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阿丘
-
2 # 客家劉哥
水稻、也叫稻草苗,粉碎之後,撒在稻田裡,這個時候注意稻田裡要有水,粉碎之後的稻草要均勻的撒開,不能讓它成堆。讓太陽的溫度把稻田裡的水曬熱,同時也會把稻草苗煮爛。一般需要一星期左右,為下一季的水稻生長提供更加多的農肥。有的農民還會把稻草苗踩在泥地裡,再加上太陽的熱度和水的溫度,稻草苗腐爛的更快。同時也使稻田裡的土壤松。
-
3 # 農產品期貨網
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大,直接焚燒秸稈已經是被嚴令禁止。那水稻收割後稻草該如何處理?用來還田又有什麼利弊呢?
稻草還田的有點:
1、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養分;
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物理與生物性狀。據分析,幹稻草中含氮0.55%,含磷0.2%,含鉀1.95%,矽酸15%,有機質65%。這些養分進入土壤之後,經過微生物分解釋放,最後被下一茬作物吸收利用。
2、提高農作物產量;
返還土壤養分,節省肥料用量。稻草還田可增加每穗總粒數和提高結實率,早、晚稻產量顯著或極顯著高於稻草不還田處理。有研究表明,稻草全量還田早晚稻平均增產8.2%和8.6%,比稻草燒灰還田處理早晚稻增產效果更高,稻草燒灰還田處理分別增產5.9%和3.5%。
3、增加微生物的活性,使一些緩效態的肥料變成速效肥料。
稻草還田,為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碳源,加速各類微生物的生長,加速了土壤中各類物質的迴圈。另一方面,微生物活動產生一系列的中間產物,有機酸等,能促進土壤磷,鉀釋放。同時還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良土壤結構。
4、節約農時,降低秸稈焚燒引起的空氣汙染。
稻草粉碎後直接還田,既有利於培肥地力,又能減少秸稈焚燒和廢棄所造成的對大氣、土壤、水質、環境的汙染。
稻草還田的缺點:
1、由於秸稈還田量過大或不均勻易發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稈轉化的微生物)與作物幼苗爭奪養分的矛盾,甚至出現黃苗、死苗、減產等現象。
稻草還田的缺點就是容易導致土壤缺氮,還田后土壤碳素物質驟增,土壤微生物總量也相應增加1倍左右,而微生物是以碳素作能源,以氮素作營養的。碳多氮少,微生物就會從土壤中奪取氮素,從而導致土壤缺氮。因此在秸稈直接還田時,一般應適當增施一些氮肥。
2、稻草直接還田會增加田間雜草的發生,這可能與稻草中夾帶有雜草或雜草種子而增加了土壤中雜草種子的數量有關。
3、秸稈翻壓還田後,使土壤變得過鬆,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過多,導致跑風,土壤與種子不能緊密接觸,影響種子發芽生長。因此,播種後應及時進行鎮壓或澆水。
4、秸稈中的蟲卵、帶菌體等一些病蟲害,在秸稈直接粉碎過程中無法殺死,還田後留在土壤裡,病蟲害直接發生或者越冬來年發生。尤其稻草直接還田可能增加稻田二化螟、卷葉螟的發生,南方嚴重田塊,可能會導致爆發二化螟,因此需要施藥防治。
稻草還田的技術要點
1、當下的稻草還田一般是在稻穀聯合收割機作業時就開啟了稻草粉碎系統,一邊收割稻穀,一邊粉碎稻草時均勻撒于田間,然後進行翻埋。
2、還田的稻草並不是越多越好,根據稻田的實際肥力情況決定。比較肥沃的稻田,用量就少一點;比較貧瘠的,用量就多一點。一般是每畝300kg左右。
3、稻草還田會引起土壤缺氮,因此在還田的同時,每畝應施入一定量的碳酸氫銨或者硫酸銨,大概每畝15kg左右。
4、用50%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 450g/hm²於水稻移栽後7天撒施,對早稻和晚稻田雜草防效均在90%以上。
5、在早稻和晚稻苗期和抽穗期分別用20%氟蟲雙醯胺30g/hm²和20%氯蟲苯甲醯胺30g/hm²噴霧2次,對早稻和晚稻二化螟和稻叢卷葉螟的控制效果均在86%以上,同時稻田灌水不利於蟲害越冬!
