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次批評寶寶或者教育寶寶時,公公婆婆都是說不要說她不要打她,或者跟寶寶說,我幫你打媽媽,該怎麼辦?
10
回覆列表
  • 1 # 專業寶媽80後

    和公婆一起教育孩子,確實很難,雙方的原則和立場都不一樣。要想做好,建議做到三點,一,明確原則,亮清底線,二,堅決執行,不能商量,三,適時讓步,緩和關係。

    一,堅持原則,亮清底線

    跟孩子和公婆說明專業和底線,正式嚴肅的說,比如孩子不能看電視,不要追著餵飯,等等,並說出懲罰辦法。

    二,堅決執行,不能商量

    一旦觸犯底線馬上執行,不能有可以商量的先例。

    三,適時讓步,緩和關係

    有時候公婆堅持幫孩子穿衣服,繫鞋帶之類的,要適時讓出,少開口,一是緩和關係,二是增加自己得公信力,說出來的就要執行的。

  • 2 # 實現一個曉目標

    有代溝明白不!2代人的教育方法是不可能一樣的。放棄溝通能達成一致的幼稚想法吧。孩子的教育權是要去爭取的,不是別人主動給你的。甚至於你不透過鬥爭和打架,你可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成為路人甲的角色。

    長輩如果溺愛,你有權利提意見,如果不聽好言商量和勸阻,就直接制止他們,該翻臉就翻臉,這沒啥了不起的。這是作父母的對自己孩子負責的態度,和尊敬長輩沒一毛錢關係。

  • 3 # 哈小萌

    這個的確有點難,畢竟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不可能完全一樣,遇到開明的公婆還好,所以不要說愉快了,能和平共處就不錯了,除非一方放手,如果真的要一起管教,你就得做好老公的思想工作了,遇到分歧的時候不要和公婆正面衝突,讓你老公出馬吧,公婆說什麼,你要聽著,心裡可以不默許,但不要起衝突,然後再交給你老公,祝願你能幸福快樂。

  • 4 # 豆兒曉丸子

    這點個人認為是很難的,我的寶寶剛十個多月,還沒有太多需要和公公婆婆管教的地方,而且是我孃家幫我帶孩子,所以我的設想是不當著老人面管教,回家再說。

  • 5 # 萌寶靚媽

    如果你不想出現這種問題,那就是要不讓你婆婆單獨帶孩子,你不插手。這樣只有一方讓步才能解決問題,要不就是你自己帶孩子,這樣的好處多,就是你能約束好你自己的孩子,還有就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度過最快樂的時光,但是這樣你肯定不能上班了!

    教育孩子還有一個觀念問題,我們是新時代的人物,而且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人,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我們肯定都是找最新最好最理想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寶寶。

    但是老一輩就不一樣了,他們認為自己都能把孩子養大,也沒啥問題,也就養孫子孫女或者外孫也按那一套。這樣就和媳婦有矛盾了!

    所以說不管怎麼樣,家庭矛盾是要好好商量。畢竟家和萬事興!

  • 6 # 石榴親子

    教育孩子是最怕這邊管那邊幫的,有多少家庭的孩子最後就毀在這上面。

    孩子心裡會想,反正也管不了我,也沒人敢管我,那大了你還想管他那就不大可能了。

    這種情況是必須要處理的,不能聽之任之,說句大實話,寧可鬧翻了自己帶也得管好孩子,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啊。

    理智的來說,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呢?

    和老公統一戰線,公婆的事讓他處理

    和老公溝通要比和父母溝通更容易,你把你的想法以及公婆做錯的地方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陳述清楚,你希望老公怎樣做,你希望公婆如何去做都告訴他,讓老公用溫和的語言去轉述,這比自己和公婆說要好一些,當然,如果平時和公婆關係很好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和公婆住的,可以回家再教育娃

    上一輩人疼孩子那是打心眼裡疼,看不得孩子掉一滴眼淚,那孩子要是有一點委屈都快趕上割他們的肉那麼疼,所以我從不當著父母公婆的面兒指責批評孩子,不惹他們生氣把孩子帶回家再說當天發生的事,教育孩子哪裡錯了怎麼改正。

    和公婆一起住的就列個行為規範表

    如果已經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我們可以列個表格,孩子幾點鐘應該做什麼,哪些行為是不允許做的,做錯了如何去懲罰,而且堅決去執行,寫這個表格的目的是讓公婆知道你對孩子的懲罰說教僅僅是對事不對人,避免大人之間產生太大的矛盾。

