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畝仙客

    的確是這樣。當年齊桓公憑藉管仲,一己之力是齊國走上了巔峰。尊王攘夷,讓齊國進入鼎盛時代。可後來管仲死了,管仲臨死前勸誡齊桓公,你不要接近易牙開方豎刁幾個小人,他們對國家有害。齊桓公就把這幾個人趕出了城,可又感覺到自己過得很不舒服。就把他們又招了回來,並且感慨聖人也有出錯的時候呀。齊桓公有子眾多,易牙幾個人勾結齊桓公的兒子們,發動政變。病重的齊桓公被放在一處別院關了起來,想吃飯都沒有人管他,其間有一個宮女給他送來饅頭充飢。齊桓公感慨地說,我有那麼多的嬪妃和兒子,到頭來還是一個宮女送給我吃。宮女說是報你臨幸我一次的恩情。後來齊桓公就餓死了。屍體放在別院裡67天都沒有人管,生蛆了也沒有人發現。

  • 2 # 秋韻聊數碼

    齊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6年與公子糾爭奪君位取得勝利,做了齊國國君。即位後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苦心經營數十年,使齊國一躍成為春秋時最富有的國家。在外交上,齊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藉以團結中原各諸侯,受到中原各諸侯的信賴。他曾9次召集諸侯會盟,任盟主達40年之久,成為春秋時期最有實力的第一個霸主,文治武功盛極一時。

    本以為作為一代霸王的齊桓公榮華富貴且不論,善始善終應不是奢望,但是誰能料想到,最先成為霸主的齊桓公的下場竟然是被活活餓死。

    公元前643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到他病榻前探望並詢問國家未來之事。管仲交代說:“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絕不能接近和信任。”這三人是齊桓公身邊的寵臣,齊桓公問:“易牙把他親生兒子烹了給寡人吃,表明他愛寡人超過愛他兒子,為什麼不能信任?”管仲說:“人世間最大的親情莫過於愛子,他對親生骨肉都不珍惜,怎麼會愛國君呢?”齊桓公又問:“豎刁割自己的皮肉進宮侍候寡人,證明他愛寡人超過愛自己,為什麼不能信任?”管仲說:“他對受之於父母的皮肉都不愛惜,怎麼會愛國君呢?”齊桓公再問:“衛國公子開方放棄太子之尊到我手下稱臣,他父母死了也不回國奔喪,這表明他愛寡人超過愛父母,為什麼不能信任?”管仲說:“最親近的莫過於父母,父母死了都不回國奔喪,這樣對待父母的人怎能奢望他對您忠誠?”

    齊桓公雖口頭應承,但是行動上卻沒有遵從,管仲死後,他繼續讓這三個小人在宮中主事,待到公元前643年,齊桓公患重病,易牙、豎刁等認為機會到了,便用齊粗公的名義張貼了一張佈告,禁止任何人人宮,並堵塞齊宮大門,在大門前豎起一道高牆,不準任何人進出。

    齊桓公病在床上,沒有一個人過間,連想喝口水都不能,這時,衛公子卻帶走千戶齊民降歸了衛國。最後,這位稱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餓死在宮內。齊桓公的5個兒子為了爭權奪位互相殘殺,誰也不管父親的死活。結果,齊桓公的屍體在壽宮中整整擱置了67天,屍體生了蛆也無人收葬,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

  • 3 # 半卷湘簾1123

    這個是有歷史記載的:

    管仲知道齊桓公貪圖享受,親近小人。於是他在臨終前特別提醒齊桓公,千萬不可任用易牙、豎貂和衛公子開方。

    管仲說:“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

    管仲說:“衛公子開方捨棄了做千乘之國太子的機會,屈居齊國侍奉國君十五年,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沒有父子情誼的人,如何能真心忠於國君?況且千乘之封地是人夢寐以求的,他放棄千乘之封地,俯就於國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過於千乘之封。國君應疏遠這種人,更不能任其為相了。”

    管仲還說:“豎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是不會真心忠於您的,請國君務必疏遠這三個人,寵信他們,國家必亂。”

    後面 齊桓公 並沒有聽管仲的忠言。

    齊桓公病重後,易牙、豎貂見齊桓公已不久於人世,就開始堵塞宮門,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去。有兩個宮女乘人不備,越牆入宮,探望齊桓公;桓公正餓得發慌,索取食物。宮女便把易牙、豎貂作亂,堵塞宮門,無法供應飲食的情況告訴了齊桓公。

