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道者
-
2 # 瞭然翁523
墓前獻上一束鮮花,既時髦又清潔,既向老祖宗展示當今社會的進步,也向當今人們展示家族的後裔發達昌盛。雙全齊美!
-
3 # 春雨潤我土
清明掃墓祭祖,南北方式都有所不同,各有地方特色,一里不隨俗,十里改規矩。唯一相同之處,就是緬懷先人,激勵後人,不要忘祖忘本。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共謀振興家族大業,直至國家民族大業,有國才有家,國興民安樂。
我們這邊每到清明時節,還是遵循老祖宗留下來的方式去進行,八十年代初期,都是以家族為單位去進行祭祖儀式,以族長為中心,族長全面住持工作,下邊分為付主持,司儀,採購,臺賬,等若干人員。到那時我家族人員除在外不能返還的人員基本在家的都要參與,放煙花,修葺墳塋,編撰一年內出生的人員,和過世人員進宗族譜內,訓導誡勉,晚輩以學業為重,加強族內團結,幫扶弱勢群體,獎勵有突出表現的學子,最後聚餐全體結束。
隨著社會發展,人員外出工作打工的越來越多了,大家都以發展經濟為主了,由於受社會,工作各方面因素影響,人員難以聚集現在都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清明掃墓了,老一套的傳統還繼續傳承發揚,就是沒有以前隆重熱鬧了。
-
4 # 祈福惜金
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上墳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其意義主要是透過上墳掃墓,來表達對祖宗的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表現。
上墳祭祖時,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的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獻上鮮花供品,插上清明吊(俗稱飄錢),燒一些紙錢、香燭等,來寄託兒孫們對祖先的哀思。
清明節的意義就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教育我們自己以及後人要孝教長輩,尊敬師長,抱著一顆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意義極其深遠。
-
5 # 默然詩歌
又到清明節了,我覺得是到該祭奠我們逝去親人的時候了。哪麼,今年我們將採取怎樣的方式過好這個節日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兩種方式:
一、在我們家鄉,歷來對清明這個節日比較重視,每到臨近這個節日的時候,不論出外打工的,上學的,還是上班的,只要能騰出時間,請下假 ,都會回家裡一趟,一是看望老人,二就是祭奠先祖,清明上墳了。
一般傳統的做法是,清明這天下午兩點,家族中所有男性人員,帶著紙燭鮮花等祭奠所需物品,到本家族中年長且威望較高的家中集合,然後一同去“陵園”或“墳園”去祭奠。途中長輩會給晚輩講些先前的事情,讓大家知道知道自己家族的發展史。
祭奠完畢,大家回到家中會聚餐,然後各回各家。
二、傳統的過法不可免,今年我打算加進一項新的內容,那就是對下一代愛國主義教育。我的家鄉在富平,清明前後,我打算帶領家族人員到習陵參觀獻花,使大家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畢竟有國才有家。
如今生活幸福了,絕不能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打下的江山。
-
6 # 良人執戟2
清明前的掃墓祭祀對我們民族來說最為隆重。
從春分開始,風和日麗、桃花紅、李花白,晴空追雲,於是陸續有人開始祭祖掃墓。
由於社會變革的提速,飛快發展的工業化、城鎮化佈局,原有的社會生活已經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包括現在清明節前對已故親人的祭祀活動,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比如成都市的磿盤山公墓,毎到清明前的日子裡,公墓周圍是"車轔轔 馬蕭蕭,塵土捲起一丈高"。行進在鄉間小道上的人流挨肩接踵,疲憊不堪。
但是,懷念己故親人,關係到每個在世親人的內心情感,那裡是我們精神的寄託,似乎己故亡靈在召喚我們,那裡純潔、美好、陽光和煦、百花燦爛。
所以,再擁擠、再疲憊,那無形的召喚,使我們以莊重的儀式紀念親人。
由於時間集中,人流高峰,墓園清靜的環境將短期受到影響,為此,墓地管理部門早己倡導不燒紙錢、不放鞭炮,提倡環保祭祀活動,既然有規定,掃墓的市民可以以鮮花,水果作供品,祭拜後妥善處理,使其影響減到最小。
如果墓地在山上、鄉下,可以帶上鮮花、祭品,適量的紙錢、香燭,沿著鄉間小道,欣賞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桃花⋯
站在親人的墓前,點上三柱香、一對臘燭、焚燒適量的紙錢,合什靜默,人們受傷的心靈將得到慰籍、煩亂的情緒得到安撫,良知和善意在此時醞釀和昇華。
由於此時的山上草木枯乾,極易發生山火事件,所以我們應該特別小心,觀察風向,結束活動後,要注意熄滅闇火,最好用水、沙土澆滅或者掩埋,處理完畢才離開現場。
如果你去不了墓地,那麼,早已時興的網路祭祀大大的方便了市民,現在網路普及到每個人家,在一個清靜的時候,面對螢幕上自己親人的遺像,你們可以作一個心靈的交流,對話,猶如親人在世時,和你喝茶談心是一樣的。愛寫作的朋友可以寫文章、對聯、詩歌,寄託我們的思念之情。
無論何種方式,紀念親人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傳統習俗,一顆感恩的心情是一樣的。
改編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作結束語。
清明時節雨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二0一九.三.廿四.
