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學社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些雷區不要碰!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成長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青春期是進入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由於生理發育的加速和性發育的成熟,使他們感到不適應,出現種種矛盾和困惑。在這個階段,孩子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願。因此親子關係容易變得緊張,讓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特點呢?

    1、叛逆是自我獨立意識的發展

    從心理學上來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於自我獨立意識的發展。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發育漸趨成熟,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他們渴望獨立,喜歡標新立異,期待理解和尊重。為了表明自己這種“獨立性的需要”,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故意違逆成人的意志和主張。

    2、多變的情緒問題

    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青春期孩子面對成長的壓力,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衝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敏感、易怒、陰晴不定。

    在這種持續的狀態下,情緒需要宣洩,極易爆發,尤其在親人面前會表現得更厲害。

    3、模仿成人的行為方式

    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

    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係的突出特徵。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怎樣理解他人,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重要影響。

    家長應該如何與這些青春期的特點過招呢?

    1、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這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意識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

    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

    2、父母的自我調整

    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需要及時調整心態,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做決定時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用心接近孩子,與孩子成為平等的朋友關係。

    3、親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共情

    父母要努力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營,平等、尊重地解決問題。當大人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時,他們更趨向於合作,並在今後逐漸靠攏父輩的價值觀,以真正成熟和獨立的姿態迴歸。

  • 2 # 善良之子86

    我娃12歲,已經開始了。女孩。

    她的特徵就是不理睬你,躲你。有些時候做點事也傷人,不過我忙,也懶得操心,不過她成績還行,考上了我市一流中學,憑她自己的本事考取的。我很欣慰,所以過年直接獎勵了一臺手機,我知道她一直想要但她媽一直不同意買,說是她自控力差。

    我覺得無所謂,孩子憑著努力取得了好成績,鼓勵一下也是對的,手機沒法徹底斷絕,畢竟高科技時代,最近學校也在網上授課,她需要。

    這段時間我發現好一點了,也許就是這臺手機吧,其實買手機不難,難的是說服老婆,為這事吵了一架,小孩看見了,估計記在心裡了。

    我由於工作緣故,對她關心照顧不夠,所以她親近老婆我能理解,可能氣場原因,她不頂嘴,加之女孩,我不打她也不準家裡其他人打她。

    但有時候我也在反思,這貨慪起人來確實讓人火大,可能就是沒捱打的緣故。我小時候捱打捱得多,所以不想打我娃。但現在覺得是不是沒動過手確實也不行。她有些自私和冷漠,只能以後慢慢找機會糾正了。對了,真的是從來沒有虧待過她,平板電腦都換幾個了,有一次她小,喝完礦泉水結果蓋子沒擰緊直接放她媽包裡,導致兩臺手機同時報銷……這種情況下,她媽氣得冒煙,我還忍著氣說算了算了,都報廢了再打也於事無補,掏銀子買吧。

    可能確實有些慣,所以這小孩到現在都是馬大哈,做事很虎

  • 3 # 喜歡湖心亭小坐的魯魯

    兒子叛逆期好像在初一,初二年級,當時真的每天都不好過,你讓他學習看書,他就煩。你和他講道理,他更是聽不進去,急躁,大喊大叫,發脾氣,甩東西。我和他爸兩個人對付不了他。

    上了高一,我真是氣過頭了,所以對他很冷淡,他的事情有時看不慣,比如:玩遊戲 考試差 ……我都不罵他,只是開玩笑的說他幾句,他也就不當真。後來我發現,我又能和他說話了,又可以聊天了。

    終於有一天,他對我說:媽媽,我知道你為什麼要我好好讀書了!

