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花香145248719
-
2 # 傾心悅見
首先別人為啥站你旁邊?工作需要?如不是,可以很坦然地告訴別人,你完成後再讓他看,或者直接告訴他,他看著你有點分心。
第二,告訴自己,你又沒做虧心事,別人要看就看唄。
-
3 # 楓葉29675766
內心自卑的人就會有這種感覺,把腦子用在工作上,不要管別人怎麼評價你,不要去想,不要奢望每一件事情別人都誇你,努力工作,突出能力,再就是做善事,你會有自信的感覺。你只要自信了,就會自然了
-
4 # 美好生活語錄
每一次自己單獨去做某件事都能做好,可在人前總是出錯,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理,算是病嗎?
(01)
一個朋友對我說,她在公司裡面做話務客服。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的電話,有業務聯絡的,也有投訴的。每天拼的不僅是體力,更是腦力。做客服,不僅要克服業務上的能力,更要克服情緒上的能力。
無論是同事,還是在上級看來,這位朋友的業務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收到的客戶評價也非常高。但朋友說她一直有一個地方是克服不了的。
就是每次她在接聽電話工作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人的話,特別是那個人還看著她的時候。她就會覺得很緊張,即使是很熟悉的業務,有時候也會說錯,這時候她就非常希望,對方可以從她身邊走開,或者能夠儘快的把那個電話結束。
我問過朋友,是否因為站在旁邊的人是上司的原因?朋友說,有可能,但不一定,主管平時會來巡查,站在旁邊的時候她的確是會很緊張。但有時候,旁邊如果是同事在,自己也會緊張。
因為朋友在公司的整體的業務處理,客戶的評價是比較高的。所以,主管常常讓她去帶其他的新同事,她也能把業務教得很好,但如果碰到同事過來跟著學習,看著她處理業務的話,她就會變得緊張起來了。
如果電話那頭的業務比較麻煩些的,或者是遇上客人的投訴的話,即便原本是她可以很好的處理的業務,在這個時候也似乎變得困難起來,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小錯誤。
朋友說,她不喜歡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旁邊會有人看著,因為工作的時候被人看著,自己就會覺得不夠自在,也很難讓自己專注在工作上,最後事情多半會做的不夠好。
(02)
可能很多的朋友還會有類似這樣的一種經歷。
小時候的你,在家裡的讀書寫作業。然後父母說,他們要陪著你,他們只是在桌子旁邊待著,他們可能也在旁邊一起看書,甚至她們連話都沒有說一句。因為他們說,要給你營造一種學習的氣氛,他們絲毫都不打擾你。
想象一下,你當時有什麼樣的感覺?
問過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除了少數朋友可以享受這個過程,大多數人都說,感覺會很不自在,很彆扭,有不信任感、被監督、被監視。再繼續詳細的去探討下,這個不自在、彆扭,到底意味著些什麼?