    桓公仰天長嘆,懊悔地說:“如死者有知,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仲父?”說罷,用衣袖遮住臉,活活餓死了。桓公死後,宮中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公子為爭奪王位各自勾結其黨羽,互相殘殺,致使齊桓公的屍體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也無人收殮,屍體腐爛生蛆,慘不忍睹。第二年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兵送太子昭回國,齊人又殺了作亂的公子無虧,立太子昭為君,即齊孝公。經過這場內亂,齊國的霸業開始衰落。

    易牙,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一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

    易牙對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魯菜),是有功的。

  • 4 # i閒庭信步

    春秋時期,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跌宕起伏的局勢下,早年雄心抱負,是他最具輝煌的一面,晚年用人不當,是他最悲劇的一面。

    一、齊桓公昏聵施政,用人不當,晚年患病

    1、《史記·三十世家·齊太公世家》記載: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司馬遷在這裡首先講的就是齊桓公不聽管仲病危時的勸阻,易牙、豎刁、開方三個人為了侍奉君主,寧願犧牲自己和親人,做出超過一般倫理人情的事情,齊桓公因此而被矇蔽,大偽似真,大奸似忠,這一點恐怕齊桓公到死才能明白。

    2、《史記》雖然未詳細描述,齊桓公被囚禁捱餓,但是也寫了: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晚年因為患病,無法處理事務,再加上,未及時處理好傳位交接問題,導致幾個兒子相互攻擊爭奪權力位置,宮室空蕩無人問津,晚景淒涼,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給了小人加害的機會。

    二、小人弄權、囚禁宮室。《呂氏春秋·覽·先識覽》寫有:常之巫從中出曰:“公將以某日薨。”易牙、豎刀、常之巫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矯以公令。齊桓公怎麼也不會想到他賴以信任的易牙、豎刁、開方會聯合常之巫,假借自己的命令,閉塞宮門,加築宮牆,不讓齊桓公與外界取得任何聯絡。

    三、無飲無食,身死宮中。《呂氏春秋·覽·先識覽》:有一婦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 婦人曰:“吾無所得。”公又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 “何故?”對曰:“常之巫從中出曰:‘公將以某日薨。’易牙、豎刀常之巫相,與作亂塞高牆,不通人,故無所得。衛公子啟方以書社四十下衛。”公慨焉嘆,涕出曰:“嗟乎!聖人之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以見仲父衣乎?”蒙袂而絕乎壽宮。一個婦人翻牆進入宮中,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了齊桓公,他才明白管仲的良苦用心,正是由於他的偏聽偏信,才導致這樣的結果,怎麼不會有愧於管仲呢。

    綜上,齊桓公的豐功偉績,成在用人上,敗也在用人上,最後活活被餓死,其實呂氏春秋說的是對的,他並不是輕視災禍,也不是厭煩管仲,是因為自己昏聵,智力不急,無法知道管仲的話是對的,所以才會親小人遠賢臣,但是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5 # 偏見和誤解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是一位最有影響的諸侯。當政期間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諸侯霸主,但他晚年昏庸腐化,寵信三個奸佞小人,終於害人害己,落了個異常悲慘的結局。

    被齊桓公寵幸的三個奸臣叫易牙、豎刁和開方。這三個人用滅絕人性的無恥手段來投其所好,騙取了齊桓公的信任和重用。

    易牙是桓公的櫥子,齊桓公曾開玩笑地說想嚐嚐人肉的滋味,易牙就把自己親生的兒子殺死,將兒子的肉蒸給齊桓公吃。

    豎刁為了達到親近齊桓公的目的,主動閹割自己。

    開方本是衛國的公子,見齊國強大主動要求跟隨齊桓公,為了表示忠於桓公,十五年不回國見父母,其父衛懿公被戎人殺害也沒掉一滴眼淚。

    管仲輔佐桓公時,對這三個諂媚小人的意圖瞭如指掌並十分反感。齊桓公41年,管仲病重,桓公問管仲曰:“你有什麼話要囑咐我嗎?”管仲說:“我希望你不要相信易牙、豎刁和開方。”桓公說:“易牙殺死自己的兒子來滿足我的慾望,豎刁主動閹割自己來親近我,開方為了忠於我,十五年不回家,難道對他們還有所懷疑嗎?”管仲說:“正因為如此,才不能相信他們。像殺死親子、閹割自己、背棄父母這樣的事都能忍心幹得出來,怎麼又能忠於國君呢?這種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問:“仲父何不早說?”管仲喘息未定說:“這三人就像洪水,我就是國君的堤壩,如今堤壩欲去,恐有橫流之禍,望君遠之。”齊桓公點頭答應。

