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秀骨生香
-
2 # Music小仙女
這些年,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早已數不勝數,而唱響那些走紅歌曲的歌手,也一夜之間成名,成為人們所追捧的偶像。
如果說原本一位不知名的歌手,在演唱一首歌曲走紅後,那麼他們從中獲取的利益可是不可估量的。
像當年的孫浩,演唱一首我《中華民謠》而紅遍大江南北,此後孫浩也一併成為知名歌手,也許這首歌曲直接上給他帶來利益並不是特別多,但憑藉這首歌曲走紅,帶來一系列的連鎖收入就多了。
成名後,各種商演、代言,以及在往後出版的音樂專輯裡,都有著更高的鋪墊。這就是一首成名原唱曲的價值。
當年的一首《老鼠愛大米》,也是一夜之間唱紅全國,楊臣剛也因此走紅。不過,當初對於《老鼠愛大米》這首歌走紅後,楊臣剛與王啟文還為此打官司,也就是為了原唱這一重要性。
記得憑藉一首歌曲賺的盆滿缽盈的歌手,最典型的莫過於前些年唱《廣東愛情故事》的歌手廣東雨神,原本只是一位流浪歌手,後來憑藉這首歌曲走紅,一夜成名。
據說,廣東雨神憑藉這首歌曲可是賺了幾千萬不等,如今身價更是高達上億,可想,唱紅一首原唱歌曲收入是有多高。
一首普通的原唱歌曲,收入幾千、數萬不等
如果一位不知名歌手,唱一曲普通的原唱歌曲,那麼其收入並不會特別高,還是看歌曲的傳唱度,和專輯的銷量。
早年前網路不是那麼發達時,一首歌曲的演唱後,基本都是按銷量來獲取利益。隨著網路的發展,靠銷售專輯自然已漸漸被網路播放和下載等所取代。
這樣算來,一首歌曲演唱也就幾千到幾萬的收入不等。因為這樣的情況,註定不是特別的紅火,自然播放量也應該普普通通。
-
3 # 有聲情感S
這個難說了,首先就是你說得這種歌星的定義,啥樣的歌星呀,會唱歌的明星真是區別太大了。現在實體專輯基本沒銷路,數字專輯的話,除非流量明星,有腦殘粉刷錢買單,其他的也掙不了多少錢。發行一首歌之後最主要賺錢方式還是周邊衍生品,比如彩鈴,版權費等等。當然歌如果大火了,自然身價就上漲了,歌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商演也就水漲船高了。
-
4 # 灼灼桃花取一足矣
我覺得一首歌可以賺多少錢,這個很好判斷,可以給人帶來興趣愛好,愉悅身心,人們都喜歡就可以了,但是原唱歌曲版權很重要,作者自己的思想創造,帶來的價值這個東西是金錢無法衡量的,一首原創原唱歌曲可能一塊兩塊,幾百幾千幾萬,這也是人們對歌曲的認可,覺得賺多少錢也是來體現一首歌的價值。
-
5 # qyf碧海藍天彩霞萬里
我覺得創作歌曲的目的是為了擴大他的視聽影響力。
真正的藝術家是不考慮這首歌賺錢多少的,他(她)更在乎這首歌的藝術生命力能被傳唱多久,能有更多的人理解他(她)的藝術創作靈力。
這就是為藝術而獻身的高貴品質,也就是人為之追求的至臻境界。只有你理解參悟了才能體會他(她)的。在他(她)們眼裡,“藝術是無價的”!
-
6 # 信宜譚一牛
這個也不好說,這個要看點選瀏覽量,越受歡迎越賺錢,如果紅不起就有可能是賠本生意,不是說所有原創歌曲都能賺錢的。如果你想你的原創歌曲達到網路發行標準,你就要投入,裝置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你沒有裝置,都沒有問題,這些都有代工,比如編曲,就有好多人做,要達到網路發行標準,起碼要幾仟元,但是投入了未必一定有回報,畢竟不是所有的原創都讓人認可的!
