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可貸
-
2 # 牙牙悟娛
最近在看張愛玲的《小團圓》。裡面張愛玲說:“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這句話大抵可以概括其作品的特徵。張愛玲將自己最深知的材料也就是自己的經歷都揉進了小說裡,所以每每看看她的小說都能看見其自身的影子。慵懶,華麗,孤傲,又透著些許執拗。她算是海派小說的代表人,文字精緻又帶著南方特有的小市民氣息。情節多寫兒女情長,缺少些大氣莊重。但正如這張相片一樣,她的作品就是她,對這個世界細膩又孤高的表達。
-
3 # 詩翼閱讀
1961年夏志清教授的《現代中國小說史》以專章討論張愛玲:上海的通俗女作家首度與魯迅、茅盾等大師平起平坐。夏承續了當年迅雨(傅雷)、胡蘭成的眼光,肯定張不世出的才情,也為日後“張學”研究,奠下基石。但張愛玲的成就如果是評者及讀者的福氣,卻要成為創作者的負擔。60年代以來一輩輩的臺港作家,怕有不少人是在與張愛玲的“搏鬥”中,一步一步寫出自己的路來。時至90年代,連大陸頗具名氣的蘇童也曾嘆道,他“怕”張愛玲――怕到不敢多讀她的東西(1994年蘇童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談話)。(參見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文學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
-
4 # 一片紅與紅樓夢
張愛玲,中國現代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劇本及文學論著。
張愛玲的作品,無論結局好壞都給人一種悲慘和心涼的感覺。創作中,她喜歡用比喻反諷刺等手段對人物與事情的描寫。
作品中主要描寫人物的悲歡離合,她對筆下的女人毫不留情,往往以文字的方式,警示女人或在警示自已。
在她的文學作品裡,留下很多經典語錄,使多少閱讀者愛不擇手。
張愛玲的一生,是有成就的一生,她寫了很多文學作品,其中有一部分作品被人們加以研究。
-
5 # 仙裡糖
老實說,張愛玲在我的身邊受很多人所喜歡,她的小說也受歡迎,於我而言,覺得文筆可以,就是內容有點悲傷、有點黃。最初,早就聽說張愛玲,但真正接觸是因為電視劇《半生緣》,那會兒因為比較喜歡蔣勤勤(飾演曼璐),也不討厭林心如(飾演曼楨),所以看了這部劇。後來就去看了小說《半生緣》,終於明白經常在彈幕上大呼原著黨不服的人了。這部小說的精彩之處,大概就是可以透過閱讀文字想象出當時的場景,從而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特別是曼楨被她姐夫強來那一段,曼楨撕心裂肺的喊,後來苦等男主卻無疾而終。這部分我覺得小說比電視劇更給力。雖然說電視有聲畫優勢,但是透過閱讀文字從而進入場景,說明寫的棒呀。不過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後來經常聽人說起紅玫瑰與白玫瑰,說起“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帶著好奇,也帶著與大家有共同話題的想法,便去看了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對這裡面的想法,對於男主可以有幾個老婆,對於男主的濫情,無法接受。甚至對於作者認可這種觀點不接受。而且書中有些黃的內容……
當然,還看過她的《金鎖記》,總是有些曲折,有那麼些不盡如人意,有那麼些遺憾,有那麼些悲傷……
-
6 # 蚊哥思密達
我記得剛上大學時,文學概論老師在講蕭紅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多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有所經歷,你看蕭紅的作品,她寫的那麼複雜悲痛是因為她自身的命運就很坎坷。
我認為這句話用在張愛玲身上依然適用,第一次看張愛玲的作品還是小學二年級時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金鎖記》,那時候小沒看過什麼文學作品,這部電視劇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女主角的變態性格,她折磨死自己的兒媳,引誘女兒抽大煙親手斷送女兒的愛情,她沒有母親的慈愛,睚眥必報。
讀張愛玲的小說,會發現張愛玲筆下的大多數人物都是心裡不健全的,是病態的,她擅長將人性的醜惡剝光了放在讀者面前,這使得她的作品在同時代女性作家中風格鮮明。拿她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來看,既沒有冰心那樣書寫母性的光輝,也不像丁玲喜歡謳歌新時代的革命女性。
