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者陳橋
-
2 # 虎哥吧
王陽明一生沒有寫書籍,留世的都是心學弟子根據其講學記錄下來的講話文字,經過其弟子整理流傳於世的,他的一生都在踐行心學中的立世公式,一生都在傳播心學心經,真正的聖人不用寫書,他的靈魂永留萬代。我們用一生來感悟陽明心學。
-
3 # 先秦簡史
真是太多了,隨便去一個讀書類app都可以搜到很多。如羅智的《王陽明心學全書》、呂崢的《明朝一哥王陽明》、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許葆雲的《王陽明的六次突圍》等。都還是可以一觀的!
-
4 # 代用名
王陽明的心學,
就是弟子們摘錄老師的集錦書名字叫《傳習錄》
這本書看懂就能悟道了,但一定要看原文才知明原意如何講究:循天理,去人慾(遵循天則規律,去盡私慾障蔽)
王陽明本人不出書沒出語錄,傳習錄是弟子們向老師在探求學問中的對答與闡述的筆錄,有針對事與物也有針對理與人情世故、有廣泛處也有精細處,在研讀之時要看內容所指“是點還是線或是面”範圍與概念才不會混淆錯亂。儒學知行合一的講究與應用與普通書不同。聖人說過傳書不如無書。因為人有高中低之分,中上者看懂能明,中下者看不懂反而扭曲了適得其反。
人就是這樣超出自己的認知運用與理解就會格格不入,有的會排擠甚至歪曲出現負面反應導致混亂不堪,也會引發正反抨擊或噴罵互毆有反於初衷…至聖學說是要傳達給人們真理的,倘若扭曲了傳書還真的不如無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問題與事故。哎,所以聖人本也想要指導幫助更多的人但是人自身不上進,聖人也難以傳授明道真理。
-
5 # 福言文苑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來的"知行合一"思想,至今仍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現在仍極受推崇。在後期創辦書院,傳習弟子,又被稱為"陽明學派“,其學說被廣為傳頌,為後人崇仰。
其主要哲學著述有《答顧東橋書》、《傳習錄》、《大學問》、《答友人問》、《語錄》、詩歌有《立春》、《觀傀儡次韻》、《舟山除夕》等,散文有《瘞旅文》、《與毛憲副》等。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書》38卷(為弟子門人所輯),又稱《陽明全集》。
臺灣也很崇仰王陽明,專門把當地的草山改為"陽明山",併成立了"王陽明研究會"。
-
6 # 小紅花音樂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
首先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個人也是十分喜歡王陽明的。
本回答,將會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寫王陽明的著作有哪些,
接下來會有每本書的簡介
最後是我對閱讀王陽明書籍的看法與體會。
一、王陽明的著作
個人所著
《傳習錄》 《朱子晚年定論》、《 五經臆說》、《大學問》
詩歌
《立春》、《觀傀儡次韻》、《舟山除夕》等。
散文
《瘞旅文》、《與毛憲副》等
(這兩篇皆收於《王文成公全書》)
作品集
《王文成公全書》38卷(為弟子門人所輯),又稱《陽明全集》。
二、書籍簡介
《傳習錄》
《傳習錄》是哲學著作,作者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朱子年定論》
《朱子年定論》,是明朝大儒王守仁重要哲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了王守仁的心學思想。《朱子晚年定論》對陽明心學的發展和傳播有重要影響。
《五經臆說》
《五經臆說》為明朝大儒王陽明的哲學代表著作之一。《五經臆說》是王陽明遭遇貶官,在中國西南偏遠之地擔任驛丞時所作。
《大學問》
《大學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守仁(王陽明),這本書是王守仁(王陽明)的綱領性哲學著作,被其弟子們視為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
《觀傀儡次韻》
《觀傀儡次韻》是明代詩人王守仁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反映出詩人被貶謫後憤世嫉俗的心境。
《王文成公全書》
《王文成公全書》是清同治光緒間(1862-1908)浙江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代王守仁。該書共三十八卷,收錄了《宋子晚年定論序》、《修道說》、《大學古本序》等作品。
三、閱讀建議
1.先了解其生平事記及相關思想
2.閱讀其經典原著
3.閱讀名家分析
圖片源於網路
資料源於百度百科
-
7 # 雲淡風清1883506
謝悟空誠邀!王陽明(1472一1529),幼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世稱陽明先生。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陽明先生是心學之集大成者,不僅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北韓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陽明和孔子丶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陽明的學說倡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聖之道發展到了極致,其思想衝破了數百年來中國思想界為程朱理學所壟斷的沉悶局面,風靡晚明,啟迪近代,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這正是經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下面介紹他的書籍
