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師說

    說明教育體制內還是追名逐利的大環境。如何避免胡紅梅事件?我想我們的教育體制,職稱制度和工資待遇都要進行大幅的調整,才能夠滿足廣大教師的基本訴求。

  • 2 # 今黔教育

    教育部門和人事部門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有問題。

    太過於注重論文和著作。

    還有當前職稱評審不講實績,專看資料。

  • 3 # 伊懿

    身為一名老師,而且又是一名顏值很高的老師,誰都想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這本身沒有錯,我相信:胡紅梅在一線當老師時也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好老師;但事情就是在名利出現以後發生了變化,她想一直維持名師的光環,而她整天出去推廣閱讀、給別人做報告,她根本就沒有時間再靜下心來做踏踏實實的研究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選擇了“拿來主義”,這樣省時省力。我覺得虛榮心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她已經很浮躁了。我想今後如果想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教育部門在評選名師啥的能不能儘量公正、公平一些,多推一下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不是以顏值或者關係論英雄。加強群眾監督和上級監管也是一個重要的措施。

  • 4 # 王哥說公考

    首先教師要注意師德修養。在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實事求是的嚴謹對待學術問題。絕對不能因為自身的榮譽與地位去抄襲論文和發表作品。沒有真正的實力,靠弄虛作假來提升自己的名譽,以此來達到評級和升遷的墊腳石,是在作繭自縛,也很容易翻車。

    其次,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教師是國家未來的靈魂擺渡師,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成長。胡紅梅事件給學生樹立了不好的影響,地位與榮譽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誘惑,這種誘惑一旦成癮,會嚴重刺激作假,這對老師來說會是一種災難。

    最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主管部門對教師考核要注意老師德才兼備,對於學術問題要溯源,加大對學術造假的處罰力度,同時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教育,完善考核機制,不能出現害群之馬,給神聖的教師隊伍抹黑。

    所以,老師自身方面要加強學習,德才兼備,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多渠道考核,這樣的問題就會避免。

  • 5 # 敏學課堂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水平,值得深思。“胡紅梅事件”網路上炒得沸沸揚揚,來龍去脈我就不再贅述了。

    作為奮鬥在教育一線的老教師,我認為“胡紅梅事件”的內在原因是教育界的名利導向——教師職稱評定、名師培養政策導致的。職稱評定和名師培養工程影響著每一位老師。像胡紅梅抄襲這樣的行為在教育界絕不止胡老師一人。只是有的人抄得好看,蓋上遮羞布;有的人抄得不好看,毫無遮掩。而胡老師就屬於後者。下面是某名師收穫的部分名利榮譽:

    一.職稱評定決定了老師們必須去追求論文、課題、榮譽、表彰。

    有了高的職稱,工資比同教齡要高很多,而且退休了也享受高的職稱待遇,所以評上高的職稱成為老師們的終生追求。

    職稱評定要求老師必須有獲獎或者發表論文幾篇,課題幾個,表彰加分,優秀加分。即使上級檔案要求不高,多數老師夠得上,但名額有限,到了基層,你必須橫掃千軍,殺出重圍,才能獨佔鰲頭,怎樣殺出重圍麼呢?那就得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優秀、表彰、論文、課題等等,那作為想評上職稱的老師,你必須削尖了頭往這裡面鑽。

    於是,課也撈不著上了,得去外面賽課,班也沒時間管了,得去整理材料。有的老師為了得獎,私下少不了花心思,拉關係,拜師,滋生不正之風。

    你想想,中小學老師,理論水平到底有多高呢?每年都產出,哪來的那麼多思想?像胡紅梅老師這樣的,還要出書,那只有去抄別人的了。抄多簡單啊,拿過來改頭換面就用,有的名師名聲很大,交到上級,都混得臉熟,誰也不會去看看這位名師有沒有抄襲,時間一長,連改頭換面也懶得改了。

    二.評職稱的同時,也收穫了名師培養需要的條件,注意,是培養名師。

    評上名師,有名利啊!而且利很大!可以到處走穴,一場講座多少錢,一篇論文多少錢,賣一本書多少錢,編一本教輔多少錢,都是錢啊!所以職稱有了,還想走走名師的紅地毯。

    名師培養是教育界每年都有的政策,從上到下都有名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圍繞了一群等待培養的準名師。如何才能把名師培養出來呢?繼續賽課、發論文、整課題、得表彰,繼續抄襲,繼續造假。

    三.怎樣避免此類事件再次出現?我認為要改變職稱評定標準,或者改變教師激勵政策,取締所謂名師培養工程。

    1.改變職稱評定標準,那就需要上級多聽聽普通老師的意見,俗話說“沉下去”。我不知道別的地區什麼樣子,我所在的地區,很多評上中教高階的都不在一線上課,難道職稱不該給認真在教育教學一線的老師嗎?