還有歌曲唱紅,身價就不斷上升,開直播就有人打賞,還會有商演等等,一個歌手一生有一首歌紅了就夠了,一首歌就可以賺幾千萬、上億,如那些網路紅歌,某些歌手本來默默無聞,一首歌紅了就家喻戶曉,如廣東雨神的《廣東愛情故事》、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等等。
-
7 # 大個豐哥
看了這麼多回答好像你們都懂一樣,有幾個有自己的原創歌曲的呀?不過是看了新聞報道,或是看了一些資訊罷了。誰聽過那個歌手自己說一首歌賺了多少錢呀?好的作品賺錢那是肯定的,我都想象不出來一首好的作品能賺多少錢。我不懂,看你們一個個分析的那麼透徹。你們看看我這原創歌曲能賺多少錢?
-
8 # 騎鴕鳥的女孩兒想掙錢首先需要是很火的歌曲
一 你的唱功的非常好的同時,還要有很棒的歌詞和曲子, 來幫助你在網路上出名 ,也就是說的能人幫你作詞作曲 ,但是簡單的有錢還不行,還需要關係和人脈。
二 還得變成神曲 ,就是這首歌特別有特點 ,比如特別俗通俗或者媚俗 ,又或者特別難聽 ,又或者特別怪異 ,然後找網路推手給你推 越奇怪的歌 花的錢越少 ,至於能掙多少錢,那要看播放量和廣告商給多少錢了。
-
9 # 會飛的獅子最可愛
一首原唱歌曲可以賺多少錢?這個要根據歌手的能力,知名度,還有歌曲釋出後的知名度,大眾評價,還有你在這歌投資了多少錢等等 。這個說不準,一般的歌曲在1000多到1萬左右,這是一般的價格,如果你是名人那麼是需要收取歌曲版權費的,以後歌曲成名了或者怎麼樣了還要額外收費的。如果一首歌得不到大眾的認可,而且是沒有包裝估計要賠錢。
也有例外的,沒有知名度也沒有投資,但是能被大眾認可。比如當年的老鼠愛大米.你的選擇沒有錯.不要再來傷害我等等。都是一夜成名的歌曲,後面的財富可能沒法估計,比如近期的<廣東愛情故事>有謠傳說一個億......其實現在唱歌也不怎麼掙錢了,要不明星們都不唱歌跑綜藝節目玩耍去了.
-
10 # 五星聊球
一般而言,一首歌的收入裡,歌手本人可以分到 20% - 40% 的版稅(視唱片合同而定),詞曲作者和製作人等主創人員平分5%,其餘歸唱片公司。這個是實體唱片時代美國的業界規則,部分繼承到了香港和臺灣樂壇。
那麼在實體唱片最為輝煌的九十年代華語歌壇,寫出一首大火的歌還是非常掙錢的。例如張惠妹的前兩張專輯《姐妹》和《Bad Boy》,分別在臺灣實現了110萬張和130萬張的銷量,而全亞洲的銷量分別達到400萬和600萬。歌手當然很掙錢,但歌曲的創作者也會分到不少收入。例如《聽海》的作曲和製作人涂惠元曾經表示,單憑《聽海》一首歌就給他帶來了超過千萬元的版稅,而且多年過去,還會有版稅源源不斷地支付過來。
-
11 # 毹傚
創作稿費:北京和廣州一線音樂人創作的唱片歌曲不算版稅的話為:作詞10000-15000元/首,作曲10000-15000元/首;其餘音樂人創作歌曲為3000-5000元/首歌曲不等;如果簽約港臺音樂著作權代理公司,則還有唱片發行後的版稅分成,具體分成比列不同;據我所知,港臺的版稅分成基本上是我們的10倍以上。在臺灣與香港,一首歌曲最走紅的時候可以分到每年版稅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同樣的歌曲內地音樂人從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分到的版稅不到5萬,差別如此巨大,讓人感概萬千!因為版稅收入港臺方面除去機械複製版稅外,還有演唱會版稅、卡拉OK版稅、公共場所(電臺、電視臺、大型商場民航等等)播出版稅等,而中國音樂著作權法的不完善,是音樂人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最大遺憾。