    管仲死後,齊桓公生病,易牙、豎刁、開方等人立即原形比露。他們忙於在桓公的十多個公子中拉幫結派,爭奪權力,尋求新的靠山,把朝廷上下鬧的烏煙瘴氣,齊國從此陷入混亂,再也沒能重登霸主地位。

    按說齊桓公是當局者迷,管仲沒能匡正君側應該負有責任。後來桓公病重,這三個奸佞小人掌握了朝廷大權。此時他們不再唯桓公馬首是瞻,而是挾群公子作亂,把桓公幽禁在冷宮,門前築起了一道高牆,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絡,連飯也不許送,桓公靠著屋簷流下的雨水苟延殘喘。

    據說有一婦人翻牆進入桓公的住處,看到桓公已人非人鬼非鬼的樣子甚是可憐。桓公好久沒有看到人來,像見到救星似的求她:“給我一點吃的吧!”婦人說:“沒有呀。”桓公說:“給我一點喝的吧。”婦人說:“沒有呀。”桓公說:“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婦人說:“易牙、豎刁和開方互相勾結作亂,他們把你囚禁起來,外面築起高牆,堵塞了宮門,不許任何人進來,他們正在爭奪權力,哪裡來的吃喝呢?”至此桓公才如夢初醒,連連嘆息,流著悔恨的淚水說:“唉,管仲真有聖人的遠見啊!如果死而有知,我有何面目去見他呢?”於是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臉,悲慘地死去。

    易牙、豎刁等人只顧扶持公子爭奪王位,一代雄傑竟被活活餓死,他們依然不管不問。桓公死後,遺體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無人收殮,屍體腐爛臭氣熏天,綠頭蒼蠅滿宮飛舞,蛆蟲到處亂爬,一直爬到宮外。

  • 6 # 藍調小鋪子

    我們都知道,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前期可謂天下霸主,但到後期就變得昏庸無能,聽信奸臣小人的話,導致自己被活活餓死,也淪為天下笑柄。

    管仲臨死之前,齊桓公曾經問他,他死之後,誰可繼位丞相之職,管仲反問他你覺得呢,齊桓公,連說了4個人,分別是鮑叔牙,易牙,豎刁和開方。管仲都說不行,最後說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用顯朋做丞相,但是齊桓公沒聽他的,反而就用了之前那4個人。最後齊桓公老了,齊國發生五公子之亂,大家都忙著奪位,誰還管齊桓公啊!所以他最後被活活餓死,屍體已經腐爛,很多天之後才被發現。

  • 7 # 小鎮月明

    管仲相齊,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春秋首霸的偉業,演繹了一段君臣佳話。

    歷史有多少的君王,前期英明神武,晚年卻貪圖享樂,任用小人,典型的唐玄宗李隆基以及本文的主角齊桓公。

    管仲年老之時,齊桓公開始重用三個人,分別是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非常有意思,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易牙:齊桓公的廚師,因為齊桓公說了一句“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唯獨沒有吃過人肉”。易牙一聽,二話不說,回家就把自己的兒子給剁了,烹飪之後給齊桓公吃。

    豎刁: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為了表示自己對齊桓公的忠臣,竟然狠心把自己給閹割了,還是下得了手。

    開方:和前面兩個仁兄比起來,這個哥們火候還是差點。開方本是衛華人,父親死後,他為了能繼續待在齊桓公身邊,竟然拒絕回去守孝。

    因為這三個人的上述表現,齊桓公認為這三個人是大大的忠臣,值得重用。可是管仲不喜歡他們,齊桓公也沒有辦法提拔他們。管仲一死,這下好了,齊桓公立馬就開始重用這三個人,卻沒有想到這是自己厄運的開始。

    管仲死後的第二年,易牙等人逐漸掌握了齊國的朝政大權。趁著齊桓公生病不能上朝,易牙竟然派人把齊桓公的寢宮給圍起來,不準大臣去探視,然後把齊桓公關在一間小屋子裡,不給任何食物,僅僅留了個狗洞。

    朝堂之外,易牙等人夥同齊桓公的五個兒子開始爭奪齊國國君的位置,引發了齊國內亂,是為”五公子之亂“。至於齊桓公,沒有人再去關心他,整整67天之後,才被人發現已經餓死在內宮,都已經長蛆了。

    說到底,齊桓公最終被活活餓死,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 8 # 穿雲箭1977

    謝邀。上面的回答已經很好地還原了歷史書的記載,說白了是因為自己昏庸不明、用人失察,又急於擺脫管仲的束縛想證明自己離開了管仲一樣是春秋霸主,人太想證明自己時往往會剛愎自用甚至逆反心理,你說不行的我就要說行,其結果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可悲的齊桓公,果然政治上是個“小白”——人如其名啊!

