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褝道醫

    黃元御的書,入門簡單,四聖心源

    黃帝內經必讀,可略可詳

    傷寒論成系統有方有症

    經絡須自查自身,用藥須自飲自斟。

    辨病須明病源病理,治病須一網打盡以絕後患。

    脈診用中華脈神,其它亦應一一涉獵,遍覽群書,方明至理。

    學醫雖半成亦能益全家,雖盡力不能依賴養家。

    學習講方法,但亦須魄力,所謂破斧沉舟,氣吞山河,當年的革命者如此,學醫亦須如此。

    須治身治心。

  • 2 # 雙下vlog

    我建議你買一套倪海廈的書與影片650元左右,按倪老師的建議先看針灸,再看神農本草經,第三看黃帝內經,第四看傷寒論。讀懂讀透你就可以當一個合格的中醫醫生了。

  • 3 # 金子殼

    倪海廈老師的所有影片和書籍全部看完,學上五遍你就是頂級中醫大師。估計三年左右時間,每天三小時。這是學中醫最快且最全面。一針,二灸,三用藥,所有病都涵蓋了,包括癌症。

  • 4 # 平凡的武人

    我開始也是自學的,根據倪海廈老師影片看了 針灸大成 學了九個多月 後來拜個老師 老師讓我從 《中醫基礎理論》開始學 然後再學 診斷學 方劑學 藥理學 再進一步的話 就是讀經典 像 黃帝內經 一類的

    因為現在人從小上學 其實學的是西化的思想 與傳統醫學根本不搭邊 如果真的想學習 中醫 首先就要建立一套 中國傳統文化思維 要有 氣 陰陽 五行的這種 象性思維 這才是中國人本該有的思維模式

    其實 中醫更像一種哲學思維模式 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 比一般的醫技更上一層 有的時候你看到一些老中醫 話語不多 確句句深邃 耐人尋味 這應該就是 他們的思維模式角度與常人不同的原因吧

  • 5 # 百川推拿

    夲人就是半路自學中醫,最早是受中裡巴人(鄭幅中)老師啟發,看完了《求醫不如求己》,自己購買的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人體經絡穴位》,以及針灸推拿,脈學,中藥學等等教材,並參加了省中醫藥大學舉辦的社會辦學培訓。

  • 6 # 杏林傳燈人

    初學中醫者如果具備一定的文化根基,建議直接閱讀黃帝內經和藥性四百味以及中醫三字經等歌訣。也可以再看看中醫基礎學。

    然後在熟悉中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每一種藥都購買十克,包裝好,在學習中藥藥性歸經的時候要經常把玩觀看和品嚐。這樣記憶深刻,不易遺忘。而且更深一步的理解中藥的藥效藥性。

    如果有有機會去大藥店或者中醫館去幫忙抓中藥或者代為煎藥,則效果更好,每日摩挲把玩,幾個月即可爛熟於心。#張錫純#

    學完這些可以背誦湯頭歌訣和閱讀學習傷寒論,掌握六經辨證和疾病的傳導規律。等以上內容都掌握了以後可以學習大家的醫案,瞭解歷史上醫學大家遣方用藥的規律以及辯證施治的規律。推薦張錫純的醫案--《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醫# #【中醫入門】發現中醫之美# #中醫學習# #黃帝內經#

  • 7 # 針灸科大夫

    首先,學醫是很嚴謹的事,不是誰都能學,要學就要有恆心,千萬別一知半解,一根銀針誰都能學會扎,關鍵是你得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扎?每一個學醫的都是很苦,沒日沒夜的學習把書都快翻爛,到老還在學習,不知過了多少遍,強大的理論會是臨床實踐更強大,醫術更精湛,蓋樓先從地基做起。順序:1.中醫基礎,從頭到尾要滾瓜爛熟,不要死記硬背,一定要理解了才會融會貫通。2.中醫診斷,每一個章節的內容必須掌握,全部理解記住,這裡沒有捷徑可走,不要略知一二似懂非懂,這樣會影響你後期的學習,病案診斷辯證裡面望聞問切就靠它。3.中醫內科,從第一節到最後一節,五十多個病裡面的所有證型要求滾瓜爛熟,最後是學方劑,先把重點的120個方劑背熟,再背其他的方劑,學完這些要學會連結知識千萬不要死學中醫,中醫是很抽象,又是很宏觀的,要有悟性,在學完中基,診斷,中內後,隨便給你一個病案,你就學會辯證,首先要診斷是什麼病,然後辨別證型,最後才是方藥。學完這三本書,你在學其他的中醫婦科,兒科,外科針灸,等,學懂之後,再去學經典。

  • 8 # 孫啟志

    我為了學中醫,找了五六個針灸推拿撥筋師傅學習!後為了學習面診,找了五個相術老師!後學習半個月的素描!還有一個道醫師傅!時間五年……學習中醫就和學習繪畫一樣,做長期的打算!建議你找找針灸推拿的師傅學習一下,再看書學習!