2、音樂製作人接受歌手的約請為他們進行錄音製作工作。北京和廣州、上海、成都等地,目前都有為數不少的專業錄音室,可以承擔為專業和業餘歌手錄製歌曲、進行音樂前期製作的工作室。錄音室收費有兩種:按小時收費:北京一般為400-600元/小時,錄音師費用另計;廣州約為200-400元/小時;上海和成都費用應該在此範圍內;按歌曲數量計費:每首歌曲收費2000-4000元(廣州),6000-10000元(北京),包括錄音師費用;除了錄音師費用外,還有錄音工程師後期合成(俗稱混音)的費用(每首歌曲數千元到萬元不等);母帶後期處理費用;音樂人監製的費用(俗稱監棚費),每首歌曲依據音樂人名氣大小有不同的監製費用:從幾百元到數千元過萬元都有。最典型的例子“刀郎”第二個專輯請到華語歌壇著名音樂創作人兼唱片製作人李宗盛擔綱製作,製作費用就高達百萬元,是刀郎首張專輯的數十倍。因此,每首歌曲的稿費、製作費高達數萬元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3、音樂製作人接受電視劇組和電影導演的邀請創作與製作電視劇與電影的音樂和歌曲。隨著近年來中國唱片業的滑坡和持續低迷,中國目前最活躍的原創音樂人基本上都已經涉足創作電視劇與電影的音樂。並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其中。如原為“大地唱片”音樂總監的著名作曲家三寶、從廣州來到北京的優秀音樂人撈仔、北京優秀音樂人撈仔、北京著名作曲家陳彤、等等,都以創作電視劇主題歌曲、插曲、電視劇音樂和電影音樂為主要業務,與唱片界保持密切聯絡但不以唱片製作為主;就收益而言,是製作唱片無法相比的:他們一般電視劇音樂製作每集收入10000-15000元,主題歌曲和插曲另外計算,這樣下來,30集電視劇收入有30-40多萬,工期一般在1-2個月完成,不象歌手的專輯,往往要拖上半年甚至一年才完工;中國市場每年有超過2萬集的電視劇產量,這個市場之大,可想而知。
-
12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由於中國的《著作權法》沒有入刑,沒有與國際接軌,原創歌曲很慘的,目前有百分之60的原創歌曲,歌手是白白演唱,不用花一分錢。因為歌手說我有名氣,我應該白唱。還有39%的歌曲,大概在3000~5000元一首。只有1%的歌曲是賣上萬塊錢呢。你看我都轉行做農民文藝評論家了。
-
13 # Ilove343
其實可以不值錢,好像OVA《無限地帶23》(MEGAZONE 23)的Part I,主題曲是由宮裡久美主唱的《背中ごしにセンチメンタル》,芹澤廣明一曲兩賣,旋律跟譚詠麒的《愛情陷阱》大部分相似,卻狡辯說只是重複引用旋律,是兩首不同曲云云。
-
14 # 洛小官
一首歌曲能賺多少錢?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法被定義的。
像廣東雨神,在廣東打工十年才創作一首歌曲《廣東愛情故事》,他當時只是單純的想懷念前女友和在廣東打工十年的時光,結果這首歌釋出後“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據說廣東雨神釋出這首歌共賺取人民幣已經超過一億元。
製作一首歌的費用不等,有的明星花幾萬塊,甚至花幾十萬或上百萬,請著名的作詞家、作曲家、寫詞寫曲,前段時間有人說:方文山作詞,一個字就要8000元,一首歌得上百萬,但是未經核實。
有的明星花一百萬製作一首歌卻不能火,這也是常常有的事情。
像最近很火的網紅“廣東雨神”,他釋出的《廣東愛情故事》只用了80元,你沒聽錯也沒看錯,的的確確只用了80元,他自己作詞作曲,然後在某寶平臺上找的釋出公司花了50元,再加上封面設計以及MV的拍攝一共花了80元。
人家釋出後就“一夜之間”火了,並且賺了1個億
