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皇家橡樹1972
印度軍隊的T72M1坦克,大概其與英國的“挑戰者1”坦克水平相當。
一支軍隊是否強大不是簡單的看紙面上的軍事實力,要看這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和軍隊的底蘊和軍隊好的傳統,與印度軍隊相比英國軍隊不但是“前宗主國”軍隊,更是高效品質型軍隊,而印度還處在前現代化的數量規模型軍隊的水平上。
-
3 # 玉兔ABC
現在的英國再不濟,列印度也不在下風,別看印度買的武器這麼多,那可是萬國牌的,要是真與英國打起來,甚至連個配件也難搞到。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印度士兵的素質,當年緬甸政府邀請印軍幫助緬甸去圍剿盤踞在緬甸境內的國民黨殘兵,印度爽快答應了,派了所謂的參加過二戰的印軍王牌,結果被國民黨殘部打的滿地找牙,當時國民黨的一個排就能夠打的印軍一個營落花流水,就這樣的戰鬥力還能打贏英軍嗎?
我們相信就士兵數量來說,印軍是英軍的幾十倍,佔絕對優勢。但現代戰爭不是靠人墊,而是靠先進的武器系統和指揮系統以及通訊系統和士兵的作戰素質,在這方面印軍就不及英軍。
如果拋去常規武器單論核武器,印度更是落敗,英國的核導雖不及美俄,但由於開發早,加之本國的軍工技術比印度先進,這方面更要勝印度一籌。
綜上所述,如果印度與英國開戰,印度一定落敗。
-
4 # 戰武奇兵
重要的事情先申明一下,這兩個國家都不能入侵對方,雖說英國也是五常之一,但其軍隊數量正在減少,陸軍挑戰者2坦克的數量以不到150輛。英國皇家海軍的45型驅逐艦,算是皇家海軍的進攻利劍,但是近些年被證明在溫帶水域狀況頻發,因為發動機似乎是為朴茨茅斯的寒冷水域而設計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姑且算上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有了艦載機,這勉強使英國有了一定的進攻能力和投送能力。即便如此,100-120架艦載機開到印度後院與整個印度空軍和海軍作戰也是勝算不大,更不用說,印度目前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軍事大國,僅靠著點飛機這根本無法摧毀印度的防禦系統,更別提登陸印度硬槓。陸上的戰爭是不可想象的,這絕對超出了英國的能力範圍,這可不是跟在美國後面刷經驗的時候。
即使它成功打破了印度的空軍和海軍防禦,接下來英國的不惜一切代價將毫無價值,它沒有任何膽量去佔領印度土地,即使在火炮、坦克和人力方面,印度軍隊的數量也遠遠超過英國。尤其是在現在情況下,不單單是數量,而且品質上也要超越英國了。英國最後一次單獨作戰應該是英阿馬島戰爭了,看看他們的戰績和成績就知道,去印度那討不著好果子吃。
對於印度海軍來說,去英國駐紮就更不現實了,印度海軍中國產航母還在難產之中,我們也姑且給它算上形成戰鬥力吧,他們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等狹窄的航道。英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存在很容易引發伏擊,特別是在塞普勒斯的皇家空軍基地。英國很可能在印度海軍接近英國海岸之前就將其擊潰。
說起來英國的45型驅逐艦和印度的加爾各答驅逐艦都可算做是目前較為先進的船隻,兩國海軍都在國際海域巡邏打擊過海盜。然而,在這短短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英國皇家海軍一直在中東執行任務,而印度海軍上一次全面投入戰鬥是在1971年,大約半個世紀以前。從理論上講,這應該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競爭。
從個人角度出發,本人還是感覺印度空軍更有優勢,當然了,雖說摔飛機速度快。英國皇家空軍在過去10年左右,情況急劇惡化,作為歐洲最大的空軍,它已是過去輝煌的一個影子。今天的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空軍(就戰鬥機而言)。當英國議會批准對敘利亞發動空襲時,這一嚴重缺口就顯而易見了。在海外作戰方面,截至2014年11月底,英國共有48架戰鬥機可供使用。英國最強大的颱風在一次次模擬鬥狗演習中被印度蘇- 30mkis反覆摩擦,分數只剩12。雖然英國皇家空軍試圖掩蓋這一事實,但英國媒體本身卻揭示了事實。
在一場陸地戰爭中,兩支軍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能力也很強。他們的專業知識、作戰經驗和裝備都差不多。雖然戰爭不是關於誰損失了更多的人和武器,而是關於誰是第一個到達不能再承受損失的地步的人,也就是說拼的還是國力。印度擁有多得多的軍隊和更多的戰備,儘管英國在整個中東地區都持續參與戰鬥,但是戰爭潛力無法與印度相比。