-
7 # 小蛋吧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可是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了,農村百姓都到外地去打工了,家裡就剩老奶奶,老爺爺了,年輕一代人基本都很少有人會回家祭祖了,。再比如春節,五一,十一,哪裡還有過節的樣子,尤其春節,年味真的隨著經濟的增長,沒有了。
清明節我們應該去祭奠自己的先人,也要帶著孩子去烈士陵園祭奠那些曾經付出過生命為我們帶來美好生活的英雄。
-
8 # 生活觀察研究所
像以前一樣就很好啊,清明掃墓是緬懷,是思念,勿忘先祖。又可一家人聚在一起,是一場有特殊意義的出行。可以用鮮花,水果代替鞭炮和紙錢就剛好了。
-
9 # 一片楓葉丹
對逝去的親人,總要有一種形式栓住我們自己都唯恐忘卻的那份親情,既然是這樣,那些煙霧繚繞的祭拜是為了安慰自己的心緒罷了。誰能相信那粗製爛造的燒紙親人會收到?那煙霧裡還帶些毒霧,親人會接受?有的只是對空氣的汙染,環境的破壞。不如就此打破燒紙祭拜的窠臼,用一束鮮花,表達思念,或鮮花都不用買,就是把墓地打掃乾淨,然後靜靜的坐在墓旁,默默的回憶那已逝的過往,再憶親人的面容,豈不比燃起一堆廢紙,在煙燻中匆匆結束祭拜來的真誠?
-
10 # 楓葉飄飄whf
清明,是對家鄉親人的牽掛,是對已故先人的思念,是傳承孝道,教育後人的特殊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
行人路上欲斷魂。
眼前春光無限好,
心裡卻是念故人。
掬把新土添墓上,
幾張黃紙壓在墳。
細掃塋前三丈土,
叩燒侍奉元寶金。
現在墳頭多送花,
幾杯水酒敬先恩。
插柱新香續孝道,
幾顆水果慰至親。
雖然不知收到否,
此節愛意傳至今。
清明時節故鄉行,
看望高堂健在尊。
別等夕陽西下時,
後悔再去哭斷魂。
-
11 # 蕊蕊21078
我先給去世的婆婆、公公我的兩位老人家一碗肉、水果、紙錢、紙、酒、大盤鞭炮,我們先給去世的婆婆、公公瞌頭到最後是我們為去世的婆婆、公公我的兩位父母親放大盤鞭炮,接著在給父母親兩位老人家說:“一聲等到了七月半我們在回來給你們兩位老人家燒七月半的還有十月一的,願我的兩位老人家在天堂裡一切都安好,我們也就安心了,隨然你們都去世不在了你兩位老人家永遠是我的父母親。我希望要是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你們的小兒媳婦呢。
回覆列表
家庭集會,在集會時設一環節,家庭成員共憶與逝者的生活點滴,弘揚其閃光點,大家共勉。這樣既緬懷了逝者,更重要的是後輩生者在交流溝通中會更加理解團結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