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力始

    1864年,窮盡十餘年之功,終滅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也迎來了他平生權利的巔峰。

    他以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之職,節制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事,手握三十萬湘軍,兵強馬壯,四省自巡撫、提督以下,官員全為他節制。

    不僅如此,放眼全國,大清8名總督之中,有三名出身湘系,15名巡撫當中,湘系官員佔了7位,擔任各地統軍將領的湘系官員更是不計其數,這批人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經曾國藩提拔保舉,剩餘之人和曾國藩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可以說此時的曾國藩和他的湘軍勢力,已經把持了大半個清朝,但即便如此,曾國藩始終未稱帝自立,原因其實很簡,一是不想,二是不能。

    一、不想:自立稱帝與曾國藩成聖、衛道的追求相違背。

    透過曾國藩一生來看,他是沒有稱帝自立的野心的。作為一個標標準準的儒家子弟,忠君報國,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在其心中已根深蒂固,儒家道義的束縛始終未能拋開。

    他訓練湘軍,只是他實現心中追求成聖的手段,而未作他想。

    他滅太平天國,只因太平天國,毀孔廟、燒道觀、殺僧人,在毀滅儒釋道等一切中國傳統之時,也毀滅了曾國藩的追求和信仰。

    所以此時忠君愛國、除魔衛道才是曾國藩真實的內心寫照。

    因此當1864年7月的一天,以曾國荃、左宗棠為首的30多名湘軍高階將領齊聚一堂,勸曾國藩“黃袍加身”之時。曾當場寫下"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對聯,向部下表明自己無意稱帝。

    二、不能:湘軍的內部分裂和帝后的猜忌與防範

    1864年的湘軍,儘管名義上擁兵30餘萬。但是曾國藩能直接指揮的只有12萬,真正算得上嫡系部隊的,則只有曾國荃的5萬人馬,其餘各部人馬與曾氏兄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摩擦與矛盾。

    而細數歷朝歷代,清朝是對漢民族猜忌與防範最為嚴重的一朝,之所以讓曾國藩節制四省之軍事,乃帝后為維護統治不得已而為之。

    自湘軍成為剿滅太平天國中堅力量之時,皇帝與慈禧太后,從未停止扶植曾國藩的反對勢力,來抑制分化湘軍。

    以左宗棠為例,左宗棠雖出身曾國藩幕僚,經曾國藩保舉,才進入大清權力中樞,但最終因為政見、性格不合,曾左矛盾重重,最終絕交。

    慈禧太后則見縫插針,利用此點,於1863年,破格提拔左宗棠為閩浙總督,使左宗棠率領幾萬人馬,脫離了湘軍的控制。

    除左之外,沈葆楨、李鴻章皆是如此。

    因此湘軍表面上看起來勢可傾國,但是內部暗藏分裂和矛盾,這一點曾國藩比誰看的都明白。

    其次,清廷也一直在防範漢人武裝起來造反,所以儘管南方戰火滔天,朝廷始終將十幾萬八旗騎兵,駐紮在北京一帶,未動分毫。

    為了防止湘軍北上作亂,慈禧太后還派欽差大臣官文,率領20萬大軍守在武昌,控制長江上游,遏制住北上的咽喉。

    著名的悍將僧格林沁,則率領大軍駐守在安徽湖北一帶,在湘軍的東面,還有大將復明阿統帥的大軍駐守在鎮江揚州等長江下游一帶,形成對湘軍的包圍之勢。

    湘軍雖戰力頗強,但以水軍為主,尤以騎兵最為薄弱。硬扛八旗軍,自然也討不了好。

    所以儘管部下們內心躁動,希望追隨其稱帝自立,但是對全國兵力分佈和湘軍內部分裂了然於胸的曾國藩,始終未能踏出那一步。

    不僅如此,1864年8月,攻破天京的一個月後,曾國藩主動裁軍25,000餘人,且都是他的核心嫡系部隊。同年11月,又自動停徵了作為湘軍軍餉的厘金、畝捐,還吩咐其弟曾國荃"抱病離職,回原籍調養"。

    透過這一系列方式,有"再造大清"之功的曾國藩激流勇退,試圖自我保全,而作為回報,清廷封其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賞雙眼花翎。

    8年後,1872年,曾國藩以兩江總督之職死於任上。清廷追贈其為太傅,諡號“文正”,建祠紀念。

    試問歷史上,以再造社稷之功,功高震主,卻能全身而退,除了郭子儀,你不服曾國藩還能服誰?

