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趣鄉村

    媽寶男是指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是對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亦指那些被媽媽寵壞了的孩子。但也有一種含義,就是媽媽的寶貝兒子,從媽媽的角度分析,表達兒子永遠是媽媽心裡的寶貝。

    其中也包括了部分女性也同樣適用,有些被父母寵壞了的女人,或者完全沒有自主思想的女人。她們叫“媽寶女”。

    如果你愛上了媽寶男,不能就這麼以為媽寶男和媽寶女就是個乖寶寶,孝順的人。也不能主觀的將孩子對於家長的尊重和孝順都預設為媽寶男的表現特徵。如果你們的談話過程中穿插了無數個“我媽媽”、“我媽說”,那你可要小心了,可以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 2 # 西樓題葉

    1:其形成主要是由於母親的過分溺愛。

    2:首先想說祝你好運。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請記住,你今後可就要做好與另一個女人做“情敵”的準備了,並且還一定要順著她。還有就是要做好即使拿出比對你媽都要好的態度去對待她也不一定得到她欣賞的心理建設。

    3:如果他始終事事聽他母親的,那麼我勸你早日了斷姻緣吧。誰還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啊!何必要委屈自己去受氣!!!當然,如果他是一個明事理的人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所謂的“媽寶男”是指一個成年男人,在母親的控制慾之下成長起來,不具備正常的是非分辨能力。你們倆談個戀愛,他分分鐘能夠給你說一堆“我媽說了……”、“我媽不喜歡……”這類句子。不僅僅如此,這類男人心中媽媽天下第一,其他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請靠邊。因為,他那個可愛的媽媽,一定會不合時宜地出現在你們倆之間的,而且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那麼,愛上“媽寶”男,應該怎麼辦呢?我想說,姑娘,這個世界上三條腿的蛤蟆可能比較少,可是兩條腿的男人還是很多的。媽寶男不會因為愛你,就放棄他所謂的原則。總有一天,你會受不了的,如果你以為愛情可以改變他,那麼你就真的是圖樣圖森破了。一句話:趕緊跑!

  • 4 # 黃衣心理

    媽寶男的形成,其原因是母親不能跟孩子做一個有效的邊界處理.

    在孩子一歲之前的時候,孩子跟媽媽的邊界其實是不清楚的,因為他需要媽媽百分之百的照顧。媽媽在孩子一歲之後,需要和孩子越分越遠,邊界越來越清晰,就像兩個重合的圓,它們重合的部分會越來越少。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沒有給到孩子有效的陪伴,使得孩子的依戀是不完整的。看上去媽媽是在孩子身邊的,但是媽媽心中所想孩子不知道,媽媽要做什麼事情孩子不知道,孩子知道媽媽的心不在她的身上。所以孩子就愈加渴望和期待媽媽給他這種全心全意的照顧,可是一直期待不到,所以他就越來越離不開媽媽,想要黏著媽媽。

    而隨著孩子長大,媽媽跟孩子的邊界更加的不清晰,媽媽的心思不在孩子身上,也不瞭解孩子真正所想,孩子成長的真實需求,孩子的情緒狀態,促使這個現象更加突出。那麼不清晰的結果就是媽媽非常想要控制孩子,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控制孩子所有的事情,要掌控孩子的命運,基本上說想要這個孩子跟她走一條她想要的路才行。在這種情況下,從小被媽媽管控的沒有生命力量,對生命沒有自己主動性的這樣的一個孩子,他的自主不夠,逆反不足,所以他對自己人格的掌控感也不足,對於自己人生歷程的那種可操控的感覺、為自己做事情的那種感覺也是不夠的。這就造成了他更加的依賴媽媽,更加離不開她的媽媽,那麼這個媽媽的控制就會更加成功。

    作為媽媽來說,不管是控制孩子的哪些方面,她總要牢牢的抓住這個控制,只要稍微有所鬆動,發現孩子有想要從這些方面獨立一點,自主一點的這個動向,她就會就像動了她的生命本源一樣難受,她就會玩命的再去抓回來。媽媽這種控制慾又促使孩子更加依賴,更加唯唯諾諾,不能自己做主。因為他生怕自己稍微為自己做主一點,他的媽媽就會以死相逼。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媽寶男的這種現象吧。

    要破媽寶男的現象呢,我們做為家長應該首先要注意跟孩子保持一個人際邊界的清晰,這個人際邊界是隨著孩子的長大逐漸的越來越清晰的。龍應臺說過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與大家共勉!