  • 9 # 仰望xingchen

    《史記》中有一段精彩的註釋:“公有病,易牙,豎刁相與作亂,塞宮門 築高牆,不通人有一婦人逾垣人至公所。公日:‘我欲食。’婦人日:"吾無所得"。公日:"吾欲飲"。婦人日:"吾無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豎刁相與做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故無所得。"公慨然嘆,涕出,日:"嗟乎、聖人所見豈不速哉! 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見伸父乎?’蒙衣袂而死於壽官,蟲流於戶,蓋以楊門之扇,二月不彈也。”

    在這場官廷亂事中,一代霸主齊桓公淒涼地餓死了。無人殮其屍,以致齊桓公的屍體擱於官中長達六十七天,蛆蟲都溢於戶外,卻也無人發覺,從此,齊國走向衰落。

    歸根結底, 錦衣玉食的齊桓公能被活活餓死,實在怪不得別人,英雄末路,是他自己所走,壯士折節,是他自己作踐,這就是說,齊恆公霸業之興,在於他用對了人。同樣,齊恆公霸業之衰,在於他用錯了人。齊粗公的一世英名,最終敗壞在他所寵幸的依臣易牙、豎了和公子開方身上。所謂成敗,皆是種因得果。

  • 10 # 楊正再

    1.活太久了,自己信任的又真忠心的人基本活不過他,先死了,沒有幫手了!

    2.老了後,心智退化,看人用人不準了,還缺乏鬥志

    3.太子問題沒有明確,搞得幾個兒子大家都有機會,都想,都敢!

    4.大環境不好,禮崩樂壞的高峰期,弒君如同兒戲

  • 11 # 西樓青門外一笑談文史

    春秋時期,東周王室衰落,再也無法控制天下諸侯了。春秋爭霸,群雄激盪,先後產生了最耀眼的五位霸主,最輝煌的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朝拜,睥睨天下!春秋五霸的人員有幾種版本,但不管哪個版本,齊桓公都是當之無愧的春秋首位霸主!

    然而,齊桓公也是5位春秋霸主中,下場最為悽慘的一位霸主!晚年竟然被活活餓死,屍體臥床長達67天!

    齊桓公死裡逃生當上國君後,聽從鮑叔牙的建議,重用差點射死自己的管仲為相。對內,起用出色人才,整頓朝綱,實行改革;對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以周天子的名義,討伐有過錯的蠻夷或諸侯,這應該是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經典案例了!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上位才6年,鄄地會盟便被諸侯國君共推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正是確立!從此,齊國的政治力量、軍事力量、經歷勢力均無他國可匹敵。齊桓公一生,九合諸侯,武力與德行並用,各個諸侯國對其也是心服口服,這是後來其他春秋霸主難以企及的高度。

    齊桓公一生賢明英武,可惜管仲去世後卻昏庸不堪,晚節不保。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齊桓公卻沒有聽從管仲生前的一再囑咐,重用了易牙、衛開方、豎刁三位小人。

    易牙本是一位著名廚師,菜做的特別好,深得齊桓公喜愛。齊桓公一生山珍海味全都吃過,有一天就隨口感嘆了一下沒吃過人肉。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竟然把自己4歲的兒子殺了做成肉湯,給齊桓公做了午膳!管仲認為他,為討好國君連親兒子都殺而烹之,沒有人性,是為小人,不可重用。

    衛開方本是衛國貴族,跑到齊國當官,15年沒回過家,父母死了都不回國奔喪。管仲認為他,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愛,還能愛齊國國君?

    豎刁為了表示對齊桓公的忠心,自己把自己閹割了,成了一位太監,這樣就能天天在宮裡陪著齊桓公了。管仲認為他,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怎麼可能忠君愛國?

    可齊桓公沒聽進去管仲的話,就認為這三人這麼做都是為了自己,是忠於自己的表現,於是就繼續重用這三個人。後來齊桓公病重,易牙、豎刁、衛開方這三個人終於露出了陰險的一面,各自擁立公子,把齊桓公禁錮在寢宮內,外面築上高牆,不給飯菜,也不讓其他人進入,齊桓公竟然被活活餓死在寢宮內!齊國5公子互相攻打爭奪王位,沒人理會齊桓公,齊桓公的屍體就在床上放了67天,屍蟲遍地!