  • 2 # 使用者78352256884

    到了曾國藩的時代如果沒有什麼邪教發明和主義思想支援,靠手裡的幾十萬湘軍自立已無可能。湘軍裡的能打的彭玉麟等滿腦子忠君思想不可能跟隨曾反清自立,還有淮軍李鴻章也不可能贊成。就這一條就斷了曾的念頭,更何況曾是個文人,篡逆之事是最不恥的,那時民族大義概念根本就是後人的說法,當時人根本無此概念。

  • 3 # 萌哥蛋蛋看世界

    建立漢人王朝分兩種情況:助他人建漢人政權與自立;歸根結底還是現實讓曾國藩做出了選擇。

    一、助他人建漢人王朝,現實讓曾國藩失望;

    太平天國應該是當時勢力最大的漢人割據政權,那為什麼曾國藩不選擇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弊端讓曾國藩選擇遠離;

    1、首先太平天國為統一思想,視儒家等學說為異端學說,焚燒儒家典籍,排斥知識分子。太平天國為此還取消了傳統節日習俗,不允許百姓過春節之類的傳統節日。然後把太平天國主要的領導人的生日當成節日,百姓只允許過太平天國規定的節日。利用宗教統一鉗制軍民思想,大力宣揚神權至高無上,只允許百姓信仰拜上帝教。曾國藩本人出生地主家庭,同時他是宗聖曾子七十世孫,儒學的傳承者和堅實捍衛者。所以兩者立場是根本對立的;

    2、太平天國諸多制度問題,如太平天國實行男、女分營制度;男女不許混居,夫妻、子母一律分居男營、女營。但是太平天國天王、東王等領導層卻是不遺餘力大力選妃。天王洪秀全本人在佔領南京後,便開始了奢侈無度的生活。他不但大興土木建皇宮,蒐羅各地幾千女子充實天王宮,過起了驕奢淫逸的生活,甚至從此十一年沒出過皇宮。

    3、天平天國官職混亂以及高層爭權奪利;

    太平天國使政教合一的國家,天王是集政權、軍權、神權,“三權一體”的領袖,太平天國最高領導人。但自從1851年太平天國建國,一直到1856年東王楊秀清實際掌管全國政權和軍權,同時東王楊秀清自稱天父下凡,又使他壓過天王洪秀全一頭成為拜上帝教的實際元首。東王專權跋扈,太平天國領導層矛盾不斷,位高權重的東王更為天王所忌。同年9月太平天國更是爆發了影響太平天國朝政局勢的“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被誅,其後北王被殺。天王洪秀全任人維親,封自家兄弟為王鉗制翼王石達開,翼王石達開被逼帶兵出走。此後太平天國由盛而衰,後期天王洪秀全為拉攏人心,更是大封王爵,太平天國立國共13年,總共封王卻多達2700多人。這群王爺們很多治國無方擾民有術,最終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所以助他人建漢人王朝,這條路在當時曾國藩那裡行不通。

    二、自立;實力和忠君愛國的思想把曾國藩拉回現實;

    為什麼曾國藩沒有走自立這條路?

