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偉影視
-
2 # 精彩10紛
這個是正常的。有的新生兒本來就是2到3天拉一次,看小傢伙是不是要拘肚了。還有就是如果是吃奶粉的話是不是喝的太濃稠了,一定要按照比例來兌。喝奶粉的新生兒一定要多喂點開水給寶寶。多觀察一下看寶寶有沒有腹痛,腹脹,嘔吐這些現象,精神狀態怎麼樣一切都還好的話就不用緊張。如果過幾天還是不拉的話就喂一點益生菌,或者就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
3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正常現象,這是寶寶攢肚子了。首選家長要明白攢肚不是便秘,也不是寶寶那裡不舒服了,更不要隨便給寶寶吃益生菌,或者用開塞露,或肥皂等促進排便的手段,這樣會導致寶寶排便習慣的改變。
攢肚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且對寶寶來說是好事,這是寶寶消化系統開始發育的標誌之一。攢肚不是寶寶不排便,而是不夠排,是因為由於寶寶的消化能力的完善,對於母乳可以充分地消化、吸收。所以這個時候,寶寶相對應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就會減少,也就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幾天甚至一週以上的時間,才會排一次便,把這種延長排便間隔的現象我們稱之為“攢肚”。有的寶寶攢肚1-3天,也有5-7天才排次便的,或是一週以上都不排便,時間最長寶寶的有22天才排便的,但是隻要寶寶吃玩、精神都不受影響,生長髮育也都很好,那麼家長就不用過於緊張。
“攢肚”的特點
寶寶大便的排便時間間隔延長,但是排便時很順利,不伴有大便乾結的現象。一般來說,小寶寶正常排便性狀是,金黃色的糊狀便、膏狀便,只要寶寶每次排便的性狀都是這樣的,那麼就是正常的排便。
寶寶出現攢肚,家長要做什麼呢?
家長不用做特殊的干預與處理,耐心等待下次排便即可。 平時家長可以把手掌搓熱,順時針給寶寶按摩一下肚子,這樣可以縮短攢肚的時間,促進寶寶排便。
-
4 # 沫之雨兒
如果新生兒吃奶正常,沒有腹脹,沒有嘔吐,有正常排氣,雖然兩天沒大便也是正常的。其次兩天沒有大便,寶寶哭鬧明顯,飢餓感強烈,特別是母乳餵養的,要高度懷疑是母乳量不充足引起的排便減少。
如果兩天沒有排便,同時伴有不吃或者吃奶減少、哭鬧,有腹脹、嘔吐,沒有正常排氣,這種情況要進一步檢查,排除胎糞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或者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
5 # 八方路人
只要吃喝正常,精神好,不哭鬧,沒啥大問題的。但是還是要注意便秘,有時候媽媽的飲食會影響母乳,間接影響新生兒消化,排便。
如果情況沒好轉,還是建議直接去看醫生為佳。
-
6 # 木棉180453849
正常,不用擔心。我兒子之前也是這種情況,最開始也很著急,看了好多醫生,每次都被醫生批評,說沒常識。[捂臉]
-
7 # Aaron花溪
一般而言,單單從新生嬰兒的排便週期來看,是無法直接判斷嬰兒身體是否健康。因為新生嬰兒的解便機制相較於大人還比較稚嫩,是無法和大人一樣定時規律性排便的,一般都是等大便在腸道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神經系統產生排便的生理行為。新生嬰兒身體是否健康,主要要看嬰兒大便的形狀。
若是家長擔心嬰兒存在便秘的可能,可適當給嬰兒做一些促進排便的措施,例如按摩。家長給嬰兒按摩主要按摩腹部,搓熱手掌後,以適當的力度按著順時針的方向輕揉嬰兒的肚皮,透過外界的力量促進嬰兒腸道的消化能力,加快嬰兒大便的形成。
再有,家長也可稍微調整嬰兒的飲食結構。大便的形成和排出,需要藉助水和糖分的左右。若是新生嬰兒攝入的食物中含有高蛋白質,但含有的水和碳水化合物卻比較少,就會造成大便乾燥,乾燥的大便即使受到腸道的蠕動作用,也難以排出體外。
-
8 # 適度閒談
通常來說只是偶爾一次的兩天沒啦粑粑是不用擔心的,我家這兩個,最長有四天不拉的,這是傳說中的攢肚子呢,雖然我也不明白是什麼東西,不過安心就好啦
-
9 # 身在市井心向遠方
之前正常嗎?之前正常的話就沒事。不一定天天拉,跟奶、水、氣溫都有關係。多給小傢伙喝點兒水,母乳注意媽媽飲食要清淡營養,奶粉調整一下品牌。
-
10 # 炎帝傳人
不能一概而論,新生兒先排青便,是腹內帶的,吃母乳拉得少,需要總結規律,吃奶粉拉得多,還容易上火便秘,需準備開塞露
-
11 # 易夢成真
