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行合一李建興

    到底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還是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

            孟子言性善,乃謂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是仁義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惡,是說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為中並無禮義;道德的行為皆必待訓練方能成功。孟子所謂性,與荀子所謂性,實非一事。在對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夠自我完善;荀子則以一種冷峻嚴厲的目光審視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夠自我完善。——《中國哲學大綱》

            其實,自宋明理學興起以來,大家都很清楚,“孟子所謂性,與荀子所謂性,實非一事”。

            孟子的性,強調的是先天之性,是人的道德稟賦以及進行道德訓練的能力。

            荀子的性,其實講的是後天之性,是對經驗世界中人性的概括。

            換句話說,荀子看到了現實世界中的惡,就認為人性是惡的。而孟子則從人的惻隱之心出發,看到了在現實世界中人心殘存的善念,從而堅信先天的人性是至善的。

            荀子看到了惡,所以強調禮法;孟子看到了善,所以強調道德。

            宋代以來,儒家在堅持孟子性善說的基礎上,對孟荀的人性論進行了折中調和。

             應該說,這個問題在宋明理學的視域下,基本已不成問題,而可以得到較為圓融的解釋。

             其實,對現代的研究者而言,重要的不是爭論孟子性善,荀子性惡誰對誰錯的問題。

             而是,他們的學問根基為何以此立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影響。

  • 2 # 向領袖鞠躬

    個人比較贊同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觀點,但這裡這個出:初,我的理解,不是人剛剛出生,也不是說人在很小的時候。而是直指人性的,人性本來醜惡的一面是作為高階動物的天性,人心向善是教育和後天學習與社會法制管理的問題。對於人性二字,單純的以善惡來評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顯得有些粗淺。我以個人先前寫的一篇文章簡單的闡述一下關於人性養成和文化屬性之間的關係。原文如下:

    一週前,與兩位老友組隊看了新上映的電影《哪吒》,電影中的龍太子敖丙與哪吒的成長故事讓我生出許多感觸,是故,決定寫下這些許的感觸,順帶對“生涯規劃對人成長的重要性”這個話題做一個簡要的論述。

    人生的成功源於有效的生涯規劃——“魔丸”與“靈珠”即便先天不同,也可以通過後天的生涯規劃,獲得價值實現。誠然,在多元化發展浪潮大爆發的當今社會,成功的意義不再具有原始侷限性,成功的人群同樣不再有侷限性,各個行業爆發式的增長,各種顛覆傳統模式的“成功快車道”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各個不同出身、不同階層的“成功人士”。在“快捷”文化風靡的當今社會,享受在這種“文化模式”下的人們,將“快捷”當成了成功的不二法門。但是,成功之路從來都不是康莊大道,在“成功快”的背後存在著一張歷經了十數年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產業網。仔細想來,我們所能知道的這些“快捷文化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無一不是因為搭乘了“網際網路經濟”這輛時代快車。事實上,在內行人眼中,這些成功都不是“快捷”的成功而是潮流的成功,是新興產業的成功,是時代文化的成功人在整個時代背景下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懂得選擇!

    懂得選擇,事實上就是懂得對發展趨勢做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結果做出對未來的預判,最後根據預判對結果進行前置設定,最大限度的讓未來的不確定透過有效的規劃變成“可能”——這就是生涯規劃。然而,任何的選擇都不是輕易能夠做出的,在“選擇”這個範疇裡有兩個能力維度的考量。一個是“如何選?”也就是對未來預判的能力;另一個是“如何擇?”也就是自我決策的能力。“懂得——選擇”的能力培養來源於四個要素:家庭環境、學習環境、社會環境、個人價值追求。

    先說家庭環境要素:這是先天要素,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決定所生長的家庭環境,這是先天性決定的。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家庭環境是一個以父母價值導向、家庭社交環境、家庭有效溝通機制及外在的家庭物質條件所構成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孩子成長的靈魂。“孟母三遷”的故事為國人所共知,後世對這個故事的解讀,大多將其歸類於“環境影響人的學習”這種觀點。我個人不反對這種觀點,但是這種觀點的表達多少有些“以點概面”意思。原因就在於:無論孟母選擇“三遷”還是“五遷”,這個行為的根本導向是孟母本人對教育價值的追求和認可,“遷而為學”。換句話說,作為孟家家庭環境的塑造者和承擔者的孟母,“三遷”行為只是為了實現家庭價值期待而作出的具體行動,事實上“三遷”是孟母在追求高價值教育的家庭價值導向的意識下對孟子進行的學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總體來說,這是一個生涯規劃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家庭環境與價值導向、學習環境選擇、社會環境選擇最終推動孟子個人的價值追求,最終成功塑造了亞聖——孟子的形象。這個過程絕非單單一個“環境影響學習”可以歸納的,對教育而言,父母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或者說以父母為主導的家庭教育環境的好壞才是孩子成才與否的關鍵所在。

