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企客雲

    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是客戶--痛點--產品,相對應的傳統商業思維是產品—渠道—客戶。

    在剛剛進入21世紀的中國,全國大建設剛剛起步,國內的所有商品都是供不應求,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只要隨便選擇一個方向,製造出像樣的產品,都有渠道幫你賣,都有客戶買。那個時候不需要在營銷上投入過多,只需要把渠道商關係維護好就行。

    進入2010年以後,由於網際網路的助推,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網上自由的流通,渠道商被抹去了。很快市場趨於飽和,這個時候因為大部分商品都是透過網路交易的。所以網際網路思維應運而生。所謂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去了解網際網路人群的構造、網際網路人的消費習慣、網際網路人的消費觀念。

    網際網路的人群主要以10-50歲人群構成,而且他們被分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社群、論壇或者是粉絲群。他們的消費習慣是從相識、到信任、再消費,這也是網際網路溝通方式所造成的,人們都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彼此都不認識,產品也是看得見摸不著,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信任的過程。消費觀念是持續性差,因為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同質化特別嚴重,所以誰家的價格低或者活動更誘人,人們就是趨向哪一商家。所以在網際網路領域裡競爭是殘酷的,又是公平的。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網際網路思維不是說你做什麼都要有網際網路思維,準確的說是你賣什麼產品都要從網際網路渠道賣,因為這裡的流量最大,這裡比某個城市的最大的商場人流還要大。而網際網路上的消費者忠誠度低、喜歡玩社群、喜歡免費、喜歡個性化等這些特點的理解就被稱為了網際網路思維!

    最後,案例分析朝向BAT望去,就知道網際網路思維怎麼運用,1、免費!免費的百度搜索圈了大多數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免費的QQ十幾億人在用,免費的淘寶開店全中國都在用。2、不斷填充內容!有了龐大的流量基數,需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應用,防止客戶的流失,在這方面騰訊做的最好,他們的應用是無窮盡的。而阿里巴巴更多的是在生活服務方面拓展。相對來說百度的擴充套件還是以搜尋為中心的。

  • 2 # 賀公子說

    普及一下什麼才是網際網路思維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個行業,還連線了所有的傳統行業和製造業,但如果以從業者的角度來說,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作方向。

    所以網際網路思維和傳統思維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區別,不用太過注意,就如一個農夫只需要關心土地的莊稼,讓網際網路從業者去關心網際網路就好。

    我所理解的網際網路思維有三點,分別是使用者至上,產品思維和網際網路營銷。

    1,使用者至上。

    網際網路打破了很多原本的商業模式,過去的商業模式是以賺錢為中心,無論使用者如何,都是以賺錢為主,即使坑使用者也沒關係,但是網際網路思維是使用者至上,做一款軟體需要考慮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做一個網站也需要考慮使用者的感受,電商也是為了讓使用者省錢(雖然我沒做到)。

    但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做事的初衷,為使用者服務,讓使用者更方便,如我們看到的滴滴(打車更方便),我們使用的美團(生活更方便)等等。

    2,產品思維。

    以餐飲行業舉例,以前去飯店吃飯,飯店做什麼你就吃什麼,如果服務不好,菜品不好吃,使用者只能做到不再去,並且告訴身邊人不去,還屬於飯店佔據主導位置。

    但是網際網路做出了帶有‘網際網路思維’的產品,使用者在很多軟體上訂餐,付費,評價,如果覺得服務不好,就在一些軟體上評價,那麼就會讓很多使用者不再來,一個差評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這個就是網際網路思維的產品思維。

    3,網際網路營銷。

    傳統的營銷方式無非就是廣告,使用如電視,廣播,報紙這樣的傳統媒體,但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新媒體’營銷則則要以使用者為主,如傳統媒體的報紙,看報紙的使用者雖然固定,但是卻無法確定誰會看報紙,會有什麼反饋。

    我之前有寫過關於‘為什麼傳統企業做不好網際網路’的內容,我提到其實他們做不好網際網路是因為沒有網際網路基因,而網際網路基因就是網際網路思維。

    傳統企業和從業者具有的都是之前的商業模式和傳統思維,畢竟做餐飲行業的核心是美食和服務,企業主只需要從這兩點開始慢慢的做品牌就好,但是網際網路思維可能就會注重營銷,注重使用者,服務和美食可能就會弱一些了。

    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美食你小時候很喜歡吃,長大後卻再也沒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