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語世界

    孔子做人處事智慧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憑空亂揣測;不絕對偏執;不拘泥固執;不惟我獨尊。

    孔子的四絕或曰四毋,具博大精深的境界:

    一、凡為人處事需有法則。賢人以道為度,世人則須以理智為度,遵循人倫法律。任憑主觀臆斷,自以為是,人就處於身心被侷限的狀態,身心處於束縛的狀態,人生被囚禁在痛苦煩惱的牢籠;“勿意”教導人要認識“意”的本質,發覺“意”的侷限,從而從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二、人如何面對世界,適應時事?“毋必”,就是不要求人生一定要如何,做一件事必然要怎樣。能發達就發達,不能發達則安貧守道,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孔子深通這個道理,所以“毋必”,就是能適變、可應變。

    三、“毋固”,不固執己見。《周易》闡發變易之道。時間一分一秒鐘在變,宇宙在變、萬物在變、人也在變;自己的思想在變、感情在變、身心都在變,沒有不變之事物。我們想求一個不變、固定的,不可能。能變毋固,可得身心自在。

    四、聞道者,可和光同塵。唯道是從,我之不存。毋我之意可與孔子的另一名言互注:“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是說君子對於天下國家啊,沒有主觀的看法,不作主觀的主張,只是以平等為原則,配合時間和空間,制之於義而已!換句說話,因時因地制宜罷了。

    這是孔子的學生記錄孔子的日常生活態度,說“子絕四”.其實,孔子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的人,他豈止絕四呢?凡是不合理的事,他都斷絕,不去做,所以不止四。

    孔子一直強調為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能隨波逐流,對自己選定的價值目標有堅定的信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人們勇往直前,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以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勇氣和毅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否則的話,就會失去自我的主宰,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別人去安排。

    這句話很容易解釋,也很容易懂。可是這不止是文字的問題,要在這一生中行為修養上做到,實在很難。“聖人”孔子對於這四點,是絕對做到了。然而現實中的普通人在這八個字的修養上往往不能做到盡善盡美。

    撰文配圖丨愛邦-新帝佳寫作編輯中心義烏代寫工作室

  • 2 # 陳廣逵

    9.4.[原文]

    [原文通釋]

    孔子杜絕四種現象:不憑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保守固執,不唯我獨尊。

    [註釋]

    ①毋意:不憑空揣測。毋,不,不要。意,同“臆”,主觀猜測。

    ②必:必定,認為一定如何如何,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

    ④我:以我為中心,自以為是,唯我獨尊。

    [解讀與點評]

    孔子在個人修養上嚴格自律,他的“絕四”也是今天我們做人的標準,特別是從事領導管理工作的人應該做到的。看到這絕四,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人格高尚、道德完善的循循善誘的學者,和藹可親的長者的形象。

  • 3 # qzuser201704308

    9.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師:毋是無,意是推測,主觀;必是絕對;固是固執;我是自我。“子”在這裡雖然是指孔子,可是也代指君子。因為孔子就是君子的表率。所以從孔子身上,我們看到了要想成為君子有四個條件——不主觀、不絕對、不固執、不自我。

    佛教把執著於我、我相叫我執。佛家說眾生修行有三大障礙:我執、分別、妄想。我執破了為覺者或者開悟者;分別破了是菩薩;妄想如果滅盡了就是佛的境界。佛教的覺者、羅漢、凡夫僧等稱謂相當於儒教的君子。

  • 4 # 簡秋習文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家知道《論語》是孔子去世之後,學生們在一起談論和回憶孔子的音容笑貌,你一言我一語,最後成了《論語》的雛形的。

    所以,孔子的這個杜絕四種“我執”:不主觀臆測,不絕對斷定,不固執拘泥,不為我獨是,應該是弟子們根據平時孔子的言行觀察所得,是弟子們給孔子做的一個描述性的評價。

    孔子摒棄、杜絕(厭惡)的四個東西:“意、必、固、我”,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仍舊非常有借鑑學習的意義。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

    不憑空主觀妄自揣度,任何事情都應該從客觀事實出發,拿證據說話。

    也就是說,凡事不能過分地憑藉主觀想象。

    毋必

    “必”就是極端。“毋必”就是不要搞絕對主義,凡事也沒有非黑即白,必定如何如何,非得怎樣不可。

    如果陷入這樣思維之中,俗話就是有點“犯軸”,過於執拗,四鑽牛角尖,陷入偏見之中不能自察。

    毋固

    不搞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凡事要講究變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毋我

    不自以為是,唯我獨尊。

    佛學中有個“我執”的概念,就是對自我假空的誤執。

    在這四點中,我個人覺得“毋必”是最為值得借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太多的事情,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非黑即白(某事必須這樣辦)”。

    我們心中有太多的“必然”,思想就被束縛了,就失去了包容性。

    工作中、生活中,如果我們總是抱著“必須怎麼樣,必定是怎麼樣”的態度,就會成為一個苛刻的人。

    事實上,更為“通達”的態度,能夠讓我們不粘不滯,為人寬容,自己也能更為樂觀豁達。

    -----------END-------------

  • 5 # 閒看秋風999

    《論語》中糟粕不少,但是精華也很多,比如說孔子談教育,論如何做人的內容。所謂“四絕”,就是孔子認為不能做的四件事情。

    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 ,毋我⑤。(《子罕篇第九·第四章》)

    ①絕:杜絕;斷絕。這裡說的就是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② 毋意:毋:古代通假字,“無”字。《史記·孔子世家》 中直接用了“無”字,即“無意、無必、無固、無我”。意:猜想; 臆測。毋意,沒有主觀猜測,臆造。

    ④固:固執,即固執己見。⑤我:私己,亦即私心重, 專事利己。

    孔子認為這四件事不能做;那麼,孔子認為可以做的有哪些呢?

    子以四教①:文,行,忠,信。②( 《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五章》)

    子以四教;就是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四項;1. 文:這裡說的是文獻典籍。2.行;道德行為。3.忠;忠心耿耿;盡心 竭力。4.信;誠實不欺。

    有“四絕”,也有“四教”;什麼不能有?什麼應該有?孔子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後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

  • 6 # 自明誠熊

    四毋是有積極意義的。就是人不要主觀,不要想當然,不要保守封閉,不要剛愎自用,不要唯我獨尊。這與孔子仁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仁就是要通,通就是要通情達理,要靈敏。所以要顧及別人,要顧及客觀事實,要顧及變化,要順其自然。孔子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相通的,孔子的學說是鮮活的、豐滿的,我們自己千萬不要把其思想僵化了。

  • 7 # 有德司契

    孔子認為成為君子的四個條件,不主觀,不絕對,不固執,不自我。

    那請問,是誰要頑固執行(毫無平等與“道”可言的)封建專制的禮制?這不是主觀,絕對,固執與自我是什麼?什麼以禮以仁以智治國的人治主張,這是“唯道是從”的政治主張嗎?

    所以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及“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即將大道廢止了,以這“克己復禮為仁”的人治主張治國(即“有仁義”),必導致虛偽狡詐的盛行(即“有大偽”),並是造成社會動亂不斷的罪魁禍首(即“亂之首”)。

    歷史也已充分證明了,儒學就是封建專制者們欺壓百姓奴役人民的幫兇,更是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罪魁禍首。

    對這樣一個禍國殃民及陰魂不散的垃圾學說,還不應將其丟進歷史的垃圾桶裡去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好不容易有個見到偶像的機會,你想對她/他說點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