    再說學習環境,客觀來說,學習環境的優劣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優劣,這應該是一個普遍共識。佐證的例子就是:全國各地的學區房持續被追捧、安徽六安的毛坦廠中學(高考工廠)等等,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誠然,一所好的學校,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起到積極的作用。原因在於,人對外在大環境有著適應與融入的需求。對學生而言,在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中,會因為整體向上的外在學習環境而使得學生普遍具有努力學習以期能夠更好的融入整體環境的動力,從而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主動性,取得更好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對學習環境的適應性的好壞能夠從側面印證家庭教育的優劣,換言之: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適應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學習的,能否適應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側面取決於家庭價值導向的對外適應力,檢驗家庭教育的優劣,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對價值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電影《銀河補習班》中工程師的兒子與教務長的兒子的成長結果就是做好的佐證說明。

    接著談社會環境,說實話,社會這個概念是一個很泛的話題。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本篇文章對“社會”這個概念僅僅從教育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的關聯來做一些闡述。之所以要談社會環境與教育的關係,直接原因是因為從事教育相關工作的全體人員,都屬於社會人群中的一份子,其中不乏已經組建家庭、已經為人父母、甚至子女都已經為人父母的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師,不同的年齡段就意味著不同的教學心態,不同的教學心態就意味著不同的教學風格,而不同的教學風格往往決定的不同的教學成績。這其中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有的老師其實都是跟其他人一樣的社會人士,由教育工作者所主導的校園教學環境往往就是一種區域化的社會環境的一種集中體現,在這個環境中,老師在教育學生,學生同樣也在影響老師,而相對學生及學生的家庭這個包含更廣的範疇而言,由教師群體為主要要素的環境相對由學生及學生家庭所構成的環境而言就是小環境對大環境了。結論很自然:大環境影響小環境。歸根結底,學生的人格養成,能力素質發展走向,是由家庭環境、父母境界、交際圈內的人物格局、學習環境、社會環境等構成的文化屬性決定的。家庭教育是一個長久的精神輸出、價值觀導向輸出,需要長久的進行!

  • 3 # 荷析

    本身來講,任何的矛盾都有統一的地方。

    所以你可以看似矛盾,但是統一的是什麼,就是兩者在分析人性上,來表達善惡標準的統一。

    換言之,孟子講的是集體利益為前提,人是善的。

    而荀子講的是個人利益為前提,所以人是惡的。

    但是他們有沒有統一的時候,當然是會有的。那就是個人利益是為了推動集體利益的時候,那即使是所謂的微觀的“惡”,也是集體的“善”。這就是為什麼,捨身取義,大義凜然,被人們稱之為英雄的原因了。

    所以很多問題,別分開來看,要合在一起,明白講的角度是什麼。

  • 4 # 隱49530662

    人性本善,就是不會變壞,人性本善還要道德干嘛,人性本善還要律法幹嘛,人性本善還用得著用宗教來引導像善?正是因為人類建立了完善的道德,律法,宗教,對人性的約束,所以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察覺自身惡的存在!所以很多人覺得人性是本善的!

  • 5 # 使用者3865507440889963

    矛盾的,孟子是儒家代表,荀子教出的弟子確是李斯,韓非這樣的法家代表。可見荀子雖然師從儒家 但是到了後面思想卻已經改法家了。

  • 6 # 北漂xiao奇哥的快樂生

    不矛盾,每個人觀點不一樣,而且都有據可證,但我個人觀點,人性本惡,

    人生下來就是自私,貪婪,淫念的,

    一生都要擺脫這些罪惡

  • 7 # 九源地本草精選

    孟子講性本善,荀子講性本惡,兩個人並不矛盾。兩個人都看到人的善惡,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

    首先善惡的劃分標準,看看劃分的標準在誰的手裡。善和惡立場站在那裡。簡單的一個例子,站在人的角度上只要是不危害別人和自己就是中性的。要是危害別人和自己就是惡,有利於別人和自己就是善。要是一個人去滅光了蚊子,站在人的立場是善。但是站在蜻蜓的角度上來說就是沒蚊子吃了得餓起來。這個站在那個立場問題。