張愛玲的作品之所以會形成這樣一種風格與她自身的經歷息息相關,張愛玲的母親在她4歲時就出國留學,她自小在父親身邊長大,對父親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她的作品《心經》便反映了這種戀父情結,後來父親續娶,張愛玲與繼母關係不融洽,父親還曾為了繼母而毒打張愛玲,所以張愛玲作品中繼母的形象往往都是惡毒自私的。再來看張愛玲生活的社會環境,無論是出生地上海還是到異地上大學的香港,都是中西文化在中國聚集的前沿地帶,這使得張愛玲的作品帶有濃濃的小資情調和特殊的殖民文化背景。張愛玲自幼受西方文化薰陶,作品也收到了西方文學意識的影響,如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的力比多情節,性是人與生俱來的,當性慾得不到釋放,就會轉變成其他的途徑來釋放,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因為丈夫害了病,自身的情慾得不到滿足,從而積壓形成了一種變態心理,透過破壞兒女的婚姻來釋放自己壓抑已久的性慾。
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在現實中大多有原型,他的弟弟也曾在晚年對這些人物進行還原,總的來說,張愛玲的小說因為真實、複雜,所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7 # 歷史背後的故事札記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張愛玲?胡蘭成?不,應該說是親情遇到胡蘭成時,張愛玲的人格成長都已經成形,對於胡蘭成的種種,也只是她完成 成長後所表現出的一種結果,最影響她一生的,是家庭,缺乏母愛隨父親生活卻沒他都活在家庭暴力裡。
張愛玲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後人為了讚揚總是會說是她擺脫了大富大貴的家庭,但如果不是後媽的善於心計和父親的黑白不分逼的她無處逃,她可能不會走,所謂的富貴家庭,富貴她不留戀,家庭不留戀她,從原家庭出逃後,她以為跟著媽媽哪怕生活不富裕還能有愛,但這段生活讓他看見了一個紙醉金迷的母親,學校老師看她生活拮据自掏腰包給了她800元的助學金,媽媽收下了這比對於她來講最值錢的錢,第二天就輸在了麻將桌上,還懷疑這筆錢是不是她與學校老師有染所得,在她洗澡的時候衝進浴室檢查她是不是處女
。這樣的生活讓不愛錢的她說出了出名要趁早的話,親人之間的不信任也讓她徹底涼了心,從今以後不需要愛,懂就夠了。所以她跟胡蘭成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除了愛情性格,張愛玲最出名的,就是自己是個作家了,不可否認,這也是來源於家庭,來源於臨終想看她一眼都被她狠心拒絕的媽媽。
研究表明,兒童在0-6歲的時候,是情感人格初步行程的時期,這個時候,母親黃逸梵作為那個時代的新女性,出國留學了,在8歲孩子的記憶逐步形成的時候,她又回來了,給了張愛玲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幸福回憶,她說,對媽媽的愛,是羅曼蒂克式的,也是為什麼後來在父親和後媽的打罵裡對媽媽存有幻想……,但8歲時的花園洋房裡和媽媽短暫的生活對她的影響是一生的,媽媽會訂很多的報刊雜誌,也會給孩子們講故事,有一天聽故事的時候她哭了,別的小朋友以為她玩耍的過程中受傷了,媽媽說她哭是因為聽懂了這個故事,媽媽在廁所讀二馬時不自覺的消除了聲,小愛玲在廁所門口聽著也笑了,這大概就是母女之間靈魂最契合的時候,直到後來,他依然喜歡老舍的二馬,因為這是媽媽讀過的二馬。
對於一個孩子來講,她是缺失的,沒有快樂的童年,親人之間沒有信任,愛情遇上了渣男對於一個作家來講,她是幸運的,愛與不愛,信與不信,懂與不懂,善良與背叛,親密與疏離,她都體驗過,走過最遠的心路,才寫出最美的故事。
-
8 # 文字說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角色,一直給人以“冷漠”“無情”著稱,雖說是“無情”倒並非是真的無情,而是面對情愛時那種一眼洞破人心的深沉和冷靜。
張愛玲書中人物性格的隱晦,多與其一生之經歷有關,這其中自然包括她家庭的成長環境,從家族破敗,到父母關係分裂,對於張得心靈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張愛玲並沒有透過太過於決絕的方式來對待,而是選擇隱忍冷處理,現實裡壓抑這種情感,鑲嵌進文字裡的人物身上。書中男女關係,鮮少能有善終,而充斥其中的世俗物質觀念,也跟其遭遇有很大關係。
與其說張愛玲的文字陰暗晦澀,冷酷無情,不如說是她一生經歷之寫照,對人性的窺探,對人情的思考,都是張愛玲用自己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對話。
不善言辭,不善口頭表達情感,只有在文字中,她才是活躍、靈動、自由的。與其說張愛玲文字中“無情”,不如說那是現實對她造成傷害後留下的疤,而恰恰是這種“灰暗”,形成了她以後冷靜待世的文風,從寒風凜冽裡,颳起觸人心扉的文字,固然寒冷,卻有力量。
-
9 # 嘉哥64
第一次看張愛玲的書文,是在2002年浙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甴陳子善重新圖文編纂的流言吧!應該又驚為天人,人類對所有遇見到最好的東西都是有這種感覺的,她將大都市女人最感性最浪漫的生活感受都最直率最無與倫比地表達出來了,八十年了,還那麼生氣勃勃,她同吋期的所謂冰心,林,蘇,蕭什么的一大幫女作家早就玩完,作品垃圾沒人看,早就被人們不屑一看淘汰了,只有她的作品像傳奇瑰寶完整無缺眾星捧月流傳到現在,學習模仿者太多,只有上海人出身的香港最著名的女作家亦舒是她的最正宗傳人了,可這個最正宗的傳人竟然說祖師張愛玲過時了,不屑,那個最驕傲的祖師太竟然提都沒提這個血脈相連的嫡親愛徒兒,人生就是這樣驕傲冷漠無情嗎?!
