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水清風
-
2 # 井中月154263417
好的制度能發揮人的能力。明軍的腐敗與當今中國足球隊有一比,一是不能容人,優秀軍人倍受打擊;二是不能論功,溜鬚拍馬假冒軍功;三是不能團結,一團散沙。
-
3 # 北亞雄鷹Manchuria
八旗勇士是仁義之師,走到那裡都受到百姓的愛戴,而明軍,李自成張獻忠,更是聞風喪膽,真正做到不戰而屈之用兵,所以才有了八十萬明軍向一萬八旗勇士投降的經典之作。
-
4 # 海上之狐
這事就是心理因素,無論八旗,還是漢軍,面對的對手都是明軍,明軍什麼戰鬥力,大家心裡清楚的很,作為明軍的時候對手是八旗軍隊,投降了做了奴才,對手酒變成了明軍,當然顯得能打了。
-
5 # 一個支點看看
大明政權已經完全喪失民心,統治階層腐敗透頂,百姓民不聊生。
李闖和張屠在與明王朝對抗中,消耗了朝廷大量財政,佔領地域又使朝廷賦稅減少。所有的戰爭背後都必須有財政支撐,而這個時期的明王朝要同時應對三場大的區域性戰爭,西部地區的李闖李自成、西南地區的張屠張獻忠和山海關外的滿人。
大明軍隊整體實力不錯,李闖和張屠也被打趴下多次,山海關外滿人也沒有佔到便宜。
老話說,皇上不遣餓兵。打仗需要糧草兵餉,沒有銀子,前線官兵不可能真心實意作戰。
到這個時間節點上,朝廷不止一次怨殺錯殺前方大員或軍事將領。還有國庫空虛,崇禎哀求皇親貴胄大臣捐出些銀子,而這些富可敵國的最多拿出幾百兩銀子還哭窮,結果是最後所有財產全讓李闖搶走了。連勤王保衛京城的官兵都處於觀望態度。
李闖高歌進軍路上,曾力剿抗擊李闖的明軍,為什麼望風而降,一是缺少糧餉二是朝廷讓人寒心。在這種情況下,明軍將士不是打不過對手,而是不想打或是不願打。與清軍也是相同。
反過來清軍入關後,歸順滿清的前明降軍在配合協助清軍方面戰鬥力爆表,但主要原因不外乎幾種情況。
歸順滿清的前明降軍,對李闖和張屠就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恨,始終堅持趕盡殺絕;
李闖和張屠所部不少將領都是身不由己的前明降軍,在朝代更迭的非常時期,這些人的再次歸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只有少部分人心存效忠舊朝廷意識,大部分人都是不願再戰或反戈一擊。
滿清能保證歸順的前明降軍糧草兵餉,作為帶兵上戰場的將領是最基本的需要,加之封官進爵,官兵可不受限制任意強搶收斂財產,這都是對官兵戰鬥力提升有所改變和幫助的。
為什麼明朝的大牆一推就倒,前明政權的腐敗暴政,各地起義民變,失去民心軍心也是重要原因,同時也造成滿清外族入主中原都有直接關係。
-
6 # HuiNanHistory
明朝失盡人心,大清眾望所歸。
對於明朝這個已經呈現滅亡之象、經常剋扣軍餉的小朝廷來說,當然沒辦法全力作戰。投降清朝後,明軍被清朝計程車氣鼓舞,所以會全力戰鬥。
氣數這個東西,是確確實實存在。
清朝能夠擰成一股繩,目標就是奪取中原,不得勝利不罷休。明朝早就沒有這種士氣了。
特別是崇禎被李自成滅掉後,南明和清朝對立的時候。明朝的內部紛爭仍然嚴重。
例如,南明的弘光政權內有崇禎太子案,招致前來爭權奪利的左良玉的攻擊,為了抵禦左良玉,南明居然調走江北四鎮去迎擊。
這些都是昏招,直接讓清朝不費吹灰之力就突破江淮防線。這種勢如破竹的聲勢,直接壓垮明軍,根本沒有勇氣和清朝一戰。
除了士氣的問題,明朝還經常剋扣軍餉。
這是從晚明時候起就存在的問題。在魏忠賢統治時期,剋扣遼餉的情況非常嚴重。
沒有足夠的兵餉,人家士兵怎麼能給你賣命打仗呢?等到清朝攻打過來的時候,明朝已經沒辦法整合出像樣的軍事力量。
最終,明朝的所有防禦都被擊穿。剩下的明軍,如果不投降,就只有被殺的命運。
投降清朝後,心理關口已經度過,這個時候的明軍就只剩下建功立業的心態了。
清朝有氣運,再加上軍餉充足,明軍自然拼盡全力去表現自己,可以說是非常能打。
-
7 # 甲申十七年
明朝壓迫武將上百年,投降了建州那邊給的爵位是真的,軍法也嚴,投降過去的人都是拼命打江山呢。
用個不是特別恰當的比喻,現在的創業公司,直接讓入股的,哪個不是玩命幹。
回覆列表
感覺明軍在同後金的作戰中,除罷寧遠大捷外,幾乎都是慘敗。可是,明軍投降清軍後,戰鬥力竟如此搶眼,擊敗李自成,下江南,攻兩廣,克四川,可以這麼說,清朝一多半的江山,都是投降的明軍為他打下來的。人們難免納悶:曾經不堪一擊的明軍,投降清軍後,戰鬥力為何變得如此強悍呢?
其實,明軍實力是參差不齊的。關寧鐵騎的戰鬥力並不弱於清軍,只是地方的雜牌部隊戰鬥力太差勁了。這就是為啥當年皇太極繞道蒙古,攻入關內,如入無人之境,兵鋒直抵北京城下的主要原因了。
明朝地方部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多是地方總兵拉壯丁,騙朝廷軍餉湊數的。這也人即無鬥志,也不願為朝廷賣命,用來嚇唬老百姓還行,一遇到清軍,根本不堪一擊 ,就連李自成的農民軍也能把這些地方部隊打的潰不成軍。
這些明軍投降清軍後,清軍並不是一股腦全部收下,而是進行一番優勝劣汰。那些年老體弱的,不願意留下來的壯丁。統統刷下來,打發回原籍,剩下的編入綠營,有清軍派人到軍中監督他們作戰。據記載,左良玉之子左夢庚,投降清軍時帶有20萬之眾,經過篩選,留下僅僅兩萬人,有盡18萬人都是騙餉湊數的。
經過清軍整編的明軍 ,在清軍的監督下,成了馬前卒,一路攻城略地,這些明軍之所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並非他們多麼強悍,是因為對手太弱了。如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之所以滅掉明朝,完全是明軍感染了鼠疫,失去了戰鬥力,讓他們揀個便宜。這些農民軍遇到被清軍篩選、訓練過的明軍,吃敗仗是必定的。還有南明的軍隊,也是湊數的多,能打的少,再加上史可法等人,領兵打仗的能力太弱了 ,被打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投降後的明軍,戰鬥力的確有所提高,但並非吹噓的那麼能打,他們之所以攻無不克,是因為對手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