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諧道子
-
2 # 有待山房
本人過手壺不多,一年也就大幾十把,對壺有一定的第一感覺了,正像有的朋友也說了,後仿的。同意。第一眼一看就像新的,老也老不過90年代,甚至感覺很新。
另,壺蓋上特意蓋上“曼倫”,想告訴壺友這是“謝曼倫”老師的,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
3 # 玩物亂志
所謂文革壺是什麼壺,可以問度娘,但是強調一點,紫砂壺是文玩的種類,不要抱著古玩的心態去玩。
紫砂壺屬於易碎器皿,能完整儲存流傳至今不容易,所以很多人把它的價值等同於瓷器,這兩個領域有本質區別,紫砂壺在時期代表性方面不強,而瓷器卻很具備代表性,有一種說法是文革時期顧景舟等等大師都在做廠貨,因為是國家出口用所以不會署名,買文革時期的壺有很大機率能夠撿漏,撿漏,這個才是關鍵點。
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那時的大師作品不見得比現在一些具備新思想的青年一代更好,所以價值怎麼樣,其實是看你價值觀是什麼,君不見鹹魚1000左右轉讓的大師文革壺數不勝數,這個行當重來不缺造價和高仿,精準營銷到撿漏心態的客戶。
所以是不是文革壺不重要,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標準的審美觀,只要這把壺你喜歡,它一定不會差
-
4 # 董時琛
這把壺是新仿的,好的文革壺還是值得收藏,把玩-雖不是專收壺但上手過很多,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徵和紀念意義,後來成名家的亦有在壺蓋刻印字,底許多打廠名,關鍵要認真看壺是否到代及壺型,後來有許多仿製文革壺,請多加註意,好的文革壺比現新造的壺還好。這看各人的愛好了。
-
5 # 逸品壺ypzs971
"文革壺"以1972年為界限,有前後兩種不同的面貌特徵。由於"文革壺"是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生產的普通商品壺,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風雲變幻,歷時十年的"文革壺"也呈現出多種風貌,一般以1972年為界限,先後出現兩個階段。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1971年,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工藝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早期特點。
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周恩來總理指示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醜惡的"都可以組織生產,並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思想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所以,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表現為器形設計有了極大的發展,新的壺式不斷出現。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只是儘可能的採取迴避態度,所以紋飾題材內容方面沒有發展。但"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但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文革壺"雖然檔次低,但質量普遍較好,而且有的還是出自名家之手。由於當時以生產一般商品壺為主,很多技藝很高的老師傅也都參加一般商品壺的製作。所以"文革壺"中不少是出自高手,甚至是大師級的人物之手。例如,已故大師朱可心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就製作過近百把"矮竹苞"紫砂商品壺。
具體文革時期紫砂壺的好壞具體還是要看工藝如何?
-
6 # 玩泥草堂
什麼是文革時期的壺?
主要時間段為1966至1976年間的紫砂壺,為文化大革命期間“歌頌”領袖,鼓舞人民為樣式模板的紫砂壺。
文革時期的壺主要特徵有:1、裝飾
文革期間紫砂壺的裝飾多為簡潔不浮誇,主要以泥繪為主,到後期多為陶刻。
2、款識
文革前期多不留款識(不漏款識,小古猜測也是怕一個失誤就牽連到自己),中期多為留數字和工號,後期印名或者印“中國宜興”
3、泥料
泥料為紫砂互廠統一配置加工,所有制壺者為同一泥料。紫砂互廠開採的泥料砂性大,目數中等(也有目數高的),極少區分優劣質。
4、工藝
流水線形式,趕工不趕質,多以磨具擋胚成型,全手製的比較少,壺把處哈夫線較為明顯。(也有師傅明針過,並不是判斷標準之一)
為什麼炒作文革時期的壺?受當時的大環境影響,宜興紫砂壺廠在1966至反動派被打倒期間,多以偉人詩詞、領袖頭像、紅衛兵、工人等形象的刻繪的紫砂壺。
而商人炒作的由頭是偉人的刻繪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是見證歷史的產物,並且流傳到現在的文革壺極為少見,買一把就少一把。
實際上,很多人說,文革時期的紫砂壺沒必要去炒作,因為文革時期的泥料製成的紫砂壺算不上有多好。泥料差、窯溫把控不足、做工粗糙等等都是文革壺被人詬病 的地方。
文革壺真的有這麼不堪?其實這個也是分人和工的,紫砂壺在文革期間給影響到的只是“主題”上,風格偏獻媚,“歌頌”為主。
當要是說做工什麼的,完全沒有影響。反而那時候有很多老藝人也投入其中,像朱可心大師、顧景舟大師等等都成批次製作過。
文革壺多以偉人和其思想為主題,加上有不少大師的“助拳”,讓商家有以噱頭炒作。
具體文革壺好不好?說到底還是像明清時期的壺一樣,還是得看制壺者和工藝。
不然隨便一把粗製濫造的壺,流傳多年的紫砂壺就能成倍的溢價,那明顯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學的。
最後,商家宣傳文革時期的壺便宜什麼的,千萬別信什麼撿漏的,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
7 # 桃花不識東西晉
文革前
紫沙壺用名洋鐵桶
文革期間
紫沙壺用名直型
製作人的名款大都是一個字
印在執手下部或蓋子氣孔旁
-
8 # 茗玥堂紫砂藝術交流
看茶壺裡面做工還可以,外面感覺粗糙點,不過這茶壺個人喜歡就好。個人感覺這種花器比較適合擺設。
-
9 # 多彩金幣星球
壺的工藝有點粗糙,你是看上蓋款的名字了吧。
看看我的
回覆列表
我理解文革壺指的大概就是60年代中期到改革開放這段時間。狹義的具體到文革時期的,上面帶有明顯文革文字、標誌風格的這類壺。任何時候壺質量都有高低,不能一概而論。具體還要看泥、型、工、款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