說說流言這本書,一九四四年出版,張愛玲當時二十四歲吧,二十四歲就這麼深刻地寫這樣一本人生之書,天賦了,有三十篇散文吧,等於自傳體風格了,童言無忌等於將她自己的家族境況曝光了,再一路曝自己的感想說法,她這一路應傳自魯迅的文風了,魯迅是祖師爺了,祖師爺徒們的武功殺無敵,都是最著名第一流的,流言寫到燼餘錄這篇就不得了,因為她筆錄了香港被日本侵略佔領時的香港人生活狀態,歷史可讀性太強了,她在結尾總結: 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就可惜我們只顧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譁這是人生哲學散文詩篇了,中國女作家有那個能寫到她這樣的文字高度??!沒有嘛!所以她是中國近代最好的女作家掌門人,沒有之一,她的短篇小說傾城之戀可以,其它不行,她也沒長篇小說,同魯迅一樣,那個年代不可能產生長篇,那是奮鬥年代,不是總結年代,她的四五十篇短散文同她的經歷,等於長篇小說傳記了。
張愛玲在她高中生時那第一篇最著名天才夢作文就說: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看七月巧雲,,,,,,,,,,,享受微風中的藤椅,,,,,,,,,,,霓虹燈,,,,,,,,,,,,,在沒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喜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多感性聰明的自我預言,她的孤獨終老同這種唯美決絕的性格認知最有關係。
-
10 # 辰州觀海
張愛玲的小說,在當下,爭議很大。
認為好的,認為張愛玲的書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很大;
認為不好的,則認為張愛玲三觀有毒。
如果問我怎麼評價,我想說,這個建議我拿不出來。
-
11 # 謝汶青
張愛玲是我喜歡的一位作家,她的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自成一派,她創作的很多作品真的讓人愛不釋手。
就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喜歡,很多作品被拍成了電視劇,電影,例如:《色戒》《半生緣》。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張愛玲小說的特點。
1.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大多屈從傳統道德。《半生緣》講述了曼楨和世鈞的悽美愛情,最後的結局是令人遺憾的。
即便世鈞最後知道當年沒有找到曼楨的真實原因,不是曼楨自行消失,而是曼楨被自己的親姐姐和親姐夫脅迫了,
這個時候的他內心也依然愛著曼楨,愛憐心疼曼楨,但是他在各種猶豫之後,還是沒有跨出離婚重新和曼楨再續前緣的這一步,曼楨呢?