    2.名師培養工程真的沒有必要存在,沉下心讀書教學做學問,就不會去挖空心思抄襲。

    不是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縱觀我國教育史,哪個名師是培養出來的?

    孔子、陶行知、李吉林,他們燦若繁星,都是自己真正腳踏實地幹出來的,他們點燃了自己也照耀了別人,你聽過他們抄襲文章嗎?聽過他們造假嗎?

    就讓老師們好好努力地幹工作吧!不要讓名利牽著他們走,讓學生說話,讓時間說話,讓歲月說話,大浪淘沙,是名師,自然會橫空出世!

    如此,沒有名利誘惑,自然就沒有不擇手段的抄襲和造假;如此,受益的是千千萬萬學生!

  • 6 # 逐日1987

    “胡紅梅事件”不是偶然的。有人說,千年以來不變的職業其中就有小偷。作為文學小偷,因為利益,因為名譽,因為地位,肯定不能阻擋一些宵小前仆後繼。但凡是都要付出成本的,一旦揭露,身敗名裂。所以,“胡紅梅”永遠是少數,也只能是少數,不必擔心。

  • 7 # 橫行的毛毛蟲

    是的,現有的教師職稱評定上,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會講課的,不一定會寫文章,會寫文章又會講課的不一定能做好一個班主任。但是,同時也要看到,你不會寫文章,也是可以學的,我當初職稱評定的文章,寫完了,經前輩指點,幾易其稿,改得吐血的時候,我也沒有抱怨這個機制。

    如果這些機制全部放開了,沒有了限制條件,讓什麼條目式的東西來衡量教師的職稱?聽課?讓孩子給老師打滿意度?讓教職工同行給老師打分評比?讓教育局的領導們來給老師打分?看教齡?

    這些,內行的人都懂的,將會再衍生出無數漏洞。這就好比高考一樣,一考定終身,確實有點不公平,但是,如何去生出一個更公平的法子呢?沒有。現行體制下,高考,就是最公平的競爭方式。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再出現?有幾個環節要注意。

    1.榮譽認定的稽核要更嚴格些,別學校報上來就認可。

    2.學校行政人員的使用考察要再嚴格些,發現了問題要及時處理。

    3.出版行業的稽核把關要再嚴格些,別有書送來就出版。

    4.師德教育再嚴格些,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永遠是最基本的。

    5.教育的優秀者不是個體,而是一個群體,當學校把諸多優秀資源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就要多考慮,是否學校人才培養機制出了問題,還是學校領導的優秀人才觀念出了問題。

    總之,終於看到有人提問思考這件事情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並把這樣的個體事件放到一個面上去考慮,想以後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真好,這表明,社會總在進步,我們也要心懷希望,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 8 # 高小陽與語文那點事兒

    一、“胡紅梅事件”的內在原因:

    2.利益驅使,騎虎難下

    胡老師工作室,在名師光環的利益驅動下,得拿出工作室工作的成績單啊!否則是會被問責的吧!在這個資源共享的時代,拿來可以,但是出處要標明。就像寫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得要公示。但是都說學識不夠,德行彌補。可就是這個外表詩書文藝女青年,德不配才,才不根深,在利益的驅使下,騎虎難下。都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她吃的是蜜糖,怎麼可能甘願吐出來呢?一步步將自己推向深淵,也是過分看重名利,丟了面子,也失了裡子。

