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歐夏雨
-
2 # 小籠包媛那個媛
我一直讀的就是dang[捂臉][捂臉][捂臉][捂臉]雖然我知道是讀cheng但是我覺得讀dang順口[我想靜靜]
-
3 # 知心蜜語
哈哈,很多人讀“當”,正確的讀音是:電餅鐺的“鐺”讀chēng,鋃鐺入獄的“鐺”讀dāng,多音字。用電餅鐺做蛋餃很方便的。
-
4 # 六里道
吃早點的時候,每次去鍋貼店,或者水煎包店,老闆都會看著騰騰的熱氣,笑著說,都在電餅當裡呢,一會就好。
我忍不住就笑了,微笑一下,然後等著出鍋。
就算告訴老闆那個字念什麼,又怎麼樣呢?下次老闆還是會錯。
-
5 # 君姐麵食吧
曾經有南方朋友說起電餅鐺念成"dang",當時我還糾正了她,後來認真查了查字典,鐺確實有兩個讀音,在電餅鐺裡讀(cheng),就是平底鍋的意思,如果聽到金屬撞擊發出的鐺鐺響聲,它就讀(dang)。無論中文還是英文,一模一樣的字因為讀音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認字讀半邊哦!
-
6 # 大夢千年10
一直讀cheng。偏偏我還特別較真,遇到讀dang的就好糾正一下,可是這麼多年,我發現根本糾正不完,所以隨便吧,愛讀啥讀啥[捂臉]
-
7 # lingling0玲
我一直讀cheng,但是大部分了都讀dang的時候我開始懷疑我自己是不是讀錯了後來也跟著讀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8 # 學歷提升全日制老師
這個字當我第一次見的時候下意識讀“dang”,還被人笑話了,後來自己認真查了一下原來是念“cheng”的音。因為這事,以後有不認識的字也不輕易讀,要查過之後才說。也算養成一個好習慣吧哈哈。
-
9 # 瞻荷靈澤
還是跟著已故主持人李詠知道這個讀音的呢。記得“幸運52”是那時非常火的一個節目,其中有答題得獎品的環節,有一期的獎品裡便有“電餅鐺”,於是知道這個家電的名字。
-
10 # 我的未來我做主165464744
今年春節我同小孩還專門查了這個字,我以前也是念cheng的。回家過年,孩子的奶奶一直都是說電餅dang,我就有一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聽說孩子的奶奶是念了很多書的。現在七十多歲的人,小時候念過高中的應該不會把這個字唸錯的,查的結果是念cheng。
-
11 # 老黃40173536
ch eng ✔生活中聽到好多人讀dang✘聽後恨不得對每個人說一遍,他讀錯了,又怕遭白眼。都怪那個 識字不識字先讀半也字。什麼時候能夠堅定不移地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唉!三歲的孫子都知道蘋果是安普,卻不識蘋果二字。
-
12 # 餘額滿滿
當然是cheng,但我身邊很多人都讀dang,剛開始還去糾正他們,現在多了,也就隨他們去了。還有一個蟶子的蟶,很多人讀sheng,醉醉的[捂臉][捂臉]
-
13 # 森林裡的紅狐狸
哈哈,法不治眾,會順應大家的。畢竟念cheng的人少。以前呆板念Aiban,可是大部分人念Daiban,國家不是改過來服從大家了。哪一年改的忘記了,我知道是正式的語文會議公佈的。
-
14 # 藍色的思念xmy
去專賣店買餅鐺(cheng),售貨員居然給我介紹這個餅鐺(dang)如何如何,我說不是餅鐺(cheng)嗎?售貨員一臉詫異,不好意思哈,我一直這麼叫的。
???好吧!查了一下真就有這麼稱呼的
-
15 # 䢍坦
鐺裡個鐺,鐺裡個鐺,一開始看到電餅鐺時,居然覺得鐺字很眼生,按不認識的字讀半邊,不會錯上天讀了好長時間,直到有一天被別人糾正了,後來又有一天看電視說快板字幕,看到“鐺裡個鐺”,才想起來,這字也讀dang,只不過電餅鐺裡才讀cheng。
-
16 # 禹明園
我以前一直讀dang,後來在一部電視劇裡面看到讀Cheng,才發現自己一直讀錯了。但現在我還是讀dang,叫習慣了不想改了,周圍人都叫dang,猛不丁說電餅cheng大家都不習慣。
-
17 # 冰雨平心
我曾經讀對來,但周圍人都讀當,我糾正別人,但大家說拗口,不如誤讀順口,我現在也隨大流了。[大笑][大笑][捂臉][捂臉]
-
18 # 序87788576
一直都讀cheng,結果有一次去超市問售貨員“這個電餅cheng多少錢”,結果收到了售貨員鄙視的目光,說“這個電餅dang怎麼怎麼樣”,我趕緊逃了[捂臉],在大家都讀錯的時候,讀正確倒顯得十分另類[笑哭]
-
19 # 福星高照2212
以前和兩個寶媽閒聊時,我可能出於職業習慣,去糾正她們這個字“鐺cheng”的讀音後,其中一位表示大家都這麼念“dang",即是錯了也是對的,因為大家都這麼念,另一位寶媽表示贊同。我無語了,錯的理直氣壯,我表佩服,呵呵呵呵
-
20 # 真誠說生活
我們這邊都習慣說“電餅鐺cheng”。至於別的地方讀什麼,就不知道了,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地方語言都不相同。好比我們北方,說孩子就是小孩的意思,而到了南方有的地方說孩子時就喊“鞋子”。出了省份的不說,就拿我們山東來說,放在爐子上燒水的壺,泰安肥城就叫“水壺”,而德州就管它叫“吊子”。管玉米有的地方叫“粒福福”,而有的地方就叫“棒子”。還有腳踏車,有的地方就“洋車”,而有的地方叫“騎車子”。諸如這種的說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讀dang也好,cheng也好,只要你們當地人怎麼說,你就怎麼說是了,要不你換了個說法別人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豈不尷尬
回覆列表
我想生活中大部分人把它讀作“dang”,極少一部分人會讀作“cheng”。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人有個慣性思維,即認字認一半,往往把部首旁邊的字的讀音當作整體字的讀音。雖然有些字是這樣,但不能代表全部。另一方面,中國人普遍缺乏質疑的精神,對於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很少問“為什麼”,更不會去深入探究,這根深於應是即是的文化教育傳統。所以,我們的教育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認知、思考和質疑能力,多問為什麼,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