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小嘎子

    直接告訴他,你是爸爸媽媽造出來的!當你長大了,長到爸爸媽媽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可以找個好的女朋友結婚,也可以造一個或者幾個小寶寶了。估計,他就會明白了!

  • 2 # 萌芽研究所BUD

    不知道題主家寶寶多大,不過不用擔心,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到自己“從哪兒來”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需要做的是:

    態度大方,擺脫成人的性羞恥感

    不要不好意思回答孩子的問題,斥責孩子“問那麼多幹嘛”,或者敷衍孩子對性的疑問“等你長大了就懂了”,或者尷尬的轉移話題。因為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遮遮掩掩,會影響孩子得到健康性教育。

    用孩子容易懂的方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用不同的套路來回答

    原則上是“孩子問到哪,答到哪”,不遮遮掩掩少說,也不用說太多。

    比如對於一兩歲的孩子,如果問到“我是怎麼來的”,大人要是回答“精子卵子子宮”這些,孩子聽不懂,反而會更疑惑,更好奇;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來就好了;

    如果孩子再大一些,可以告訴孩子,“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然後慢慢在媽媽的子宮裡面長大,然後出生就是你啦。”

    2.抓住平日生活中的機會,給孩子正確性教育

    可以用孩子身邊人的例子,教孩子認識男女的不同,比如告訴孩子小雞雞是爸爸、爺爺、姥爺才有的,胸部是媽媽、奶奶、姥姥才有的。

    比如洗澡時候也可以進行性安全教育,告訴孩子背心短褲覆蓋的地方是別人不可以碰觸的。

    3.可以藉助繪本或相關書籍告訴孩子

    和孩子一起讀相關的性教育繪本,也可以讓孩子在故事、圖畫中更好理解“從哪兒來”這個問題。爸爸媽媽們不用很發愁怎麼跟孩子說。

    比如《小威向前衝》就是講述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

    小威是一個精子,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裡,他要遊得很快,才能在游泳大賽裡,擊敗三億個小夥伴,贏得冠軍,獎品就是住在布朗太太身體裡的一個美麗的卵子。

  • 3 # 豆小米媽媽說

    孩子問問題,說明孩子在思考,這個問題直接告訴答案,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的。可以透過繪本給孩子講解。比如科普立體繪本《我們的身體》,第一頁就開始講各個孕期胎兒的發育,還有媽媽順產的圖。類似的有《小威向前衝》《我寶貴的身體》裡面都有的,作為家長給孩子科普這些知識是有必要的,孩子好奇心滿足了,學到了知識。不能支支吾吾想瞞過去,越是這樣,孩子的好奇心越重。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截了當的回答他,孩子小點可以親子共讀這些科普繪本,透過繪本瞭解知識,就不那麼好奇了。

  • 4 # 積木育兒

    很多父母們發現,3-5歲的孩子,對於性方面的話題尤其熱衷。這是好事,是健康孩子正常發展必經的階段,亦是孩子深入探索自己的一個新鮮歷程。藉由探索自己生命的來源、蘊藏在自己身體內的某種神秘能量,孩子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也進一步認識自己和他人、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階段,對自己的身體、對性好奇心重的孩子,他們的心智發展其實也更自由、更充分。

    其實給小朋友講自己是怎麼來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他講繪本。

    之前推薦過的一個繪本是《小威向前衝》,這個繪本用最具童趣的方式生動地說明了生命的來歷,並且還可以從網上找到根據繪本做成的動畫,做的很有趣,也可以給孩子看。

    這本繪本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科普的,或者科教的故事,也是關於生命、愛以及勇氣的故事。

    繪本里透過一個圖文俱佳的童話,用孩子熟悉的一些體驗和場景,比如比賽、上課、學數學、“海盜地圖”等,很輕鬆地就將複雜的生命起源講得妙趣橫生。

    當然,這本繪本除了講述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還有更多值得一家人共同發現及分享的內容。

    小威只是三億個小精子中的一個,但只有他以最快的速度堅持到了終點。這時,你可以告訴孩子:“曾經有一個最棒的小精子一直在努力,堅持不放棄,戰勝了三億也許更多的小精子,最後才變成了現在的你,所以你也和小威一樣厲害哦!”

    這個繪本能夠很好的幫助家長回答孩子“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明白,生命產生的過程,不僅是愛,還有一些勇敢,還有力量。

    在和孩子分享的時候父母可以沿著兩個方向去講:第一個方向講的是愛的主題,另一個方向講的是卵子精子的勇敢和好強,一定要遊在第一,一定要爭第一,因為有了第一才能找到媽媽,找到卵子的那個點,最終變成了可愛的寶寶!

