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風尚
-
2 # 道法自然L9
孔子在為易經寫的《繫辭傳》中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把易經推高到無以復加的地位,我認為這並非單指易經的卦象、爻辭,而是指透過64卦、384爻的變化折射出的道理,千變萬化,無非一個陽爻、一個陰爻而構成,再無其它,這也是《繫辭傳》中另一句話:“一陰一陽謂之道”的意思所在,不要迷信易經的卦象,它是向人們傳達宇宙變化道理的工具。
-
3 # 趙日金141
《易經》,通行本《易經》與《易傳》合為一書,都稱作《周易》。《易經》據說為周文王所作,《易傳》據說為孔子所作。西漢之後,二者合為一書,誤導後世,《易傳》當作《易經》念,一念就是兩千年,還在繼續念。
不須換角度,只須《易傳》與《易經》分開。
什麼“乾為天,坤為地”,“一陰一陽之謂道”,等等,都是《易傳》之辭。《易經》只有筮佔吉凶之辭,“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
4 # 漢唐之音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那些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
5 # 使用者51258068968
人生七十始讀書,沒有足夠的閱歷,沒有人生的參悟,即便是國學,即便是易經,再讀多少遍也只是讀個皮毛,欺騙自己。
-
6 # 影龍12
現在的人就是喜歡推翻老祖宗們留下的東西來炫耀自己,當下的社會狀況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有的一比,無論好的壞的,只要是不懂的一概推翻否定,砸碎敲爛,譬如中醫,易經等等。愚不可及。
-
7 # 宇202003
換什麼角度呢易經文化已經千年不止,朝代也更換了多少,不是被侵略就是腐敗不堪爛透了,說明這個易經根本沒有用,國學什麼的根本就不配,神神鬼鬼的都是吹出來的,呵呵呵個人感覺,不知道對還是錯
-
8 # 中華老翁1
易經一分為二的方法論“即陰陽觀”是人類思維的高峰,任何事物都同時具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例如科技,一方面帶來享受和便利,另一方面卻破壞了環境和影響健康。因此,人類在謀求發展的同時須盡量減低有害的一面。
物極必反是最早的因果論,也是易經對邏輯學的巨大貢獻。很多學者認為中華文化缺乏邏輯是不正確的。
-
9 # 易大精深
《易》是一部偉大的經典,奠定了中華文化萬年根基,《易》起始於古代先賢的研究成果,與天鬥用易當綱領,與地鬥用易當綱領,與人鬥用易當綱領,凡是不研究《易》的華人,古經是看不懂的!
《易》與《易經》是繼承(不同)的關係(事務),《易經》是周文王註釋的《易》,自古稱為文王易,是文王對《易》的理解,《易經》是《易》的繼承,《易經》是《易》的一種研究方法,《易經》是《易》的應用指導,也是周朝一朝治國的綱領,孔子復周禮,可以認為孔子復的是文王註釋的`易`理。
《易》是源泉,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太長!!!