    和公婆的相處本身就不容易,再加上一個孩子的問題相處就更不容易了,必須要理智智慧,但是教育孩子不能讓步,孩子是我們自己的。

  • 7 # 小豬5657807

    找些有關育兒的書給公婆讀一讀,和老公統一一下教育態度,然後找公婆一起大家坐下來就孩子教育的事商量商量,如果公婆還是執意寵溺孩子那就分開來住吧。我想如此有愛心的老人也不會願意任何不利於孩子的教育方式的。

  • 8 # 甘小小育兒閣

    現在桐寶寶還小,教育問題還沒凸顯出來,不過,從日常生活,飲食等方面可以遇見,將來跟婆婆肯定有一番爭拗!

    即使是現在,寶寶不小心摔了一跤,婆婆馬上說,都怪這地板太滑摔倒寶寶了,奶奶踩它兩腳,寶寶不哭了!

    桐媽媽在旁邊忍不住:自己不注意摔的,為什麼責怪地板,到時候長大了,有什麼問題不是都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怪罪別人?到時誰願意跟她交朋友?

    可是,婆婆自有她的道理,而且可以說,我過的橋比你有過的路更多,我養大這麼多孩子,不都好好的?!

    桐媽媽要上班,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婆婆看著,她灌輸的思想真的很難認同,怎麼辦?

    一、跟婆婆坦誠相待說清楚,孩子交給你,負責吃穿玩就行了,教育交給我。畢竟時代不同,教育要跟著時代變化。有時候,少說一句話就行。

    二、儘量抽取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三、首先跟老公達成聯盟,在教育孩子有不同意見時,老公站自己這一方,一般婆婆還是挺待見自己兒子的,老公說一句好過自己1句。

  • 9 # 洪太太

    感謝邀請,我一直是跟公公婆婆一起住的。我覺得不管是怎麼孩子小的話,都沒有意見。跟公婆相處的愉不愉快,就要看自己了。作為小輩,我們可以多去寬容別人,要理解老人的心態,老人愛孩子是一定的,但是就是說思想上有隔閡,隔代。如何處理,關鍵靠自己。

    在出現寶寶教育寶寶分歧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當面當著孩子的面來指責或者不同的意見。

    我們可以透過,等孩子不在或者睡著的時候,好好的跟公公婆婆商量,一起分析這個問題,如何更好,我相信公公婆婆會採取的,他們都是通情達理的。

    在帶寶寶的過程中,老人家是老一代是更有經驗的。好的,見面,我們可以採取,若有不同意見,我們可以相互的溝通協商。

    根據我自己的個人經驗,我覺得要做,做到愉快的相處也很簡單。

    第一,相互理解

    同在一個屋簷下,哪有不合之處,牙齒跟牙齒都會磨牙,更別說一家人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相互的理解,先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

    第二,相互尊敬

    不管公公婆婆做的對還是錯,我們都首先要尊重敬他們,畢竟他們是長輩。尊老愛幼,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等孩子長大了,也會跟著你一樣尊敬老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的教育問題。

    第三,相互寬容

    現代社會的人,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度量,都比較大度。不要因為小事情斤斤計較。有一句話說的很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不無道理,一家人稍微在某個事情上吃一點虧也不沒什麼,因為你是一家人,如果你在家爭贏了,,那麼你就是輸了感情,輸了親情。我們的親情用金錢是買不到的,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掉的。

    第四,相互欣賞

    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就是欣賞自己,你只有去欣賞別人,別人才會欣賞認可你,如今年輕人讀書多,文憑特別高,有的人會看不起老人家,沒有讀到書,沒有文化。但是在這方面你往往錯了,老人家雖然文憑不高,他們的閱歷,他們的實力,他們的經歷都是比你讀的書還多。

    從老一輩過來,我們要欣賞他們的耐力,欣賞他們的能力,欣賞他們的一切,他們從那麼苦的日子過來,他們是世界上最強最偉大的父母。

    總之,把公公婆婆當作自己的父母,你就成功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愉快地跟公公婆婆相處得特別融洽。

  • 10 # 小美九言

    如果公公和婆婆能夠接受新理念,那還是可以一起管教,如果不行,那還是自己來的比較好,若實在沒辦法,必須和他們一起來管教,那就先和老公溝通,先讓老公和自己現在統一位置,一旦碰到這種情況,那就讓老公上來協調老人,不過老人家的理念真的很難改,不能接受的話,真的自己帶最好,遠離公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婆百般刁難兒媳,那麼婆婆老了,兒媳該不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