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都說袁世凱因為簽訂二十一條約被罵為賣國賊,那麼,不籤不籤又會如何?
6
回覆列表
  • 1 # 牛牛78668566

    看歷史如果戴著有色眼鏡看,永遠看不到真實的歷史,歷史是當權者隨意蹂躪的良家婦女,我們只能看到歷史書而看不到歷史。就這個問題而言,稍微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公正的來看,簽訂此條約是在救已病入膏肓的中國呀!千萬不可站在現在的社會背景抱著狹隘的民族情節來看問題,還原當時的境況,此舉是正確的。。。

  • 2 # 腦洞大開的歷史

    如果不籤,後果可能更嚴重。

    “二十一條”的具體內容,看官們可自行百度,這裡只說最無恥的一條,也就是著名的“第五號”條款:政治上,北京的中央政府要聘用外國人;社會上,各地警察得聘用日本人;軍事上,要買日本人的武器,原料也要用日本的;經濟上,長江流域幾條鐵路幹線的築路權要給日本……簡直太過分了,完全把中國當成了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提出這些條件時語氣蠻橫,完全不是商量,只要你簽字。

    袁世凱看到這些條件,氣得不行,說了一句話:“簡直似以朝鮮視我。”當年他在朝鮮,深知日本對朝鮮的態度和野心。現在,日本又想把中國作為“大一號”的朝鮮。一位在華的西方記者知情後,也覺得中國很危險,寫道:“中國的主權像一朵雲向東方飄去了。朝鮮的戲劇又重演了。”

    籤還是不籤?

    你也許會說,當時的中國已經不是腐朽的晚清,有北洋軍隊這樣的新式軍隊,有袁世凱這樣的強人,有馮國璋這樣的能戰之將,為什麼不和日本一戰而要妥協退讓?總統府高階軍事顧問蔡廷幹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建議的。他參加過甲午戰爭,力盡被俘,堅貞不屈。

    一年之前,日本人攻打青島的時候,袁世凱也想打來的,可陸軍總長段祺瑞的一句話打消了他武力抗日的念頭。段祺瑞說:目前中國軍隊的狀況,只能抵抗日軍48小時!一年之前不行,一年之後還是不行。

    日本為了逼迫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採取了種種手段。比如,調動山東日軍,做出向北京進軍的樣子;又表示,如果中國不接受,不能保證袁世凱本人和袁世凱政府的安全;再比如,聲稱可能放縱革命黨、留學生和日本浪人對袁世凱政權的搗亂行動,進行顛覆活動……袁世凱好不容易當上總統,屁股還沒坐熱,當然不想被日本人趕下臺,最後還要接受更為屈辱的條件。更重要的是,中國可能會亂,日本會乘機攫取更多利益,甚至直接把中國變成朝鮮那樣的殖民地。

    袁世凱想盡了辦法,比如把訊息洩露出去,讓各國對日本施加壓力,比如讓本國外交部對日本進行拖延等等。最終,日本釋出的最後通牒裡,總算把最要命的“第五款”去掉了。所以,儘管咱們現在認為“二十一條”太屈辱,當時的外交部卻覺得為國家減少了損失。

    當年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威脅要進軍北京;現在袁世凱被迫接受除“二十一條”大部分條款,也是受到日本武力威脅。所以,老袁非常憋屈,向文武百官下了一道密諭,將5月9日定為“國恥日”,要求大家“日以亡國滅種四字懸諸心目”,臥薪嚐膽……

  • 3 # 一把大鬍子長又長

    如果直接拒絕,姑且不論曰本直接紓之武力之說,單就從放縱或直接援助革命黨這一點而論,就會令袁宮保肩肘難顧全:孫文之輩,遙處海外,多方籌款,再倡革命,倘如曰本再付援手,必致四海內亂,八處狼煙!武力剿之,將致黎民塗炭,家國再遭劫難!故退而處之,刪除幾條最致命的條款後而接受之,不失為時況無奈的權宜之策!