    1、出生環境家世和傳統儒學思想影響;

    曾國藩地主家庭出生,6歲入塾讀書,學習四書、五經。27歲中進士,入翰林院。作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曾國藩從小就確定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人生仕途路線。到後來官封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每一次的升遷都只會加重他的這種“了卻君王天下事,引得生前身後名。”的傳統忠君愛國思想,所以他只會選擇維護給予他實踐自己理想的清王朝,即使清王朝已經腐敗不堪。

    2、手下並非忠於曾國藩,他們忠於的是給予他們地位的清王朝;

    當曾國藩手握30萬精兵面對清王朝的腐敗不堪時,或許有猶豫過。曾國藩一手提拔了李鴻章和左宗棠,更是對他們信任有加,最後曾國藩制定三路大軍進軍太平天國時:“以圍攻金陵屬之國荃,而以浙事屬左宗棠,蘇事屬李鴻章。“但即使這樣李鴻章和左宗棠也只會效忠清王朝,曾國藩起兵,李鴻章和左宗棠只會為朝廷平叛,而那時他只會成為人人唾棄的“亂臣賊子”所以他自身所受的孔孟聖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告訴他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迅速把他拉回到現實,繼續維護這個腐朽的清王朝。

  • 4 # 開灰機的舒克舒克

    曾國藩做事的特點,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所以,不反清這個思想歷程,在他個人身上絕對是翻江倒海考慮了很久很久,一次次斟酌過,畢竟干係重大。

    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時移世易,時代不同了。

    也許曾國藩曾經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他還是選擇了做一個大清再造的功臣,如郭子儀這樣,留下美名,不走那條不歸路;

    也許在傳統中國王朝更替的時代背景下,他可能真會奮起一搏,打著恢復漢人天下的大旗,如朱元璋一樣,驅逐異族,恢復中華正統漢人江山。

    但是他畢竟選擇不走那一步。

    而且,在攻克天京不久,就建議裁撤湘軍,把他一身心血一手打造的安身立命的最大底牌給消解掉了,安心做一個“同治中興”的推手,一個不遺餘力開展洋務運動,鞏固滿清王朝統治的重臣。

    關於他如果造反具有的優勢就不多說了,除了手握重兵,滿清羸弱,漢人身份外,還有掌握南方多省的財權,以及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尤其是各省督撫中手握實權。

    如果他登高一呼,應者不能說雲集麾下,至少很多有野心的投機者和逐利者必然不會少,而且成功的機會也是很大的。即使外國列強,如果能看到中國內戰,可以大賣武器,乃至給予足夠利益,獲得其支援也是曾氏一派可以辦到的,畢竟他的幕僚中有著一批知曉國際格局的精英幕僚。

    但是他決定不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作為儒家文化的代表,曾的修齊治平的思想是刻入骨髓的。倒不是說他一味好名,而是在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後,國家經濟社會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再次傳送戰事,必然導致全國戰亂,因為他的一己之私和野心野望,給長期戰爭狀態下的國家人民雪上加霜,無法得到和平發展和休養生息。這是他必然要考慮的。

    其次,滿清王朝雖然日益衰弱,包括他的一個幕僚後來也說,滿清氣數將盡,50年內將亡。但在當時從個人來說,從一個小地主的兒子走到封疆大吏,他是深受滿清恩惠的,光宗耀祖,榮華富貴,可謂是滿清開國以來最受重用的人了。

    而且,清朝建國這麼多年,仍然具有很大的正統性,擁護清朝的滿漢各族人群仍然很多,慈禧太后等統治者商屬精明強幹,對外雖然經常喪權辱國,但心機手段對內搞事情都不弱,基本都能擺平,而且她們本來就對漢人帶兵多有防備,一旦起事,那就是魚死網破,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王朝的存亡,勝敗真的猶未可知。

    還有就是湘軍“暮氣”日重,這是他給朝廷的摺子裡說的,也是裁撤的理由之一。曾國藩看到了湘軍初期的朝氣,中期的戰力,攻克天京後,將領和士兵大發其財,都想著仗打完了,有了回家享福過日子的想法。

    如果再啟戰端,雖然可以用做開國功臣的利益誘使大家繼續拼命,但是過程艱難,一遇到挫折敗仗,誰知道這些人不會反水呢?反正當時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是不可能甘居於他之下的,說不定還想著用他的人頭來染紅自己的頂戴,而且他的弟弟曾國荃也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主。