    3.光環耀眼,評審不嚴

    此光環不但社會經濟效應豐厚,行政效應也極為光彩。扣著這樣一頂高帽子,沒有點成績也難辭其咎。於是帶著假面具,演好一齣戲。哪知舞臺的戲還可以落幕,迴歸現實。可人生這部戲,一旦走上了,就沒有回頭路。於是鋌而走險,繼續扮演專家、學者、名師的角色。不知這教育部門是怎麼評判此人的名師身份的?依據什麼標準判定此人為名師的?評審不嚴,讓其一次次順利透過,最終害人害己。

    4.德不配才,令人唏噓

    德才兼備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有德無才也能在自己的領域上服務社會,無德無才或是德不配才,只能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令人唏噓。這也是社會從事腦力勞動者的一個普遍現象,都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能潛心學習搞科研的人能有幾個?理工界科研實實在在應用於生活,看得見摸得著,創新顯而易見。那麼文史類的科研,對於精神層面的理論指導,又有幾人是創新的,教育還是那個教育,理論還是那個理論,方法還是那個方法,只不過換了一個人,換了一種說法而已。有誰敢大言不慚的說,我是文史專家?不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模仿實踐來的嗎?這個專家含金量不高。

    二、怎麼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1.嚴格名師考核機制

    目前名師的判定沒有統一標準,講幾堂優質課,寫幾篇論文,為自己出書立傳就是名師了嗎?名師的真實水平怎麼去考量?我認為應該去一線,真正的摸根刨底,探知名師成績的真實性。

    2.削弱名師的社會經濟效應

    名師就在一線當老師好了,是名師說明你水平高,多影響影響自己的學生,比四處遊學,講座,提高知名度來得實在。真想擴大社會效應,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喚醒大家的思維,公益性的活動可以參加,但還是少參加。這樣的名不要也罷。

    3.鼓勵名師與行政待遇等同,但不建議名師從政

    有一部分人適合當名師,愛生如子,喜歡在一線跟著學生一同成長,不脫離教育本職工作。他們不善於從政,也不屑於帶著領導的帽子,假面的生活。這部分名師就適合搞教研。那就給他們跟校長一樣的待遇,不必從政,掛著名不做事。我認為脫離學生的名師,都是假冒偽劣產品,名不副實,不能稱其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就看他是不是依舊從事教學活動,是不是在一線工作。

    望有關部門能重新考量名師標準,嚴格評審制度。也希望有志青年都能實事求是,專注本職工作。勵志當有名有實的名師。胡老師事件就當是一次鐵的教訓,大家引以為鑑吧!

  • 9 # 知定得安

    胡紅梅抄襲事件,因為其“美女、校長、名師”幾大標籤而被熱炒,這裡面既有事件本身的因素,也有網路推手藉機賺流量的跟風。

    已經被舉報了,也有相關部門受理,自然會受到法律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懲處,網路推手過多的“口誅筆伐”,是不是有點“網路暴力”的傾向呢?

    我想,對於此類事件產生的內在原因進行分析才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避免抄襲才是當務之急。

    一、浮躁、功利之心

    曾幾何時,老師們心靜如水,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兩袖清風,愛生如子,清貧一生,奉獻一生,無怨無悔。師嚴道尊,學生終身感念,老師回憶起過去的學生,也是滿臉的幸福。

    而今,經濟至上和消費主義流行,社會上的浮躁、功利之風也刮進了校園,打破了校園既有的平靜。補習屢禁不絕,接受家長宴請,以與家長“親疏關係”拿捏對待學生態度,找人寫論文,花錢買版面,因為職稱與同事關係緊張……更有甚者,有的人借公共資源和平臺,據其他老師成果為己有,甚至起了撈取政治資本的衝動,如“委員、代表、獎章、先鋒、模範”等。一旦陷入名利的怪圈,教育的聖潔感,也就難耐寂寞和枯燥。

    二、盛名之下欲罷不能

    慾望難填,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胡紅梅榮譽等身,如道德模範、好人獎、崗位能手、改革先鋒、點燈人、閱讀推廣人、五一勞動獎章、名師工作室……這就好像經濟過熱、車子上了高速,一旦啟動,很難剎車。見到利益和名譽,就會動心,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加之“名師”光環要求不斷產出,要起示範帶頭作用。多重共振下,胡校長的抄襲衝動也就產生了。