    站在同一人來來說,如果一個小偷來說受害者是惡。小偷家人受益者來說就是善。這個是善惡的標準在誰那裡。

    孟子和荀子是在同一標準同一立場下的人性的解說。性本善,一個有一個為善的心,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轉換的。比如說貪官汙吏,每一個貪官汙吏都是為了老百姓服務的開始,最後在一定的條件下成了禍害老百姓的了。當然也有浪子回頭金不換。善和惡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轉換的。光討論這個意義不大所以孟子在性本善的思想下,提出仁和義,注意這個學說誕生了以德治國。那麼荀子性本惡的思想,其弟子李斯韓非子發展了法家。就是以法治國。荀子的性本惡學說誕生了人的下限,底線就是法律,孟子的學說性本善誕生了做人的上限,至高無上的道德。

    孟子和荀子都是偉大的思想家,是為我們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8 # 數字13775

    你中午12點的時候站在Sunny下給美國的親朋打電話,他很可能會埋怨你攪了他的好夢……因為他那裡是黑天!黑白同時並存,不矛盾。

  • 9 # 王兆林0309

    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惡,二者並不矛盾,只是他們從不同的側面強調了人性的重要性。

    追求生存和幸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這種本能是先天賦於的本性,不是後天的培養,它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原始的根本動力。

    追求生存和幸福,站在自然界的角度上,無所謂道德上的善與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人都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權力。

    至於善與惡的定位,那是以人類社會的道德標準來劃分的。利人利己的就叫善,損人利己的就叫惡。孟子的性本善,倡行的是仁與義;荀子的性本惡,劃出了人類活動的底線,那就是法律。一邊教育,一邊懲戒,王道與霸道並行,就是現在社會治理的根本途徑。

  • 10 # 工信科

    相反未就矛盾,問題角度相對。

    事物一分為二,養成辯證思維。

    不是不對就錯,不是不是就非。

    哲學問題深奧,總學未必真會。

  • 11 # 旅行歲月小記

    一、荀子的性惡論思想。性惡論。“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是《性惡》篇的中心思想,在文中反覆出現。這裡表達了兩個意思:其一,人性根本為惡;其二,通過後天的教化,人可以為善,這就是所謂的“化性起偽”。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是惡的呢?他是從人的生物本能看。“生而有好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這些都是人作為生物的本能,誰也不能否認。如果人類任憑這個本能發展下去而不加以抑制, 則誠如荀子所言,“爭奪生而辭讓亡焉”,“殘賊生而忠信亡焉”,“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這根本是禽獸而不是人類社會。因此,荀子認為,人類社會要善治就必須正視這個惡的本性而加以“師法之化,禮義之道”,從而使本性為惡的人做到善。

    荀子斬斷了人與天的關聯,只看到人的生物性之存在,從而力主性惡論,這並非完全沒有意義。但他由此而完全反對孟子的性善論,卻是學有未達。實際上,孟子並非不承認荀子所言,且其陳義更高。孟子看到了荀子所看到的東西,但荀子沒有看到孟子所看到的東西。是以在對人性的闡發上, 荀子較孟子畢竟差一籌。荀子主張性惡,看到了人性消極的一面,從而欲矯正這個消極的一面, 於是,重視外在的禮義法度,從而把人提升到“塗之人可以為禹”之境界。但荀子達到這個境界靠的是外力而不是自覺,蘊含著走向暴力與專制的危險,後來其弟子韓非與李斯完全走向法家,正是這個原因。

    二、孟子的性善論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三、性惡論與性善論的關係。​

    “性善論”、“性惡論”,是後人對儒法兩家對人性分析判斷的一種不太準確的歸納。不同的思想,治理社會的措施和辦法不同。實際上,儒家的“性善論”,不是認定“人性都是善的”,而是發現了人性中“善”的元素,主張透過肯定、褒揚、獎賞,引導人們走向社會管理者的目標一一“秩序”(如,孟子發現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就是一種“善”的元素一一“仁之端也”。由此主張透過上述手段發展這種“善端”,實現“仁”的個人修養乃至全社會的“仁政”。)。法家的“性惡論”呢,也不是認定“人性都是惡的”,而是發現了人性中“惡”的元素,主張透過否定、批判、懲罰,驅趕人們走向社會管理者的目標一一“秩序”。這麼看來,兩者不同的是觀察問題的側重點和行為路徑,相同的是目標一一秩序。在孟子那裡,性是虛說而心是實說。孟子主張性善,但性善到底是什麼呢?要落實下來,性善實指四端之心,外此四端之心,無所謂性善。故孟子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心與性並無質的區別。但在荀子那裡,性是實說,乃人的生物本能,心亦是實說,心與性成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梁啟超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惡論”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孟子的性善論只說性善,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明代王陽明繼承並發展出“良知學說”,當代學者傅佩榮提出“性向善”。孟子以“性善論”作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認為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的要求源於人的本性本心,有倫理學意義,同時“性善論”認為透過學習人人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君子,又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義。