  • 5 # 江雪寒

    看幾個例項

    例項第一則:談戀愛一年後鬧分手,因為相親時說好的不和父母住這件事被他媽極力阻止後失敗,勞資揭竿而起不談了!期間我老公(時任男友)三番五次找我複合未果,終於有一次打電話找我“某某,我跟我媽說通了,我們搬出來住!吧啦吧啦吧啦!啊,等等,我媽給我打電話”過了3分鐘,電話我“那個,某某啊,我想了想,我倆⋯⋯還是算了吧”WTF我感覺他娘倆的節操碎了一地

    例項第二則:老公31歲,挑食,不吃韭菜餃,那天他老爸煮了韭菜餃白菜餃等等一鍋,傻傻分不出,然後他媽咬了其中一個看了看餡“xx,這個不是韭菜餡的”,然後把剩下的半個放我老公碗裡 我當時感覺三觀碎了一地,再不敢在我老公每晚刷牙前親他⋯⋯⋯

    例項第三則:婚後搬出家我倆單獨住,每天6點必須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否則7點準時收到我婆婆的電話“xx啊,你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例項第四則:最近因為某些事搬回婆家住,然後老公有時候應酬,我婆婆每次9點開始問我“xx啊,你不給他打電話喊他早點回家啊?”我攤在臥室耍電腦,默默的說“才9點不用了吧?”9點半“xx啊,你還不打電話啊?”我躺在床上玩手機“媽,電話打多了,別人會覺得他妻管嚴吧?”12點老公回來給我抱怨“我媽從10點開始打電話,起碼打了5個!!!我都不好意思給我朋友說是我媽,只能說是你”我震驚的看著我老公,TMD難怪每次和他朋友聚會,他朋友要埋怨我管的太緊,老孃還納悶並沒有催他回家啊!媽個雞原來他老孃的賬全算我頭上呢!

    例項第五則:我婆婆曾經在晚上大家看電視的時候,驕傲的說,你看我兒子就是粘我,每次看電視我坐哪裡,他就非要挨著我坐!WTF這特麼是炫耀的事嗎?關鍵這話在我面前不止說了一次!!!

    遇到這樣的男人,除了忍,就只能分手了。

  • 6 # 心之助盧悅

    最近,男演員朱雨辰的媽媽,因為在節目中說了一句“女人就該做賢妻良母”上了熱搜。

    這位71歲的媽媽,來自農村,用她自己的話說,

    “我沒有自我,完全沒有自我”

    “我在用整個生命對待我的兒子。”

    她干涉兒子的每一段感情。自稱兒子找女友的標準也必須是自己來定,媽媽不滿意的,一概不行。太可怕了。

    媽寶男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學家科胡特曾說,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什麼要重要。

    如果父母本身人格有問題,過度依賴或是過度控制,那麼他們怎麼做都可能會散發出不健康的味道。孩子如果在這種不健康的味道中長大,他們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愛上媽寶男怎麼辦?作為妻子,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讓他意識到問題,學會拒絕。

    學會合理的拒絕,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如果“媽寶男”說不,母親的行為就是冷落他,直到“媽寶男”改變態度。

    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迴圈,解決這個死迴圈的不二法門就是態度堅決且合理地說“不”。李Y說,因為堅持自己的選擇被老太太冷落了半年多。不理不睬,不接電話。目前仍然處於時好時壞的狀態。但是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是分離的過程。

    第二步,給丈夫更多的家庭責任——丈夫的責任、爸爸的責任。

    好的夫妻關係,一定是各歸各位的。

    婆婆和兒媳婦的矛盾,必須由丈夫解決,這個丈夫的責任。給孩子更多理性的教育,這是爸爸的責任。

    不要讓他有一絲可以逃避的念頭,更不要給他當第二個“媽”。

    當然,相比起來我更贊同寧靜在節目說的觀點,她說:

    “我同意朱雨辰媽媽的觀點,人在結婚之前就要了解清楚這個人,也要了解清楚結婚後,你在這個家將會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你瞭解了還願意,那麼你就嫁,如果不願意,那就別嫁。”

  • 7 # 李慧梅(雨石珠寶設計)

    溺愛,使孩子產生依賴!就像溫室的花朵,離開了園丁,就會凋謝,而那些田野中的花草,沒有溫室的“保護”卻長得茁壯而嬌豔

  • 8 # 明珠lan

    媽媽跟的太緊,沒有從小培養獨立做事的習慣!

    現在家庭人口少,除了爸就是媽,和外部接觸太少!

    學校讓家長跟讀,上初中,高中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配學,和同學朋友在一起沒有快感,不合群。

    性格孤僻,內向,看不到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區別真假天然水晶石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