在晚稻抽穗期用25%吡蚜酮75g/hm²、乳熟期用50%烯啶蟲胺60g/hm²噴霧2次,對稻飛蝨防效均在95%以上。
6、稻草直接還田在稻田有水的情況下,即微生物在嫌氣條件下,會產生一系列的毒害物質,容易引起下一茬作物黑根死苗。因此也要注意排水曬田,乾溼交替的環境不僅有利於養分的釋放,還能有效減少有毒物質的產生。
-
4 # 山落一樵夫
水稻粉碎還田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瞭解當地氣候,看是否適合還田。水稻粉碎還田看似簡單,但是若當時地持續無雨,引水麻煩,那麼粉碎水稻不能完全腐化化肥,易造成田地不保水不保肥。如果當地雨水充沛,或者引水容易那麼可考慮水稻還田。
第二,水稻粉碎後,應大水灌溉,控制分量。保持深水層,不留死角,讓粉碎的稻杆充分腐化。並應合理鋪灑粉碎稻杆,每畝控制在150kg左右,太多會造成田地消化不了,不能完全分解腐化。太少又不能達到還田變肥的目的。
第三,水稻還田應做好肥補,打藥預防病蟲害。水稻粉碎後微生物分解會消耗大量的氮肥,為了保證來年產量,應及早施加氮肥。還應及早打藥預防,消滅秸稈還田遺留的病蟲害。
水稻還田就是為了提高土壤有機物,改善土質結構,有效利用有機肥,增加微量元素等。因此,水稻粉碎還田應科學佈局,規劃得當,方可達到預期效果。
-
5 # 陽哥拍三農
水稻稻草,以前在農民眼中可是個寶:搓草繩,編草蓆,草帽要用到稻草;冬天喂牛用稻草;燒火做飯用稻草;焚燒後的稻草就是我們常用的草木灰。
不過現在稻草的作用不大了:牛沒了,搓草繩編草蓆的手藝也漸漸失傳了,專家說我們焚燒稻草汙染了環境,現在也被禁止了,否則罰款2000元,拘留15天。
每年收割稻穀後遺留下來的大量稻草沒有了用武之地,專家又提出來要把稻草粉碎後還田,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明顯的好處,沒有顯現出來,反而顯露出了弊端:稻田裡的病蟲害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等鑽蛀性害蟲,數量不僅越來越多,而且還產生了耐藥性,以前常用的殺蟲雙,三唑磷已殺滅不了,現在不得不改用價格更昂貴的銳勁特來防治。
一.粉碎的稻草上拋灑燒鹼或生石灰粉徹底消毒
稻草上拋灑燒鹼或生石灰粉,能夠有效的殺滅病菌和蟲卵,防止它們寄生和繁殖。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拋撒過量,每畝田5公斤為宜,燒鹼和生石灰粉屬於鹼性物質,使用多了會破壞水稻田裡的土壤PH值。
二.引水灌滅害蟲
在早春三月份,稻田裡的越冬螟蟲,將要在稻株上化蛹,這時候可以引水灌田,田裡的水位保持在10釐米左右深淺,持續保持一個星期,可以使蛹窒息死亡,不給它化蛹產卵繁殖的機會。
水稻稻草被粉碎還田後,注意做好以上兩點防範措施,就能大大的減輕病蟲害對水稻的侵害。
回覆列表
水稻、稻草,也稱稻苗,水稻、稻草雖然不值錢,但是,對於農民來說用途很廣,可以用來做養殖牲口的飼料,也可以用來餵魚。搭建稻草房之類的等等。
至於,水稻、稻草被粉碎還田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水稻、稻草,還田可以做為墊底的底肥,透過和稻田裡的水相結合,能使蓬鬆的水稻、稻草,發漲。然後慢慢的腐敗、腐爛。最後發酵。在發酵的過程中,水稻、稻草會產生一定的溫度。然後流出粘稠的液體。而,這粘稠的液體,也是帶有一定的溫度的。
這也就是,水稻、稻草的發酵過程,隨著時間的增長,水稻、稻草就會慢慢的在稻田裡變成草紙狀的漂浮物。時間再長一點,完全發酵後,就融入了稻田的泥土裡,就變成了天然發酵而成的有機肥了。
用粉碎的方式把水稻、稻草還田,這樣的方式能加快水稻、稻草的腐敗、腐爛、和發酵過程。是現代農業廣而用之的方法。這樣的方法雖然說是方便,快捷、效率高。
但是也有不足之處。在稻田在水的情況下,效果會差好多。所以說,有不足之處。那,最應該主意的事項就是,在還田前,要把稻田裡的水放幹,以免還田時,粉碎過的稻草漂浮在水上面。不能直接的和稻田裡的泥土相結合。影響發酵的效果。
還會造成肥水流失。
以上,就是水稻、稻草,被粉碎還田時該注意的事項。
綜上所述,水稻、稻草,被粉碎還田時。應先做好準備工作,把稻田裡的水放幹。這樣有利於,水稻、稻草,後期的發酵。也能避免肥水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