  • 4 # 戰塲YOK1942419

    袁當上總統,卻是內外交困,清末留下的爛攤子,須要花不少時間資源處理,尤其經濟問題最為重要。列強在中國爭奪利益,中國自李鴻章開始,都以讓他們相互制衡的方式應付,也祇能過日算日,沒什麼解決辦法可用。日本比其他列強來說,是新興強國,也最為直接,對中國是想鯨吞,袁須要錢,他們就提出二十一條,更威脅動武,袁不簽約,後果可慮,可能日本真會動武恐嚇,令局勢更難以控制,但袁對日本人也有認識,他並不相信日本會全面侵華,這樣會牽動列強利益,所以他以種種手段與日本週旋,最後籤一個修訂版了事,回頭他就搞帝制,自己就走到盡頭了。

  • 5 # 小海盜旅

    如果不簽訂二十一條,日本不會支援袁世凱稱帝。那麼袁世凱有兩條路走,一條是繼續稱帝走到底,後面會發生的事會和現在一樣。一條是不稱帝,袁世凱至少會留個稍好的名聲。絕對會像黃興說的成為中國的華盛頓。這時日本還不敢全面侵華,畢竟北洋軍隊和革命黨軍隊一整合,也不敢小覷。那時正值一戰初期,中國不可能加入同盟國,只會加入協約國或者袖手旁觀。日本國力也不足單獨吞下中國。如果全面侵華,抗日會早幾年發生而已。這時袁世凱最好的選擇是整合好北洋軍閥和革命黨人,實行真正之共和。最多不貪戀權力,就任終身名譽大總統之位,把權力放給共和政府。

    這樣經過二十年多年發展,中國國力至少會比民國1937年要強。日本也就不會冒然發動侵華戰爭,如果發動侵華,後面可能不需要八年抗戰。

    如果,當時共和制國家發展順利,這時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希特勒邀請中國也加入同盟國。在德國的合作下,順勢把蘇聯遠東拿下。小日本要麼加入同盟國喝點湯,要麼加入協約國捱揍。中國不會偷襲美國,美國不會那麼早加入協約國,這樣世界格局大概就是歐洲德國一統,亞洲中國一統,加上美國,三大巨頭統治世界。

  • 6 # 清水空流

    首先要說明的是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是被逼無奈,但最後也沒有執行和承認。也說明日本是個無恥國家。

    再來看看二十一條的主要內容是啥:二十一條分為五大項,核心內容及其嚴重地侵害了中國主權,主要內容包括:聘用日本人為軍事顧問,可以掌控中國軍隊。東三省礦產日方有優先權,可以單獨開礦。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利益,中國教育用日本教師。大連軍港租借期為99年,掌控長春鐵路99年,中國沿海港口不得租借第三國,中國與第三國簽訂條約不得損害日本利益。日本可以在在中國傳教,日本醫院,廟宇在中國可以無償使用土地。日本在東北以及內蒙能源礦產擁有優先權,其他國家無權進入東北。中國一半的武器彈藥必須由日本供應。中國學校必須僱傭日本老師等等。從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日本就是讓中國亡國滅種,日本的無恥,可惡,卑劣,豺狼秉性。表露無疑。堪稱混蛋之極。

    二十一條的背景是在一戰爆發的時候,即日本向德國宣戰之後。時機拿捏的很準。而當時的中國基本上是孤立無援,歐美國家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歐洲,俄羅斯爆發內亂。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於1915年1月18日向北洋政府外長孫寶琦提出二十一條,要挾中國必須全部接受,並且說此次為最後通碟。還警告說,如果外洩,後果自負。當時英美等國需要日本對付德國,因此對於日本的行為給予默許。由此證明國際關係根本靠不住,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實力講話。如果不簽訂,不會有任何國家幫助我們,中國必須單獨與日本開戰,而且是與英美的盟國作戰,而德國則根本不會,也不可能幫助我們,當時我們已經確定與德國宣戰(日後造成府院之爭)。

    作為國家總統的袁世凱接到這個條約,他的心情我們可以想象,氣憤,悲涼。但有一點袁世凱是知道的,如果現在和日本開戰,肯定不現實,而且中國得不到任何國家的援助和支援,孤立無援是中國當時的真實寫照。可謂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

