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得觀史
-
2 # nana202204187
起原於春秋時代。那時候就有儒家,只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是孔子弟子們所創造和建立“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稱之為儒學“儒教”…我有一點點印像,回答的可能不正確
-
3 # 老孔
論語裡有儒,只出現過,孔子對子夏說:為君子儒,不要為小人儒。
但是當時是孔子是儒家代表。
我個人覺得,這儒家,就是一個名稱,不能用“儒”的含義,來定義現在的儒家思想
-
4 # 聞道齊魯
“儒”的甲骨文字形為“”,原指沐浴之人。古人一般在祭祀前沐浴,不僅是淨化身體的表示,更是淨化心靈的意思,所以“儒”就引申為遠古時期為人類“心靈”提供服務的一類人。這類人最初以“得道”之人的面目出現,或依附於氏族頭領,或被氏族推舉為頭領,是氏族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氏族聚集形成邦國後,這些人多為帝王師、帝王相,多掌管禮樂卜筮之事,主要助帝王順陰陽明教化。到春秋時期,禮壞樂崩,這一類人不再被帝王任用,身份發生了變化,成為專門以教授文化知識為職業而謀生的人。這一類人仍被稱為“儒”,但職業性質有了區別,有的儒是傳道之儒,教人做君子;有的儒則是授業之儒,只授人以技藝,易使人成小人。故當時孔子教育子夏:“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所以說,“儒”不是孔子定義的,而是早已有之。但作為“儒家”這個詞,則是後人對春秋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這一傳統學派的定義。
-
5 # 石風歷史
查了一下“儒”字最早的意思,為“柔弱的”,後世轉意為讀書人。對照了甲骨文,“而”有轉折之意,儒字最初的意思解讀為“解釋天象變化的人”更合適。這也符合“儒”最早指的是巫師、術士、祭祀、治喪的人。
再說“子”的含義。“子”為十二地支之首,跟本文有關的意思為“地上最傑出的人”比較合適,相當於現在的“大師”。
那孔子又為何選擇了儒這個行業?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音通和)本是武將,因原配生了十二個女兒,唯一的兒子又殘疾,七十歲又聚了孔子的母親、16歲的顏徵作妾。
孔子三歲時父亡,孤兒寡母被趕出家門,全靠當媽的一手帶大,至十七歲又喪母,可以說人生從一開始就充滿各種不幸,嚐盡生活的各種艱難。
但孔子畢竟是貴族後裔,不甘一輩子象奴隸一樣活著,於是依靠知識開變命運成為最好的選擇,習儒入仕是最快的途徑。
孔子雖勤奮努力,博學多才,從小就能吃常人受不了的苦,但是世上之事往往十有八九不如人意。孔子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曾在在多個諸侯國為官,均不得志,至死都沒能實現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兩個。一是孔子提倡的治世理念適合治天下,卻不適合平天下,與當時諸候紛爭的亂世不苻;二是孔子從小生長的環境和經歷,決定了他的性格過於理想和較真,不諳為官之道。
雖然仕途不順,但天道酬勤。孔子在遊歷諸候國幾十年的生涯中,首開私人講學之風,收弟子三千,成就七十二賢人,奠基了儒家學派。後世二千年,竟成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學,孔子也被奉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其人生成就也遠超當初的理想,這恐怕是孔子在世之時未能料到的。
-
6 # 兮兮說事兒
儒這個字並不是孔子發明的,但是《論語》裡面也出現過這個字。
早在周代的時候,就有儒這個字,只不過那時候的儒只是一個職業的名字。那麼,早起的儒具體是做什麼的呢?一百多年來,很多學者都在研究,但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有人認為,這個儒是管喪葬的職業,也有人認為,這個儒是負責祭祀的巫師,還有人認為是負責教育和演奏音樂的官員。
“儒”這個字,最早同柔弱的柔,意思就是柔弱的人。現在,我們聽到柔弱這個詞好像不是什麼好詞,可是在孔子之前,這個柔弱的意思是指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意思就是靠傳播文化、智慧為職業的人。
因此,不論儒在西周時期是從事喪葬、祭祀還是負責教育、音樂的人,他們的工作都是維護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因為孔子也很推崇西周的禮樂制度,所以將“儒”這個字與孔子聯絡起來。
古代祭祀復原
而且,《論語》裡面也記載了孔子一句話,叫“: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的意思是,做人要做君子,不要做缺乏道德的小人。這裡的儒應該指的不從事體力勞動,以文字或者文化為職業的人。
墨子
後來,墨家學派的人攻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就是以“儒”這個詞來指代他們,比如《墨子》裡面就有“非儒篇”。所以,我倒是覺得,孔子的思想被成為儒家學派,很有可能是墨子等人率先命名的。
回覆列表
漢代有個叫劉歆的人,他研究儒的起源最早。按照他的說法,儒很早就有,《周禮》中對儒就有記載。所以,不是先有孔子才有儒,而是先有儒後有孔子。
儒是什麼?按照劉歆的說法,儒是一種官職,他的職責是教化民眾,他的工作場景是祭祀。也就是說,儒是在祭祀時教化民眾的官員。
如果用拆字法解釋,儒是人之需。人是高階動物,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就是思想。有思想就需要教化。所以儒是為教化而生的。
儒本來是一種官職,怎麼演變成教師的呢?
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各自為政,隨著諸侯越來越多,周天子名譽上是天子,實際上權力有限。由於實力逐漸變弱,朝廷沒能力養活那麼多官員。一些官員就流落民間。儒就是其中之一。在民間,一些儒幹起了老本行,就是運用祭祀形式教化民眾。只是過去為朝廷服務,現在為百姓服務。
所以我們說,不是孔子創造了儒,孔子只是儒的其中一個,只不過他幹得好,成了儒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