  • 4 # 火鳳凰143780238

    叛逆期的小孩就是父母太囉嗦,要求太多太高。自己的小孩應該做父母的最瞭解。兒子初中談不上叛逆,最叛逆的是要求兒子補習,兒子說要他補習就離家出走,那時候就我一個人照顧兒子,十幾歲的小孩出走了你找都找不回家。然後我就想了最壞的結果,兒子學習跟不上,上了最差的大學我能接受嗎?我想我能接受。現在兒子上大二,雞頭做過鳳尾也做過。表現的好,做媽媽的驕傲,表現的不好,做媽媽的鼓勵。沒有覺得做鳳尾就比別人差,做雞頭就比別人優秀。兒子快樂健康最重要。情商高,待人接物這方便兒子表現的還不錯,對兒子期望不高,有的方便表現出色做媽媽的也可以驕傲。很多事情都是做父母的自己太要面子,而讓自己的小孩來承受他們這個年紀不能承受的一些東西。兒子叛逆期不喜歡的事不讓他做,不補習,不嘮叨,把自己的最底線告訴兒子,突破底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現在對兒子還算滿意。前年三八節兒子用自己的零花錢給我買了個手機。母親節給我買花和蛋糕,把他爸羨慕的要命。去年父親節給他老爸買了電腦。老公說要是他自己捨不得買這麼好的電腦。我說這個買電腦的錢可以給我買一輩子的蛋糕了。最後說一點愛比責罵更有效果,小孩也會更愛父母。

  • 5 # 靜待花開83477

    初二上學期我兒子很叛逆,不管我們家長說什麼都愛理不理不把我們放眼裡,反正你說東他往西。作業不做,上課不聽,老師投訴,各種作天作地,摔凳子摔碗。實在惹毛我了,我拿個衣架子使勁揍他,一邊哭一邊揍,我說反正養大了也沒啥用了老子把你打死算了,大不了一起去死。胖揍一頓後,讓他反省反省這件事過去了。然後找他各科老師溝通,學習上我們怎麼跟進。去年考進了我們這最好的高中。

  • 6 # 慧畫點亮生活

    我同事家的姑娘,16歲上高一,叛逆到和她媽不能共處一室。 見面必吵,家裡天天火藥味十足。後來這姑娘堅決要求去住校,同事阻攔無效,任由她去了。結果姑娘住校適應得很好,同事天天閒的不得了。母女倆和諧了,家裡也沒有戾氣了,最有福氣的是人家姑娘高考考了一本,簡直皆大歡喜。所以,對孩子的叛逆要淡定,尊重她才是真的對她好。

    1、留心觀察孩子,透過細心的觀察發現孩子的日常喜好、作息規律和社交活動等,做到知己知彼。

    2、有心而無痕,把對孩子的關心和愛多采用行動的方式表達,例如:送他感興趣的書,喜歡的衣服,需要的東西等。讓孩子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3、管住自己的嘴,日常生活中對孩子不隨便批評、否定,不諷刺、挖苦,不嘮叨。不以自己的出發點強制孩子做這做那。收斂自己的控制慾。

    4、嘗試對孩子放手,到青春期的時候,孩子應該有自理能力,日常衣服購買、換洗、搭配,髮型等,放手讓他自己做主。功課要嚴抓,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其它方面,能讓他自己拿主意的都漸漸放手,給孩子機會去嘗試。不管他會不會,家長的放手是他獨立的第一步。

    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獨立思考、行動的能力,想開始自己說了算。可是此時的他還沒那個能力完全獨立,所以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孩子很糾結,此時的父母應該在他背後默默給予支援,幫他一把,而不是給他添堵、找麻煩。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化叛逆為能力,順利度過青春期。

  • 7 # 楓渢

    我家丫頭在14歲-15歲這段時間叛逆要稍微突出一些。

    開始反駁父母的觀點經常會說你不知道我們這個年齡的想法。

    有時候在生活上照顧關心她時,會表現得特別不耐煩。

    對自己過於自信,聽到一點點客觀的評價馬上就炸毛。

    起床氣會特別重。

    不過總而言之,我們家小孩叛逆期的反應不算嚴重,經常在我的迴避或者妥協中平安渡過,有時候我也會很生氣說話大聲一點,但冷靜一會兒,我主動過去道歉也就和好了。16歲以後基本就好啦。