用文字去研究《易》只能事倍功半,再精微的文字也只能接近《易》,根本說不清《易》的至大,至尊,至高,至上,至本。
-
10 # 天澤方圓之楊春順
看了一些發文,真的讓人感覺到悲哀,也讓人感到無奈。從發文上不難看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存在著兩種孑然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透過近百年的事實證明中國的傳統文化是落後的,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理應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優秀的文化,也是無所不能的。其實這兩種思想都走向了極端。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以思想文化作為根基的,俗話說大道致簡,因此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能看出事物發展最正確的道理。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其實它也並非是具體的技能,它只給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一個方法和一條道路。所以現代的技能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法論其實解決的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由此看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只能二選其一,這種思想本身就是大錯特錯的。其次,其實科學一詞也不能完全指向近代幾百年來由西方國家首先提出的科學概念。對於人類如何正確認識大自然,從人類的簡化表術上看也需要一個簡單的代名詞,科學一詞充當了這個簡化的代名詞也只不過是近代歷代發展代來的結果。由此可以看出充當人類正確認知大自然的科學一詞,其實現在已經不是專指西方近幾百年來所提出的科學概念一詞。無疑,前者所指的是宏觀上的廣義的科學,對於這個科學一詞的解釋當然也是一盞明燈,在不斷髮展的基礎之上永遠給人類認知自然指明瞭一條道路。而西方近幾百年所提出的科學概念其實也僅指的是狹義的科學,對於這個科學概念也是不能夠與廣義的科學概念相提並論的,從產生的時間上看,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廣義的科學內容只是當時不這樣稱呼而己,而狹義的科學充其量也僅有幾百年的歷史。所以我們說廣義科學的正確性當然不能僅指狹義科學中的正確內容,廣義的科學包括人類有史以來對大自然的一切正確認知,而狹義的科學顯然沒有這個代表性,而且狹義科學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確的。例如,狹義科學主張的機械化的實證主義和證偽主義,其實這些觀點都是自不量力的極端觀點,因為只要人類不是萬能的就不可能完全用實證去認識大自然,所以有了這樣愚昧方法論的束縛,人們就只能睜著眼晴說瞎話而不敢面對現實。這就是狹義科學帶代的思維弊病。再次,透過上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西方科學一詞的提出卻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因此中國的傳統文化當然不屬於西方狹義科學的範疇,但是由於在歷史慢長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顯然也促進過生產力的發展改善過人類的生活,所以它當然屬於廣義的科學範疇。因此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發展科學根本就是不矛盾,而以狹義的科學認知去挷架廣義科學理念的偷樑換柱的思想才是最為錯誤的。
-
11 # 風流浪子之心飄萬里
有些知識是固定的,有些知識是給定的,有些知識是規定的,,,
不好用換個角度來看,也不允許用換個角度來理解,,,
-
12 # 瑞土3
不管什麼人專研易經,這個人就廢了!你們看曾仕強,在美國這麼多年,一個企業都做不成功,只有跑回國騙吃騙喝騙工資。
信神沒有出路。在瑞士:老闆是人民公決,一切權力歸各級人民公決,包括每一條法律,那裡根本就沒“官”這個字。國家機構都是議會招聘來執行公決的,為人民服務的,沒有決策權,人民是老闆,公務員是給老闆放牛的,沒有賣牛的權力。像美國政府關門,在瑞士按曠工處理,會被議會立即解僱。
曾仕強那一套馬屁(做人官系學),在西方沒市場。
-
13 # 老呂2012
中國易經文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極生太極太極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衍生萬物也就是易經無所不包括在內什麼牛頓三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馬恩理論毛澤東矛盾論都可在一陰一陽之謂道里找到答案西方文化什麼科技僅是些雕蟲小技它永遠跳不出易經陰陽互變的範圍它僅是孫悟空永遠跳不出易經這個如來佛的手掌!
-
14 # 臥麟子
謝邀!為什麼要換個角度?同一事物,易經帶給人的啟示和智慧從來就不是一個角度的,我個人真不知道要換哪個角度?現在的人,越來越想天天圖變、日日求新,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整日沒有靜下來思考的機會,我們之前的事情做好了嗎?變和不變的內涵搞清楚了嗎?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演的新年音樂會年年有,但曲目始終就是那些,然而人們依然樂於接受並享受,不像我們的“春晚”,年年試圖“革新”卻年年被人詬病。這樣說來,到底是變好還是不變好?因此,換與不換(變與不變)不應是目的,更不是必須要做的,應該做的是精益求精、適時而動,有時不動就是真理!
回覆列表
兩個字,陰陽。
三個字,天地人(三才之道)。
無論幾個字,就講宇宙中的一切。
易經是邏輯性強大的思想作品,六十四卦組成一個清晰、嚴謹、完美的邏輯體系。這使得易經具有非常好的可理解性。
易經,講的是自然規律,透過天象,來解釋一切人類規律。
易經裡面兩句話我很喜歡 ,第一卦裡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和第二掛裡的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是古代的科學,是蘊含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科學。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梅花易數,還是六爻,亦或是奇門遁甲等等,這些術數都有自己完備的預測體系,而易經,實際上是一個卦象釋義書,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讀它就相當於讀一本新華字典一樣。
涉及到了大千世界的各種事相和物象,總結了千年來古人觀測研究的各種規律道理,而這些東西,可以稱得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其中蘊涵地自然法則和辯證哲學思想,值得用一生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