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裳談心
-
2 # 知識解決所有問題
首先抑鬱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父母的思維傳承的結果,是家族的錯誤知識導致的結果。孩子的問題不要在孩子身上解決。從父母身上解決。父母改變一分,孩子改變十分。補充欠缺的正確知識,問題自然解決。孩子的問題是父母跟他們的父母的位置導致的問題。跟孩子一點關係沒有。
-
3 # 羅桂田心理諮詢
抑鬱症狀態就像一個正在游泳的人,掉進了自己無法游出來的漩渦,那個情況下是痛苦不堪的,不能自拔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正感覺到其他人內心深處的痛苦,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
當我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得“抑鬱症”以後,我們一定要記住給予孩子最大程度的、“恰到好處的愛”、幫助、支援。給予“抑鬱症患者”以解決問題的信心。幫助孩子解決思想問題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因為抑鬱症是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需要引領引導孩子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幫助孩子徹底解決“抑鬱症性心理問題”,徹底消除“抑鬱症”症狀狀態。
可以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1:多去幾個正規醫院裡的心理科,尋找水平高的心理醫生(心理專家),確定問題的性質與程度。以心理學訓練為主,藥物為輔,可以解決問題。(單純依靠藥物治療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會讓問題反反覆覆)。
2:尋找正規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尋找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指導訓練,透過學習成長改變,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可以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徹底解決問題以後所有的症狀狀態還不會復發。
3:注意一下,這些訓練、學習、成長、改變都需要一個過程,學習一段時間,需要不要著急慢慢來,著急是解決問題的障礙。
和抑鬱症的孩子交流,原則是:愛他所是。
從精神分析上看,抑鬱症是一種難過的感受,加上一個認知: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表現為情緒低落,不願與人接觸,迴避刺激,長期沒有體驗快樂的能力或缺乏快感,自責內疚,焦慮或反應遲鈍,缺乏決定能力、專注力,並伴有失眠、食慾減退、月經不調等。
抑鬱症患者常常有深深的低價值感。這種低價值感使他們羞愧而憤怒,憤怒無力指向他人,就把憤怒指向了自己。以事為例:他不小心把一個心愛玻璃杯碎掉了。他很憤怒,轉眼一看,爸爸媽媽在旁邊怒目而視。他不敢也無理由責怪他們,就會把憤怒轉向自身,自責不已:我怎麼這麼笨呢?我怎麼這樣不小心呢?我真是個廢物。思維模式一旦固化,抑鬱就產生了。
抑鬱和躁狂相伴而生。易激惹,是抑鬱症患者的又一特點。他們常常因小事而暴怒。這是他們極度敏感的性格產生的。
知道了抑鬱症產生的原因和特點,和抑鬱症的孩子相處有了方向。不要和他逆著來,愛他說是。允許孩子做他喜歡的事兒,喜歡孩子喜歡的,成為他的“小夥伴”,即便孩子有一種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興趣,也要和孩子一起去培養,這樣你們才有共同話題。有話題,才能交流,才能帶領孩子有事做,才能有機會陪孩子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