完最後一段路。
-
12 # 發條鳥編年史
當年美軍攻打巴格達,伊拉克揚言有十萬忠於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忠誠敢死,誓於美軍喋血孤城,捨身一戰!
結果呢?大多數人默默脫下軍裝,換上便服,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人海中……
1644年3月18日,面對大順兵臨城下,大多數錦衣衛也一樣做鳥獸散。畢竟人性是不變的,皇帝都要換了,盡忠職守為了這個剛愎自用的君上又有什麼意義?
更何況這天晚上崇禎狂性大發,雖然李自成大順軍未必可以順利破城,但崇禎十多年的壓抑與無奈已完全壓垮了他。
他對大臣們咆哮,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又到後宮揮劍斬殺妃嬪及公主。
面對這樣一個陷入癲狂狀態的天子,身邊的人又能怎樣呢?無論你是錦衣衛還是內侍近臣,還是遠遠的躲開他吧。被瘋子傷了那是沒有賠償的。
有史可查的崇禎時錦衣衛副職首領李若璉堅守崇文門,扺擋大順軍攻城。
最終,自殺殉國。對下屬說:死矣,即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
錦衣衛首領駱養性被農民軍俘獲,後投靠清廷。
有一些剛愎自用迴天乏力終會隨時光而逝。
有一段亂世總要被野火焚滅。
新的時代,己經拉開了帷幕。
-
13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錦衣衛最高長官是指揮使(正三品)一人。下面有十四個衛所和南北鎮撫司,分別置辦了官校,指揮同知(從三品)二人,指揮僉事(正四品)二人,南北鎮撫(從四品)各一人,十四所千戶(正五品)十四人,然後下面還有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這些都是官。還有南鎮撫司負責掌管錦衣衛內部刑名,兼負責工匠的管理和軍用器械開發和存放軍品倉庫的管理,北鎮撫司就是無需透過司法機構而享有抓捕,審訊,羈押,入獄犯人的權力。
錦衣衛負責的案件主要以皇親貴戚或朝中大臣為主,不負責百姓民眾的案件(不管民事還是刑事案件),所以錦衣衛的設定對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基本沒什麼影響,錦衣衛可以直接逮捕皇親貴戚,高階將領,朝中大臣, 可以直接上報給皇帝,錦衣衛其實就是幫皇帝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的,是名副其實的皇帝心腹。
但是錦衣衛之所以成長成大特務機構,與司禮監、東廠有很大關係。司禮監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的首席衙門,是一切宦官機構的首腦部門和領導機關,也是明代特務的最高指揮機關。司禮監的主要負責批答大小宦官的一切奏章和傳宣諭旨。最後演變成負責替皇帝批閱奏本、傳宣旨意的雙重責任,這就是古代宰相的真正實權,所以司禮太監就是全國政治最高指揮者的“真宰相”。
崇禎時代,崇禎皇帝政治頭腦比較天真,涉世不深,喜歡簡單的把人二元化,只區分為善人和惡人,既然閹黨都是惡人,那與對立的東林黨就是好人,殊不知,善惡從來都是相對,也可以相互轉化的。由於對東林黨的信任和對魏忠賢的嫌惡,導致對東廠和錦衣衛大範圍清洗,重創明朝末期特務機關。
然後當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在內奸開啟城門後,北京城陷落。因為錦衣衛是守衛皇帝的最後一道力量,錦衣衛也在守衛城門,大部分人在守城時就已經被農民起義軍殺死。就是降了,李自成出於政治的需要,太監和錦衣衛大部分也被屠殺了,只有小部分逃出北京城隱姓埋名,也有小部分投降了大順政權,極小部分倖存下來投降了清朝。
所以,當崇禎皇帝自殺時,大部分錦衣衛不是守衛北京城而殉國就是被李自成屠殺了。
-
14 # 瀚海說史
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堪稱皇權的縮影!
錦衣衛貫穿了整個明朝!從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下令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錦衣衛才正式劃上了句號,結束了長達290年的歷史。
錦衣衛的存在,在整個大明朝的歷史程序中幾次起起落落,但有一點卻是從未改變,那就是一直生活在陰暗之中,無處不在地履行著皇帝交給他們的全部使命!
那麼,直接聽命於皇帝的錦衣衛,為何在崇禎年間,崇禎皇帝自盡前都沒出現呢?1. 樹倒猢猻散!
1644年,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無力迴天,大明朝也即將宣告崩塌!隨著守城太監和大臣的開門投降,崇禎狀若瘋子打殺妃嬪公主後,一條白綾了結了自己!
作為皇帝的直屬,錦衣衛不是傻子!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末朝無忠臣!雖說很誇張,但把人性剖析的異常深刻!錦衣衛也是人,依託的物件都選擇放棄,他們又何必垂死掙扎呢?只好同其它逃離的人一樣做鳥獸散,或賣國求榮!
2.崇禎的個人原因!
崇禎生不逢時,明明是可有所作為的中興者,卻屢屢遭到天災人禍,廢寢忘食的付出也沒為大明朝換來一絲曙光!這樣的崇禎是不屈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這樣的崇禎卻又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他不想讓人看到不醜陋的一面,哪怕是自己最最親近的人,錦衣衛也毫不例外!