  • 8 # 謙謙爸媽vlog

    生孩子不容易,養孩子那也是過五關斬六將的。當了爸爸媽媽才能明白養孩子的那種絕望和無助的感覺。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對於這個特殊時期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不然就真的前功盡棄了。

    我姐有一個上初二的兒子,現在就處於叛逆期階段。他的種種行為讓我姐真是很頭疼,每天起床要喊四五遍,好不容易起來了,讓吃早飯也不幹。只要是他媽媽要讓他去做的事情他都對著幹。比如:讓他吃麵條,他偏不幹,非要吃米飯。我姐也知道這是叛逆期,所以問了一圈朋友看看怎麼解決。

    其實在上中學時期,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叛逆期。尤其是在12-15歲左右的孩子,這主要是荷爾蒙分泌的階段。孩子只要有一點不如意的就想和父母對著幹,其實我們要學會忍,學會逆來順受。

    還有就是叛逆期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早戀。這個時候你越是不讓他做,他還會偷偷的做。那麼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對他說:你現在想談戀愛交女朋友,我們不會反對,但是她是否一樣的喜歡你對你好呢?你們可以試試分開一段時間,如果還想繼續那就是真愛。千萬不要以斷絕親子關係來要挾自己的孩子哦。

    無論孩子怎麼叛逆,父母都是可以教育的。只不過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就可以教育出一名優秀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暴力的對待叛逆期的孩子,那樣只會讓他越走越遠哦。

  • 9 # 做一個有能力實力的人

    感謝邀請。我家男孩,和同齡的孩子比,提前一年上學,他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小學一年級,其他班的一個女孩就給我兒子寫了一封信,第一句話,親愛的,雖然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但我非常愛你,愛你的xx。一年級畢竟年齡小,有的字不會寫,這個女孩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的。他爸把信交給我的時候,我想我脾氣不好 還不能發脾氣,還要把這件事情解決了,還不能讓他倆知道,應該怎麼辦。有一回,兒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問兒子,你班同學有學畫畫的嗎(我突然想到女孩寫信的紙是用圖畫紙寫的 應該喜歡畫畫吧),兒子說沒有,

    我,其他班有嗎,

    兒,有啊,媽媽你問這幹啥啊

    我,沒事兒,你不是說你喜歡畫畫嗎,媽媽想給你報個班,免得你去一個新環境害怕

    兒,哦,媽媽我知道了

    我,其他班你都認識誰啊,

    兒,xx,又說了好幾個人名

    我,xx男孩啊

    兒,不對,媽媽她是女孩

    我,女孩為啥起個男孩的名字

    兒,不知道,

    我,哦,有時間你給媽媽問問,是他家喜歡男孩嗎

    兒,哦

    我,xx長的好看嗎

    兒,好看

    我,和媽媽比呢

    兒,比媽媽好看

    我,比我好看,有媽媽白嗎

    兒,媽媽,xx不白,黑

    我,黑還比媽媽好看,不是一白遮三醜嗎

    兒,就是比你好看

    我,xx怎麼好看,xx,天天換夾子,天天換髮型,畫畫也好

    時間長了,有一回我問我兒子,媽媽能見xx一眼嗎,我兒子一愣,我趕緊告訴兒子 媽媽沒有其他意思,就是總誇xx比媽媽好看,媽媽都嫉妒了,你倆一起玩,媽媽遠遠的看你倆玩兒,媽媽不過去幹擾你倆。兒子說,知道了,我就遠遠的看過一回,再也沒跟兒子提過要求。孩子大了,和兒子聊天,兒子都不知道我知道有這件事發生。)