    說起來,好像形式一片大好,真要幹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除了內心的強大,要面臨的麻煩事還真是不少,不然為什麼歷史幾千年,造反那麼多,成功那麼少?特別是如果造成國家四分五裂,面對四周列強的虎視眈眈,倒回到如五胡亂華、五代十國那般境地,他老曾家那真是遺臭萬年了。

  • 5 # 非常道畢延河

    曾國藩出生之時,他的曾祖父夢見一條黑色巨蟒爬到家裡。而沒過多久,又有算命先生到曾家來,說曾國藩的命相堪比真龍天子之命,只降了一級,是蟒袍玉帶附體。註定要當大官,只是會得一種蛇鱗病,無藥可醫。

    曾國藩被認為是蟒蛇轉世,而不是真龍真龍天子,曾國藩沒有做皇帝的命。其實曾國藩得的是牛皮癬病,蟒蛇轉世不過是附會之說。曾國藩確實沒有做皇帝的命。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 攻克鐘山,合圍天京。7月,湘軍攻破天京,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

    湘軍因放走幼天王、李秀成以及搶掠城內金銀財貨,吉字營受到朝廷的嚴厲譴責,並責令其統領曾國荃上繳已落入私人腰包的全部金銀財貨。此令激怒了曾國荃和吉字營的所有官勇。曾國荃寫一趙字,勸曾氏效法趙匡胤黃袍加身。曾氏一言不發,只寫了一副聯語送給他的九弟曾國荃: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我自知。

    這個時候。曾國藩想的是如何明哲保身安全退出,八月,奏準裁撤湘軍25000人。

    其實勸曾國藩當皇帝的不止是曾國荃,胡林翼曾給曾國藩一封信,信中說: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彭玉麟也給曾國藩一張紙條,上面只寫了一句話:“東南半壁無主,滌丈豈有意乎?”

    曾國藩建立湘軍,攻佔南京打敗太平天國,戰功赫赫威風凜凜,力挽狂勢不可擋,在很多人看來滿清已經搖搖欲墜,只要曾國藩振臂一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易如反掌。

    只有曾國藩知道,消滅太平天國以後,自己和湘軍已經危機四伏,不要說當皇帝,能做到全身而退就不錯了。

    面對太平天國的大患,咸豐皇帝留下遺言“克復金陵者王”。可是當曾國藩打南京以後,慈禧太后並沒有兌現,只是了個一等侯爵而已。慈禧可不想再來個吳三桂,曾國藩的三十萬湘軍已成為慈禧的心頭大患。

    所以,在湘軍攻入金陵後,慈禧太后就以各種理由調動其餘部隊在長江中下流屯兵佈防,這些部隊主要是由滿族大臣控制的嫡系軍隊,負責隨時監視曾國藩一舉一動。也就是說,清廷不僅不給曾國藩封王,還要預防他造反。

    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官文坐鎮武昌監視湘軍,扼守長江中上游,;淮軍系馮子材等駐守揚州、鎮江,控制長江下游;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駐紮在鄂皖交界地,虎視眈眈看著南京。

    曾國藩最清楚湘軍的實力,雖然號稱三十萬,但曾國藩能夠直接指揮的部隊只有十二萬人左右,就是這十二萬人,也是派系複雜,真正的嫡系只有曾國荃的五萬之眾。而就是這五萬湘軍,等到攻佔金陵之後,也是腐敗不堪,軍氣已老,更不能指望他們打天下。

    曾國藩首先做的就是裁撤湘軍,讓慈禧放心。

    趙烈文是曾國藩的心腹幕僚和弟子,所謀劃都是“往往關天下大計”,他早已看到大清朝氣數已盡,不過五十年的壽命。但他從來沒有勸曾國藩造反稱帝。很顯然,他對曾國藩和湘軍瞭解太深了。

