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哪些方式可以快速發現心臟病突發,以及相應的迅速處理手段?
3
回覆列表
  • 1 # CERT57044291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就是供應心臟的血液的血管:冠狀動脈的嚴重狹窄甚至閉塞導致的心肌壞死),最有效的的治療就是儘快的到醫院打通嚴重狹窄甚至閉塞的血管。但到達醫院之前的急救措施也十分重要(家裡 不可能打通血管),所以我們先講院前急救措施,再講院內打通血管的方法。

    院前急救主要包括:1、及時識別心臟病發作(根據好發因素:男性、家族遺傳、年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壓力····和臨床表現:胸悶、胸痛、乏力、大汗、頭暈、噁心、嘔吐·····)。2、立即平躺或者側臥(如有噁心嘔吐)降低心臟負擔。3、立即撥打120電話,切不可自行前往醫院。4、如果沒有過敏和近期的出血疾病(嘔血、吐血、尿血、便血、腦出血等)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5、硝酸甘油切記在醫生指導下服用。6、如果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立即開始心肺復甦。

    醫院裡打通血管的方法現在主要有兩種:藥物溶栓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包括取栓、球囊擴張、安放支架等)。在大城市建議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這是因為溶栓雖然便宜,但相當一部分患者不能溶開,而且即便溶開的患者後期還要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小縣城可以考慮先溶栓,病情穩定以後再轉到大醫院進一步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很高,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預防的方法就是改變好發因素中的可改變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壓力····)、及時的體檢和出現不適症狀時候的及時就醫。

  • 2 # 急診夜鷹

    猝死通常指患者突然發病,短時間迅速死亡,出乎意料之外,病因不明。

    統計學表明35歲以上人群猝死的主因是心臟病發作,後者主要指的是冠心病嚴重心絞痛發作或者急性心肌梗死。

    醫學常用“急性冠脈綜合徵”一詞來描述。通常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ST段抬高心梗和非ST段抬高心梗。

    其病理生理學基礎是冠狀動脈不穩定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造成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阻塞,極易誘發心臟猝死。

    1. 心臟病發作都會猝死嗎?

    當然不是。

    很多心絞痛、心梗發作的患者在醫院都得到了及時的治療,並出院後長期生活。你也肯定聽說過,有不少老人家多次發生心肌梗死,雖然心功能下降,但也仍活著。

    2. 越是年輕的心肌梗死患者,越容易誘發猝死嗎?

    這是真的。

    越是年輕的患者,其心臟血管越供血暢通無阻,當心髒病發作血管突發堵塞時,由於之前沒什麼側枝迴圈建立,這種突發的大血管堵塞造成的危害越大越來勢兇猛,就更容易誘發室顫猝死。

    而很多老人,長期冠心病心絞痛,建立了不少側枝迴圈,多次心梗發作,卻沒有誘發室顫,避免了直接遭遇死神。

    3.心臟病發作有哪些預警訊號,如何識別?

    1)胸悶、胸部擠壓痛、壓迫感。

    2)長時間的上腹痛(心梗卻表現為上腹痛,是容易被忽略的)

    3)可放射至頸部、肩部、手臂、牙齒痛(口腔科醫生經常是“受害者”)

    4)氣短、呼吸困難(不要認為是自身勞累)

    5)頭暈 昏厥(突如其來的類似症狀,也要警惕)

    6)冷汗(面板溼冷,經常見到的心梗典型表現)

    7)噁心嘔吐(無來由的消化道症狀,卻可能是心梗的預兆)

    心臟病發作,其胸痛症狀持續往往超過15分鐘,但部分患者可沒有以上症狀,部分患者在發作前數小時、數天可能有相關征兆。

    4.心臟病發作,如何現場急救?