正常現象,這是寶寶攢肚子了。首選家長要明白攢肚不是便秘,也不是寶寶那裡不舒服了,更不要隨便給寶寶吃益生菌,或者用開塞露,或肥皂等促進排便的手段,這樣會導致寶寶排便習慣的改變。
-
12 # 不孕科沈文華醫生
寶寶應該是攢肚了,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孩子2~3天,4~5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當孩子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寶媽可以給寶寶洗澡後做腹部撫觸按摩,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可以刺激腸蠕動,有利於排便,應該說對攢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
13 # 孩子放學後
新生兒本來就是純流質的飲食,偶爾隔天大便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加上新生兒階段是生長吸收非常良好的階段,攝入量要遠遠超過排洩量,俗話說會“攢”能量長大。我們老輩人就說這叫孩子長個子“攢肚子”。
具體的是否正常,需要結合新生兒平時的大便情況判斷,如果平時都是一天一次,可以看一下新生兒的精神狀況,是否玩和睡都比較正常,也沒有體溫升高,就可以判斷新生兒就是在生長髮育。
一般嬰幼兒飲食量較大,可能會出現輕微上火便秘的情況。你可以輕輕撫摸一下寶貝的腹部,左下部位(這是降結腸,就是大腸的後半段),有沒有條索狀的硬物感,如果有,可以手抹上撫觸油,然後搓熱雙手後,按照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5-10分鐘,讓寶寶多喝些水,應該就能緩解。
用溫水幫寶貝洗屁股,也可以幫助小寶寶順利排便。
-
14 # 進擊的HelloKitty
新生兒吃喝正常,但兩天沒拉是正常現象,極有可能是便秘,如果沒有其他情況建議再觀察兩天,疫情期間不要著急去醫院就診。
-
15 # 建言建語
沒事的,正常現象,只要寶寶沒有哭鬧、不吃奶等異常現象,應該是寶寶在攢肚子。每一個寶寶都不同,作為家長多觀察寶寶就可以了。
-
16 # 北京親子這些事兒
這是正常的,叫攢肚,不是便秘。攢肚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且對寶寶來說是好事,這是寶寶消化系統開始發育的標誌之一。攢肚不是寶寶不排便,而是不夠排,是因為由於寶寶的消化能力的完善,對於母乳可以充分地消化、吸收。所以這個時候,寶寶相對應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就會減少,也就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幾天甚至一週以上的時間,才會排一次便,把這種延長排便間隔的現象我們稱之為“攢肚”。有的寶寶攢肚1-3天,也有5-7天才排次便的,或是一週以上都不排便,時間最長寶寶的有22天才排便的,但是隻要寶寶吃玩、精神都不受影響,生長髮育也都很好,那麼家長就不用過於緊張。
-
17 # 努力走向詩和遠方
正常,我家寶寶一個月時最多六天沒有拉,我就是每天給孩子揉揉肚子,順時針揉肚子,堅持幾天就拉下來了,只要吃喝正常,沒問題的
-
18 # 百和說
如果是兩天沒啦,其它情況都正常,沒有出現腹痛這些情況還算是正常的,如果經常超過兩天沒有拉,就要考慮看看是什麼問題的,有的孩子脾虛,消化不好,也不愛天天拉,所以經常性的就要去需要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一下了
-
19 # 願天佑中華國泰民安
正常吃喝,如果母乳問題不大,媽媽最好調整一下飲食結構,可能是蛋白質含量高了吧?奶粉的話建議先加點水試試,不行就換蛋白質含量一些的吃吃看!我家寶小時候就是吃一款奶粉兩天不拉大便,後來諮詢營養師,說是蛋白質含量過高,孩子吸收不好
-
20 # 新鄉醫學院兒科周福軍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階段,一是早期新生兒,二是晚期新生兒。早期新生兒是指出生後1周之內的新生兒,早期開奶是餵養的關鍵,對於防止低血糖,不僅胎糞排出,黃疸減輕,不僅腸道正常菌群建立等均有好處。
回覆列表
你好,這位朋友,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不必過於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