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很多人都不瞭解孝,也有很多人不孝順,甚至於還有毆打年邁父母的。那麼,怎麼喚起人們對孝的關注?
29
回覆列表
  • 1 # 漁歌子說

    《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雲:“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係。

    《詩經》中有這麼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孝經》

    孝,文之本也。——《國語·周語》

    孝,禮之始也。——《左傳·文公二年》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如果不孝,這個人的人品也就無從談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孝被引申的太多,太氾濫。反而失去孝的本真。

    按照筆者的理解,孝的根本就是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敬。

    如果你的心裡沒有愛意,所謂的孝,都是假的。

    敬是尊敬,是恭敬。你的愛必須心存敬意。才能算孝。

    愛有很多種,人對兒女有愛,夫妻有愛,就算對動物也有愛。不是心存敬意的愛,與養個寵物有什麼區別?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從愛和敬兩個字出發,就足夠了。

  • 2 # 寄世寒血蓮

    感謝邀請,中華民族的文化裡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古人還留有一句:百善孝為先。的古訓。古人還留下二十四孝的故事來作為我們行孝道的標杆,具體是什麼就不多說了,可以自己去搜。甚至古代還有父母去世後要在父母的墓旁守孝三年的做法,來今子女的孝。當然守孝這種做法在現在的時代是沒辦法去實現的。可是現在的人們都是怎麼理解孝的呢?現在的很多人都認為滿足父母物質上的或者生活上的需求就是盡了孝。這樣的思路也不算錯,因為有些方面的幸福度是從物質方面實現的。當子女們讓自己的父母在物質及生活上都滿足的時候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也會誇讚說很孝順。可是隻是滿足父母物質及生活的需求卻忽略了父母精神及心靈的需求。這樣真的算盡了孝嗎?這樣做父母們真的會開心嗎?說到這我想說一下我姥爺(母親的父親)的事,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母迫於生計所以離開家鄉務工,一年回家一次。我就說一下我在家上學所瞭解到的吧。姥爺現在一個人住在一個院子裡,自己做飯自己吃。每次到他家人都會聽他抱怨說我的母親長時間不回家不回家看他,每天鬱鬱寡歡,每頓吃的也不多,他的兒女們為了自己的生計都在忙但也會抽空去看看他,不過前兩年隨著同輩人一個一個的逝去,有時甚至他的晚輩去世這些訊息圍繞著他,可能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也可能是對孤獨的厭惡,他越來越希望身邊有人時刻陪著,但是姥爺的兒女也需要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忙碌,無法整天陪在身邊,有時姥爺會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但是醫生來了之後卻查不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可能是因為情緒致病吧。但是時間長了他的兒女都開始不相信姥爺的話。這個事也不能說兒女們不孝順只是父母所需要的精神及心靈上的安慰無法得到滿足。所以作為兒女不能只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也滿足才算是真正盡了孝,但是作為父母也應該理解兒女生活的不易。

    這是我所理解的孝,可能有些跑題,不過對於那些連父母物質上的需求都滿足不了的人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向的人還不配我用文字譴責。

  • 3 # 電競曉光

    什麼是孝?百度詞典解釋說“對老人盡心奉養和順從”。這裡自己有一些見解孝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當老人離開他的柺杖時能在他身邊扶著他的是他的子女這就是孝。聯想現在又有多少人堅持住自己的孝了呢老人需要的是陪伴而很多子女自認為給老人過舒適的生活這就是孝殊不知老人如果認為這就是幸福那麼他們為什麼在年輕的時候生下你照顧你,鼓勵你,愛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報表軟體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