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塊鏈小白觀察哨
-
2 # 青春的妞妞爸
這個問題可以從上時代說起。
XBox360和ps3當時可以說平分秋色,可是到了後期,360有了體感,再加上360有破解的機器,ps3的破解進度緩慢,很多遊戲玩家只能買ps3的正版遊戲,處於資金的壓力與國內遊戲環境的影響,直接導致了xbox360成為爆款。所以說,上個世代XBox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也為xbox one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礎。
但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
本世代釋出的時候,xbox one 犯了很多錯誤,直接導致了現在的衰敗。
1.光碟只能用於一臺機器,這也讓ps4的釋出會拿此調侃一番。後來迫於壓力,微軟臨時更改了策略,但是已經失去了部分玩家的心。
2.效能爆表,實際表現差。例如巫師等大型遊戲會出現掉幀甚至宕機等情況。
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遊戲陣營的分化,索尼的第一方給力的表現以及對外部製作室的友好,直接使情況變得對xbox十分不利。
綜上導致了現在的局面。雖然xbox不乏大作,但是已經無力迴天,現在只能看次世代的表現了。
-
3 # 泡泡電影會
雙機黨玩家,算有資格發表自己看法了。
1、首發價格不親民。PS4-2999元。微軟作死3999元。玩家一句話,憑啥貴那麼多?其實微軟走國內遊戲策略,先免費或低價(1999起步),買面板買外設什麼的回血比現在好,一句話,定價策略錯誤。
2、獨佔大作沒優勢。微軟出名了車槍球。就是賽車、射擊、球類遊戲外。其他沒有了。而PS很注意遊戲型別的組合,出名的美末、神海、黑魂3、戰神等都是動作類、RPG類遊戲。而微軟嚴重缺少這個型別。
3、首發遊戲陣容不足。遊戲才是主機的靈魂。效能是輔佐。Sony在遊戲業界累積幾十年經驗可不是吹牛的。
希望在第五代遊戲主機微軟能給大家新希望吧。
-
4 # 少年先瘋隊63
主機的價格不是主要的!你不會為了省幾百去選別的主機的。主要是獨佔遊戲!大作幾乎都是ps4獨佔。x1的遊戲甚至pc都能玩到,而且還能免費。試問,假如x1比ps4便宜400,你難道會轉而選x1?
-
5 # 小凳兒在流血
成年人不做取捨,全買了。。。但是實話實說。。XB1目前買過來到現在,也就開機20次以內,就透過一個遊戲就是黑魂3(後來PS4又買了一遍),最主要不玩的原因主要是1、獨佔遊戲少 2、遊戲賣的比PS4貴。。。其他沒啥了。。
-
6 # 索斯林
至今為止,索尼PS4出貨量已達1.104億臺,而微軟在2015年就已經不再公佈硬體銷量了,據占卜網VGChartz估算,微軟Xboxone全系列銷量大概在4700萬左右,這世代微軟可以說是又萎又軟,再也支楞不起來了。那麼微軟為何淪落到此等地步呢?
簡單來說,就是前期作死,後期不作為。
讓我們回到2013年的E3展會,也許是Xbox360七千七百多萬的銷量衝昏了微軟的頭腦,在釋出會上公佈了這幾項措施:1、24小時全程聯網防盜版,2、禁止售賣二手遊戲,3、鎖區,4,強制捆綁不是人人都需要的Kinect,5、售價499美元。
這些措施彷彿是啪啪扇向Xbox粉絲的五個耳光,其中最狠的一巴掌就是禁止二手,雖然嚴格來說,二手遊戲確實損害了遊戲廠商的利益,這項舉措微軟也是為了拉攏第三方,可是微軟你想想,玩家才是你和遊戲廠商的爹,兒子損失點錢來孝敬爹不是應該的嗎?你不僅不想花錢還要爹來多掏錢來養你,那可就別怪玩家不認你這個兒子。
然而最可氣的是微軟高管唐·馬特里克隨後表示:你既然不喜歡全程聯網的Xbox One,可以去玩Xbox360嘛!而索尼那邊釋出會要比微軟晚8個半小時,在聽到微軟的五大昏招時簡直樂瘋了:天助我也!這下子贏定了!!!
