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光微曉
-
2 # 靜夕8
老大畢竟6歲了,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要想讓他融入家庭,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且3歲以前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親密感的最佳時期,他以前都是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過年才回到家裡面和爸爸媽媽妹妹團聚。首先,要給孩子緩衝的時間。這個過程呢,可以由外婆來作為你們之間情感連線的紐帶,幫助孩子儘早適應新的家庭環境。
第二,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可能會覺得是妹妹奪去了父母的愛。可以透過交談或藉助繪本等形式,幫助孩子釐清家庭的情感,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妹妹都是愛她的,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也並不少,只是因為生活的關係才不得不分開,不過以後一家人都能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第三,多帶孩子出去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交際圈。孩子離開自小的玩伴,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和入學的焦慮,爸爸媽媽要多帶孩子出去玩,適應環境,也可以讓孩子與朋友的孩子或者鄰居間同齡的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有知心人,幫助孩子樹立大格局。
-
3 # 糖果媽媽愛孩子
這個話題,我簡直有太多話要說。
我家二寶剛出生時,大寶還差幾天就滿三歲。我自認為比較重視這個問題,做了充分的準備,不會出現什麼困難。
比如二寶還在肚子裡時,就經常和大寶提到這個即將到來的小寶寶,告訴他很快就要當哥哥了,讓他有心理準備。比如把給小寶準備的小衣服拿給他看,並把他剛出生時穿過的也找出來進行比較,給他講他小時候的樣子,等等。
還準備好小寶出生後要遵循“護大不護小”的原則,充分理解他的心理感受。
可是,小寶出生第四天,我剛出院回家,大寶就躺在地上嚎啕大哭了將近二十分鐘,邊哭邊喊“媽媽不愛我了”,怎麼也勸不住,原因僅僅是他睡醒午覺,要我抱到我們房間來,結果被姥姥抱過來了。
我才明白,事情遠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
好在經過這半年的磨合,大寶終於從心底接受妹妹了,不再有任何心理不平衡,排斥小寶的表現。我總結了幾點經驗:一、媽媽難免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小寶身上,爸爸一定要花全副心力照顧陪伴大寶。不要讓大寶覺得一下子失去了所有人的關注。
二、媽媽沒法更多地照顧陪伴大寶,但一定不能減少口頭示愛,見縫插針地表達自己的牽掛和關愛,讓大寶知道媽媽還是愛他的,有安全感。
三、不要因為小寶兒訓斥大寶,即使大寶做錯了,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其實你是想疼愛弟弟/妹妹,只是不小心,弟弟/妹妹現在還是個很小的寶寶,碰他時一定要特別特別輕柔,下次要記住哦,讓弟弟/妹妹知道你是個好哥哥/姐姐。
四、讓大寶參與照顧小寶,可以有意地喊大寶給小寶取尿布,洗奶瓶,拿玩具等,人總是對自己有所付出的事情更容易產生感情。當大寶感覺小寶的成長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時,就能從心底裡接受小寶。
五、媽媽儘可能地也要找時間陪伴大寶,最好每天都有一點親密相處的時間。比如我每天都會邊抱著小寶餵奶邊給大寶講個故事,或者有時孩子爺爺奶奶來,我就把小寶塞給他們,趕緊和大寶互動一會。
-
4 # 兜媽愛叨叨
可能你前期沒有跟孩子交流好吧。。其實,多個孩子就是多個玩伴,大部分孩子都不會特別牴觸的。
現在只能補救補救了,比如在平時照顧二寶的時候鼓勵大寶參與。
讓他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幫忙餵奶啊,給他挑選玩具、衣服啊,讓他有一定的參與感。後期因為媽媽要給小寶寶餵奶什麼的,所以肯定顧不到大寶,可以讓大寶和寶爸多相處,不能讓大寶感覺自己的生活完全變了,沒人關心他愛他了。
上了託班的可能會好一些,不過父母最好能親自接送。
另外,喂小寶的時候可以順帶照顧大寶,讓他在旁邊畫畫啊或者做別的,給他足夠的關注。
說一千道一萬,大寶原本是家庭的重心,但是從你懷孕開始,這個重心就轉移到小寶身上了,如果大寶已經懂事了,肯定會感到這種變化。能做的就是多關注、多鼓勵他,讓他覺得爸爸媽媽不是一直只關注小寶的。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超難的。
-
5 # 平成奶爸
很多家庭在選擇生二胎的時候認為生完二胎兩個娃可以一起玩,長大了還能有個伴。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沒想到生完之後兩個娃簡直水火不容,把家裡攪得天翻地覆。
事實上在有了老二的時候,老大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胞競爭”。
同胞競爭是指孩子擔心自己的存在相對於父母而言變的不再那麼重要,尤其是長子或長女,他們在獨享了一段父母只有自己一個孩子的時光後,任何分享父母關注、時間和愛心的同胞,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威脅。
尤其是在兩個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通常家長會讓老大讓著弟弟妹妹,這就更讓老大覺得爸爸媽媽不愛我了。在這裡建議家長,兩個寶寶發生爭執的時候不一定每次都要插手,我們可以試著讓寶寶自己解決問題,鍛鍊寶寶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爭執非常嚴重,不得不插手的話也一定要明辨是非,而不是一味地讓著弟弟妹妹。
在幼兒時期,孩子的佔有慾十分強烈,同時內心也非常敏感,但因為年紀小,沒辦法用語言表達“失寵”的感覺,所以便體現在了行為上。比如有時會欺負弟弟妹妹。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給予老大足夠的關懷。例如:每天要給老大單獨的遊戲時間,不要有弟弟妹妹的參與。也可以讓老大一起嘗試照顧弟弟妹妹,讓老大體會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並沒有被無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抱抱老大,給老大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回覆列表
接納二胎和分床是兩個問題。請家長一定先解決好接納的問題,再來分床的問題。中間最好給予三個月左右的緩衝。
說實話,題主家的情況挺複雜的,首先要注意老大的情緒,其實二寶的情緒也同樣需要處理。孩子那麼小送外婆家帶,等回來也有一個親密關係適應問題。也要確認愛。建議母親解決老大的情緒問題,父親負責老二的接納問題吧。母親多陪伴老大,慢慢聊聊老大能一直跟在父母身邊的幸福,說說兩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最愛。誰都不會拿走父母對老大的愛。讀讀關於弟弟妹妹的繪本《跟屁蟲》,《小凱的家不一樣了》等。週末多帶倆孩子去戶外玩玩,培養好兩個孩子的感情,也會慢慢好起來。
分床的時候,可以藉由上小學長大了的契機,把小學當成孩子的一個成長里程碑來慶祝,把分床當成一種成長的標誌來標榜。分床分幾個步驟,開始由經常陪伴他睡的父母方陪伴睡著再走,以後變成陪伴一會兒慢慢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