    14那年吧,我正在幹活呢,我兒子書包放哪,媽媽,和你說件事唄。我處物件你管不,我手裡活都沒有停,就說,不管。我兒子一愣,為啥啊,你為啥不管啊。我告訴我兒子,沒啥可管的,這些事兒,媽媽都經歷過 很正常,沒啥大驚小怪的。現在這個社會,你們小孩青春期互相喜歡正常,拉個手了,親個嘴兒了,互相抱一抱了都正常,但是不能超越媽媽的底線,女孩的胸,女孩的下體,不能碰。但凡有人和我說你怎麼怎麼做了,我把你腿打折。我兒子說,媽媽我記住了。從那之後,我兒子什麼事兒都和我說,誰追求他了,誰給他寫信了,等等。我都會去教我兒子,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媽媽身上,媽媽會怎麼做,在去問孩子想怎麼去處理。兩者意見不統一,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最後也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不撞了南牆怎麼能知道疼呢)切記,做家長的,遇事兒千萬不要磨嘰,一件事兒說一遍就可以了 。不要孩子說點事,就大驚小怪的,小題大做沒完沒了的,這件事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再提,這是大忌。還有一點我個人特別反感,做家長的說孩子,你看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好,反之,家長自己就是完美的嗎。(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時候,先看看自己合格嗎)最後一點就是,我不對的時候我會自覺和孩子說對不起,因為什麼,(有一回,兒子在外地上班,給我掛電話,說媽媽今晚我要和誰出去,幾點幾點到家。當時我一聽,心裡特欣慰,有點小感動,說兒子長大了,去哪還知道告訴媽媽一聲,媽媽都沒有做到,去哪裡,幾點能到家,告訴我兒子,媽媽要跟寶貝說對不起,我能感覺到兒子當時一愣,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說,媽媽沒事,但我也能感覺到,從孩子說話的語氣中,孩子聽到我這個態度,孩子也很高興,有時候好孩子是需要誇出來的)因為,家風真的很重要。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問,在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的過程中,做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下面子 ,放下架子,放下自尊,放下我是大人就應該聽我的,這樣一個歪理,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活到老學到老,共勉吧。

  • 10 # 小蠻娛樂家

    1、頂嘴是一種常態

    原則是這樣的:

    家長說的完全沒道理,必須大聲頂嘴;

    家長說的有點道理,必須找沒道理的部分頂嘴;

    家長說的完全有道理,必須故意曲解家長的意思頂嘴。

    總之,頂嘴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手段,用來表達“我有自己的想法”。

    2、吐槽,各種看不慣

    吐槽家長:嘮叨,不理解我們小孩,過時,啥都不懂,out了... ...

    吐槽老師:上課偶爾說錯話,態度不好,佈置的作業多... ...

    吐槽電視劇:劇情狗血,人物造型雷人,畫面不好看,配樂難聽... ...

    吐槽課外書:情節各種不合理,印刷各種不精美,還能發現錯別字......

    吐槽各種社會現象:司機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小攤販佔道經營... ...

    吐槽,只是想用批判的態度,表達我的“非凡”,並證明我已經像大人一樣,有自己的“話語權”了。

    3、熱衷於說網路流行語

    各種網路流行語過目不忘,順手拈來,在口語中運用自如。

    小曦常說的就有:然並卵,No作no die. Why you try? 有個毛用啊?我也是醉了,跪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城會玩,我保證不打死你,嚇死寶寶了等等等等。

    有時候說的媽媽我根本聽不懂,只好虛心向她請教,或者事後去問百度。

    說網路流行語,是孩子表達“我已經長大了,和社會接軌了”的意思。

    4、宅,再也不愛跟著媽媽出門了

    孩子小的時候是媽媽的跟屁蟲,去菜市場,去超市,去銀行,去車站接人... ...去哪裡都如影隨形,就比如小諾,以及很久以前的小曦。

    到了青春叛逆期,小曦再也不願意跟著媽媽去這兒去那兒了。

    不願和我們一起去小區散步,理由:“無聊”。

    不肯陪我去菜市場,理由:“沒意思”。

    拒絕去公園踏青划船放風箏,理由:“幼稚”。

    不想隨我去超市和商場,理由:“不想去”。

    小曦喜歡宅在家裡,打打遊戲看看書,甚至寧願躺在床上、沙發上望著天花板發呆,也不願隨我出門。

    5、最嫌嘮叨

    在所有可能引起小曦激烈對抗的行為裡,“媽媽嘮叨”絕對排在第一位。

    不重要的話,最好不要說;有點重要的話,說一遍就好了;很重要的話,只可以說兩遍;非常重要的話,最多說三遍。

    超過遍數,必然暴跳如雷,反應激烈,不但不聽,還一定要對著幹!