  • 5 # 情感心理室

    當孩子問爸爸媽媽自己是怎麼來的,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啊,孩子都會好奇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家長無需感到驚慌失措,而且性教育應該從小就教育,如果家長避而不談或找理由搪塞,只會更加激發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如果當時家長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自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而不會再去過多的探究。

    當孩子問自己是怎麼來的,可以跟孩子分享當他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爸爸媽媽期待的心情,當他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媽媽疼了多久,孩子也能感同身受的,他會覺得他是跟爸爸媽媽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爸爸媽媽是如此的愛他,他也會更加愛爸爸媽媽。

  • 6 # MM育兒雜談

    這些年,幼童被性侵的案件越來越多,兒童性教育也應提上父母的議事日程。

    當孩子慢慢長大,會對自己從哪裡來有強烈的興趣。當孩子開始追問自己從哪裡來,正好是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好時機。

    中國傳統教育下的父母,經常對性教育難以啟齒,如果父母的確覺得很難開口,不妨給寶寶購買一些兒童性教育繪本,如《小威向前衝》、《媽媽生了一個蛋》、《不要隨便摸我》等,結合繪本給孩子講清楚。

  • 7 # 努麗

    直接告訴他:媽媽生出來的,所以你是媽媽的寶寶。

    在寶寶3歲時,回老家,我外甥對我家寶寶說:“你不是親生的,是我們從垃圾桶裡撿來的。”接著講:

    有一天,我和你大哥,你爸爸去公園玩,突然聽見垃圾桶有動靜,哇,有一個小寶寶,好可愛,便抱回了你家。這個小寶寶就是你。

    寶寶便跑到我身邊,衝二哥大聲喊:“不是,我是媽媽的寶寶,是媽媽從商店裡買來的!”

    我的天,我沒說過的。我想問:買來的和撿來的有區別嗎?

    我抱著寶寶,告訴他:寶寶是媽媽親生的,是坐著滑滑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

    寶寶看著我:肚子這麼小,根本裝不下。

    我說,你那時就像塊磚,是個小寶寶,不會說話走路,也不會吃飯,只會哭和吃如。媽媽養呀養,喂呀喂,終於養成了大娃娃。

    孩子還小,他只是想知道:他是你的寶寶,你愛他。

    這是我的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 8 # 希媽育兒

    孩子經常問這個問題,說明孩子對生命起源這件事是好奇的,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回答這樣的問題時不要遮掩,坦然面對。

    如果父母很難坦然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不妨借讀繪本的方式讓孩子來了解。

    1.《小威向前衝》

    這是一本直白但是又很能讓孩子接受生命教育讀本,用兒童的思維解決了兒童的問題,5歲左右孩子適讀。

    這本書以寶寶的視角描述了小嬰兒成為媽媽的寶寶的故事,畫面溫馨,3歲左右孩子適讀。

    3.《我是怎樣出生的》

    透過媽媽的懷孕日記,寶寶小俊知道了自己的出生過程,原來自己也是在爸爸媽媽的愛裡長大的。這是一本適合家有二胎寶寶的繪本,5歲左右孩子適讀。

    4.《我是怎樣來的呢》

    這是一本香港繪本,內容比《小威向前衝》更直白,可以等孩子6歲左右再讀給他聽。

    5.《我的弟弟出生了》

    這也是一本適合二胎家庭閱讀的繪本,媽媽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爸爸說會有一個小弟弟生出來。可是那麼小那麼漂亮的弟弟是怎麼進到媽媽的肚子裡,又生出來的呢?

  • 9 #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我家女兒小時候問過這個問題。她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呢?”我說:“你當然是媽媽從肚子裡生出來的。”

    “那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呢?”

    “你在媽媽肚子里長大了,該出生了,媽媽就去醫院,讓醫生把你從媽媽肚子裡拿出來了。”

    我和女兒洗澡的時候,我就讓她看我剖腹產的刀口。當時女兒摸著我的傷口,都淚眼汪汪的說:“媽媽,你割了這個大一個口子,得流多少血啊?媽媽你一定很疼很疼,媽媽,我心疼你。”

    “寶寶沒事的,不太疼,媽媽因為有了你特別開心都忘記多疼了。”

    後來女兒又問:“媽媽,那我是怎麼鑽到你的肚子裡去的呢?”

