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興名陳
-
2 # 使用者64447103542
山本五十六
就是這個小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讓美國加入同盟,為人極為嚴格也是這樣的性格日本海軍的軍事素質不比陸軍差,儘管不主張對英、美、荷開戰,但堅決執行大本營決策。強調先發制人、力主在對美開戰之初以艦載航空兵襲擊珍珠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確保日軍進攻東南亞的翼側安全。他也是第一個被美國動用“斬首”的日本將領!
張自忠
張自忠我國抗日名將,曾臨沂向城戰鬥、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戰功無數,他率領這29軍與日寇抗擊,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以死報國錚錚鐵漢,向抗日英雄敬禮!
楊靖宇
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不得不說東北出了很過鐵骨錚錚的漢子,老英雄也是這也的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餓了吃樹皮,就連日本鬼子都很敬佩,終因寡不敵眾,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他持平手中匣子槍,厲聲怒斥:“誰是抗聯投降的,滾出來我有話說。”
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外號剃刀 以嚴厲殘暴 手段毒辣出名,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被授予陸軍大將從二位勳一等功二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任大政翼贊會總裁、日軍的陸軍大將、陸軍大臣和第四十任內閣總理大臣,是二戰的甲級戰犯,任內參與策劃珍珠港事件,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引發美日太平洋戰爭,戰後被處以絞刑。
薛嶽
陸軍一級上將。抗日戰爭時期,薛嶽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著名戰役,指揮了蘭封會戰、4次長沙會戰。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連年征戰,功勳累累,被公認為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僅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10餘萬人。使他名聲顯赫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第106師團,是中國軍隊首次全殲日本1個師團。
-
3 # 我的天空很晴
能打的將領很多,曼帥屬於帥,屬於具體制定戰略,類似朱可夫,艾森豪威爾,而不是具體衝鋒陷陣的將領。具體衝鋒陷陣能打的有隆美爾、古德里安、巴爾克、胡貝、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巴頓、蒙哥馬利等等,防守大師有莫德爾,朱可夫也是。
-
4 # 寡慾heart
隆美爾
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總是站在炮火最密集的地方,他的裝甲師被敵人稱作“魔鬼之師”使敵人聞風喪膽。正是因為有了他,他們的部隊創造了裝甲師行軍史上的奇蹟。對於妻子,他又是最忠誠的丈夫,無論炮火多麼飛揚,他每天總是給家中的妻子寫信,這無疑是每個女孩最渴望的。在敵人當中,他又是最受尊重的將軍,他們給他“沙漠之狐”的美譽,但他又是敵人最怕的統帥,以至聽見他的名字,沒人敢跟他對陣。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雖然很少參與政治,但是他知道政治的重要性,而不像巴頓那樣的純粹式的崇尚武力,欲凌駕武力與政治之上。當戰爭發展到最後德國沒有希望取勝的時候,從德國人民自身的利益出身他想希特勒提出是該用政治解決問題的時候了。古德里安
他是納粹德國陸軍一級上將古德里安,德國裝甲之父 ,閃電之父,因為他是閃電戰英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堪稱二戰中陸戰上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初戰波蘭,閃電般的一舉擊敗了堅強的波蘭人。二戰法蘭西,他在兩週之內橫掃法國。他的進攻速度不僅令對手,甚至令他的上級和希特勒都感到震驚。(沙漠之狐隆美爾那時才是裝甲7師的師長)三戰蘇聯,他更是將閃電戰發揮至極詣。在五個月內,連戰連捷,兵鋒所指,擋者披糜,戰車直逼莫斯科城下,俘虜蘇軍幾達兩百萬人。雖然德國戰敗了,但是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名字將永遠記在人們的腦海之中。
曼施坦因