  • 12 # 爾來

    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在屬性關係上是對立的,但不代表兩個人互相矛盾。孟子與荀子都作為儒學的集大成者,都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提出了自己獨有的見解和主張,其中兩個人分別提出的“性善論”與“性惡論”兩種思想對立性尤為突出,這也為兩人以後在儒家門派中的地位產生了影響。

    從“性惡論”到荀子被逐出孔廟

    荀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他人的影響。他提出“餓了要吃飯,冷了要取暖,累了要休息”,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人的天然屬性,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然而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人一出生就是為利而來”、“有好色的本性”,如果順其自然,任其發展,就會互相爭利,互相為了滿足慾望而發生戰爭,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眾所周知,韓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也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加之“性惡論”的提出與儒家禮儀道德規範相沖突。在明朝嘉靖九年即1530年,荀子被罷祀,被人從孔廟中趕了出去。自此,官方的宣傳中,再沒有了荀子的身影。

    從提出思想到後世經用

    在孟、荀死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孟子與荀子在儒學上的地位,先後經歷過先荀後孟到先孟後荀的變化。

    從戰國末年到漢初,法家思想盛行,而作為荀子弟子的韓非、李斯等人一直是法家思想的主體,在社會影響上,荀子的影響要大於孟子的影響;

    兩漢時期,漢家制度也是取各家之長,漢儒思想也是儒法兼備,荀子思想雖然一直備受推崇,但荀孟並稱的格局已經開始;

    從南北朝到初唐時期,儒學思想經歷了被玄學替代而衰落,後又興起的過程;

    中唐時期,發生了一些思想學者掀起了儒家思想復興運動,提出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可尊為“聖人”者,從此孟子地位開始高於荀子的;

    兩宋時期,荀子思想開始受到質疑,理學家們針對荀子性惡說展開激烈批評,但分析來分析去,似乎也找不到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似乎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但就是無法說服你,眾口紛呶,卻始終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到了明朝時期,荀子終究因為“性惡論”思想及其部分主張,被逐出孔廟。

    孔廟祭祀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孔子高高在上,四配、十二哲朝於兩旁,一百多位先賢、先儒受人朝拜,但作為儒學集大成者的荀子卻不知身處何方。發生的這一切,孟荀二位先賢應該是不知道的,哪怕知道又如何呢?聖人提出思想主張,本就是為後世所經用的,後世要傳承,也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它,這有什麼不可呢?看來,這無關二位先賢的矛盾與否。
  • 13 # 董師爺說

    這個問題,要從孔子說起,以王陽明結束,才能夠說完整。

    一、孔子的理解

    關於善惡問題,在儒學體系中,孔子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說明,但是他的本意,應該是人性本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義,而仁義是天道的體現,是人的天性所在。天性,就是每個人先天所有的本性。

    《論語·陽貨》中,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意思是說,人的天性本來是相同的,但因為後天的熏習、習染,才彼此遠了,有差異了。

    我們可以把先天的本性,叫做天性;把後天薰染過的本性,叫做習性。

    那麼這話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是相同的,人的習性是不同的。

    對孔子來說,人的天性,就是仁義。所以,這話又可以理解成:人的天性,都是仁義,但人的習性,有善有惡。

    二、孟子的理解

    孔子說得比較間接委婉,孟子卻說得很直接。

    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說:“從人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是善良的,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

    孟子說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三、荀子的理解

    然而,另一位儒家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他在《荀子·性惡》中說:“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還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點以後,荀子又,人性的惡,是可以由聖人的教育以及法則、規範、習俗等來約束的。

    荀子這麼一說,有一個漏洞就出來了。

    人性本惡,卻是可以約束的?為什麼要約束惡人?憑什麼約束惡人?為什麼不去約束好人呢?

    這裡面,其實已經暗含一個前提:惡人是不對的,是需要約束的。用什麼約束?當然是用善。

    可是,憑什麼說,惡是不對的呢?如果人的本性是惡,那誰會認為惡是不對的呢?