    三、機制體制的寬容和不足

    高校承擔知識創新和科技研發的任務,所以對論文、研究有量和質的要求與評判。在後來的教育改革及教師專業化運動過程中,提出要將研究下移,教師要做“研究型、反思型”的老師,老師做研究出成果變得高大上起來。除此之外,還把論文及課題研究納入職稱評定條件。由於義務教育階段工作繁瑣,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量大,加之要不斷參加繼續學習,做研究也就顯得力不從心。拼湊、搬運、抄襲,拿來主義,憑僥倖和機遇成就了一部分“研究者”,胡校長身在其中焉。

    高校教師圈子範圍小些,對論文成果抄襲處罰嚴厲些,所以忌諱多了,即便這樣,也有很多人以身試險。對於中小學老師科研的管理和違規的處罰,則相對寬容放鬆,偶爾發現了,頂多不允許晉升職稱,小範圍通報一下,很少從智慧財產權方面進行法律和民事的懲處。所以論文抄襲也就屢禁不絕、前仆後繼了。

    結語:

    胡紅梅抄襲事件,與其自身的好大喜功、版權意識淡薄、誠信不夠、自身修行不高有關;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浮躁功利之風、盛名之下的欲罷不能以及機制處罰上的寬容,也對她的抄襲起到了背後推動的深層次作用。

  • 10 # 寒石冷月

    深圳龍崗區如意小學副校長鬍紅梅最近可謂是熱搜上的常客了,之所以如此被公眾關注,是源於她將“學術不端”現象一下子從高校拉到小學。可以說,如果以前人們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小學教師也會涉及到“學術不端”,現在終於讓人見識了名師是怎樣一步步包裝出來了。

    “胡紅梅事件”內在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想這與兩方面因素有關。

    原因一:各種評選活動,助推個別教師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去獲得榮譽,反過來利用這些榮譽精心包裝自己,然後成為名師。

    請看胡紅梅這些年所獲得的榮譽,幾乎很難讓人相信,她是怎樣一步步從普通教師群體中突圍而出。但是胡紅梅卻做到了,不能不說她特別擅長“公關”,或者確切點說,更像職業公關人。請大家想想看,如果一名小學教師兢兢業業在一線教學的話,她會有時間去頻繁參與各種評選活動嗎?

    顯然她的心思根本沒有放在正常的工作上,而是醉心去鑽研如何讓自己獲得一個又一個榮譽或獎項上面。從胡紅梅所獲得的這些榮譽中,我們很難想像她是怎樣一項項拿到的,到底誰在力推她?或者說到底有哪些單位或部門在力推她?

    原因二:以抄書起家,以公益之名推廣,實則是為追逐商業價值,而這條“致富”之路卻沒有效監管。

    胡紅梅這次遭遇滑鐵盧,起因是抄襲他人的作品,並且是大量抄襲,並以自己工作室名義出叢書。請看下面這張圖片,這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胡紅梅把自己包裝成名師後,再以公益閱讀之名去大肆推廣,而其背後隱性的商業贏利卻極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可以說,對於這種欺世盜名的行為,卻沒有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包括深圳龍崗區教育局對胡紅梅做出處分時,也隻字未提是否交由有關行政執法部門追究其盜用版權和非法經營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雖然胡紅梅副校長當成不了,有些榮譽被剝奪了,但其非法贏利卻未受任何損失。

    取消民間各種花樣的評選活動,增加對教育系統評選活動的公示透明度,才要能減少或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取消民間團體或協會的評選活動,讓那些虛假的榮譽失去炫耀的空間。

    請看胡紅梅所獲得的各種榮譽獎項,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屬於民間團體舉辦的評選活動,另一種是教育系統所組織的評選或比賽活動。對於民間團體所舉辦的活動,公信力本身並不強。只要參與者人脈關係廣,且精於包裝自己,必要時做一些營銷公關,就可以輕鬆拿到所謂的獎項。如此說來,全面取消民間團體和協會所搞的評選活動,才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胡紅梅事件的發生。

    對於教育系統所組織的各種評優評獎活動,要增加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

    而對於教育系統所搞的評優評選先進,同樣也是靠人脈關係,直白點說,只要你成為系統內的熟臉,你獲得的榮譽越多,資本就越大。並且是從學校到區教育局,再到市教育局,皆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只要有評選活動,像胡紅梅這樣的“名氣”的人,基本上會成為獲獎的首選。而這背後暴露的則是評選活動的透明度,如果把公示、投訴和舉報也納入評選體系裡,再加上嚴把評選的監督流程,或許能遏制住此風。