    孩子可能認為,只有小小孩才需要再三叮囑,而他已經“長大”了,自己知道該幹什麼,不需要反覆提醒,再三嘮叨。

    6、莫名其妙覺得煩躁,情緒失控

    口頭禪:煩!

    煩需要理由嗎?不需要!

    有時僅僅因為一件小事,就導致情緒失控,歇斯底里地大發脾氣。

    叛逆期的孩子缺乏理智,情緒波動比較大,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弱。彷彿心裡住著一頭熊,隨時都有“熊熊怒火”在燃燒。

  • 11 # 漫讀一生

    我兒子今年17歲,已經叛逆幾年了,聽說要過了18歲才會開始好轉。經常說的話,讓我感到很生氣,尤其不能在他耳邊嘮叨,同樣的話如果給他說上兩遍,就會遭到白眼,或者吼叫,他的事我問一下,就說不要我管,從來不主動跟父母溝通,交流,也不跟父母出去玩 ,走親戚這些。我也看了一些關於孩子青春叛逆期的一些書,所以也能理解他,就不跟他計較那麼多。其實,孩子有叛逆期,並不是壞事,證明他在成長,他要表現自己長大了,所以不要父母過多的干涉屬於他的生活,他要所謂的獨立,所以不喜歡聽父母的話。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就要不要跟他過多的糾纏了,該退讓的時候就退讓,千萬不要給他頂著幹,你越不讓,他就越倔強 ,有些甚至發展到大打出手,記得有一個專家是這樣說的,他說孩子處於青春期的父母最好是閉嘴 ,少說話 ,多觀察。還有就是可以培養他的興趣愛好,這樣可以分散他的精力,當時我給兒子報了籃球培訓,事實證明確實有效果。

  • 12 # 深水蜉蝣

    我覺得叛逆期的孩子怪好玩的,我家高一叛逆期已持續了快一學期,之前是個小暖男加小話癆,現在變的像個小變色龍,前一分鐘還笑眯眯的喊親愛的老媽,後一分鐘就皺著眉頭說,你好煩,能別說話嗎!在他皺眉頭瞪眼睛宣誓要自己靜一會兒的時候,我說好的好的媽媽不打擾你了,然後門縫遞給他一個果凍,他一愣馬上給個飛吻說麼麼,謝謝媽媽,我剛把笑容展開,他又眉頭一皺,你笑啥,有什麼可笑的?說實話每天基本都跟看舞臺劇一樣,他又想耍個橫發個脾氣,又把握不好尺寸,我真生氣了他又過來哄,人家青春期好嘛!能不能讓著我點!我叛逆了啊!他爸一過來問你們聊啥呢?他馬上摟著我肩膀說,我們看風景,這邊風景獨好!等我氣消了他又生上氣了,抱怨我們管得嚴自由給少了,覺得自己跟同學比起來叛逆水準簡直太低,說他這麼好的兒子去哪找啊,說到最後還把自己委屈哭了,然後我再哄他,你說對,媽媽理解你,哄到最後母子倆一塊頭並頭躺床上翹著二郎腿唱野狼迪斯科,我家這個孩子打小就太聽話,太懂事,我一直嫌他不夠淘氣,現在開始叛逆,會發脾氣會拒絕別人會明確表示自己不高興不願意,會和父母提要求了,我真還挺高興的,初中孩子們都叛逆的時候他還那麼聽話可愛,我就著急,這孩子怎麼半點青春期跡象都沒有,現在終於開始叛逆了,我到踏實了,唯一有些不捨的是半年前我們還天天我摟著他的腰他摟著我肩膀,親親蜜蜜說不完的話,現在連手都不能拉了,也挺好,長大了,世界就該越來越多彩,我希望他朋友滿天下,生命充滿色彩和驚喜,只要他好他快樂,我就最快樂最幸福,再陪兩年半,一上大學就像小鷹展開了羽翼,徹底飛出了父母的庇佑所,所以沒啥可吐槽的,不管他是乖乖男孩還是叛逆少年,都是我最愛的兒子,愛一個人,怎麼看他都順眼,甜言蜜語,嬉笑怒罵,小性格小脾氣都讓我愛不釋手,我甚至希望他的叛逆期能長一些,再稍微自私一些,他實在是太善良太懂事,老怕別人受委屈,心思也太敏感老照顧別人的情緒往往委屈了自己,讓我很心疼

