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寧讀書
-
2 # 小草PCS
父母對孫輩過於溺愛,是客觀存在的,主要體現在濃烈的隔輩親情。
“爸媽打,爺奶護,我的乖乖小扁頭”;在農村可看到一些男孩童,在一週歲時頭上留著小辮子,顯的“金貴”,直到十歲時方可剃掉,此刻應邀至親參宴…
從上可以感受,過去四世同堂、三世同堂…傳統式家庭傳承下來,父母對孫輩過於溺受,一方面,在幼小長身體、大腦發育時候,愈加呵護著幼小的心靈不受創傷而過於溺受;另一方面,孫子也是家庭傳承“根”,呵護備至,著重未來。
父母對孫輩過於溺愛,便不是好事,怎麼辦?
當今社會,好在三方面權宜平衡:爺輩們丟下陳見少於溺愛、小家庭中兒輩們第一主體嚴謹管束、幼兒園及學校中正規日常教育。使得孫輩受其愛、懂管教、學知識,從啟蒙狀態過渡,各方面配合逐步成長起來。
爺輩們的溺愛,非完全錯,但要適應時代潮流,配合兒輩們小家庭運轉,溝通和統一管束孫輩的好方法,絕非過去那種“棍棒底下出孝子”做法,現應改良教育,即嚴予寬,即愛愈育,讓孫輩們日日進步,天天向上,受陽光教育!
-
3 # 快樂五十大學
對於很多三四十歲的人來說,父母對孫輩兒過於溺愛的體驗可能就是:無論孩子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父母都不會嚴厲的批評;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大吵大鬧也會由著他的性子,不會用惡劣的態度制止等等。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溺愛孩子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不好的影響,會容易讓孩子走上歪路。
而我今天要說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遇到一個滿心喜歡他的人,這是命運最好的饋贈。在我們一般的意識中,養孩子就跟修樹一樣,枝枝叉叉剪一剪,要保證主幹長得高長得直。可是孩子和樹一樣是沒有感覺的嗎?我們來想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問題:孩子為什麼那麼容易哭鬧?很多人覺得小孩子嘛,屁大點兒事就哭哭哭,其實都不至於。錯了!孩子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大人覺得不至於不值當的事情,在孩子的感受中就是天塌了。我們都聽過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不要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耍心眼,他不懂大人的那些套路,在他的感知中真的就是天塌了的感覺。天塌了什麼感覺?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就是這種感覺。我們走在街上,經常會看到有的孩子躺在地上打滾兒哭鬧,大人要麼大聲斥責要麼自顧自走遠,為什麼?不能慣著孩子呀,好了,你覺得是把孩子的臭脾氣扭過來了(大家想想扭這個字有多疼),可是一次兩次,這個孩子再也不會對這個世界有過多的期待和要求了,他會認為自己的要求是罪惡的不被許可的,他再也不會去爭什麼去追求什麼。他長大了會很聽話,可是會沒有一點生氣,像我們現在很多人一樣。
題主培養孩子的目標可能就是讓孩子聽話,這也是很多人對孩子的要求: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單位上聽領導的話,這養起來多讓人省心。大家想想,這樣的孩子像不像個提線木偶?他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啊,他也不會有創造力不會有想象力不會有拼搏的勁頭不會有開拓的精神。說得嚴重一點,無論以後老師領導怎麼欺負他他都不會激烈的去反抗,大家想想最近幼兒園和高校裡發生的那些事情吧,受害的是誰?都是那些最聽話的孩子們啊。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孩子聽話,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自戀,面對一個弱小的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去壓制他,美其名曰不能溺愛,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的愛是遠遠不夠的。什麼叫愛?愛是寬容是理解是接納,我們有多少人接受不了孩子的攻擊性,一定要給他磨掉,你不知道的是,你磨掉的不僅是他的攻擊性,還有他的生命力。我們總覺得有些孩子天生內向,用個貶義詞就是老氣橫秋,這其實都是爸媽從小養出來的。
人,生下來最大的精神需要,就是認可和讚美。我知道很悲哀的是,我們已經有很多人從小就是在一個不斷遭受否定的環境中長大的,請你好好想一想,你小時候渴不渴望養育者的喜歡和讚美?如果你曾無比渴望,那為什麼要把這些從你的孩子身邊奪走呢?