    可憐一世英明的齊桓公,晚年太悽慘,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悽慘的國君!而齊國國力也迅速衰落,霸業終結!

  • 12 # 一丹流青

    晚年的齊桓公,自我膨脹,對周圍的人缺乏清醒地認識,任用小人,終死於小人之手。

    齊國重臣管仲臨死的時候,齊桓公曾經詢問管仲今後的人事任務問題。

    齊桓公問道:“以後的話,我還可以相信哪些大臣?”

    人精管仲非常知道齊桓公的自大,臨死前還不忘拍馬屁:“知臣莫如君,最瞭解大臣的人,當然還是君王你呀!"

    齊桓公心裡那個美呀!

    於是繼續問道:“你覺得易牙怎麼樣?”

    面對重大人事諮詢,管仲不得不說實話:“一個透過殺掉自己的孩子來討好君王的人,你指望他能愛君王勝過愛自己的骨肉嗎?此人不可以重用!”

    原來,齊桓公有一次感嘆:“老子什麼都吃過了,可惜就是沒吃過人肉。”

    等到飯點時,易牙獻上一盤烹煮好的肉食給。

    齊桓公一吃,覺得味道不一樣,問他:“這什麼肉啊?跟平常吃得不同啊!”

    易牙回答:“這是我兒子的肉。”當時,齊桓公感動不已啊!瞧瞧,這個大臣多貼心啊,為了我吃口人肉,連自己的兒子也不要了!忠臣啊!

    現在聽到管仲反對重用易牙,心裡頗不以為然。

    於是,齊桓公又問:“開方這個人怎麼樣了?”

    管仲回答:“開方當年不惜背叛自己親人,前來討好君王你,還說君王你就是太陽,親人不過是塵埃。這種缺乏親情的人,是沒有底線的!你切不可以親近這種人啊!”

    齊桓公心想開方不過是愛戴我這個國王嘛,那有這麼不堪!

    接著,齊桓公又問:“那豎刁怎麼樣?”

    管仲一聽,心裡有一萬隻神獸跑過,你丫看重的都是什麼人啊!!!

    但為了自己親手建立的國家,不得不耐心回答:“豎刁透過閹割自己,以便進宮來伺侯你。這種人非常可怕!一個連自己都不愛惜的人,怎麼可能指望他愛君王!此人不可重用!”

    可以說,管仲不僅是一個賢臣,更是一個人精,因為他能充分的瞭解人性和把握人性他知道:任何不敬愛親人和愛惜自己的人,都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都是沒有底的人,都是殘酷的人!

    可惜呀,齊桓公終究沒有聽進去管仲的話。

    你想啊,成天有三個人想方設法來討好你,這多讓人愉快啊!

    再說了,我是齊國的王,他們三人只是愛戴我啊!才那樣嘛!

    齊桓公後來還是重用了這三個小人,使得齊國後來大亂。

    齊桓公最後也餓死在宮裡面,死後長期沒人辦喪事,連屍體都被蟲啃得亂七八糟。

    所以說,人啊!千萬別膨脹,不要以為別人對你好是應該的,尤其不要在你得勢的時候,以為那些不近人情的人會真正對你好,他們其實只是對你的權力和財富獻媚!

    如果你真信了這些小人的話,你就SB了 !齊桓公就是一個反面教材啊!

  • 13 # 潁川耳東

    齊桓公在我看來個雖貴為春秋首霸,但絕稱不上是什麼明君,最起碼不是始終的明君。

    齊桓公也就是江小白,錯了,是姜小白。春秋時齊國國君,在位任用管仲在齊國實行改革,發展國力;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得到各諸侯國的擁戴,憑此九合諸侯,當了整整四十多年的霸主,稱之為春秋“首霸”沒有什麼不妥當的。

    這是齊桓公早年英明的一面,他最初也是能夠察納雅言的。《詩經》上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善始者多,善終者少。戰國時的趙武靈王是這樣的人,齊桓公同樣是這樣的人。

    公元前645年,經緯大才管仲逝世。他臨死之前千叮萬囑,告誡小白,遠離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佞臣。易牙是誰,是能把親生兒子煮了獻給國君的畜牲;豎刁為了諂媚齊桓公,閹割了自己;開方為了能在齊國有一席之地,得知父親死在衛國都不去奔喪。

    管仲評價道,一個人連自己的兒子都能殺了,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愛戴,君上還能指望他們效忠你嗎?