    “我和爸爸結婚了,我們就想要個小寶寶吧!爸爸就把一顆小種子放到了媽媽肚子裡,媽媽肚子裡有一個叫小子宮的小房子,就是讓小寶寶住的。小種子就在媽媽肚子裡的小房子發芽了,慢慢的長啊長啊就長成了你啊。你肚子裡也有小子宮,我們每一個女的都有,等你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小寶寶。”

    “哦,是這樣啊。可是我不想要小寶寶,我怕疼。”

    然後女兒就不問了。

    後來我才知道,她自己想著是爸爸買了一顆小種子,讓我吃掉了。

    有一次她和我說:“媽媽,我想要一個小妹妹,你給我生一個小妹妹吧!你讓我爸爸去買一顆小種子給你吃到肚子裡,讓它變成一個小妹妹。”

    “可是爸爸不想要了啊。”

    “那咱們自己去買一個小種子吧。”

    聖誕節之前,女兒居然說好希望聖誕老人給她一個小種子,讓她有個小妹妹啊。

    慢慢的女兒長大了,學校老師也給講了生理健康課。她也懂了好多。

    我也不用發愁怎麼給她講了。

    所以孩子如果問起來,她是怎麼來的,還是如實說說小種子,小卵子的事情吧。

  • 10 # cici的月光

    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聰明機靈,“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也沒有爸爸媽媽們長想的那麼難以啟齒,反而你越是迴避,支支吾吾的,越能加大孩子的好奇心,孩子越不容易相信,越會刨根問底。可有的孩子,你說什麼他都相信,也不會過多的去追究真假。所以,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最瞭解,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去回答就好了,只要做到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給他充足的安全感就可以啦!

    編故事型的回答

    例如告訴他就像孫悟空那樣,集合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從石頭裡孕育出來的。這個對付一些好奇心重的孩子,基本上百試百靈。還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在進行深加工,讓故事玄之又玄,爸爸媽媽們去發揮想象力吧!

    實事求是型的回答

    家裡如果大寶和二寶間隔的時間在三四歲以上,大寶能透過媽媽孕育二寶的過程,更加直觀透徹的讓大寶知道自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至於怎麼播種,就可以稍微編點故事啦,實話實說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在此就不多說了。

    祝寶寶健康!

  • 11 # 超人小多金

    VC還不會說話,但是,我已經為這個問題準備了很久了!!

    稍微小一點的時候,可以採取講故事的方法

    爸爸送了一顆小種子給媽媽,媽媽接過來放在肚子裡。

    種子慢慢的越來越大,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最後小種子變成了一個小朋友。

    這個小朋友就是你啦!

    大一點的孩子,我建議用科學的觀點告訴他

    對孩子的性啟蒙教育,我覺得特別重要。

    從最開始的我從哪裡來,到寶寶的身體不可以給別人碰,再到青春期的第二性特徵發育,我希望我能以一個平等、科學的心態,來告訴VC這一切。

    推薦幾本性啟蒙教育繪本:

    小威向前衝

    乳房的故事,小雞的故事,爸媽怎麼有了我

    我們的身體我不跟陌生人走,我不讓自己受侵犯

    我是怎麼誕生的

    最重要的一點,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害羞!不要羞於啟齒!你們的態度直接影響寶寶。

    對於寶Bora說,他的誕生,是美好的,是基於愛的,是爸爸媽媽所盼望的,而不是羞恥的。

  • 12 # 八戒育兒

    幾乎每個孩子在懵懵懂懂的時候都會問過這個問題,很多父母也在為這個問題發愁,發愁自己該如何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

    “你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媽媽路過垃圾箱,把你撿回來的”,等等像這一類糊弄孩子的回答方式我是真的不贊同。因為懵懂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會怎麼聽怎麼認為。

    我的孩子也幫過我這樣的問題,大概是在3,4歲的時候,我是這樣回答的: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這時候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就會出現一顆神奇的愛的種子,而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有一個溫暖的小房子,而你就在這所小房子中慢慢長大,當你想念爸爸媽媽,想和爸爸媽媽見面的時候,就來到了這個世界。最好用簡單直接的,孩子能夠明白的話語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要孩子能明白意思就好了。

    如果說你不願來回答孩子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觀看動畫片,我記得《大耳朵圖圖》裡面就有一集專門講述這個問題,讓孩子觀看動畫片也會更生動直接地讓孩子知曉問題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歲引體向上多少個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