    曾國藩的理想是當聖人而不是當皇帝的。

    曾國藩是儒家思想薰陶出來的傳統世大夫,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滿腦子的忠君報國,能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就很知足了。曾國藩一生篤好學問,作文每日不輟,是名副其實的儒家。歐陽兆熊說曾國藩一生三變:早年講理學;辦理團練軍務時講申韓;後學老莊。

    在唐鑑、倭仁等理學大家的影響下,在三十歲這一年,曾國藩立下了精研理學、“學做聖人”之志。他以“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為座右銘。曾國藩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他將自己居所命名為“求闕齋”。曾國藩在聖人的道路上苦練修行,他給自己規定,每日必須做到12條:敬、靜坐、早起、讀書不貳、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當聖人還是當皇帝?對曾國藩而言,當皇帝不現實也不可能,他不是孫中山也不是革命黨,沒有那麼高的覺悟,慈禧太后李鴻章左宗棠各路諸侯虎視眈眈看著自己,一旦有變粉身碎骨,這麼大的風險對於老謀深算的曾國藩而言太不合算。當聖人雖然辛苦,但是千古流芳道以傳之,豈不美哉!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 6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為什麼這麼講?首先就是清廷對曾國藩的猜忌,由來已久。早在1854年,曾國藩收復武昌之際,當時的咸豐皇帝還挺高興,大筆一揮給了老曾一個二品頂戴、署理湖北巡撫,然這時候就有一個大學士打小報告,說曾國藩只不過是一個“匹夫”,“匹夫”在街頭大呼一聲,就有成千上萬人追隨,這豈是國家之福?於是咸豐立馬收回成命,最終只給了曾國藩兵部侍郎的頭銜。

    事實上,不但是上層有戒備之心,地方上對老曾,也頗有意見。老曾曾跑到江西籌措軍餉,結果各地衙門都不搭理他,以至於曾國藩最後居然說出了:“餘前在江西,鬱郁不得志”之類的話。

    其次,在曾國藩攻克天京,掃平太平天國之際,清廷反而加緊了對曾派的打壓,拿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來講,堪稱前線指揮的第一功臣,但朝廷只是給了一個加太子少保銜、一等威毅伯的虛銜,隨即立馬查問兩件事:一是長毛金庫裡的金銀哪裡去了?二是洪秀全的兒子洪天富貴哪裡去了?這是質問曾國荃,其實就是在質問曾國藩。

    打壓的同時,是拉攏曾國藩的文武大將,瓦解所謂“湘軍”體系,頭一個便是李鴻章,當初李鴻章在落難之際,曾入曾國藩幕府,負責起草文書。正是曾國藩,為他一手打造了所謂淮軍,包括各營將領的考察、營制營規的訂立,都有老曾的助力,甚至擔心新建的淮軍兵力太單薄,老曾還從湘軍各部調兵借將。

    但,就是這支淮軍,曾國藩日後卻指揮不動,太平天國滅亡之後,曾受命指揮淮軍徵捻軍,結果淮軍壓根就不聽他指揮。

    為什麼?背後的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李鴻章尚且如此,至於沈葆楨、左宗棠等等,那就更與曾國藩儼然仇敵了。沈葆楨最初,就是曾國藩請赴安慶大營,委以重用。不久,推薦他出任江西巡撫,說知遇之恩莫過於此,然沈一上臺,就把湘軍的主要餉源江西厘金截留下來,用於組建江西的地方部隊——背後原因,是太平軍散入江西,而湘軍主力卻去攻打南京去了——由此,兩人迅速交惡。

    曾國藩的身邊人尚且如此,左宗棠就更不用說了。1861年,曾國藩疏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太平軍攻克杭州後,清廷正式補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督辦軍務。然隨後,二人交惡。

    而朝廷顯然是樂於見到這些和曾國藩不對的人,1863年,左宗棠已經升官做了閩浙總督,隨後加太子少保銜,賜黃馬褂。1867年,沈葆楨任福建船政大臣,主辦福州船政局。而李鴻章,更是在曾國藩剿捻無功之後,接替他做了欽差大臣,接辦剿捻事務。

    所以,可以這麼講,曾國藩在整個崛起過程中,大清帝國便已經竭盡挖牆角之能,將湘軍拆得七零八落,曾國藩靠這樣一支人心思亂的部隊反清,這不是做夢麼?

