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文亦物
-
2 # 品月山人
聽誰說的,現代僧人靠國家工資?哪家寺院會有國家給工資?寺院收入基本就是靠功德箱的香火錢,還有掛牌祈福超度的佛事錢。
古代寺院基本就是農禪並重,自耕自足。還有就是大居士的供養。
-
3 # 王公牛
從意識形態而言,自從佛道之爭結束,佛教在中國自上而下都是有廣大群眾基礎。也可以說佛教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可和支援。政府的態度決定了一個宗教的興衰與否。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政教合一,相互依存而形成如今規模。然而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世界佛教很少形成政教合一國家(西藏除外)。從人數而言,古代皇宮貴族,下到匹夫走卒很多人信佛。當然從正統佛教而言,這種信是迷信,不是真正的信仰。這類人對於佛法是什麼都不清楚,甚至把玉皇大帝,上帝,老天爺等等和佛教混為一談。正統佛教而言,他們算不上佛教徒,只是算信眾,就如同今天大部分人信佛一樣。然而雖然今天人口眾多,古代人口少,但是信眾的比例是很大的。也就是說佛教在古代有很深的群眾基礎。寺院的收入一方面來自普通老百姓的供養,因為佛經有供養三寶有無量功德,這種功德不僅來世,現世也可以得到。因此老百姓不惜錢財給寺院,其次政府的支援,歷來統治者虔誠信佛,給予佛門的支援。比如武則天見到禪宗祖師神秀大師都是五體投體跪拜,康熙見到藏傳佛教僧人也是五體投地跪拜。康熙侍衛殺了青海佛教領袖,引起動盪,康熙不得不殺死侍衛。然後政府給予寺院很多土地,寺院不用繳納賦稅。最後是經懺佛事各種超度法會。正是這樣,形成寺院地主階級,寺院經濟膨脹和政府利益衝突導致滅佛運動。同時禪宗看到這種弊端,因此有了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的佳話。中國佛教開始形成另外一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農禪並重的格局。至今一些禪宗寺院仍然繼承了這一家風。有幸去過一些寺院,僧人們每天下地勞動,過著簡樸的生活。如果無法體會修行的樂趣,普通人也難以堅持。
-
4 # 小黑豆
和現代其實差不多。
僧人寺廟絕大部分資金來自與政府(國家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這些資金一般用來修建寺廟中的某些建築物,或者修葺。也有部分是用來供養僧人的。不過,這些供養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隻夠僧人簡單維持生計。
寺廟另外很大一部分收入是租賃土地等。寺廟一般會在周邊佔地。一部分地僧人勞作,更多的是租給農戶。越大寺廟地越多。收入也越好。自然這部分收入更多用來改善寺廟僧人環境或者衣食之類的。
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民間捐贈,和現在情況差不多。不過那時不收門票費,也不強制賣香。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盛世興廟宇,從現實看,如今的寺廟的確是非常的多,僧人大多也生活優渥,不論是領取國家工資,持證上崗的現代學者僧人,還是憑藉寺廟香火,信眾供養的普通民間僧人,大家的生活普遍都不錯。
那麼,古代僧人又是憑藉什麼生存呢?難得真的像唐僧一樣要天天出去化緣不成?
我在山西多年,曾經先後考察過200多處國寶古寺,還有數十處不知名的鄉間野廟,可以為你解讀這個問題。
在古代,佛教基本都很受朝廷的青睞,因此不少寺廟在近現代之前的生存狀況還是很不錯的,大多數都是地主、富戶,一般他們的收入由以下3種構成:
1、帝王家的供奉賞賜在封建社會,帝王都篤信佛教,為了教化子民,還往往會敕建皇家寺廟,不僅建寺由國家掏錢,還順帶賜予香火錢、衣藥錢,並且免除寺廟的賦稅。
《古清涼傳》記載:北魏孝文帝下令在五臺山修建大孚靈鷲寺,圍繞靈鷲峰頂,分置十二下院,每年按照節令,朝廷供應香火錢。北齊年間,皇家高氏篤信佛教,竟然割八州賦稅供養五臺山。明永樂至嘉靖年間,朝廷一直令代州供養全山的僧侶,月供僧糧。康熙皇帝五次巡臺,乾隆皇帝六度登山,賞賜都非常豐厚。
2、地方官方的年節供奉有時候寺廟很有勢力,寺中主持受到皇帝封號,地方上則更要進貢。比如,五臺山菩薩頂的大喇嘛被康熙封為扎薩克大喇嘛,上賜提督印信、執掌斬殺劍,山西全境的州、府、縣全部要進貢。國家對喇嘛們的生活照顧十分周到,甚至連餵馬飼料這樣的小事都會安排,指定五臺縣每年撥付1200兩,讓喇嘛們自行買用。
3、本寺土地的出租收益寺廟的田地有兩個來源,一是皇家御賜,一為集資購買。比如元朝時,泰定帝敕建五臺山殊像寺,同時還一次性賜田三百頃。據民國時期文獻反映:截止到1935年,臺內共有寺廟41所,寺內田莊193處,耕地80000萬多畝,每年僅收租子一項便有10萬公斤。五臺山眾多寺廟中,以菩薩頂田產最多,有莊子39個,耕地22000畝,每年僅收租子就能達到1400石,可謂蔚為壯觀。
如此情況,僧人們還會發愁吃飯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