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娛快報
-
2 # 時間行者1979
就現在幾大運營商的優缺點,移動的網路覆蓋很強大,很多偏遠地區只有行動網路。聯通電信的套餐很合理,價格也相對便宜。
就我個人而言,保留一個移動號碼,以備去偏遠地區使用,另外一個號,根據運營商給出的政策決定使用哪個運營商。只要號碼不變,轉網很輕鬆。
這項規定確實很好,促進運營商改善服務,降低資費,真正的市場化,讓市場來改變曾經的霸王條款,比行政手段干預效果好很多。
-
3 # 80後小彭
攜號轉網是一件好事,之前各大運營商的霸王條約套路銷售實在令人苦不堪言。攜號轉網規定出爐後,我想各大運營商對服務會有所提高會更人性化,更貼心。至於怎麼轉號,我會保留原來號碼等待觀察,看情況自己適合用那家通訊公司。
-
4 # 木頭家的m
之前有個聯通號58的套餐,後來覺得這個套餐不合適想換了,營業員說改不了,已經用了好幾年了,檔案資料什麼的留的都是這個號碼,想換又怕有什麼事聯絡不上,沒辦法又重新辦了張卡,然後一直養著這張卡,如果可以攜號轉網我就要轉到別的運營商,讓我把套餐改改
-
5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可以攜號轉網了,但是本人並沒有轉網的需求。
其實就現在的中國使用者來說,雙卡雙待的普及基本已經讓攜號轉網的需求基本上不存在了。中國的手機,以雙卡雙待為主。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基站分佈也不盡相同,就難免有某個地區缺少某個運營商的訊號覆蓋。在這種局面之下,保留兩張運營商的手機卡,可以保障通訊始終流暢。
中國三大運營商在4G時代的價格戰打的是"頭破血流"一些低價的流量套餐比比皆是,而且對於新使用者的優惠更多,與其攜號轉網,還不如去辦理一張新的流量卡,原來的運營商的手機卡保號。
以現在的運營商的情況來看,攜號轉網的意義也基本沒有了。就大部分使用者的轉網需求,還是在套餐的高低,但是現在三大運營商已經基本達成了一致,結束了價格戰,逐步的取消了一批超低價的套餐。對於使用者轉網而言,也很難辦理到特別便宜的套餐了,這也使得轉網的價格因素已經基本消耗殆盡。
攜號轉網本身也加重了運營商的成本,不管是核心網的改造,還是業務系統的改造,都是要花不少錢的,三大運營商是省級單位獨立運營,所以每個省份都要支出相應的改造成本,而這些成本全國來看可能會是百億級別的,這些成本的投入最終還是需要使用者買單。攜號轉網如果是開始運營商的資費都高高在天的時候,還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好處,試點了10年才開始全國推廣,現在基本也就是為了改革而改革的,實際的意義也沒有那麼大了。
總而言之,對於現在的中國手機使用者,雙卡雙待這麼普及,轉網的需求並不是很大,兩張卡轉到一個運營商的意義何在呢?辦理一張便宜的流量副卡不是效果更好嗎?
-
6 # 七彩智匯
千呼萬喚的攜號轉網終於塵埃落地了,但我卻沒有攜號轉網的慾望,沒多大意義!折騰來,折騰去,如出一轍!
二十年的移動老使用者,至今也看不懂移動的話費帳單,數十次問移動營業廳的客服,怎麼解釋都是一天霧水……
這幾乎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
本來每月一百元左右的話費,移動客服左一個電話右一個資訊,讓我改套餐,改98元的套餐,信誓旦旦的說會節省資費,結果一改每個月200多元,去移動營業大廳要求改回以前的套餐,客服說必須滿一年才能改,打10086,數次交涉,終於改了過來!
相信很多移動的老使用者都有我這樣的經歷,動不動就莫名添加了不少服務項,莫名的交資費。
電信、聯通的服務因為家中的寬頻服務,妻子以前用過,和移動差不多。如果有其它選擇……
仔細想想,其實攜號轉網真的沒多大意義,運營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使用者看懂“話費帳單”才是問題的關鍵,明明白白消費!