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論證,雖然父母帶孫輩兒的確存在一些客觀的問題和不便,但老人們對於孫輩兒的寵愛(在題主看來是過分溺愛),絕不是件壞事。我有一位做心理諮詢師的朋友,二十多年前她兒子出生後,她覺得自己和丈夫都是比較愛批評人的性格,她就花大力氣找了一個打心眼兒裡喜歡她兒子的保姆,雖然保姆沒多少文化,但她的這份喜歡和滿滿的開心,給她兒子帶來了非常好的影響,而這個,可以說是每一個孩子成長中收穫的寶貴禮物。果然,在這樣的積極影響下,他的兒子非常優秀,剛從清華大學畢業,接著就去了美國最好的學府讀研究生。
在心理學領域認為,最好的養育環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備三個基本特徵: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認可他;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包容他;當孩子受挫的時候,支援他。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有幸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希望爸媽們都能明白,就是因為孩子小,所以他們的感受和情緒都格外敏感,也格外重要。
-
4 # 睿爸育兒記
作為年輕人,有了孩子以後都想把孩子教育的知書達理,所以,孩子在父母這裡父母一般都會要求比較嚴格。可是,一旦到了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那裡,孩子就開始不遵守規矩了,原因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過於溺愛孩子。那麼,父母對孫輩過於溺愛是什麼體驗?應該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我是見過爺爺趴在地上讓孫子騎的。
父母對孫輩的溺愛可見一斑。
父輩對孫輩溺愛的原因父輩之所以溺愛孩子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責任感,父輩幫忙帶孩子是帶著責任感的,父輩擔心孩子在他們那裡受到“委屈”,可能會遭到兒子或者女兒的數落。
另外一方面是觀念,父輩很多是沒有太多的學問的,育兒知識也是比較匱乏,所以,他們對於如何科學的育兒是沒有概念的,就用他們舊有的觀念來帶孩子,就導致在帶孩子的時候過於溺愛孩子。
父輩對孫輩過於溺愛怎麼辦?1,加強溝通:應該和父母多溝通,把我們的一些育兒觀念教給父母,和父母在育兒方面達成一致。
2,幫父母“減壓”:告訴父母,幫忙帶孩子不用擔心我們會說落,只要是對孩子好的,該批評就批評,該打就打,不要讓父母有心理負擔。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要肯定的是,父母對孩子充滿愛,我們要感激,要理解。人常說,隔輩愛,最濃烈。有的老人對自己的孩子當初都沒怎麼管過,卻對孫子輩相當喜歡,有的人喜歡過了,就不知道該怎麼愛了,在方式和方法上就會走向偏執。我們要體諒一下老人對孩子的愛,先和父母解釋溝通,告訴他們教育孩子的的底線或者原則,不能太過溺愛,指出溺愛的害處,告訴他們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其次,因為父母輩所受的教育和我們這一代有很大的不同,在育兒理念上也相差甚遠。所以,如果實在無法溝通(太過偏執),那麼我覺得最好,也是最根本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要讓父母帶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孩子有什麼問題,你第一個及時發現並儘快解決。而且,在孩子小到時候,他們最在意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在父母身邊也就是十幾年,他們每一天都在變化,父母最好能自己帶,和孩子一起度過童年。
再次,如果跟父母住在一起,無法分開,那麼父母最好能儘量多抽時間陪孩子,減少父母溺愛孩子的機會。而且一定要和孩子溝通好,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孩子來抵禦爺爺奶奶輩的溺愛。這個雖然希望渺茫,也可以試試。
最後,在勸說到時候,建議由親生兒女勸說。及由孩子的媽媽去和姥姥、姥爺溝通;如果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則由孩子的爸爸去說。這樣可以避免家庭矛盾激化,減少衝突。再有就是,不管溺愛的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夫妻雙方一定要先溝通好,達成一致意見,不要一個向左,一個向右。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