最後從現實來分析,除非英國首先攻擊印度,否則印度將不得不面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北約成員國,因為《北約憲章》第五條明確規定,對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接下來的問題則是在和平解決之前,印度願意損失多少軍隊的打算而已。
若是英國確實首先攻擊了印度,然後北約作為一個組織可能不支援它,但只有美國有一定可能性, 既然美國出頭了,接下來必然是俄羅斯也要過去把水攪渾。不過印度對英國發動遠端空襲或導彈襲擊的能力還有所模糊,也許大部分空襲將發生在印度境內或周邊地區。
最後要說明的是,印度和英國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印度是侵略者,那麼北約就會支援英國,無法想象印度要在戰鬥中對抗整個北約。若是英國入侵印度,個人還是認為印度會取得勝利,但也只是“剛剛好”。
-
5 # 帝國烽火
武器方面:
一、空軍:英國裝備有3.5代的“颱風”85架,“狂風”120架,共205架3/3.5代機;
印度有近226架SU-30MKI,約48架MIG-29,51架Phantom-2000H,36架陣風,數量和戰鬥力不詳的光輝,共361架3代機。
二、海軍:英國2大型航母,6神盾艦,6攻擊核潛艇,4艘前衛戰略導彈核潛艇,完爆印度的1艘航母,1-2艘核潛艇,3艘準神盾艦。
從軍事裝備品質、軍人素質、軍工產業水平來衡量,印度與英國還是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印度的很多武器都是採購而來,雖然品質可觀,但是缺乏系統性。英國的武器自給能力在90%以上,而印度的武器自給能力在35%以下,並容易被掐斷脖子。
所以從武器裝備,軍人素質和戰術配合上英國更領先印度,若是區域性戰爭英國的勝算更大一些。但是若是全面戰爭,加上政治因素,印度有更強的軍事潛力,但是一旦美國幫助英國,印度也是無法戰勝北約。
-
6 # 可靠同志
首先,現在英國和印度都是獨立國家,況且兩國無直接領土接觸,所以兩國開戰無非兩種!
第一相互入侵:相互入侵的話基本兩國誰都吃不到誰,英國海軍二戰後到現在衰弱了太多太多,遠洋作戰能力直線下降,況且印度軍事力量也是全球前10的,可是比1982年和英國交手的阿根廷強的不止一點半點,所以英國無太大勝算。印度侵略英國就算了吧,印度也就打打本土作戰還行,叫他跑大老遠去侵略英國,算了吧,沒這遠洋做戰的能力!
第二種就是直接海上遭遇,拼海軍: 英國畢竟是是靠海洋起家的,海軍本來就不俗,雖然二戰後海軍衰敗的厲害,但是還是有看家本領的(兩艘伊麗莎白級航母)英國海軍現役的水面艦艇主力,只有1艘航母、2艘兩棲艦艇、6艘45型驅逐艦和13艘23型護衛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吧!相比印度呢,印度中國產航母但現在都還沒訊息,其他艦艇就算了吧,以印度軍隊的維護程度,給他高科技武器都管不幾天就得“摔”了,所以拼海軍的話估計英國有更大的勝算!
-
7 # 歷史風暴
打不過印度是不存在的,假如這兩個國家在沒有外人插手的情形下,雙方挑一個第三方的戰場,印度不出半年就得跪下叫爸爸。
首先,雙方必須得挑個第三方戰場當今印度和英國在常規軍事方面都不太強,尤其是海外投送能力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假如英國主動來攻列印度,就算可以通過蘇伊士運河,讓他比繞道好望角節省1萬多公里的路程,但英國目前的力量還是讓他不能跨海遠征去擊敗一個10億級人口的國家。
這和當初打阿根廷是不一樣的,畢竟英國當時的戰略目標是奪回馬島,假如當時英國的戰略目標是徹底打敗阿根廷,他也是心有餘力不足的。
對付比阿根廷人口多幾十倍,擁有軍隊130多萬的印度,英軍的動員標準也得比當初打馬島戰爭高出十倍,還沒怎麼著,英國就必須得投入巨大的戰爭成本,顯然這對英國是不公平的。
同理,假如印度主動攻擊英國,也需要提前動員,並且在遠洋運輸方面投入巨大的成本,而英國只需要呆在英倫三島以逸待勞,這顯然對印度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戰場一定要選擇在第三方。個人認為,選擇撒哈拉大沙漠比較合理。第一,這裡沒什麼人,可以隨便他們打。第二,當地經濟比較差,英國和印度來這裡打仗可以刺激一下當地經濟。
一舉兩得。
(荒無人煙的撒哈拉大沙漠)
戰爭一開始,雙方會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戰爭初期雙方應該會打個平手,英國的優勢是武器先進士兵訓練水平比印度高,劣勢是人少,畢竟英國只有6000多萬人。印度的優勢是人多,十三億人口,動員起來會爆出英國20倍的兵力,可以不斷投入大量的士兵和英國進行人海戰術,消耗英國的有生力量,但印度的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裝備差訓練水平低。
由於雙方各有優劣,所以戰爭一開始會呈膠著狀態,估計三五個月之後勝利天平才會向英國一方傾斜。
三五個月後,印度就打不下去了印度最大的問題是大部分武器需要從國外進口,既然題主已經說了其他國家不幫忙插手,那麼根據國際慣例,雙方爆發了這場在第三方國土上發生的狗咬狗戰爭之後,各國必須紛紛中斷和英國、印度兩國的軍火貿易。
