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漢魂
-
2 #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22
華夏族就是炎黃子孫構成的漢民族,不包括少數民族,子曰尊王攘夷,驅逐少數民族出境,以避免五胡亂華悲劇重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
3 # 木馬憑來處
胡說八道,怎麼連情況都沒搞清楚就隨便開口問?沒有漢血統的才以文化來定,這也是一個對各蠻夷想要脫離野蠻的一個較為寬容包容的政策。誰說的只是文化了?沒文化的人才會這麼說。
-
4 # 商君佐之
因為漢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所以漢族既是文化民族,又是血緣民族,這個從基因學就可以證明!凡是否認漢族血統純正的人都是無知,或者是漢奸,又或者是敵對勢力的代言人!
-
5 # 夢香寒冰
看飲食,中國人都吃熱食,而且用筷子。
其實中國有吃冷食習慣,叫做寒食節,就是清明,曹操給廢了。所以中國保留吃熱食習慣。
比如蒙古,蒙古人吃飯用刀,但內蒙人刀鞘能放筷子…
比如筷子很長,而且是金屬的,那是韓國人,因為韓國人不會炒菜,都是湯菜,必須用長筷子,對了,韓國人餐具還有勺,用來喝湯。
再譬如用筷子吃冷食,特別是海洋刺身,沒錯,日本人。
所以中國人一定要教會孩子用筷子,不然吃火鍋咋辦呀?
-
6 # 張律明
中國歷史上並沒有“炎黃子孫”,漢族也不存在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只不過是儒家的神話,儘管這個神話延續了二千多年,但是也是一個善意的神話。漢族本身就是一個文化上的民族,只不過是用漢字、漢姓、漢文化融入的民族。
三千年前的古公亶父的子孫周武王滅商,聯合了庸、髳盧、彭、濮等部落,沒有看見炎黃子孫;西周滅亡時,是申侯聯合了繒國和犬戎,幽王被殺,褒王后被犬戎俘去,也不見炎黃子孫。
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中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梳理成上古帝王們的血緣關係,為的是讓漢朝的七國庶民和各地區自己認同始祖都同出一源,這一源就是炎黃。由於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大量材料是用孔子後代孔安國的典籍,並且司馬遷師從大儒董仲舒,“獨尊儒術”的“術”,就是儒家的騙術。
商朝的甲骨文主要是用來占卜和祭祀的,周朝的金文主要是用來禮制的,我們現在挖掘出來最早的竹簡,都是戰國時期的,並且是在特殊環境下才能儲存下來。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統一了文字,李斯將六國文字改為小篆,主要是用在官方文書上,言簡意賅,沒有多少文字。漢字的形成主要在漢朝,漢朝的中國文字形成,也是儒學鼎盛時期,“尚書”等典籍形成,偽史開始出現。
三國時有這樣一句民謠: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靈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到了晉朝時,中原人口是767萬。所以在魏晉時期,田地荒蕪,曹操為了稅收和兵源,就將大量的遊牧民族引進了中原。西晉惠帝時八王之亂,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胡亂華”,就是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遊牧民族大肆屠殺漢族,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衣冠南渡”,就是漢族放棄中原居住地遷移到長江以南。
公元304年五胡亂華,中原建立了十六個遊牧民族的政權,沒有看到漢族;公元383年,前秦苻堅帶領中原80萬遊牧民族的軍隊向南方的東晉進攻,東晉(漢族)8萬軍隊進行迎戰,透過“淝水之戰”,一舉擊敗了前秦80萬大軍,以少勝多。苻堅回去後被殺,南方的東晉無力進行統一戰爭,關鍵是漢族人口太少。公元385年,鮮卑拓跋珪建立北魏,在中原地區沒有看到漢族出現。
439年,北魏鮮卑的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將105個鮮卑姓改為漢姓,其中就有“溫、連、婁”等,並使用漢字、漢文化,那時也沒有看到漢族。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東魏變北齊;西魏變北周。北齊被稱為“禽獸王國”;北周的文帝宇文泰又一次鮮卑化,恢復了鮮卑舊姓,那時也沒有看到漢族出現。北周的普六茹堅,承襲父爵,官之大司空。518年,普六茹堅統一了南方,也就是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上臺廢除了鮮卑化與胡化的政策。將自己改為楊堅,實現了漢字、漢文化、漢姓,否則中國的漢文化將被打斷。
