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日軒主人
-
2 # 季我努學社
皇位繼承歷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頭等大事,其關乎百姓關乎人臣關乎國運,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為爭奪皇位繼承權手足相殘是常有之事,秦朝胡亥奪位殺兄、北魏拓跋嗣殺其兄拓跋紹、唐朝的玄武門之變等等,為穩定皇族內部,讓皇權平穩交接過渡,各代帝王也是費勁心機,如立嫡以長。
朱元璋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為讓朱家江山一統永久,對於繼承人朱標可謂是悉心培養,在朱元璋稱帝之時便立朱標為太子,為讓朱標熟悉政務為繼位做準備,朱元璋經常讓年少的朱標處理各種政事,如洪武六年(1371年),朱元璋令朝廷諸部“今後常事啟奏太子,重事乃許奏聞”,對於朱標的老師選擇朱元璋也是慎之又慎,最終選擇“大家”宋濂為朱標的老師,同時以李善長為太子少師、以徐達為太子少傅、以常遇春為太子少保,在諸位開國功和朱元璋的多重教導下,朱標稱得上是德才兼備,且朱標也繼承了其母馬皇后的仁慈善良,在諸位皇子之中也是威望極高。人心所向、才德兼有,在朱元璋看來,朱標在繼位明朝後儼然會是一位明君,但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標在巡視陝西后患重病不久便過世。
朱允炆
但皇位繼承問題此時又被提上日程,但朱元璋卻並沒有在其他皇子之中選擇皇位繼承人,而是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為何讓皇孫朱允炆承帝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是朱標的兒子,對於朱標的過世朱元璋是十分悲痛與自責,因此讓朱允炆繼位在一定程度是朱元璋對朱標的補償與思念,且朱允炆同其父一樣自小便宅心仁厚,學識淵博,因此也是十分受朱元璋喜歡,且朱元璋重視嫡長繼承製,而朱允炆為嫡孫,因此繼位順序自然而然是朱允炆。而其他諸王也都是無大才,唯一一位堪與朱標相比的就是燕王朱棣,但其是朱元璋與朝鮮女子所生。
為讓朱允炆以後能夠安居皇位,朱元璋之後便開始了對文武諸臣大肆揮刀,以為朱允炆掃清潛在威脅,但朱元璋防範了外人,卻沒有想到禍亂出自自家人,最終爆發了靖難之役。
朱棣
參考資料:
[1]《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張廷玉.《明史》
[3]《明實錄》
-
3 # 大華273557151
二個原因:
一、封建正統觀念,朱標既是嫡子,又是長子,他不幸早逝,江山自然應歸他的後代;
二、朱元璋生前,兒子們包括朱棣都顯得十分恭敬馴服,使他錯誤地認為:不管怎麼安排接班人,他們定會服從,不致於反叛;所以有人提醒他注意西漢時的吳楚七國之亂,他也不聽。他以為:吳楚之亂已經是景帝時的事了,景帝與吳王血統巳較遠,而且還打死過吳王的兒子,所以引發變亂,而允汶仁厚,不會做出這等事來,再說朱棣等人與允汶是嫡親叔侄,關係比吳楚要親,不會叛亂。
因此他放心大膽地作出了皇太孫繼位的決定,卻做夢也想不到他一死,朱棣就反了!