  • 7 # 鄭州第二大閒人

    清朝曾國藩手握30萬湘軍。為何不肯建立漢人王朝?

    其實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在鼎盛時期,應該是12萬左右。

    1853年,曾國藩奉命幫辦湖南團練,鑑於朝廷仰仗的綠營、八旗,都已衰敗無能,不堪再戰。士兵風氣極差,平日忽視訓練,臨到戰時,才匆忙披甲上陣,跟太平軍的戰鬥,每打必敗,根本沒有絲毫戰鬥力,所以朝廷需要一隻能征善戰的軍隊,就讓曾國藩自行招募士兵,開支自行負擔。

    於是曾國藩開始招募新軍,在曾國藩眼裡,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所以組建軍隊應該先招募將領,再招募士兵。對於將領、幕僚的人選,曾國藩側重文人。湘軍的將領大多是知識分子,在可以考證的湘軍179名將領中,書生出身的達104名。

    軍官有了,於是開始招募新兵,編練一支新的地方武裝――湘軍。以營為戰術單位,每營500人,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合計11500人,在此基礎上,加以“勤練精訓”,灌輸“忠信”、“仁禮”思想,並引進西洋軍事技術,終使湘軍成為超越八旗、綠營的勁旅,成為打敗太平軍的主力軍。鼎盛時期,湘軍達12萬餘人。

    那麼問題來了,曾國藩的湘軍兵強馬壯,總兵力12萬多人,而且他的學生李鴻章和張之洞的淮軍和楚軍也是數萬人,怎麼曾國藩不建立漢人王朝呢,

    1、曾國藩骨子裡的忠君愛國思想

    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即使對部下也是灌輸“忠信”、“仁禮”、“報效朝廷”等思想,曾國藩骨子裡也是忠君愛國,怎麼可以大不義反過來去攻打朝廷?這是當時的禮法所不允許的。

    2、朝廷對湘軍有所制約,不讓其一家獨大

    李鴻章及其淮軍集團本是曾國藩一手提拔而成,但是李鴻章從來都不會聽從曾國藩的命令,淮軍和湘軍其實是兩家競爭,且相互制約的軍隊。

    再加上慈禧從中挑撥離間,大力提拔淮軍集團的官員而壓制湘軍集團,因此湘軍和淮軍之間矛盾很大。 不僅如此,湘軍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左宗棠生性狂傲,一直對曾國藩的領導地位不服,經常挑戰曾國藩的權威,朝廷因此大力提拔左宗棠,不讓曾國藩在湘軍內一家獨大。

    3、糧餉控制

    湘軍、楚軍和淮軍這種從團練起家的軍隊,在規模小時,糧餉可以由鄉紳自籌,但當規模壯大到一定程度後,鄉紳的錢是決定不夠的,必須要依靠財政支援來解決的。戰爭期間,朝廷可以讓他們在自己的轄區範圍內直接截留財政稅收,徵收錢糧自己用(比如厘金局的設立,厘金就是設卡收過路費,在道路上設定關卡,對那些過路的商人徵收稅收)。但戰爭結束之後,朝廷很快就透過官員調整,把已經平定了的地區重新掌握到自己手裡了。

    所以,無論是湘軍、楚軍還是淮軍,雖然他們能夠控制軍隊,但軍隊的糧餉都是要有朝廷的命令,地方官員才會解送給他們。否則他們就算是人數再多,也沒有辦法維持。

    所以曾國藩骨子裡不願意去建立新的王朝,即使稍微流露出這種想法,也知道不可能做到,基本最後的結果就是失敗而告終,所以功成名就後就身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含露臺陽臺,建築面積70㎡的單身公寓,這樣設計你喜歡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