  • 13 # 愛喝桔汁兒的桔子

    自覺自己已經是很剋制的家長了:六年級開始不定期給孩子放假一天一夜,自由自在呆家裡,我們出去辦事什麼的;初中有特權,可以每個月有一天不上學,只要他決定了我就給老師請假;平常有要求了一起商量決定。一直挺好的。現在高一,有天晚上抱怨作業難,後來趁著寫完了在我跟前耍賴的時候,我建議人家第二天仔細聽講弄懂後再找些同類型題練練,結果抬著頭盯住我說:“你明知道我會這麼做的為什麼還要講這些沒有用的話呢?!”還有,從來寫作業不關房門的,但是如果我覺得太久了想提醒休息,只要一發聲,他那邊頭都不會回一邊揮手一邊連聲大呼“出去出去出去”!那我就去遛彎去了,他自己覺得不好意思又會打電話說老媽對不起。我現在儘量避免自己指導他,說話前會思考一下有多大用處,如果也沒太大意義那就不說了。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少說廢話還是很有用。

  • 14 # 磨人的小昊子

    我兒子初三了,初一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叛逆了,就是作業完成不好,和我話少,老師和家長誰的話也不聽,知道花錢了,知道買鞋了,別的還好。老師說早叛逆早結束,要是高中時才叛逆會影響高考。

  • 15 # 念慈銘

    初三男孩,家裡門,窗簾,水瓶,各種玩具,椅子、垃圾桶等……都被他砸了,一言不合就摔砸東西,我是媽媽,只要一說話,他就說閉嘴,滾,噁心…出去玩不跟我說一聲,我問了他就回答:要你管…學習從初二開始在班級倒數,要看明年中考普高都無緣,爸爸不在身邊,媽媽已經非常注意讓自己閉嘴,減少嘮叨,不和他硬碰硬,結果他變本加厲,有幾次拖著媽媽往門外去,有幾次把媽媽鎖在外面和家裡面…這兒子讓我一點活著的想法都沒了

  • 16 # 如心更如意

    自家的熊孩子。我與兒子冷戰近一個月了,事情的起因為雙11快遞沒有急時取,耽誤他臭美了幾天。前天收到給他買的一件衣服,他試不喜歡說不穿的,昨天下午他又穿上學啦。平時都是一起參與給他買衣服的事,因冷戰我買後都不知怎開口與他說,看到款就知這衣服超適合兒子穿,果斷下單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噢!兒子16周今年高二,重點學校,偏科的厲害,英語成績不好。這兩天才考過試,成績提高五名(班十),但英語還沒上來,與上上次成績比下降8名(班二),昨晚還為此事鬧心呢,想縮短英語的用時時長。我從來不過多觀注兒子成績,這事多交給先生。但二次考試都是這種情況,做為家長很揪心。孩子一直很努力很省心!是我們做家長的做的太少了,兒子打小就散養,成績都是他自己抓,我們從不陪伴。所以昨晚吃飯時我就與先生提出讓他把孩子的錯題歸類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不應把全部責任給孩子給補課機購。上週五孩子學校出了一件大事,某孩跳樓。我們現在歸類應該讓孩有抗壓能力,但是真的也心痛他。所以做為父母的我們真的在遇事時冷靜再冷靜吧!我們家我是打擊的責愛,先生是呵護的父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名室內木門品牌是哪個?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