-
7 # 憑欄迎風瘦
不急,不急。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攜號轉網實施以後,幾大運營商都會出臺政策,推出套餐挽留老客戶,現在技術都差不多,關鍵看哪家服務好,誰伺候的好,就去哪家。
-
8 # 平心靜氣3116
我可能不會攜號轉網,除非我用得這家的網路訊號太差,不能正常服務。現在的手機這麼便宜,如果以後需要、攜帶方便,還不如用兩部手機辦理兩家網路的卡號,這樣處理可能會更方便。
-
9 # 賈敬華
經歷多年的試點,攜號轉網即將全面落地。事實上,筆者所在的地區,三家運營商11月10號就已經上線了攜號轉網業務。不過,筆者並不準備攜號轉網。
10月份三家運營商統一了資費政策,無論是手機套餐,還是寬頻套餐,以及融合業務,三家的資費基本一致。此前,很多消費者想攜號轉網,更多的是因為聯通和電信的資費比較便宜。在保留現有號碼的基礎上,直接轉網到資費便宜的運營商。
現在,三家運營商資費一致了,攜號轉網的驅動力不在了。從這一角度來說,攜號轉網全面推廣後,真正轉網的使用者也不會太多了。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2個號碼,而且手機都支援雙卡雙待。既便是蘋果手機,現在也有雙卡雙待功能了。由於之前無法攜號轉網,很多用2個手機號碼的人,已經把2個手機號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定位。以筆者來說,聯通手機號碼上網,電信手機號用來備用聯絡的。
試想,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有兩家運營商的手機號碼了,而且用了很多年。為何還要攜號轉網呢?當然了,有很多用一個手機號碼的人,因為訊號或服務等原因會轉網到其他運營商,但這種使用者確實少。
相比幾年前,現在消費者對攜號轉網的需求變小了。加之三家運營商的資費相同,這會讓很多想轉網的人,放棄轉網這一想法。不過,攜號轉網的實際需求有多大,還是看12月份的真實轉網資料吧。
-
10 # 網際網路亂侃秀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轉,尤其是很多移動使用者,都說要趕緊轉,但我覺得在轉之前,大家還是謹慎考慮一下。
1、5G時代,沒有價值戰,大家的資費都差不多的
之前三大運營商公佈了5G套餐資費,移動128元起,聯通電信129元起套餐內容一致,說明在5G時代,三大運營商其實是沒有價格戰的。
那麼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想從資費上選擇一個更好的運營商,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大家基本一致。
2、貴有貴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不要以價格論英雄
長期以來,大家都吐槽移動的太貴,必然轉。但事實上拋開資費來看,移動的訊號是最好的,覆蓋是最廣的,同時服務也是最好的。
所以移動才有膽量收取最貴的資費,因為在訊號 、網路、服務更好的基礎之上,貴一點使用者也能接受。
另外實際上其實沒也沒多少,移動相比於聯通、電信的人均月資費,也就貴5元左右,相差不會太大
3、轉來轉去,對一些手機繫結的業務可能會有影響
這個在測試期間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比如銀卡的業務簡訊,APP的驗證碼什麼的沒法及時收到,至於是什麼原因,也不清楚。
不知道12月1日全國鋪開時,這些故障會不會全部解決,但我想在早期,應該會有一些業務受到影響的。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無法透過手機號看是哪一家運營商啊,之前一看前面的三個號就知道運營商的。
-
11 # 小二子
這就是移動!
尊敬的神州行客戶,您於2019年05月27日17時33分退費3020.00元,您目前的賬戶預存款為3080.89元,本月已使用話費0.00元。查話費辦業務,就用移動惠生活APP,詳點 ah.10086.cn/dt/khd
回覆列表
暫時不考慮轉網,我用的移動,從去年11月開始就是99的套餐只需要交一半的月租就享受流量不限量,滿40G限速不限量,本來送了一年,10月底的時候移動公司給我發信息說又續了半年,還是這樣用,感覺還挺好的,以前想著這個優惠套餐到時間了要降套餐,現在又送半年會繼續用下去。
轉不轉要看自己的需求吧,如果用哪個公司的用的不順心那就趁機會趕緊轉,這是國家給每個公民的權利!但也沒必要跟風去轉,相信有大家的期盼,有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有更多民營資本的介入,三大運營商服務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