崇禎在得知李自成已進入北京城,一時失去了冷靜,當在恢復了神志後,他又是冷靜的,這個冷靜是令人窒息的!他將本應守在自己身邊的錦衣衛全數趕了出去,只留下自己的心腹太監王承恩,隨後他一步一步走到歪脖子樹,眺望遠方,看了一眼自己的舊河山,不甘地離開了人世!
這時的錦衣衛都去了哪裡呢?1. 此時的錦衣衛掌印都督叫駱養性,在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後,他果斷選擇了投降!且主動獻上了白銀三萬兩,了表忠心!這在崇禎湊錢救國時的鐵公雞,瞬間化身成了慷慨解囊的“跪舔狗”!此後清兵入關,李自成兵敗,他又歸降了清朝,主動將多爾袞帶到武英殿接受受重臣朝拜。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
2. 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堅守崇文門,與李自成的大順軍英勇搏殺!最終,自殺殉國。死前留下絕命詞:“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
3. 另外的錦衣衛的結局大同小異!如堂上指揮王鵬翀、喬可用之類的,跟駱養性一樣最後都了投降清廷,在清廷任一官半職;如西司房堂上指揮劉應襲、馬國瑊、齊昌國,西司房提督孫光,北鎮撫司理刑指揮梁清宏,東廠掌印指揮使趙泗洲等,在李自成軍追贓行動中被拷打至死;如北鎮撫司掌刑指揮吳邦輔,在北京城破後幸運逃脫,奔往南京。
另: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曾經具有的職能被取消,成為了單純的儀仗隊!
參考文獻:《明史》、《錦衣衛與明代皇權政治》!
-
15 # 檸檬精來了CX
錦衣衛是一個特務機構,專門幫崇禎打探情報,看哪個大臣在搞什麼鬼。
當時李自成率兵攻打進了北京城,明朝軍隊在與李自成對戰士屢戰屢敗完全喪失了戰鬥的能力,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無力挽救已經瀕臨滅亡的大明朝。
錦衣衛是設立在宮外,主要由一些深受皇帝信任的武將侍衛組成,當時李自成已經打進北京城,明朝將士尚且都失去了戰鬥力更何況是錦衣衛。
1643年十八日晚,崇禎帝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此。
-
16 # 老王春秋觀史
崇禎自盡時,錦衣衛為啥一個都不見了?
首先要明白錦衣衛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說白了錦衣衛只是一個情報機構,雖然擁有偵查、逮捕審訊等權利,但這些權利也只是在和平時期管用罷了。等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時候,作為一個特務機構,你能指望他有多大的軍事能力?至於說錦衣衛在崇禎上吊自殺的時候為什麼一個都不見了?
說到底,錦衣衛也只是一個特務機構,其作用就是偵查、審訊、逮捕,就像現在的警察一樣,人數不可能很多。北京城被闖軍攻破的時候,忠於明朝的軍隊都上了戰場和闖軍作戰去了,就是錦衣衛中忠於大明的也不例外。那剩下的錦衣衛和軍隊大多都看到大勢已去,脫下衣服逃命去了,在皇宮的還能有多少?
再一個就是留在皇宮的錦衣衛也大多被崇禎派去保護兩個兒子逃命,自然身邊就剩不下幾個人了。另外,崇禎皇帝上吊的時候就王承恩陪著上吊了,但並不是說旁邊就沒有錦衣衛了,肯定還有忠心的錦衣衛在旁邊保護著,只是沒有陪著崇禎自殺罷了。皇帝要上吊,誰也阻攔不了,崇禎一死,錦衣衛自然也就鳥獸散了。
所以說,在崇禎死的時候,並不一定身邊或者周圍就沒有錦衣衛,就看歷史的記載也只是說崇禎上吊自殺的時候就王承恩陪著自殺了,並沒有說周圍沒有錦衣衛。忠心並不是就要陪著皇帝一起自殺才算忠心,保護皇帝的安全是一回事,陪皇帝自殺是另一回事,眼看著皇帝自己要自殺,那些不想死的錦衣衛肯定在皇帝死後跑掉了。
以上只是本人愚見,至於究竟崇禎死時周圍有沒有錦衣衛,恐怕只有王承恩和崇禎知道了,畢竟別人來給他們收屍的時候四周確實沒有人。
回覆列表
這時的錦衣衛已經不是朱元璋建立的那時候了,只會幹些欺負百姓,鎮壓異己的勾當了,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時候,都被排到城牆上守城了,這可要命了,這幫大爺哪會打仗,打人倒是會,李自成還沒怎麼打呢,就都開城投降了,想著投降立了頭功,新主子怎麼都會看上自己,繼續幹自己的老本行,該陷害的陷害,該搶東西還搶。
歷史上李自成也確實讓他們幹老本行了,就是幫著李自成搜刮各個官員的宅子,搜刮來的銀子做軍餉,一舉兩得,可是沒過多長時間,李自成就把他們全卡擦了,為什麼呢?李自成是農民出身,最恨這些人渣了,留著也是禍害,壓根看不上這些人,銀子搜刮完了,也該他們倒黴了。至此,錦衣衛退出了歷史舞臺。
崇禎自縊的時候,身邊就一個太監王承恩,多麼諷刺的結局,錦衣衛可不陪皇帝死,人家還要升官發財呢。
崇禎自縊前說了一句,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