全名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出身普魯士貴族。由一位軍官格奧爾格·曼施坦因撫養長大,故雙姓。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既精通戰略,又精通戰術的軍事指揮官之一,是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之一,並居首位。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利德爾·哈特稱他是希特勒麾下最會用頭腦打仗的將領。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曾參加一戰,先後擔任過柏林第三軍區參謀長、參謀部第一處作訓處長、總參謀部首席軍需部長。1939年,制定西線作戰方案(被稱為“曼施坦因計劃”),被德國高層採納實施,因為主張陸軍建立“突擊炮”兵種,直接導致了西歐戰敗投降。1941年9月-1942年7月,出任第11集團軍司令期間,組織指揮了“克里木戰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殲滅蘇聯克里木方面軍,俘虜蘇軍超過46萬,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1943年2月-3月,指揮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發起“哈爾科夫反擊戰”(著名的“反手一擊行動”),達到其軍事生涯的頂峰。1944年3月30日,被希特勒卸任。1945年,被英軍逮捕,判處18年有期徒刑,因為在監獄表現良好,於1953年,提前釋放。著有戰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帝國之鷹”。
-
5 # 五星紅旗蕩倭平夷
雖然沒有收到邀請,我還是不請自答了,題主的問題提得比較籠統,我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麼,因為二戰畢竟不是古代戰爭,不能單純的用武力來評價一個將軍,所以我將分為兩個方面來闡述觀點:第一,戰術上最能打的將領,這個第一的寶座無疑是隆美爾的,因為再也沒有一個人,在兵員、裝備、後勤條件全部劣勢的情況下,能夠如此精準打擊敵方軟肋的。按照戰場綜合實力的交換比來看,隆美爾絕對是最高的,且沒有之一。隆美爾領導的非洲軍團,最初只有第21裝甲師的前身——第5輕裝師,以及少量的第15裝甲師部隊,總人數大約在1萬人左右。後來又有補充,較長時間的編制為:第15裝甲師和第21裝甲師編為“非洲軍”,第90輕裝師和“非洲軍”以及義大利部隊一起編為德國非洲軍,4萬人左右,最多時8萬,坦克最多不超過550輛,飛機350架,火炮1200門。英國第八集團軍,1941年 9月起,以尼羅河集團軍為基礎組建。轄第十三軍和第三十軍,初共6個師另 3 個旅(其中印度師、紐西蘭師和南非師各 1),共12萬左右,最多時23萬人,坦克 1440輛,飛機1500 餘架,火炮2300多門。非洲軍只有半數坦克是III型以上型號,1943年,才部署33輛虎式。而英軍後續補充的基本都是謝爾曼。由於盟軍控制著地中海,非洲軍的補給水平長期維持在需求量的1/3左右。隆美爾手上沒有一支在德軍內排的上號的精兵,而蒙哥馬利帶領的,則是關係到英國陸軍最後尊嚴的部隊。交戰過程咱就不說了吧,我相信,隨便換了誰,也不可能比隆美爾做得更好。第二,戰略上最能打的將領,這個也只能是曼施坦因,閃擊波蘭咱不提,英法嚴重放水,那打敗法國,卻明明白白是曼施坦因的策略(別說古德里安,他只是執行者),再看看東線,基輔戰役,德軍50萬對蘇軍85萬,以17萬人的代價,殲滅65萬蘇軍。還有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只有不到14萬的兵力,蘇軍有28萬左右,而且戰役初始態勢是德軍相對分散,蘇軍比較集中,最後德軍損失1萬2,蘇軍損失8萬6。我相信,把誰放在曼施坦因的位置上,也拿不出這麼牛逼的戰績。放眼整個二戰,除蘇聯以外,任何其他國家將領要想在同等條件下與曼帥打陸戰,基本都是分分鐘被碾碎的節奏。至於海戰,這個德國確實不行,因為先天不足,所以沒有可比性,無論是尼米茲對山本五十六,還是斯普魯恩斯對南雲忠一,就戰場實力而言,誰也沒有處在絕對劣勢,至少不像德軍的處境那麼艱難,所以要我說,這些人排進前十都比較困難,就別說什麼第一了。要說我軍最能打的將領,我認為是粟裕,四大野戰軍中,雖然華東野戰軍的地盤是相對富裕的,但鬥爭環境確實最殘酷的。林彪尚有“四平”之恥,粟裕卻無“黃橋”只恨,林彪常勝是靠不打無把握之仗得來的,粟裕常勝卻從未打過有把握之仗,從運動戰的能力來看,此人算得上是中國的隆美爾了。
-
6 # 黑子114
曼帥首先具有戰略眼光毋庸置疑,但是同時也是戰術家,別忘了蘇德戰爭初期他是北方集團軍下屬第56裝甲軍軍長,他身先士卒,體恤士兵,戰功顯赫。可以說二戰所有將領中論綜合職業素養無人能出其右!曼帥要是能出人德軍總參謀長掌管實權的話歷史可能會重寫,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有戰略家潛質。戰略家要求以少勝多,要求完成不可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怎樣達到這一目的,有的利用對手錯誤或漏洞,或者採用其他意料之外的辦法。
嚴格說了,我們都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