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殼裡的海10531527

    去不去拜年和結不結婚沒關係吧,尊老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做為晚輩能做的就是陪伴,有時間去外婆家轉轉,陪老人說說話,我覺得挺好的。而且不只是應該過年去拜年,平時一定抽時間去看看老人,千萬不要等!

  • 2 # 娜軌跡

    我的奶奶今年86歲了,只有我爸一個兒子,我爸前兩年腦出血,偏癱了,雖然能自理,身邊也不能少了人,他們一直住在一起的,方便照顧。家裡就我媽一個人屬於身體好的,我家離我媽家走路十分鐘,平常送了孩子沒事情,我就過去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我弟弟上班比較忙,屬於忙起來吃飯都顧不上。別說逢年過節的要去,平時也不少去。

    我姥姥和姥爺呢,在我小時候就過世了,印象不是很深了。

  • 3 # 我不是公主命有女王範

    結了婚的我,肯定會去給外婆拜年的,沒有外婆哪來的媽媽呀?沒有媽媽哪來的我呀?所以,要懂得換位思考,同時,孝敬老人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祈禱][微笑]

  • 4 # 新平氣和農人李哥

    這是歷來有的風俗習慣,給長輩拜年是不分什麼結婚不結婚的。去不去拜年和結不結婚是沒有關係的,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5 # 谷利修遠

    沒結婚與結婚,是自己當下發生婚姻與否的事,跟正月去外婆家拜年有什麼關係呢?結與不結都是外婆的外孫及外孫女。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正月去給長輩拜年,是作為子孫後代應盡之孝道。是對長者的感恩之德。這個孝道應當傳承下去,可跟結沒結婚沒有任何關係。迷者不信,信者不迷,就看自己信什麼?

  • 6 # 心雨雙翼

    如果再給我這個機會,我會的去看望疼愛自己的外婆,外公的,他們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小時候的事情點點滴滴都在心頭,留給我很多快樂的回憶,希望他們在天堂快樂。[祈禱][祈禱][心][心]

  • 7 # 楚客醉孤粥

    會呀!從小就每年都去外婆家拜年,從小外婆就帶我,跟外婆感情很深,現在自己長大成家有小孩了,要讓自己的孩子記住老一輩的親人,讓他們知道情親的重要性,要尊敬、孝順老人。雖然現在外婆已經不在,到每年我都會帶家人去舅舅家拜年。外婆永遠在心中!

  • 8 # 劍魚寶寶

    肯定要去的,拜年是一個禮儀,輩分小的過年就要給長輩拜年,送去我們對長者的祝福,也帶去節日的喜慶,是一個喜慶向上的思想 ,這跟結不結婚沒有關係。

  • 9 # 吾是四五六

    沒結婚與結婚,是自己當下發生婚姻與否的事,跟正月去外婆家拜年有什麼關係呢?結與不結都是外婆的外孫及外孫女。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正月去給長輩拜年,是作為子孫後代應盡孝道。是對長者的感恩之德,這個孝道應當傳承下去,可跟結與沒結婚沒有任何關係。迷者不信,信者不迷,就看自己信什麼?

  • 10 # 博覽武夷山

    親人永遠是血脈割捨不了的關係,特別是老人,見一面就少一次機會。平時忙於工作也就算了,但是過年如果沒有陪伴。他們難過,你也會思念。所以有條件就去吧。

  • 11 # 雲遊24735908485

    一定會去外婆家拜年。

    一是因為這是我國文明的傳統習俗和美德。

    二是從情感上。外婆家是自己的血親,血濃於水。從小外婆舅舅姨娘們都很稀奇我,什麼好的都會送我,給好的吃,生怕其它老表姐妹傷著我,常此以往,產生了不可割捨的親情。為了報答他們對我的關愛,感恩其呵護,在結婚後更要儘量置辦一些外婆家比較稀奇的東西去拜年孝敬。

  • 12 # 趙廣州156130073

    從人的情感角度來說: 結婚後也應該堅持常去拜望外婆,因為在你的成長道路上外婆、外公就和爺爺奶奶一樣“沒少操心”,同樣是對你傾盡了心中的大愛,有些或許比爺爺奶奶的付出還要大,所以我們不可以“忘本”,當然許多人由於生活、工作等種種原因不能常事探望,可以理解,但方便時尤其是春節期間若有可能一定要去看看,必竟你大了,外公外婆他們可就老了,人生也就邁入了“見一次少一次”的“下山路”,把握時機,多看幾次......

  • 13 # 小城阿爽

    結婚後我每年都去外婆家拜年,雖然這幾年我外婆不在了,但我還有舅舅舅媽啊,有時候年前去,有時候年後去,我覺得這是我外婆的家,也是媽媽的家,小的時候我也住了很長時間的,有感情的,所以每年都去,多走動感情自然就好,現在不論有啥事,我一打電話準來幫忙

  • 14 #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結了婚的你,正月裡還會去外婆家拜年嗎?說真心話?

    馬上又快過年了,當然得回家去過年。在外打拼又一年了,該回家看看,該買些東西孝順父母,該同家人在大年三十好好的吃一頓團團圓圓飯,共享天倫之樂!至於,正月裡拜年,外婆家那是必須的要去的!不然,自己是誰?自己從哪裡來都不知道了!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和美德咱不能丟!

    l一個人,起碼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自己是誰?!

    自己知道,爸爸媽媽把自己撫養大,和培養好,相當不容易啊!

    那麼,媽媽呢?外婆也不容易啊!

    既然是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那麼咱中國人的傳統的美德要弘揚和堅守!那就是:尊老愛幼!所以,無論是平時,還是過節,一有時間就去看望外婆老人家,買老人家喜歡吃的東西,陪老人家聊聊天!過年更加如此!

    前幾年,最流行的《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就是講多陪伴老人家!

    2隨著外婆的老去,去看望老人家的機會越來越來越少!

    隨著歲月的流逝,外婆老人家的老去,以後去看望老人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啊?

    因為,當有一天外婆離我們遠去後,就是想去看看都沒有機會了。

    所以,趁著老人家尚在,就多去看望外婆!特別是舉家團團圓圓的過年!這個特別的節日!

    想必一年了,無論是自已,還是外婆老人家,都是很想念的!

  • 15 # 辛芳原創

    肯定要去。儘管孫子都不小了,外婆外公早已仙逝,但還是常去。也不止於過年。平時也去。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條根,一是父系,一是母系。人不能忘本。

  • 16 # 等酒下菜

    分享個人經驗吧,本人80後,老家膠東農村的,我們這裡的習俗是初三初四必須要去外婆家裡拜年,家裡有姨媽的話一般也都會回去。結婚之前這都是嚴格遵循的,結婚後,加強工作繁忙去的也就少了,但年前必須要去一趟的送點東西表示一下,這樣即使正月不去也都能理解了。

  • 17 # 弘揚道德文化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尊老愛幼又是世間永傳的美德,作為成年的過來人,拜年與孝敬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相敬如賓的對待,怎會有視愛及初的關懷!

  • 18 # 團圓83

    “己身何來,親恩何在”~這是我經常勸導年輕人的一句話。結婚了(現在社會禮節簡化了)頭年“拜新年”(孃家親門、姑家、姐家、外婆外爺、舅舅、姨家)都一齊拜過;二年過後,只拜孃家。外婆是親生媽的媽,可不定時間去看望;

    外婆如果有三災八難,外孫子女(在法定贍養範圍內)也有看望、伺候和養老送終的義務;範圍外,只是看望...盡孝心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最好的笑話是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