也沒有去積極的爭取,就這樣兩個人生生的錯過了一生,我相信看過電視劇和小說的人都會覺得遺憾。
遺憾那麼相愛的一對,那麼絕配的一雙,怎麼就不能跨過眼前的傳統道德在一起呢?假如換作現代人,肯定會衝破現實的一切壓力在一起。
2.對人生的態度和感情有些不積極。愛玲筆下的人物大多屬於保守內斂型。這個其實和張愛玲自己的感情經歷有著一定的關係。
張愛玲年輕的時候在胡蘭成哪裡轟轟烈烈地愛過一次之後,就變得死氣沉沉,再也沒有像杜拉斯,丁玲,蕭紅那樣愛了一次又一次。
有人說張愛玲像是個淡漠的貴婦,只願意在自己的作品中來展示自己對愛情的嚮往和感悟,而作品中的主人公對感情的態度還保持著理智和清醒。
這些都是有原因的:張愛玲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對感情的隨意,母親早年的缺失,胡蘭成帶給她的傷害,才造就了她變成那樣。
就像她自己說的:如果你瞭解了我的過去,你就會原諒我的現在。
初戀對於一個女人對待後半生感情是有著特別意義的。張愛玲的初戀是一個從熱烈到淡漠,再到痛苦,最後冷靜之後決然分手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如此的理性,30萬的支票寄出後就此一別兩寬,各不相欠。
民國女子很少有誰能做到張愛玲的決然,理智。所以,他作品中很多女子對待感情,相對當時代的女人來說要清醒和理智的多。
-
12 # 書影生香
喜歡讀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悲情色彩很重,故事絕大多數以悲劇收場。說她寫的是男女情愛,不如說她在剖析人性。張愛玲用犀利而不留情面的筆觸將人性裡的複雜與脆弱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最喜歡的三部作品是《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
半生緣《半生緣》原名叫作《十八春》,有一個庸俗的大團圓結局,許是張愛玲為了迎合政治潮流而作,截稿於1951年。後張愛玲旅居美國,刪掉了帶有政治色彩的情節進行改寫,命名為《半生緣》。
電視劇版的《半生緣》也很成功,很好的還原了原著。林心如飾演的曼楨,蔣勤勤飾演的曼璐非常貼合原著。
只是故事的結局太過悲慘,曼璐為了養活一家老小,無奈做了舞女,此為第一步錯。嫁給祝鴻才,此為第二步錯。借曼楨生子,此為第三步錯。最後在病痛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下離開人世。
而曼楨被姐姐設計,錯失了和世鈞的緣分。再次偶然相遇已是14年後,這時的曼楨和祝鴻才離了婚,一個人帶著榮寶,而世鈞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過往再美終究被埋葬,最後曼楨說了那句“我們回不去了”。
紅玫瑰與白玫瑰印象最深刻的是張愛玲寫的最為經典的那段話。到底誰是紅玫瑰,誰是白玫瑰。誰是硃砂痣,誰又成了蚊子血。
人會變,女人尤其善變。當佟振保和嬌蕊偶然相逢,她已嫁作他人婦,成為一個母親。而自己的老婆卻和猥瑣的裁縫搞在一起。 佟振保是崩潰的,他滿懷信心以為可以創造一個對的世界,到頭來才發現一切都是枉然。
傾城之戀這一部是張愛玲筆下所有作品裡結局最好的,傾城之戰成全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傾城之戀。 兩個想愛又怕被傷害的人,兩個調情高手,在亂世之中看到了彼此的一點點真心,做了一對俗世夫妻。雖底色悲涼,好歹算是圓滿收場。女人,在那個現代,只能把婚姻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
作品最容易揭示一個人。張愛玲雖家世顯赫,但幼年父母離異,父親再娶,童年生活非常不幸。加之,張愛玲的兩段不幸的婚姻經歷,和她所生活的年代,使她成為中國現代獨具傳奇色彩的一位女作家。縱觀她筆下的人物和故事,寫盡了悲歡離合,人間無奈。
回覆列表
傅雷:
張愛玲女士的作品給予讀者的第一個印象,便有這情形。“這太突兀了,太像奇蹟了,”除了這類不著邊際的話以外,讀者從沒切實表示過意見。也許真是過於意外怔住了。也許人總是膽怯的動物,在明確的輿論未成立以前,明哲的辦法是含糊一下再說。但輿論還得大眾去培植;而文藝的長成,急需社會的批評,而非謹慮的或冷淡的緘默。是非好惡,不妨直說。說錯了看錯了,自有人指正。——無所謂尊嚴問題。
賈平凹:
先讀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張看》,書名就劈面驚豔。天下的文章誰敢這樣起名,又能起出這樣的名,恐怕只有個張愛玲。女人的散文現在是極其的多,細細密密的碎步兒如戲臺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歡的又有一班只看顏色的看客,噢兒噢兒叫好,且不論了那些油頭粉面,單是正經的角兒,秦香蓮,白素貞,七仙女……哪一個又能比得崔鶯鶯? 張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幾百字,長則萬言,你難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頭從哪兒來的,連續性的感覺不停地閃,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連串的漂過去,濺一連串的水花。 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這般貫通了天地,看似胡亂說,其實骨子裡是道教的寫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體不純而類如雜說——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淨,一邊茗茶一邊瞧著外邊;總是隔了一層,有學者氣或佛道氣。張是個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氣,嘟嘟嘟地嘮叨不已,又風趣,又刻薄,要離開又想聽,是會說是非的女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