618年,唐朝建立,李淵的祖父是大野虎,在西魏時是八大柱國之一,官之太尉。李淵也是承襲父爵,繼承了李昞的唐國公。唐朝建立,李氏父子都否定了自己是鮮卑族,說是自己是漢族,但是從304-618年,三百多年沒有看到漢族在中原出現,唐朝建立一下子出現了漢族皇帝,這不是讓人奇怪嗎?然而,狐狸總要露出一點尾巴吧!“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殺了他二個兄弟,總要向他父親請罪吧,李世民吸吮了他父親的乳頭以表示謝罪,在漢族中沒有這些習慣的。在唐朝其它的怪異的現象,與漢族儒家思想格格不入,我在這兒就不提了。
唐朝建立,將許多遊牧民族賜給漢姓,使他們融入到漢族中來,其中有匈奴、鮮卑、羌、氐、突厥、柔然、回紇等。“安史之亂”以後,歷史上第二次“衣冠南渡”,那時的中原地區的漢族是融入到漢族中的胡人,他們到達了南方被稱為客家人。黃巢造反以後,第三次“衣冠南渡”,這時候的漢族就更不要提,應該是漢化的胡人,也被稱為客家人。
唐滅,有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晉,其中三個是沙陀族。宋朝建立後北邊有遼國、西北有西夏、西北吐蕃、西南有大理,這些都是唐滅後漢化的胡人又一次胡化。其中遼國的契丹文和西夏的党項文都是按照漢字改寫的。遼被金滅,金又滅了北宋,蒙古滅了金,又滅了西夏,第四次“衣冠南渡”。那些契丹、党項、女真、突厥、沙陀、回紇等,要麼變成了蒙古族,要麼變成了漢族。明朝打潰了蒙軍,留在中國的土地上的蒙古、契丹、党項、女真、突厥、沙陀、回紇等等,都變成了漢族。
清滅明,清初時,由於四川的人口比蒙古滅南宋時還少。所以從全國各地向四川移民,那時湖北填四川、江西填湖北,全國填三省。民國建立以後,又有許多滿族加入了中華民族的大洪流中,成為了漢族。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先殺戮,後融合,再殺戮,再融合,融合的基礎就是漢字、漢文化、漢姓。
由於中國歷史是由儒家士大夫所寫,他們喜歡該掩飾就掩飾,該謊話就謊話,所以將炎黃子孫延續了二千多年。毛澤東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並不相信什麼儒家的“炎黃子孫”之說,毛澤東在延安時離黃帝陵那麼近,從來也沒有去祭拜黃帝陵,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儒家的一個神話。順便說一聲,中國離開滿清滅亡就一百多年,滿清的儒學將中國弄得積貧積弱,中國現在日子剛剛好了一點,盡然將這些忘記了,好了傷疤忘了痛,又將儒家抬了出來,是否還想回到積貧積弱的孔乙己和阿Q的矇昧時代去?
-
7 # ql1000176
那裡的文化優秀,就是那裡的民族,漢唐時期,漢民族優秀,都學習漢文化,後來其它民族也開始發揚光大,最後形成了中華民族,所以中華民族要團結,不要分裂,才能抵禦外敵。
-
8 # 信仰之初
強調一點我說的這幾個吹是指的“極端分子”。只是出於保護地方文化和文化自豪的不在此列。當然也要講事實和尊重其他地區文化。如果是無腦吹,地域黑,分裂言論的請滾開!
-
9 # yigongnalanyuanzhen
文章的觀點成立,如果把儒學抬到今天的歷史舞臺上,中國的思想與行為等於定格倒退了兩千年,永遠無法擺脫所謂的漢族,漢人的愚昧與無知,永遠被這種文化所奴役。
-
10 # zYFX
漢族真的是一個文化民族嗎?那中國以後也就只有一個民族了,因為現56個民族都用漢字都會說普通話。這他就是放屁,就現在說英語的不一定是英國人,信耶穌的也不都是歐洲人一樣,世界上有文化民族嗎?日本,越南,朝鮮都受漢文化影響,古代連文化字都用漢字,為什麼他們不稱自己為漢族。中國的回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也生話在漢文化圈中,為什麼不說自已為漢族?
-
11 # 大漢兵鋒
漢族是血緣加文化民族,其廣大人口和特有文化使得中華大地範圍內歷史上其它胡人不得不向漢靠攏(那是為了生存,因種族間的鬥爭是殘酷的,現在和以後還是),但胡人融入的是少數不改變大局,而且其中部分通婚融合了,記住這種融合是血和文化的融合!動不動就只強調漢是文化民族的都是漢族虛無論,是想分化瓦解大漢,打擊漢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卑鄙的陰險的!
-
12 # 瀟湘夜雨l
漢族的確是一個文化民族,但是任何一個民族都是文化民族。
因為民族是文明的產物,文明是日常生活種種文化而形成的。
-
13 # 龍文奮蹄
因為我們血統不純!
區分人群以禮儀,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者並與諸夏親暱者為華夏、華人,不合者為蠻夷、化外之民
-
14 # 使用者104511495115
漢族是有血緣的同時也存在文化上的!怎麼說呢,比如說深圳市人口,其實來自各地的都有,現在都變成深圳人了。漢族也是這個道理!
回覆列表
漢族是血統民族更是文化民族,南北方漢族血統高度一致,基因檢測早已定論,根據研究漢族也是世界上血統最純的民族之一,漢文化更是威震八方,中日韓越都是受到漢文化的滋養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