-
15 # 娛樂小練兒
對於一首原唱歌曲,它到底能賺多少,大體分三種情況而論。
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原唱歌曲,收入頗高,價值連城這些年,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早已數不勝數,而唱響那些走紅歌曲的歌手,也一夜之間成名,成為人們所追捧的偶像。
如果說原本一位不知名的歌手,在演唱一首歌曲走紅後,那麼他們從中獲取的利益可是不可估量的。
像當年的孫浩,演唱一首我《中華民謠》而紅遍大江南北,此後孫浩也一併成為知名歌手,也許這首歌曲直接上給他帶來利益並不是特別多,但憑藉這首歌曲走紅,帶來一系列的連鎖收入就多了。
成名後,各種商演、代言,以及在往後出版的音樂專輯裡,都有著更高的鋪墊。這就是一首成名原唱曲的價值。
當年的一首《老鼠愛大米》,也是一夜之間唱紅全國,楊臣剛也因此走紅。不過,當初對於《老鼠愛大米》這首歌走紅後,楊臣剛與王啟文還為此打官司,也就是為了原唱這一重要性。
記得憑藉一首歌曲賺的盆滿缽盈的歌手,最典型的莫過於前些年唱《廣東愛情故事》的歌手廣東雨神,原本只是一位流浪歌手,後來憑藉這首歌曲走紅,一夜成名。
據說,廣東雨神憑藉這首歌曲可是賺了幾千萬不等,如今身價更是高達上億,可想,唱紅一首原唱歌曲收入是有多高。
一首普通的原唱歌曲,收入幾千、數萬不等如果一位不知名歌手,唱一曲普通的原唱歌曲,那麼其收入並不會特別高,還是看歌曲的傳唱度,和專輯的銷量。
早年前網路不是那麼發達時,一首歌曲的演唱後,基本都是按銷量來獲取利益。隨著網路的發展,靠銷售專輯自然已漸漸被網路播放和下載等所取代。
這樣算來,一首歌曲演唱也就幾千到幾萬的收入不等。因為這樣的情況,註定不是特別的紅火,自然播放量也應該普普通通。
如果說一位知名歌手出一張原唱歌曲,那麼其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像天王巨星張學友如果現在出一張新專輯,那麼收入自然不菲,因為他有名氣的支撐。
這樣的情況下,演唱一首原唱歌曲,賺取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都是有可能的。
一首從未有人聽及的原唱歌曲,也許收入不值一提多少歌手沉淪於那些不知名的歌曲中,甚至有些歌曲從未被人們所聽聞,有些歌曲還很毀三觀,這樣賺取的收入自然是不值一提的。
比如街頭的流浪歌手,他們很多歌曲也是自己原唱的,沒有唱出名氣,沒有唱出價值,也就分文不值。
所以,一首原唱歌曲可以賺多少錢,也是依情況而定的,唱紅了收入幾百、幾千萬,甚至給歌手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價的。普通歌曲,一首歌曲賺取幾千、幾萬還是比較普遍的。而未知名的歌曲,也許就是沉淪於歌海中無人問津,更別提賺多少錢了。
回覆列表
歌曲真正賺錢的並不是詞作和曲作,而是歌手有名了接的商單。
像廣東雨神這種就屬於火了之後,靠接線下商單掙錢。他火了之後,會有很多地方的演出請他過來增加人氣,那麼就要主辦方就要付商單費。商單費的多少取決於該歌手的人氣,如果當時選擇人氣高的網路歌手,那麼價格可能會攀升到幾十萬以上。
《廣東愛情故事》這首歌讓廣東雨神,也就是盧大雨爆火了起來。這首歌在當時有著非常高的熱度與人氣,因為這首歌,盧大雨這個網路歌手被許多人關注了起來。
有了關注,他的歌曲意義以及他自身的身價飛速增長,各大商業節目請雨神過來唱歌。靠著這些商業活動,雨神掙了不少錢。這也是現在許多網路歌手掙錢的主要渠道,就是靠著強大的人氣去接線下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