大部分人會得出一個比較一致的答案,就是覺得自己的空間被打擾了。這個空間不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空間。特別是,這件事主要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的,通常不涉及到和他人合作的事情。
當我們在準備去做這樣一件事情,或者正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為做這件事騰出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可以讓我們的能量專注於將要去做的這件事情上。
當我們的空間被打擾的時候,我們心裡的空間,就不能夠完整地專注於做這件事情,似乎要專門劃出一小塊地盤來,給別人一些位置。做事情好像就變得,需要這個位置的人交待些什麼似的。我們分給自己的能量,就變得更少了一些。
(03)
我在文章《不被打擾,孩子成長的奢侈品》裡面就講到,父母常常為了自己的需要,剝奪了孩子的自我功能。父母在孩子需要有獨立成長空間的時候,常常去幹擾了孩子自己的節奏。而且,父母在打擾孩子的時候,都是又會加入自己很多的評價進去。
後臺有位留言的童鞋分享了她的經歷:“我媽也這樣,本來我看書看得好好的,結果她一來我就靜不下心來看了,總是擔心她會說,雖然她當時沒有說我,但是我就是不能向剛才一樣看書,我只是看著這本書,但是一點都沒有往腦袋裡面看。果然,沒多久我媽就開始說我,說覺得我看書不認真心不在焉balabala.. .. 。分明就是她來打擾了我好不好,每次她在我旁邊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有種隱隱的不信任感...。”
是呀,那種隱隱地傳達著的不信任感,一直在打擾著我們。久而久之,我們逐漸形成了習慣,即使旁邊的人沒有想過打擾我們,我們也不喜歡他人站在旁邊看著,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曾經被監督的感覺,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不被信任的感覺。
(04)
也許很多的父母會說,我不是不信任孩子,我只是想給孩子更好的環境。他們有很多的很擔心孩子,比如,擔心孩子吃不飽,所以我要看著孩子吃,讓他吃夠;擔心孩子不夠專注,所以我要陪著他,營造這個專注的氣氛。
我想說的是,飽不飽,也許真的只有吃的人知道,專不專注,只有投入其中的人才能享受。
我想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些做法確實很有可能給孩子傳遞了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甚至是被打擾、被控制的感覺。而這種情況下,孩子不能反擊,只好被動攻擊,原來可以做好的事情,往往變得越來越不好。再往後,行為成為習慣,即便別人不是監督,即便別人沒有打擾,我們也很容易陷入到一貫的模式中。
而我們的注意力,也會變得很容易分散,無法專注。特別是,如果碰到了困難挫折的時候,這些困難挫折會很容易被放大,放大的不僅是這件事情的困難,更是擔心失敗後被人看著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我們不舒服,也同時影響著我們繼續做這件事情的狀態。
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下做事情,就越是容易擔心,忍不住提醒自己,又有人看著了,有人看的時候擔心自己又會容易出錯,然後越是容易陷入到惡性的自我暗示迴圈下。
(05)
問題又來了。可以怎麼破?
第一,我不需要對別人交待什麼。告訴自己,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第二,維護自己的空間。請告訴旁邊的人,我現在在學習/工作,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你太有魅力,在旁邊會吸引和分散我的注意力。當你這麼說的時候,請記得溫柔而堅定。
第三,如果不可避免的旁邊一定會有人,或者工作/學習的需要,別人一定也會在那裡的話,告訴自己,按自己的節奏來就可以了。
允許自己處於緊張或者焦慮的狀態,在接受自己的狀態下,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先做到第一步,不需要對別人交待什麼。
如果你實現了這個小目標,你可以再繼續下一個小目標,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下,繼續下去,多看一頁書,多處理一個工作環節。當你實現了第一步之後,每繼續往前的一步,都將慢慢變成一種良性迴圈,你的內在空間將會越來越多。
第四,如果你願意,而且也做好了準備,你還可以專門找這種的環境去工作,專門找有人會在旁邊看著你的環境去做一件事情,甚至可以多找一些人看著。
豆瓣有位朋友說,如果自己看恐怖電影,自己嚇到了自己,該怎麼辦?另一位網友給出了一個很恐怖的答案,“再多嚇幾次”。
看起來似乎是個玩笑話,心理學中稱為行為治療的大概就是這個原理。讓你多次處於不舒適的環境中,然後降低你對這個環境的敏感度,從而逐漸去適應。不過這個過程會比較痛苦些,特別是最開頭的那幾次。
當你發現你可以對自己負責的時候,你的力量就會出來,你就可以維護自己的空間。當你的空間足夠大的時候,你的容納能力也會相應的增加,你會發現,無論有沒有人在旁邊,自己的內心已經有足夠大地盤去放置自己的專注力,也有足夠大的地盤去應對那些你不想要的東西。
儘管他們還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心裡,但你的內心有足夠大的位置容納,並且你還可以對它們說,我允許你走進我的世界,但不允許你走來走去,請先呆在你可以呆的地方,現在,我得做我想做的事情。
回覆列表
你說的這種情況再不少人身上都發生過,這就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問題,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就好了,把注意力都吸引到工作中,不用看別人,更不用去想他人在怎麼看自己,拋開這些雜念,就不會影響你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