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內分泌科劉暢
-
2 # 兒科徐永劍所長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人矮很多,或者長時間沒有長高,要到正規的、兒童或小兒內分泌專科的醫院進行診療。
在正規醫院檢查,透過生長激素激發試驗、骨齡檢查等必要檢查,可確診是否是生長激素缺乏症,或特發性矮小、性早熟等導致矮小的疾病,如果是,最佳選擇是使用生長激素改善身高狀況。
但是,僅僅確診為以上疾病就盲目使用生長激素也是不對的,以下幾個檢查,千萬不能省。
1.預防性檢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等基礎檢查:有些孩子使用生長激素時,會出現血糖升高。如果不事先做好基礎檢查,醫生就無法分辨到底是患者原來就已存在基礎疾病,還是用藥造成的不良反應。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也要在這個時候告訴醫生。
2.脊柱側彎: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前,本身脊柱就有不太明顯的先天畸形、側彎。但醫生在治療前沒有仔細檢查,隨著身高增加這個問題凸現出來,會誤以為是藥物副作用,其實這與生長激素沒有關係,但是和身高增長有關係。
所以在用藥前對脊柱進行檢查,可以幫助醫生調整療程,並提醒家長在用藥過程中對孩子脊柱狀況進行重點觀察。
3.是否有多垂體激素缺乏:如果檢查發現不是單純的生長激素缺乏,存在多垂體激素缺乏,就需要全面補充缺乏的激素,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4.腫瘤標誌物檢測:從統計資料看,腫瘤發生率和使用生長激素並無直接關聯,但每個人都有患腫瘤的風險,這個檢查能提醒腫瘤的發生。如果有腫瘤家族史,也要在這個時候告訴醫生,醫生要做相應的腫瘤標記物檢測,並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定期複查。
5.病因檢測垂體的磁共振檢查:有些生長激素缺乏症從病因上講,是源於垂體發育不良,或罕見情況下由腫瘤壓迫所導致的腦垂體生長激素缺乏。透過磁共振,可以觀察下垂體的發育情況,以判別是否有顱內先天畸形和垂體發育小等,或排除繼發性腫瘤壓迫、顱內出血損傷造成的垂體異常。
有關生長激素費用生長激素分短效粉劑,水劑,長效水劑,短期使用一二年生長激素都可以選擇,如果長期使用建議水劑,療效基本差不多,僅僅使用方便程度不一樣。
費用主要看孩子使用劑量有關,劑量與孩子生長激素缺不缺,體重有關。如果是不缺情況下,體重40公斤孩子來分析評估費用,短效粉劑4000元每月:短效水劑8000元左右,長效水劑近2萬元了,如果是完全缺乏孩子,劑量減半,費用也減半了。前期檢查費用大概2000至3000元左右。
回覆列表
打生長激素要檢查肝腎功能,還要檢查生長因子,性激素水平一類的,檢查腦核磁,骨齡片。一般要三四千元,各地也不太一樣的。一般生長激素缺乏的用了效果比較好,不缺乏的用了效果不好。有的還要檢查生長激素水平。具體情況可以諮詢下當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