-
4 # 花開丶只須折
自古立長不立幼,朱允文已長大成人,在朱元璋的心中一方面覺得自己朱允文是自己長子延續,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經把朱允文帝王之路上的荊棘已剷除(殺功臣,把朱姓子孫全部驅除出京城),再者當時朱元璋諮詢過很多的大臣,文官隊伍普遍支援朱允炆,因為朱允炆是文人,上臺後能夠結束朱元璋的軍事高壓政策,施行文明德化之治,而燕王朱棣卻和朱元璋太像,上臺後不能保證他不會變本加厲,一想到這裡,文官們就暗暗叫苦,因為這些文化人已經受夠了朱元璋的猛烈統治,急切的想找到一個救世主,跳出現在的水深火熱,並且對於明朝來說,這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在朱元璋統治過後也需要一位陰柔、仁愛的皇帝,以與民休息。還有就是據說,我說的是據說啊,朱棣是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完爆朱允炆,但是生母不是馬皇后,地位相對卑微些,還有傳聞稱朱棣的生母是元順帝的妃子,所以,考慮到朱棣的生母問題,朱元璋就只能忍痛拋棄燕王朱棣了,朱元璋最終還是按照嫡長子繼承皇位的思想來做的決定,立了16歲的朱允炆為皇儲,並且一路扶持,
-
5 # 小二精品剪輯
很顯然題主說的這個被傳帝位的孫子不是別人正是已故太子朱標的嫡次子朱允文,按正常的繼承順序來說朱允文是沒有資格繼承帝位的。只不過朱允文命好,在他成功熬死了前面三個人後,自己以朱元璋嫡長孫的名義被封為皇太孫成為了帝國合法的繼承人。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朱允文熬死的那三個人分別是誰。第一個首當其衝的不是朱允文他爹朱標,而是他大哥也就是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大家對朱雄英這個人貌似有點陌生,可是人家確實是太子朱標的嫡長子啊,就是死的早了點。朱雄英於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是太子朱標的第一個兒子,按照大明《皇明祖訓》"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位爺才是皇太孫沒朱允文什麼事,可是這位爺是個短命人只活了八歲就崩了,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死去,只活了八歲,葬於鐘山(今南京紫金山)。這就給了朱允文機會了可是這還不夠。緊接著又掛了一個人讓朱允文離帝位又近了一步,這個人就是朱雄英的親孃朱標的原配夫人太子妃常氏,常氏是明初大明開國功臣常遇春的長女,明洪武四年被朱元璋封為太子妃也就成了朱標的正牌夫人,這個常氏為朱標生了兩個兒子第一個就是前面說的嫡長子朱雄英,第二個是皇三朱允熥,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朱雄英死後最有機會被立為皇太孫的也不是朱允文而是嫡皇三朱允熥。可是朱允熥還沒來得及被立為皇太孫,他娘太子妃常氏掛了,常氏這一掛就給朱允文他娘呂氏騰了位,身為偏妃的呂氏得以被扶正成了新的太子妃,原為庶長子的朱允文就成了嫡長子,也就成了新的唯一的皇太孫人選,接下來掛的這個人直接把朱允文推上了帝位。對!你沒猜錯這個人就是太子朱標,朱允文他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朱標病薨,朱標的死對朱元璋打擊很大,朱元璋出於對朱標的憐愛和《皇明祖訓》的規定立朱允文為皇太孫,成了帝國新的接班人。到此為止朱允文漫長而又充滿血腥(他熬死了三個人當然血腥了!)得接班之路到此結束了。
-
6 # 幻影正魔
因為長子朱標早逝 就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皇太孫 因為明太祖太能活 孫子繼位時早就成年了 就不擔心後宮干政的問題
-
7 # 小貳餅
朱元璋為什麼會把皇位傳給他的孫子朱允文?其實原因還是比較簡單的,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是朱元璋設立的太子,朱元璋對於這個太子很滿意,其他的兒子也都認可朱標的這個太子之位,按照常理,日後朱元璋駕崩之後皇位自然而然就傳給朱標手上了,只是非常可惜,朱標在朱元璋還在位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朱元璋就只能白髮人送黑髮人,為了表達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思念,就把朱標的兒子朱允文設立為皇太孫,等自己死後就繼承自己的皇位。
回覆列表
首先,其他的答案中都提到了立敵立長制度,這一點在封建社會是沒有問題的,為的是皇權的平穩過度,但是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
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沒有子嗣,他所有的兒子包括朱標、朱棣等4個所謂的嫡子其實都是側妃所生,只是馬皇后撫養長大,也算嫡子,而嫡長子就是朱標了,懿文太子朱標在世的時候,皇權的繼承沒有異議。
朱標早逝,按照封建道統,第一順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的嫡長子,可惜朱標的這個兒子也早夭,接下來輪到誰?朱允炆???錯!朱允炆是朱標的庶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子庶孫,按道理他是沒有繼承權的,真正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的敵次子朱允熥。
太子朱標一共生了五個兒子,皇太子妃是鄭國公常遇春的長女。這位常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雄英,八歲早夭,次子朱允熥,這是嫡長子嫡次孫,第一順位繼承人。按照傳統禮制,繼承人的順序是嫡長子嫡長孫嫡次孫嫡次子,所以真正的繼承人法位順序,朱允熥應該排在他二哥朱允炆的前面。
但是朱允熥當時太小,才學有限,表現過於平庸,朱元璋自己當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他不能不考慮主少國疑的問題。再說朱允熥的親姥爺是常遇春,舅姥爺是藍玉,鄭國公常茂是他大舅,開國公常昇是他二舅,一旦這個年紀小,才幹又平庸的孫子做了皇帝,天知道會不會出現外戚專權的局面?所以幾乎未做任何考慮,朱允熥就被他否決了。
而兄終弟及這種情況,但凡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都不會考慮,除非長子沒有後代或者後代太小,否則,長房但凡有後人看著本該自己一系的皇權落入他人之手,豈不是禍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