    而且,要約束惡,就是制度規則、確立規範。這規則和規範的立足點,必須是善,就是善。

    四、陽明心學的總結

    為什麼歷史上,把王陽明與孔子並列,並列“兩聖”,而不是把孟子、荀子同孔子並列呢?

    這是因為,孔子創立了儒學,王陽明總結了儒學。兩位聖人,把儒學正式確立為一個偉大的體系,一個完整的系統。

    說回善惡問題。王陽明提出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絕對本體,也就是天道,天理,天性,人的本性,是無善無惡的。

    無善無惡,就是超越善惡。什麼超越善惡?絕對至善。

    每次說到這裡,大宋都會反覆提醒心學課的同學,無善無惡 ,並不意味著沒有善惡、不管善惡、不顧善惡,而是超越善惡的至善。

    王陽明說:“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才過當些子,便是惡了。不是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待也,故善惡只是一物。”

    這裡說得非常明確。還有更明確的,王陽明說:“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至善在那兒,無所謂惡,也無所謂善,它不在我們討論的善惡概念裡面,但它就是善的。這一點,一定要牢牢記住。不記住這一點,就無法掌握儒家。你再讀一萬本書,再去聽人家講一萬遍《論語》,終究是離題萬里,一錯再錯。

    對此,王陽明還舉了個例子:“天地萬物如同花草,哪裡有什麼善惡之分?你喜歡觀花,就認為花是善,草是惡;你需要草的時候,又認為草是善的。這些善惡的看法,都是你心裡的好惡派生出來的,所以是錯誤的。”(原文:“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

    五、理論分歧的結果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曾經師從荀子。從這一點,也可知道,荀子的觀點,離孔子遠矣。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人的道德要靠人的智慧進行後天的改造去得到。這個觀念,帶出了兩個韓非和李斯,他們從中發展出法家的理論。

    兩者的不同,導致社會道德治理上的區別。

    荀子一派,為了人的道德,可能會把外在的約束做到極致。後面韓非和李斯的表現即是證明。

    孔孟一派,對人的道德約束,就會很溫和,以禮為先,在禮做不到時,才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雖然有必要時也可以施以刑罰,但講究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對人輕罰、對己嚴苛。

    六、心學的寓言《西遊記》

    《西遊記》以形象生動的故事,講述人性本善,後天起惡,善惡交織,內心修煉,為善去惡的人生歷程。

    孫悟空,是天地所生、沒有任何人世薰染的石猴。然而很快,他就因為吃了人間的食物、結交了人間的猴子們,而生成了善惡交織的性情。於是他成了妖怪,大鬧了天宮。幸得如來鎮壓、觀音感化,他明白了為善去惡的道理,於是輔助唐僧一路向西,在降妖伏魔的過程中修煉內心,最終發現大光明,成為鬥戰勝佛。

    所以,世人都認為,《西遊記》是陽明心學的寓言,是儒家性善論的形象化表現。

  • 14 # 宣紙講歷史

    孟子和荀子都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張“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其實二者殊途同歸。

    一、孟子的“性善論”。

    《三字經》的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很多華人小時候就讀過,印象深刻。孟子是如何解釋的呢?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側忍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天生具有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它是內在的。

    孟子的觀點能站住腳嗎?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反例。例如,“惻隱之心”,人天生就有嗎?剛出生的嬰兒,他有惻隱之心嗎?他餓了就會哭,不會因為心疼父母而不哭不鬧。“羞惡之心”,人天生就有嗎?剛出生的嬰兒,光著身子,他知道羞恥嗎?孟子所說的“仁”“義”“禮”“智”其實都是後天形成的。

    二、荀子的“性惡論”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他認為人性“惡”,善良都是裝的。

    人“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 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 ——《荀子 .王制》

    但是荀子認為人比動物強,因為人是群居動物。“人何以能群,曰分 ”意思是我們怎麼能一起相處,就是“分”,意思是各安其分,這樣才能共處,否則就亂套了。為什麼能各安其分,因為都秉持著“義”。”如果人有了“義”,有了“ 分”,有了“群”,我們就能夠戰勝一切。

    而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如果一個人有羞惡之心,肯定能做到安分守己。如何能實現義、分 、群、禮,最後統治萬物?荀子認為是禮樂教化,可以讓他從壞變好。荀子的基本理念與孟子殊途同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銷售過程中,你遇到了什麼奇葩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