    結束語:胡紅梅事件揭開了教育系統學術造假的新篇章,從高校到中小學校,終於讓大眾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東西。如果說僅把胡紅梅做為個體去解決所謂的學術不端,恐怕很難根除,最為根本的所在,是必須要健全一套學術管理機制,還有規範評選活動,絕不能讓這些影響教師功利心的東西,再去誘惑個別意志不堅定,功利心極強的個別教師。同時還可加強打擊的力度,才能遏制住這種不良的風氣。

  • 11 # 君山老師

    胡紅梅!過去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可恥。

    雖然我是一名老師,但是我也要說,她暴露了我們老師隊伍的陰暗面,我們需要深刻反省。

    說到內部原因:無非是一個“名”字和一個“利”字。

    在申辯中,胡紅梅堅稱:我的書是自費的,我的東西是公益的,我沒有用這些賺一分錢,所以我沒錯。

    但是,忍不住要唾棄她。自費的書,內容全是抄的,還拿出來出售,錢都在自己腰包,這光明正大在哪裡?

    而且如果沒有這麼多抄來的書,哪裡能堆得起她那麼高的榮譽之塔?

    柔美的外表之下,潛藏的是一個骯髒的、不知錯的心。

    那些圍繞在她身邊,讓人最為不齒的人!

    在這個事件中,最為人所不齒的,是圍繞她身邊的那些深圳教育界人士們,東窗事發了,還幫助她安慰、遮羞,以為這是一種禮貌。

    但其實呢,作為一名老師,是非不分,這已經是一條大罪。相互包庇,則枉為老師了。

    我們更加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胡紅梅為了利,可以抄襲,難道原來的時候她身邊的人不知道麼?難道這麼多人也,也就只有胡紅梅一個人抄麼?無非是大抄和小抄罷了。胡紅梅抄得驚天動地、膽大妄為、有恃無恐一些,而他們呢?只不過抄得小心翼翼、膽小如鼠一些罷了。

    那麼,怎麼樣才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呢?

    其實答案也簡單,把教育裡的名與利分開。

    1、讓教育名家自然成名,而不是透過論文、著作、一兩節公開課,由教育部門評選出來。

    那些所謂的名師,到底有幾斤幾兩,論文裡看不出、著作裡看不出,一兩節公開課更是看不出,教育部門的評選如果僅以這些為依據,難免有失公允。只有同行才知道同行到底是什麼水準。就如這個胡紅梅,難道她的書是抄的,同行看不出麼?當然看得出,但因為沒有評判權,同行們也只能視而不見、或豔羨之,選擇同流合汙罷了。你說影響有多差?

    2、讓職稱與論文、著作等內容分開。

    教師職稱一直是讓人詬病的東西。你說,一個老師有沒有教學能力,看得最應該是什麼?其實是學生教的怎麼樣。但是,現在很多時候不看學生,卻看這些論文、著作。導致出現在很多老師眼裡,追求論文、著作,各種榮譽,比教好學生還重要,這就本末倒置了。

    3、淡化教師榮譽。

    對於教師來講,普普通通才是大多數,教育好學生,靠的也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數,而不是那些少數名師們。既然如此,我們不能給個別善於鑽營的老師等身的榮譽,藉此來鞭策其他的老師。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讓老師們向先進看齊嘛。但是實際效果呢?卻無形中寒了大部分老師的心。

    結束語;

    我總的觀點是,教育,哪裡需要那麼多名師?哪裡需要那麼多專家?

    讓教師埋頭於學生教育,在學生身上做最微小的正能量引領,那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特別鄙視那些著作等身,每天只會飛來飛去,一節公開課、一個講座走天下的教育專家們。

    為民,培養不了幾個人才;為國,只知道整天欺世盜名。

  • 12 # 牽牛花牽牛郎

    “胡紅梅事件”有內因也有外因;需加強監管和提高教師素質!