英國的武器自給能力在90%以上,而印度的武器自給能力在35%以下。
(英國1960年到2017年武器進口量變化曲線)
(印度1960年到2017年武器進口量變化曲線)
對英國來說,缺少外國的武器他的戰鬥力下降不會太大,而對印度來說就不行了,國內絕大多數高技術裝備都採購自國外,甚至很多中國產武器的關鍵零部件都是採購自國外,一旦關閉軍火貿易通道,就代表著印度的裝備在三五個月的時間裡會消耗殆盡。甚至中國產武器也會因為缺少必要的零件維護而報廢,印度在2015年之前服役的中國產阿瓊坦克有高達70%不能運轉,就是因為缺少進口零件導致難以維護,可見即便印度那可憐的35%的武器自主生產能力也是注了不少水的。
頂多三五個月,印度進口武器就會損失殆盡,中國產武器也會因為缺少維護零件不能使用。
這就尷尬了,印度兵再多也不能拿著燒火棍和武裝到牙齒的英軍作戰那。英國卻無所謂,國內可以生產飛機、坦克、潛艇甚至是航母,對武器的維修和維護更不在話下了,自己的坦克不夠用把印度壞掉的坦克搶來修理修理照樣能上戰場作戰。可以說,和印度作戰,英國的武器會越打越多。
於是,印度只好投降。
這一幕大概在雙方開戰半年後發生。
所以,英國在常規戰中是有能力打敗印度的,但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以上可見,印度由於自身科技和工業水平的限制,看似強大但在和真正的強國比較的時候是沒有底氣的。
所以,莫迪上臺之後一直呼籲印度要實現武器的自主化,並且聲稱印度在未來將會成為武器出口大國,看來他是想把這些年買武器的錢給賺回來,但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近代以來真正能夠實現和西方列強並立的地區,除了儒家文化圈好像就沒有第二家了。
-
8 # 兵器世界
更何況,英國已經實戰使用了F-35B隱身戰鬥機,它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也可以部署到印度洋作戰,而印度唯一的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因火災而窩趴在船廠裡。最新裝備的法國鮋魚級常規潛艇,也因為印度製造的技術問題而無法作戰。印度生產的鮋魚潛艇噪音超標、可靠性差,被海軍要求退貨,這嚴重限制了印度海軍保衛海岸線的能力,根本不是皇家海軍核潛艇部隊的對手。
回覆列表
如果從絕對值來看,常規軍事力量上,英國已經落後於印度了。真要打常規戰,現今日漸落魄的英國是打不過印度的。
而且,隨著印度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英印之間的常規軍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因此,現在的英國,在常規戰的情況下,已經根本無法戰勝印度,甚至連向印度投送兵力的能力都不具備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馬島戰爭!當年,英國要遠渡重洋的跑去打個阿根廷,其軍力都已經顯得抓襟見肘了。
1982年,英國為了維護大英帝國最後的顏面,教訓下那時心態有點飄的阿根廷,於是下血本的動員了整個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三分之二的兵力,基本上能用的戰力都用上了,才組建起一支特混艦隊,遠赴馬島教訓阿根廷。
結果,剛開出國門沒多久,其中一艘航母就出問題,實在有點囧。不過,還好阿根廷底子也不厚,加上英國背後還有美國支援。
雖然,當時美國也沒有明面上支援英國,但背地裡卻為英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支援,尤其是情報上。那時美國國家保密局動用了自身設在全球的47個監聽站中的相當一部分,專門截聽和破譯阿根廷軍方通訊,從而為英軍提供大量的情報支援。可以說,英軍之所以能取得馬島戰爭的勝利,離不開美軍的情報支援。
可問題是,現在的英國軍力比起上世紀八十年還要差。皇家海軍新下水的航母,甚至連艦載機配備都沒搞掂;陸軍現役的主戰坦克,甚至還不夠他們的將軍多。
更可悲的是,一百年前,大英帝國最引以為傲的皇家海軍,還可以動員上百艘軍艦舉行盛大的海上閱兵。而現在呢,女皇登基六十週年,卻只能在泰晤士河上檢閱自己的“海軍”……
就目前這樣的軍備狀況,英國還好意思談在常規戰的情況下和印度單挑?
雖然,印度自身的國防工業和研發水平也不怎麼樣,他們新下水的軍艦,通常都是沒有上層建築的。
但印度一直都有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的野心,並不斷增強自身的國防投入,到處購買先進裝備,印度一直都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因此,現在的印軍,其紙面戰力還是很強大的。
此外,印度擁有比英國大得多的國土面積,還擁有十多億的人口,並且很快就能超過我們,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所以,印度的基礎同樣比今天殖民地盡失的英國要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