1,《心學大師王陽明》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之一,對增強華人的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幫肋。把這種思想文化,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源泉,變成我們自身的營養。
以古代聖賢為榜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真心誠意,抵達良知。
2,《傳習錄》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傳習錄》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學說的主要哲學思想,也體現了他辨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賢料,同時也是一部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哲學著作,堪稱王門之聖書,心學之經典。
3,《知行合一 王陽明》
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元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咕狂喜,得道舊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透過“知行合一″擁有了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輕了困擾明皇朝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知行合一 王陽明》透過講述王陽明輝煌傳奇為大家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
-
8 # 睿史記
王陽明是明代大儒,他創立了心學,並多次帶兵平定叛亂,文治武功冠絕一時,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具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作為一代大儒,他有許多作品留世,其中包括詩、詞、散文及政論文等等,但王陽明出的書卻不多,只有兩本,一本是《五經臆說》、一本是《朱子晚年定論》。
《五經臆說》作於正德三年,王陽明時年37歲,當時他因彈劾大宦官劉瑾,遭貶官至貴州龍場驛站擔任驛丞,是王陽明的哲學代表作之一,也是王陽明的第一部哲學專著。
在《五經臆說》中,王陽明交代了寫作的緣起,並指出官方的或流行的解經的做法是錯誤的,他以為對《五經》原旨的解讀,不必拘泥於古人,他結合自己的領會,給《五經》寫下註解,整合著《五經臆說》,主要探討了王陽明理解中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學,貫穿了王陽明"心即理"的哲學思想。
這部專著可惜未能傳世,其弟子錢德洪多次想見此書都被王陽明婉拒,後被王陽明燒掉。王陽明死後,錢德洪從廢稿中發現了13條註解。
《朱子晚年定論》作於正德十三年,王陽明的重要哲學著作,集中體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在該書中王陽明認為朱子在其哲學理念中已有心學元素存在,他依據其心學思想重新對朱子的哲學即論著作了新的闡述闡發。
有人說,《傳習錄》和《王陽明全集》也是王陽明出的書,這是錯誤的,《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弟子根據王陽明的語錄和書信匯集而成的書;《王陽明全集》是王陽明死後,其弟子門人將其生前所有作品,包括是個、散文、書信及給皇帝的上疏等。
回覆列表
陽明先生的書就一整套的:《王陽明全集》;在全集之前,《傳習錄》單獨成書。
一、《傳習錄》原文
蕭無陂註譯《傳習錄》
在研習的過程中,習友們買的版本五花八門,比如葉聖陶版本等。我們多方比較,選用了蕭無陂註譯的《傳習錄》(長江文藝出版社),作為統一的研習用書,並且一次性購買了100本。這本書有兩個特點:
1、全面:對於引用和重要的字詞,絕大部分列出了出處,相對其他版本更全面,省去我們查書的時間。
2、方便:有全文白話文翻譯。對於入門小白來說,這個不可或缺。
另外,有很多人推介陳榮捷老師的版本。說實話,這個版本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過於詳細,原文後面甚至有大段弟子的註解原文。一句話,超綱了。
或者鄧艾民老師註疏的《傳習錄》,中州古籍出版社,非常權威,不過沒有白話文翻譯。小白傷不起。
另外,《傳習錄》一開始就是“徐愛篇”。徐愛是陽明先生最得意的學生,相當於孔子的顏淵,因此使得這一部分具有兩個磨人的特點:
1、儒學的概念特別多,比如“親民”、“戒慎恐懼”、“格物”等等。
2、涉及的典籍多,主要有四書、朱熹的四書章句。
我們也碰到了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是:讀得懂就讀,讀不懂就先存疑,往後讀。反正到了後面讀得多了,就自然明白了,因為都是相通的,而且不怕嚇到大家,《傳習錄》讀多了,自然而然會去讀四書。這是我們的親身經驗,就好像小孩子自然想找媽媽一樣,不要問我為什麼。
二、深入學習:傳記
《王陽明大傳》
如果有興趣自己琢磨,可以讀讀關於先生的傳記。深一點如:日本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上中下),特點是生平和思想夾著寫。岡田武彥是陽明學研究大家,紹興先生墓地,就是他幫助募捐修起來的。此書值得收藏。
或者許葆雲等撰寫的傳記。
最後錢穆先生是國學大師,《陽明學述要》(九州出版社)這本書很薄,但都是精要,對於整體把握先生思想的源流和脈絡很有用。
四、全面研究:全集
求簡要的,可以讀《陽明先生集要》,中華書局,上下冊;
《陽明先生集要》
再厲害一點,想要全面研究的話,就必須接觸全集了,可以買《王陽明全集》,線裝書局,全5冊,是最全的版本。如果到了這裡,就學得非常深了。不過,不要忘了踐行哦!
《王陽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