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別人家的孩子」、「如果爸媽離婚,你選誰?」,諸如此類,還有哪些話不應該告訴小朋友呢?
1
回覆列表
  • 1 # 紅眼56927631

    比如,你喜歡爺爺奶奶那個多一點?你喜歡爸爸多一點還是媽媽多一點?這樣的語言會讓孩子選邊站!雖然會使一方得到滿足,但長期下來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家庭、孩子的親疏問題!

  • 2 # 蜜寶

    我建議家長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小的時候最不喜歡爸爸媽媽給你說什麼,那麼現在你的孩子也一定不會喜歡那些話。問問自己比問別人要靠譜的多,畢竟你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和你最相像的人。

  • 3 # 廣州親子教育圈

    1. 不加節制地把孩子的糗事當笑話說,即使孩子已經明確表示不高興了。

    2. 在以上情況下,說孩子“開不起玩笑”。任何把孩子逗不高興了的情況下,說孩子“開不起玩笑”。

    3. 與“別人家孩子”情況相對應的假謙虛:兩家人在一起,A家長誇B孩子,B孩子也確實成績比A孩子好,B家長就別假謙虛說什麼“一點都不好”“還是你家孩子好”或者“你們家孩子才是我們榜樣呢”之類的假話了,有點技巧,真誠點,說“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或者“你們家孩子有很多我家孩子沒有的優點”好嗎。

    4. 小孩有自來熟的也有不自來熟的,不要覺得我孩子和我朋友的孩子就非得成為朋友,非得玩到一塊。

    5. 情感綁架:“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啊,你千萬不要有心理負擔啊,我為你付出是心甘情願的……” “你出去旅遊我好擔心啊,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過你可千萬別因為我的擔心就有負擔啊……” 吐槽:哪個有良知的孩子聽了會沒有心理負擔啊!

    6. 在孩子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讓孩子表演唱歌跳舞彈琴背詩等等,比如去餐廳吃飯看到有架鋼琴就叫孩子上去彈。吐槽:突擊之下能背譜的大約只有當下在練的練習曲奏鳴曲,然後聽不懂的大人們會說哎呀你彈的這個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曲子啊彈個好聽一點的,茉莉花吧。

    7. 不要偷聽孩子講電話!不要偷看日記!

    8. 孩子說跟朋友出去玩,就不需要從時間地點人物一一問到他們三年前的考試排名了吧。

    9. 空頭支票:“期末考到前十名給你買xx”“期末考到前五名帶你去哪裡玩”“你這次演出我一定來看”“初三最辛苦,上高中就可以輕鬆了”“高三辛苦最後幾個月,上大學就可以隨便玩了”……吐槽:第一次看麥兜時,看到麥太說買獎勵金魚結果買了魚蛋,說去馬爾地夫結果去了山頂,哭得完全停不下來。

    10. “我是為你好”:打罵,奚落,無自由,無隱私,不切實際的要求,全用一句“我是為你好”帶過。

    11. 最近聽過殺傷力最強的一句話,幾年過去還是感覺雙腿發軟:一個婆婆,經常拜訪問好,這次來了句:xx啊,你現在工資是你同學的幾倍啊?婆婆年高望重,翻臉不得,打哈哈不得,自嘲不得,完全無解。

    12. 言行不一自相矛盾:

    說著“我們家是平等自由的,有什麼要求都可以跟爸媽提”,然後東西不給買旅遊不給去吵架不給發表意見;

    發生矛盾了不給解釋,一邊罵一邊“哭什麼哭?!不準哭!”;

    一邊說“我們只要你高興/身體好沒有別的要求”一邊問同學的成績朋友的工資;

    看孩子在玩罵他不好好學習,看他在學習罵他不愛運動,看他在運動罵他為什麼不合群;

    一會兒說“以後千萬不要有負擔”一會兒說“爸媽以後全靠你了”;

    13. 教孩子佔小便宜、插隊,孩子如果不願意,說他“死腦筋/不變通/不懂事/書呆子/情商低”。

  • 4 # bb容rrr

    小孩子的心思,其實都挺敏感的,我總結了一下我和我弟小時候都不願意聽到的話。

    ​1.你是被撿來的,你再吵,我就把你扔出去。2.你不聽話,雷公就會打你的。這句話導致我弟對打雷有了陰影。3.你怎麼那麼不聽話,給我出去,不要回家了,那麼喜歡玩,都不會好好學習。​4,我記得小時候見到乞丐,都會有一種很奇怪的同情,然後那個時候父母總是會說,你不好好讀書,你以後就會出來乞討了,或者就是,你要是亂跑,我就把你送出去,到時候人家就會對你很壞。然後我弟就哭了。5.你以後要跟著爸爸還是媽媽?雖然這是個問句,但是我記得我弟,一問到這個問題就會哭。6.你那麼懶,那麼笨,不要去上學了,去打工吧。我以前曾經這樣逗過我弟,一直說他笨,導致他後來每次做作業都會說自己笨,當時真的很內疚,還好他後來改過來了。還有一個就是做題的時候,教小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千萬要耐心,不能說,怎麼教了你那麼多次,你還不會啊。這樣真的會傷到小孩子的心。小孩子內心都很敏感,有時候,我們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然傷害很難再彌補。

  • 5 # 曉氷氷氷

    小孩子的心靈其實特別脆弱,很多話家長可能覺得只是隨口一說而已沒什麼關係,而小孩子卻會很容易當真,並且對以後的成長造成不必要的困擾。​1、家長說,我不要你了。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或者別的地方買東西時,孩子就非要買一種玩具或者零食,家裡已經有很多了,家長不想給孩子買,可是孩子哭鬧著打滾要買,很多家長都會脫口而出,“你在這鬧吧,我不要你了。”經常這樣說,孩子容易有不安全感,時刻怕父母丟下自己。

    2、家長說,說了多少遍了還不明白,真是笨死了。當爸爸媽媽教了很多遍,孩子卻還不得要領,迷茫的看著你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會火氣上冒:“說多少遍了還不明白,真是笨死了。”但是,這句話其實是很傷孩子的自尊心,說多了會讓孩子以為自己就真的是很笨的孩子,從而缺乏自信心,易產生自卑心理。

    3、家長說,要是沒有你,我們那會兒早就離婚了。當父母親吵架時,有時候孩子在旁邊,就會不自覺說出,“要是沒有你,我們早就怎麼怎麼樣了。”這樣的話。但其實這句話是非常傷人的,孩子會產生我是父母的累贅,沒什麼存在的價值的感覺。

  • 6 # 狼叔經典語錄

    “你是姐姐,所以要讓著弟弟”

    女孩子讀書有什麼用?你讀完小學去打工吧!然後我初中畢業就來深圳了 因為聽多了都沒有心情學習(讀書是真滴有用)

    飯桌上的教育,現在都記得那碗白米飯是什麼滋味

    以前上學時,媽媽告訴我,別跟小男生處物件 嗯 我是個聽話的寶寶,於是我大學了,物件是女生。

    還記得我上回考試總分考了年極第八,歡天喜地告訴我爸,結果他回了一句:要不是我花那麼多錢給你補課,否則你能考到?然後就什麼也沒說了這真的很傷人,後來我考試的分數再也沒和他說過

    小朋友也是有自尊心的

    很多時候小孩子的羞恥心不比成年人差,請給他們一點點自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可馨事件持續發酵,這是教育的悲哀還是人為炒作?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