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山2020
-
2 # 英語老師愛聽戲
孩子做作業拖拉,這個問題可能分下面幾種情況。
第一種可能是因為孩子不想做作業的原因。孩子面對老師佈置的作業,心裡邊是牴觸的,不想做的,他還想著他的玩耍,他的夥伴呢。但是呢,她又不能反抗,所以說就在作業上磨蹭。
另外,第二種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上的有困難,所以做事就比較磨蹭。或許他某一科正好是他的弱科,不會的,地方挺多。所以做起來就會磨蹭。
第三種也有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有的小孩做事情沒有急迫感,可能是不緊不慢的。這個需要慢慢的引導。
-
3 # 至尚學邦
最近這段時間,和孩子的居家生活還好嗎?是雞飛狗跳,還是相安無事?
有的家長說:每天三件事:吃飯、睡覺、吼娃!
有的家長說:玩具全玩了一遍,會做的菜全炒了一遍,娃啥時候上學?
有的家長說:孩子手機玩不停,網課上得人焦慮不安,怎麼辦?
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地方的學校已經推遲開學時間了。這意味著孩子們要在家中學習一段時間,這對孩子、家長來說無疑都是個挑戰。
如何讓孩子在家也能好好學習呢?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就非常重要了。
我們為了娃的學習絞盡腦汁,其實父母在孩子學習上,真正應該花費心力的地方,就是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一句最老但又最真金的俗語:“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還不夠,真正重要的是,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某個興趣之後,要親身參與到孩子的興趣裡,並由此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今年的詩詞大會總冠軍彭敏說起自己對古詩詞的學習,就說要先培養起對古詩詞的興趣,感興趣之後再是熟讀背誦。
一位媽媽分享她的經驗:兒子剛上一年級,能背誦的唐詩宋詞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上百首了。這一戰績歸功於爸爸媽媽的潛移默化和有意引導。
原來,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古詩詞非常感興趣,一有閒暇時間就會在家裡“鬥詩”——你說上聯,他接下聯。在這種耳濡目染下,孩子從小對古詩詞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媽媽就有意地教孩子背誦古詩,從最簡單的《詠鵝》,到比較複雜的劉禹錫的《陋室銘》李白的《將進酒》……
再然後,孩子就開始主動有要求了,其實就是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比如學到李白的《靜夜思》,孩子會問李白是誰,他還寫過什麼詩,為什麼他要寫月亮的詩,能不能再學一首跟月亮有關的詩。
就這樣堅持著,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強,在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不錯。
有的家長會有疑惑,一開始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呢?比如,數學英語。
有教育專家提出過,學習要用有趣的方式學習,學英語,可以透過一些英語電影、或者動畫片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或者為孩子找一個適合孩子的英語教育機構,而不是苦哈哈地讓孩子背單詞做題。只要有了興趣,後面的問題就不難解決。
有目標才有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孩子的學習就會變得漫無目的,他們不知道自己該達到什麼目標,就更不要提自主學習的能力了。
有一位孩子剛上幼兒園的媽媽,就一直在為孩子制定小目標,激勵孩子去學習新東西。一開始是“今天到幼兒園保證不哭”,慢慢地變成“在本個月內學會簡單程式設計入門”,然後又是“1個月之內看完《傲慢與偏見》原著,並做好讀書筆記在讀書會上分享”等等,每完成一項,媽媽都會在專門為孩子定製的目標本上畫上一朵小紅花。
看到小紅花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有成就感,自主學習的動力也越來越足。
家長不要陪
陪寫作業這個話題,也算是老生常談了。多少父母被孩子的作業氣到爆炸,想想也是怪不容易的。
陪孩子寫作業,就相當於對孩子說:“我不相信不在我眼皮子底下,你能認認真真做作業。”這種暗示逐漸強化,慢慢地,孩子等於有了柺杖,家長不陪就沒法自己寫作業。之後,更可怕的是,如果爸爸媽媽不盯著,孩子可能沒有辦法獨立完成任何一項自己該做的事。
孩子信任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信任孩子,是親子關係中重要的因素。不陪著寫作業,就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信任你。孩子不被盯,也會認為,爸爸媽媽信任我。
爸爸媽媽要做的是,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是必須的,你要自己記住都有什麼,自己安排時間完成,自己按照老師要求改錯,自己來找爸爸媽媽簽字。如果沒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那熬到半夜不睡覺,也要完成,如果完不成,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適當鼓勵孩子吧在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可以給予適當獎勵,鼓勵孩子認真學習、認真做作業的狀態,告訴他,凡事慢慢來,埋頭下工夫,工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孩子會更有動力去學習去努力。
但是,千萬不要過度誇讚哦!過度誇獎會使孩子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天天誇自己的孩子為天才,那麼孩子多半也會這麼認為,這樣當別人告訴他不是天才的時候,他會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別人都是在詆譭他,從而對別人產生敵意。
適當地鼓勵孩子,要求父母必須真實評價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得好就是好,就要誇獎;如果不是那麼好,就應該告訴孩子還需要努力。
-
4 #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鵬程
一、首先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現在教學的大環境是小學教育初中化:小學生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難度也在一點點增加,小學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並不是很強,跟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2.小學階段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下課之後學生們又要釋放他們的天性----玩,所以對課上的知識並不是很重視。
3.物質條件太好:現在學生們回到家之後很多學生能夠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或是其他遊戲;和這些娛樂比起來,讓孩子寫作業簡直是“煎熬”!
二、對此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1.每天晚上抽出半個小時陪孩子寫作業,一起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做作業的習慣。實在沒有時間可以給孩子請一個家教或者給孩子報個補習班,努力讓孩子跟上其他人,享受學習的樂趣。
2.家長每過一段時間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老師一起幫孩子改掉不愛寫作業的壞習慣。
3.家長應該對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做一個規定,比如必須要寫完作業才可以玩手機,而且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超過兩個小時之後手機就要被家長收起來。
另外,讓孩子養成一個看課外書的習慣,課外書讀的足夠多,孩子就容易對學習產生興趣,也更願意寫作業!
回覆列表
我認為首先要找出孩子拖拉的原因,一是孩子是不是上課沒有聽懂,不會做,拖拖拉拉不好好寫作業的。二是孩子是不是經常上課不專心聽講,經常做小動作拖拖拉拉。
找出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有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可以主動聯絡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裡面的學習情況,在學校裡面作業做的怎麼樣,作業會不會做,有沒有錯誤,哪些題出現了錯誤等等。如果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裡面沒有學會,那他作業拖拉是在所難免的。這時候我們就要給孩子耐心的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他們就能很快的獨立的完成自己的作業了。
還有些孩子是因為平時在學校裡面上課不專心聽講,愛做小動作,養成了一種學習拖拖拉拉的習慣。這時候作為家長,我們就要幫助孩子改掉這樣不良的習慣。一、我們就要和孩子談心,瞭解他的思想動態,分析他上課為什麼不專心,為什麼經常做小動作。並且和老師配合一起讓他改掉不良的習慣。二是他在家裡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陪伴在他的左右看書學習。切不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這樣孩子在作業的時候就不會專心。三、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家長必須要有耐心,決不能動不動就給孩子發脾氣。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時候,如果家長鬍亂給孩子發脾氣,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問題。沒可能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只有關愛和陪伴才能使孩子走向成功。給自己一點耐心,給孩子一點耐心,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