難道微軟就難以翻身了嗎?這時再讓我們回到PS3、Xbox360時代。當時的索尼處境和微軟一模一樣,由於PS3硬體成本高昂,首發售價高達599美元,玩家不願意買;而Cell處理器雖然理論效能很高,但結構奇葩遊戲難以開發,搞得遊戲廠商也怨聲載道。要不是Xbox360那邊三紅問題大規模爆發,讓索尼緩過一口氣,不然PS3可能就是索尼最後一代主機了。
後來索尼是怎麼翻身的呢?降低硬體成本,把沒什麼用的功能砍掉,改進製造工藝,把價格打下來,怎麼也不能比對手貴;遊戲陣容方面,大力扶持旗下第一方第二方工作室,遊騎兵、頑皮狗、聖莫妮卡紛紛打出了名頭,《神秘海域》系列、《戰神3》、《最後生還者》等獨佔作品叫好又叫座,彷彿一劑強心針,愣是把只剩半口氣的索尼給救回來了,PS3的最終銷量還略勝了Xbox360一籌。
而Xboxone時代的微軟呢,放著PS3現成的作業不去抄,淨去搞些歪門邪道,到現在微軟還認為,自己之所以輸掉這場主機大戰,是因為Xboxone機能差(Xboxone浮點運算1.32T,PS4浮點運算1.84T),因此打造出的Xboxone X在效能上力壓PS4 Pro一頭,如今更是使勁堆料造出最強主機Xbox Series X,可這又怎麼樣呢?旗下賣得最好的產品還是最便宜的Xbox one S。而在軟體陣容上,微軟卻絲毫不上心,只知道打價格戰,備受粉絲期待的獨佔作品《龍鱗化身》、《神鬼寓言:傳奇》說取消就取消了,這讓等待這兩部作品數年的粉絲怎麼想?
這些年微軟的獨佔遊戲數量不僅比不上索尼,就連質量也不是對手,比如看家大作《光環》、《戰爭機器》當年在Xbox360上是多麼經典,把索尼羨慕壞了,做個《殺戮地帶》都號稱光環殺手,可如今呢?《光環5》《戰爭機器4》《戰爭機器5》MC評分都是84,雖說這評分不低了,可是跟評分平均90以上的前作比起來,不及格!
一款遊戲主機,最重要的是價格低廉,遊戲陣容強大,至於什麼效能、XGP只是錦上添花。你家的遊戲我家也能玩,我家的遊戲你家玩不到,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不知道這個世代的微軟為啥不明白,假如在下個世代他的軟體陣容依舊支楞不起來的話,浮點12T的Xbox Series X也救不了他!
-
7 # 大四里
微軟自己一系列作死操作我就不說了,遊戲全是車槍球,主機玩家對車槍球並沒有太高的粘度,難得休閒一把才會玩,PS4遊戲各種獨佔3A大作,不管RPG還是魂類,玩家能夠有強烈的沉浸式體驗。這才是PS4贏得主機大戰的原因。
-
8 # 阿牲的父親
歷史:
1.索尼是傳統主機行業遊戲規則(釋出主機,釋出遊戲,玩家買來實體或數字遊戲遊玩)的先行者,微軟屬於後進者,強大的獨佔陣容深入人心
2.索尼完勝3個世代,本身就有一定優勢
當代:
1.初期x盒效能不行還貴,後期天蠍雖然靠效能搬回點,但是微軟明顯不夠重視
未來:
現在微軟可能意識到,照著傳統玩法混,可能一輩子只能被踩在腳下,現在微軟主推的xgp會員制已經初見成效,加之微軟的鈔能力,打量工作室的併購勢必會帶來不錯的產品,靠著pc端巨大的優勢未來主機可能只是微軟娛樂平臺戰略的一部分,真正的收益可能還要來自去平臺化戰略本身,新的戰場已經開闢,大人,時代要變了
-
9 # 子子叔
一開始捆綁體感銷售,問題體感遊戲還沒360多。然後獨佔遊戲幾乎沒有,除了光環好像其他別的平臺都有。到後來光環合集也上windows了。主打的360相容其實做的不錯,問題是似乎買家並不買賬。然後用過one的就知道,系統是三天兩頭更新,每次更新時間又非常長,不光下載,下載完驗證安裝要15分鐘。總之,各個方面都註定了one的失敗。
很多人莫名其妙看好新的x,首先x命名就和天蠍衝突了,走了wiiu失敗的老路,其次沒新作加持感覺還沒出來又要被ps5吊打。
回覆列表
第一價格 特別是國內感覺尤為明顯
第二畫面效能不如PS4
第三第一代的X1甚至有缺陷,我玩巫師3 甚至時間久了會破圖
第四 鎖區。。。。太傻了 國內稽核制度你懂的 鎖了區 就不會有多少人買了
第五 遊戲首發陣容不行
一款遊戲機要想賣得好 通常首發陣容 決定有多少人想買 價格決定有多少人會買
究竟賣了多少,有多少保有量,決定後續的廠商是否決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