    果然,管仲一語成讖,在他死後第二年,齊桓公就病倒了。這個時候朝野大事,無不經過這三個奸臣之手。易牙夥同豎刁,把病重的齊桓公丟在一件不間天日的小房子裡,門窗楔死,只留了一個狗洞。也不送飯送水,每天就是看看齊桓公還有沒有氣。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十二月乙亥,無竟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

    就這樣沒幾天,一代霸主齊桓公活活的餓死在宮中。事情還沒完,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君位,竟不管其父死活,互相舉兵殘殺。可憐的齊桓公,他的屍體整整65天無人收葬,屍身上爬滿了蛆。

    早起的齊桓公不輸與後來的秦國孝公,晚年的悽慘更甚後來的趙武靈王。評價他的一生平,孔子云:正而不譎。意思是正派而不詭詐。其實是有明君之德而無明君之能。這樣的君主,遇賢臣則明,遇奸臣則暗。

    齊桓公被餓死,可以說是自己咎由自取。被困宮中無人知曉,是易牙豎刁之輩的作為,餓死而無人收屍是子孫不肖,愛惜權利勝過親情。倘若齊桓公能夠聽從管仲的臨死之言,想必晚年不會這般悽慘。

  • 14 # 超哥說成語

    但是,這麼一個霸主,你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結果是如此的悽慘,竟然是被餓死的。事情都有其必然性,仔細分析齊桓公的個性,稱霸有他的道理,結局悽慘也不是偶然的,從他的所做所為裡可以找到一些必然。

    齊桓公有想法、有魄力、能任用管仲、鮑叔牙、甯戚等一批大才,特別是不計管仲的射勾之仇而重用管仲,並且能充分信任管仲,能聽管仲的建議,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齊桓公還有個特點就是講誠信、肚量大,贏得了各諸侯的信服,實力加威信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

    齊桓公作為一個人,具有普通人的缺點,最明顯的就是喜歡美食、喜歡狩獵、喜歡飲酒、喜歡美女,喜歡能享受到的各種享受。曾經一切決斷基本上都交給了管仲,自己樂得清閒,享受在狩獵飲酒之中。身邊有三個能讓他得到享受的親近的人:易牙、豎貂、開方。

    齊桓公很喜歡這三個人,但是沒認識到這三個人的危險。管仲很瞭解齊桓公是個樂於享受的人,因為齊桓公能聽進去管仲的話,管仲平時就替齊桓公把握著這個度,即能讓齊桓公得到享受,又不致於亂國。就像河堤一樣替齊桓公擋著河水。

    管仲病危的時候,知道齊桓公把握不住這個度,臨終前提出讓鮑叔牙接他的位,讓齊桓公遠離三個小人。鮑叔牙即位後,知道自己做不到像管仲一樣替齊桓公把握這個度,就提出讓齊桓公遠離三個小人才同意即位,好在齊桓公下了狠心把三個小人趕走了。

    齊桓公把豎刁、雍巫、開方三個人趕走後,是吃飯沒胃口,晚上失眠,面無笑容。實在受不了了,就把這三人又招回來了。鮑叔牙聽說後憤鬱成疾,發病而死。這下不要緊,這三人逐漸掌握了權力。

    齊桓公還有個問題就是沒有早點確定接班人。六位公子中,無虧年齡最大,按說是應該立為太子,後來桓公看公子昭德才兼備,就在葵邱會盟時,把昭託付給了宋襄公。五公子中,只有公子雍安分守己,其他五位公子,各自培養自己的勢力,互相猜忌,為後面埋下了隱患。

    因易牙和豎刁是公子無虧的同黨,桓公生病後,易牙和豎刁只把公子無虧留在宮中,並假傳桓公的命令,不許群臣和眾公子入宮。並把侍候桓公的人,都趕出宮,又在寢室周圍,修了三丈高的牆,只在牆下挖一個小洞,早晚讓人鑽進去打探生死訊息。

    一代霸主,這時沒的吃沒的喝,身邊連一個人都沒有,熬了幾天終於歸西了。公子昭逃到了宋國,其他四公子各自帶著自己的家丁死士,來到宮殿爭奪王位,害得齊桓公的屍體擱了六十七天還沒下葬,令人唏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你們是怎麼熬過來的?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