    【事件經過】

    深圳龍崗去一美女副校長傅紅梅,在3月份被舉報作品和文章出現抄襲現象,舉報者為山東淄博小學老師王愛玲。

    3月6號,深圳龍崗區教育局,對胡紅梅事件進行調查,並公佈了處理結果: 胡紅梅存在抄襲他人作品和著作等問題,取消所獲得榮譽,個人記過處分。

    (1)胡紅梅作為一名老師,師德缺失、責任淡薄;

    (2)所在單位和社會,對老師抄襲行為監管不到位。

    因此,解決方式也是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教師加強個人師德教育。

    近些年,國家一直在加強師德教育,並且經常進行抽查和檢查。

    我所在的學校,經常對老師進行師德教育,有很多師德方面的相關檔案,並且師德的範圍在逐漸擴大。比如:教師上課遲到、上課沒有進行課堂管理、沒有進行抽查宿舍、抄襲別人論文作品等!

    很明顯,胡紅梅作為副校長,沒有認真學習師德教育,或者是因為權位問題,成了漏網之魚。

    應該對全校的老師,都要進行師德教育,提高素教師的職業道德。

    第二,學校加強對老師的監管。

    利用抄襲論文等形式,就能做到副校長的職務,說明學校在監管和用人方面存在問題,沒有認真對胡紅梅的論文,進行稽核和複查。

    學校作為直接管理機構,應該加強師德的監管,一經發現有師德抄襲等問題,給予嚴厲的處分。

  • 13 # 誰是我知心

    人們普遍都說胡紅梅道德敗壞,我不這樣認為,這是讓教師考職稱逼的,也可以說是讓這一制度逼的,這是逼良為娼,作為一個老師只要把課教好了把學生教授好了即可,不要再讓老師們承擔沒必要的學術要求,不要再讓老師們去為了職稱不停的考試了,老師的工資應該和老師的教學成績掛鉤應該和老師對待工作的態度掛鉤,不應該和職稱掛鉤,應該徹底取消職稱考試和職稱工資。

  • 14 # 教育探微

    我個人對這個觀點並不完全認同。

    其實,說真的胡紅梅事件只是一個縮影,現實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特別是學術領域,這樣的現象並不少,只是表現形式和程度不同罷了。

    要說這個事情內在的原因,我個人認為主要還在胡紅梅自身方面。

    資歷太淺,推得太猛,以至於成了高處不勝寒。

    其實,看一下胡紅梅的簡歷,參加工作不久後就成了所謂的名師,到處講學,到處演說,參加各種各樣的交流,參與各種學術活動。不得不說,正是這個神助推導致了胡紅梅一路走紅,一路輕飄,平步青雲,站上了制高點後,卻發現自己的能力,根本就駕馭不了這個高度。

    但是為了努力的維護當前的聲譽,努力的為了維護當前的名利,努力的為了維護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得不想盡辦法出成果,不得不透過各種途徑對自己進行各種各樣的包裝。

    她的名有了,利有了,光環有了,鮮亮的外包裝有了,為了維護她可憐的自尊,為了維護現有的一切,為了讓自己還躺在這個虛榮的光環中,她還能怎麼做?

    當她自己發現自己的能力,自己肚子中的墨水和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自己的思想體系,學術水準,個人能力,根本就駕馭不了她現在所擁有的高度,寬度,深度和廣度。所以,她只能去偷竊別人的成果來不斷的包裝自我。

    其實,說來說去這也是一個悲劇。

    升的太高太快,必然會摔得更猛更重。

    我們經常說,當自己發現自己的能力,駕馭不了自己的野心的時候,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強學習。但可惜的是胡紅梅之類的人,她不是加強學習而是加快包裝自己,所以就不斷的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

    要想避免此類事情的出現,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方面就是組織和單位在推舉新人的時候,一定要德才兼備,以德為首,才能跟進,一定要人盡其才,德才配位。

    另一個方面,就是個人自身。每個人都想獲得名利,每個人都想獲得地位,但獲得名利和地位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努力努力,奮鬥奮鬥。