  • 9 # 老漁獵

    自學中藥可以,自學中醫很難無師自通。中醫是要透過無數次與患者接觸並透過醫師指點方能明白的一種傳承式的藝業。

  • 10 # 大道至簡168773594

    先要文言文基礎好!然後可以看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脾胃論,四聖心源。這些熟讀領悟了,就差不多了。如果古文基礎不行,任何一本你都看不進去!

  • 11 # 門戶96967236

    中醫理論學,中藥方劑學,湯頭歌訣白話解,藥性賦,針灸脈絡圖譜,傷寒論等。按順序點滴入手,膚淺見解,僅供參考。

  • 12 # drdong718

    分享一下我的學習方法。最近買了很多本醫學書,但是很多看不下去。馬家駒的六經入門講記,胡希恕的傷寒論講座整理的書,倪海廈的傷寒論講課錄音,這三個是入門最好的路徑

  • 13 # 老樹新枝17

    上面的推薦都是胡粥、臆想、最好打聽一下有沒有正規的函授學校、系統、全面、不走彎路、動不動就把傷寒、內經抬出來的人其實狗屁都不通、當然我不是否定、、、我是說平路還沒起步就去翻越珠峰、那是純扯蛋、、那有人說你推薦一下、這個回答我已經回答過兩次了、

  • 14 # 使用者6901488720900鄭

    自學中醫書籍:先從全國中青草藥大圖譜學習,認識草藥,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中醫湯頭劑學。第三步,赤腳醫生手冊,中醫臨床手冊。第四步十一至十三五中醫內科學。學會就可以成功了。其他的書慢慢來學。

  • 15 # 中醫者

    本人自學中醫11年購買中醫書籍數百本,自學中醫不到半年就開始給親朋好友看病開方(汗,膽很大)有成功也有失敗!初學者建議先看一些能激發自己喜愛中醫的書籍1:如《中醫是無形的科學》《中醫人生》等,2:《神農本草經》和《中藥學》《中醫診斷學》等:3:再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劑學》如《劉渡舟傷寒論講稿》和《鄧中甲方劑學講稿》等,4:然後再看醫案 《傷寒、金匱名醫驗案精選》等醫案書籍, ,5:《黃帝內經》《難經》《鄭欽安醫學三書》《圓運動的古中醫》等 6:還要多臨床多總結多嘗方和藥多悟等, 7:自學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問診和辨症體系如“辨六經+方證”或“辨八綱+症候”,等自己慢慢理解吃透再在原有基礎上做學術上延伸,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自學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16 # 一隻又肥又懶的貓

    民國時期張錫純的衷中參西錄,一半普通話,一半文言文比完全都是文言文要容易看懂。推薦新手入門,先看這本然後在返回去看傷寒論。

  • 17 # 中域中醫

    中醫基礎理論。 解剖。

    學校是這麼學的 這麼學是有它道理 畢竟中醫是古文 中醫基礎理論提煉了那四本入門書的精華。解剖是徹底的基礎 我妹自學號稱西醫一點不沾 搞個穴位經絡在身上哪裡都不知道。還有就是 不要一開始就看那四本(中醫體系形成標識的基本書)

    要是有條件可以跟師傅學(中域) 中醫這門學科 師承派強於學院派。

  • 18 # 網路小說事務局

    《針灸大成》->《皇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然後通讀中醫專業課本,準備考試,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影片課程推薦《倪海廈人紀全套》,反覆聽,做手寫筆記,堅持,不可偷懶。

  • 19 # 醫診圈

    每個人對中醫的理解程度會不一樣的,別人的介紹不一定適合自己,我也是從迷茫中一路走來,可以這麼說沒有哪一本書就可以讓你建立起中醫思維。可能需要幾十本書,不同的大家寫的個人體會才會建立起一個思維框架。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沒建立起正確的判斷框架。

    所以看下醫學三字經可以瞭解下歷史上中醫著作的大概。建議醫學三字經所列的書全買。

  • 20 # 我是你六舅母

    你要真想學,就得下死功夫。不要相信什麼“幾天(月)學會中醫”的混賬話。買一套《醫宗金鑑》先去背誦,背到滾瓜爛熟了,再談下一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花樹和什麼樹可以稼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