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某位英雄在店裡一頓海喝,完了瀟灑的來一句,“小二,結賬。” “好咧,客官,2兩銀子”。
14
回覆列表
  • 1 # 橙紫觀影

    貨幣分類

    唐宋之前的貨幣種類比較多,但是在唐宋之後,通常使用三種貨幣:銅錢、銀子、金子。

    兌換比例

    不同時期的兌換比例也不相同,以黃金兌換白銀舉例,17世紀兌換比例約為1:8,18世紀末的時候達到1:20,20世紀中期約為1:10。也就是說,1兩黃金所能兌換的白銀數量為8-20兩之間。

    古代銅錢以“吊”為單位,1兩白銀可換1吊銅錢,道光初年,1量白銀可以 換1吊錢,但是到了鴉片戰爭之後,1量白銀可以換1600-1700文,也就是1吊半還多一點。

    白銀價值

    如果以現在的價格來算的話,1兩白銀=50克,每克約4元錢,那麼1兩白銀約等於現在的人民幣200元左右。

    話說…武俠片裡一頓飯10幾兩20幾兩吃的飯,吃的究竟是啥?

  • 2 # 風雲說收藏

    說到古代銀子值多少錢,我覺得這種說法並不科學。從宋代正式把銀子作為貨幣開始(唐代也有銀子,但是基本上沒參與流通,還是以銅錢為主),歷經明清到民國,銀子的購買力不盡相同,無法跟現代的錢進行比較,那些非要算出值現在的多少多少錢絕對是不靠譜的。&唐代銀子,姑且叫銀板吧。不參與市場流通,只作為稅收銀上交國庫,不能算正式貨幣。&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同樣用於交稅入庫。

    宋代開始,銀鋌開始參與大宗交易,在市場流通,當時宋政府高薪養廉,普通官員年薪基本上是幾百兩銀子,完全夠一個官員養家餬口,還有餘錢弄花賞月,試想一下現在一個土豪像古代官員一樣三妻四妾,呼朋喚友,一年花費最少得上百萬吧。這樣換算,宋代一兩銀子的實際消費力可見一斑。&宋代二十五兩銀鋌&南宋二十五兩京銷銀鋌,有一錠就可以開個不錯的店面做個小老闆了。

    到了元代,開始把銀錠叫做元寶,注意,此元寶和宋代銀鋌一個樣子,而不是電視上那種中間凸起個半球的元寶,如果誰拿那樣的銀元寶告訴你說是古代的,你可以教育他一番,嘿嘿。&元代被叫做元寶的“平陽路”五十兩銀鋌

    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削減政府開支,把官員工資壓低至十幾兩起步,導致貪汙橫行,最後朱元璋對貪官“剝皮實草”仍不能根除貪汙,可見明代十幾兩銀子實在無法讓官員們養活一家人。實際上京官主要靠下級的孝敬,地方官靠盤剝地方來斂財。&明代“萬曆十四年建昌府”十兩銀錠

    這也讓我們從側面瞭解十幾兩銀子基本上還是夠明代一箇中產家庭一年用度的,按現在我們一箇中產家庭一年開銷差不多也得十幾萬吧,可以大體上對比出明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

    清代沿襲了明代的薪金制度,同樣導致各地官員搜刮鄉里,京省各衙門收取下級“冰進”、“碳進”等各種費用,各級弊案頻發,最為著名的就是乾隆四十六年的甘肅冒賑案,此案共牽涉總督勒爾謹以下113名大小官員,共貪汙賑銀二百九十多萬兩,算是清代震驚全國的第一大貪汙案。&乾隆時期私人鑄造五十兩銀錠

    即使到了清末,銀錠的大量使用,其購買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十兩銀子夠一個普通家庭娶個媳婦買塊不錯的田地的。&清光緒都縣十兩銀錠

    到了民國時期,銀錠已經變成了銀元,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三四塊大洋夠一家人平日的開銷了。魯迅這個時期作為教育廳官員月薪四百多大洋,加上稿費,最高時達到年收入一萬五千大洋。而當時北京一套四合院才八百大洋,由此可見,魯迅當時也算得上是富豪。&民國時期貨幣袁大頭

    按一個大洋七千二分算,八百大洋就是576兩銀子,而現在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得三億人民幣吧,銀子的購買力在民國之前的購買力不是蓋的,所以現在很多人去用米計算一兩銀子值現在多少錢很不靠譜,論購買力,別說幾千,上萬都不誇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進行手榴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