    1)撥打急救電話

    2)安靜休息,採取舒適體位,躺著或坐著。

    3)不要自行駕車去醫院;可由家人朋友在儘量減少活動的原則下開車送往醫院。

    4)如果沒有阿司匹林過敏史或近期胃腸道出血等其他禁忌,可咀嚼併吞服300毫克阿司匹林。最好詢問途中的急救人員,是否可服用阿司匹林。

    5)測量血壓,如果血壓不低、心率不慢,沒有青光眼及48小時內服用偉哥等藥物,可諮詢途中的急救人員,考慮含服1-2片硝酸甘油片。如無效,不要服用更多。

    6)對心臟驟停者給予心肺復甦。

    若遇到患者心臟病發作,繼之失去反應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即為心臟驟停。你應先呼叫120急救電話,並在急救人員指導下給予心肺復甦(從胸外按壓開始,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

    如果你沒有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可以單純給予患者胸外按壓(每分鐘100-120次),省略人工呼吸步驟。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心臟驟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復甦和除顫。兩者聯合將大大提高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

    7)不要相信自我咳嗽急救或者自我拍打急救,那都是謠言。

  • 3 # 醫語破天機

    1 突發胸痛等懷疑心梗的症狀,首先需要安靜休息,減少心肌耗氧,如能就近吸氧更好。其次,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入院診治。此外,家裡如備有阿司匹林,可立即口服300mg。

    2 典型的心梗症狀為持續性的胸骨後疼痛,呈壓榨樣,伴大汗。當然可能的症狀有很多,如左側肩背痛,胸悶,噁心嘔吐,掐脖子,胃裡發熱等等。快速診斷辦法就是心電圖檢查與心肌酶篩查,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措施就是急診介入手術治療。

  • 4 # 張之瀛大夫

    驚聞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今日凌晨心梗去世,移動醫療創業艱難,注意身體健康與工作合理分配。 作為一名心臟內科醫生,再次不厭其煩的跟大家嘮叨幾句關於心肌梗塞的那些事。其實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生心肌梗死之前都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因為症狀不典型往往就被忽視了。

    關於心肌梗死經典症狀的描述是心前區胸骨後的壓榨樣疼痛,伴瀕死感,持續時間多大於半小時,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無緩解。多位知名人士的猝死也在反覆提醒大家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可不是全是教科書式的表達,有一些症狀不典型,使患者和醫生都放鬆了對本病的重視。下面我們就對本病的不典型症狀加以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們可以把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呼吸困難;第二部分是心臟提示的症狀,如異位疼痛、心臟驟停等;第三部分是非特異性嚴重症狀,如冷汗、突發虛弱等。

    (一)呼吸困難(心衰型)

    呼吸困難和胸痛都是急診室經常遇到的兩大心內科急診症狀,代表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鑑別診斷方向。但是必須認識到,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是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最常見症狀。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典型胸痛很少見,更容易表現為心力衰竭症狀突然惡化。當呼吸困難掩蓋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時,臨床醫生只考慮心衰而忽視了急性心肌梗死。

    (二)心臟相關不典型症狀

    1、不典型胸痛

    比如胸膜性疼痛、中上腹疼痛、胸痛時間特別短、胸痛時間特別長、放射到下肢的疼痛等等。

    2、異位性疼痛

    頭痛、牙痛、頸部疼痛、耳區疼痛、右上臂疼痛等等。

    3、胃腸型

    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噯氣甚至腹瀉等等。

    4、低血壓型

    輕者表現為極度疲勞、頭暈乏力和冷汗。嚴重者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等休克症狀。

    5、暈厥型

    以暈厥為首發症狀的心肌梗死並不少見,同時很容易誤診和耽誤搶救時間。

    6、心臟驟停型

    心血管猝死的主要原因時冠心病,直接原因是室顫和心臟驟停,猝死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現並不少見。

    (三)非特異性症狀

    1、腦卒中型

    本型常以腦卒中為首發臨床表現,缺血性胸痛症狀並不典型,多因急診需要完善心電圖或心肌酶意外發現,要注意和腦心綜合徵加以鑑別。

    2、非特異性症狀

    非特異性症狀包括突發神經精神症狀、突發乏力虛弱、突發冷汗、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極個別老年人以突發乏力和低熱為主要症狀。

    必須指出,上述症狀分類時人為的、相對的,急性心肌梗死首發症狀並非孤立的、單一的,臨床實踐中應當注意總結,加以辨別,從而提高不典型症狀急性心肌梗死的檢出率,減少誤判、漏判。

  • 5 # 惠大夫在江湖

    其實,答案很簡單:以最快的速度去附近的醫療機構,即便是小診所。因為,對於不懂醫學的百姓來說,無法準確判斷突發的不適症狀,是否為心臟病,是何種型別的心臟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能愉快的和公公婆婆一起管教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