  • 15 # 軒老師談教育

    胡紅梅事件的內在原因是:不到位的監管政策催生了弄虛作假的風氣,打造名師過於形式主義。

    在胡紅梅事件中,如果僅僅歸結為她個人的貪婪和急功近利,我覺得是不全面也是不深刻的。一顆貪婪果實的形成離不開它生長的土壤和環境。

    職稱的評定和名師的打造,很多流於形式,缺乏有力的監管力度,給弄虛作假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環境。

    在教育領域工作的同仁們應該都知道,評職稱需要各種論文、課題,前兩年還要聽關於繼續教育的網課。但是作為一線老師,每天被教學工作逼得焦頭爛額,再讓抽出大部分時間來搞科研是明顯不現實的。但是為了職稱,幾乎大部分老師都是花錢去買或者請人代筆,也有一大部分就像胡老師這樣抄襲。

    而在職稱評審的過程中,很多資料也是流於形式,只檢查數量而不看質量。包括聽繼續教育的網課,聽夠了課時,自己通過了網上的考試(附帶答案),這項考核標準就算透過。

    而這幾年的打造名師活動,基本上是集合整個教研組的力量備課,反覆磨課:上美人,講美文。這樣的名師能夠代表個人的實力和能力嗎?當能力達不到的時候怎麼辦?只能靠抄襲和作假了。

    因此我認為監管力度不夠,論文的稽核和職稱的評定,包括名師的打造,很多是形式主義,這是胡紅梅這樣的名師產生的內在原因。即使沒有胡紅梅,肯定還有張紅梅,李紅梅。

    將職稱和榮譽的評定工作落到實處,加強監管力度,取消不必要的名師打造活動。

    其實職稱中的很多要求和老師實際工作並不掛鉤,也不能切實考核老師的實際能力。完全可以把其中流於形式的部分去掉,給更多兢兢業業的老師以機會。

    對於各學校轟轟烈烈打造名師的活動應該喊停,既浪費時間又浪費人力,不如讓老師們把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教學上。

    同時對職稱把評定、榮譽的頒發包括論文的書寫和發表,一定要加強監管力度,從質量上來考核,而不是從數量上來達標。對於那些弄虛作假機構和個人欲嚴懲以儆效尤。

    總結:可以說胡紅梅的事情和去年翟天臨論文抄襲事件一樣,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於學術打假的關注。我覺得只有剷除滋生的土壤,加強監管的力度,才能杜絕這樣的現象再次發生。

  • 16 # 劉俊利

    第一、內因

    直接內因:是最善偽裝的極端個人功利主義。

    間接內因:市場化影響下的教育環境惡化。

    第二、如何避免

    其一、教育改革糾偏。

    其二、名師成長環境要有責任。

    其三、教師職業教育。

  • 17 # 物理教育張老師

    我在公立學校工作過,以我的有限經驗,來做個由此及彼的推理。

    根本的原因有三,第一,存在已久的造假習慣。第二,畸形的評價機制。第三,人的名利需求。

    首先,我瞭解到的這類典型人物,在教學領域還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退一步講至少不是太差。

    獎狀和榮譽都是與實際利益掛鉤的,人人都會爭取,我覺得這個無可厚非。問題出在我們一直有塑造高大全的習慣,金往一個人臉上貼,但實際是一個人的能力確實有限,只能造假。

    智慧財產權保護觀念不強,有些有意,有些確實無心,但抄襲肯定不對。

  • 18 # 瀑布水128732130

    剽竊在中國也不算會事,為了文憑什麼事都敢做。就拿歌壇來講,有些樂曲在中國聽到,有時無意間看外國影視樂曲相當熟悉,這才明白這些天才音樂作曲多半是拿人家的樂譜給他去頭加尾,中間改二音符就是自己作的,真不費吹灰之力呀。

  • 19 # 元芳有看法

    版權環境如何,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人都明白,尤其對那些名家來講,這是最頭痛的事情,似洪水猛獸讓他們防不勝防,也防不過來,如果他們把精力都用在打擊盜版和抄襲上,那麼用在創作上的時間連一分鐘都不會有了。對於名家如此,那些普普通通的作者被抄襲之後可想而知了。

  • 20 # 濃仁

    聰明的人在利慾的刺激下如果一帆風順的走到有支配力的時候,她就有了欺世盜名.不擇手段的地步,正如西人說的上帝要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號還沒開工的,是否還要繼續宅家,你們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