    袁世凱的秘書曾書度在他的文稿裡詳細地記錄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大家可以百度查一下。接到照會以後,袁世凱與外長孫寶琦,次長曹汝霖商議,經過一番協商,結果是與日本逐條討論,以拖待變。但孫寶琦無法領會袁世凱的意圖。袁世凱更換談判代表,北洋政府方面是外長陸徽祥,次長曹汝霖。日本是駐華公使日置益和小幡酉吉。由於中方拖延讓日本十分不滿,日本海軍遊移渤海灣,陸軍開始進入戰時狀態。但袁世凱不為所動。依舊採取拖延戰術。在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的協商下,中國與日本終於簽訂協議。但條約的並不是日本的二十一條,實際上就就十條,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五條已經撤銷(比如僱傭日本軍事教官之類)而曹汝霖在日記裡寫道:把條約文字送往日本使館的時候,有遞降輸順表的感覺,心中之悲涼之感油然而生。

    可以說二十一條的文字簽字是袁世凱。具有國家級法律性質。但條約的簽訂必須執行。但從《劍橋中華民國史》來看,日本實際上並沒有有得到條約裡的東西,除了在東北的利益全部得到以外,其他的都被後來的中國政府推翻和不予承認。

    但無論怎麼說,二十一條都是中國的奇恥大辱,我們必須銘記國恥。永遠警惕日本!永遠永遠!!!

  • 7 # 歷史中的眼淚

    就我的看法吧,這問題就是很有一定的不符合歷史的看法,第一:歷史不容假設,常說的都是歷史是過去的政治,而政治是現在的歷史!但在我們利用歷史模型時應當採取假設法則,畢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二:袁世凱代表的北洋政府簽訂的條約是《民四條約》而不是《二十一條》。

    忠奸理論來看

    按照茅海建老先生在《天朝的崩潰》前半部分提出的忠臣理論:用忠臣而摒棄奸臣。對於國家來說簽訂《二十一條》就是奸佞,只要表示和簽訂條約的人不共戴天,恭喜你,你是忠臣!進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個社會一定要有很多的賢良之人,要是賢良之人當政,國家就不會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因此我們必須賢良者得之,讓奸臣不生!結合袁世凱所做的種種事情在歷史上的評價而言,不管他是否簽定這份條約,他都是已經被釘在歷史的柱子上,人民和歷史對他的評價都會很低。這評價,不知為何早就給他們打下奸佞之人的烙印,這烙印是不能被擦除的!

    從成敗理論而言

    歷史是否真實?在歷史上總會有一種認識是: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歷史都是成功者書寫的;成王敗寇,之類的等等。暫時不談歷史的客觀性,我們從歷史的主觀性上看,不同人看待歷史的角度便產生了不同的歷史觀點,而這些觀點極易受到了各個時段的政治的影響,因此在歷史觀點中形成了兩派:對的和不對的!所以這麼看來,是否北洋軍閥簽訂《二十一條》,而依據現有的角度看待這些萬惡的軍閥,我們可以鮮明的得出這麼一點的就是,就是他們無惡不作,即使是不簽訂條約也一定會做其他的有損我們國家,我們民族利益的事情來。既然結果已定,是否做與不做的意義顯得就不是那麼重要。這樣的話,沒有簽訂《二十一條》那麼出現在我們史書上的有可能就是萬惡的軍閥簽訂了《三十一條》之類的條約了,總之,簽訂與否,於事無補。

    從傳統史學而言

    從上文提到的忠奸理論進一步思考一種做法,當國家賢良之人主政,我們國家強大繁榮,然而冰冷的現實與之想法形成鮮明的對比。那麼每每想起這段簽訂《二十一條》的屈辱的日子上,我們總是會有憤憤不平的不服氣之感。若是即使不簽訂這些條約,在賢明人士的帶領下我們國家不至於不可挽回地失敗,還是有希望對於這些屈辱的條約堅定地說一聲:“呸!”我很理解這種想法,可以說這是對祖國深深的摯愛!但,這是一種“宣傳”(出自《天朝的崩潰》)。一種確實來說於事無補的宣傳,對於我們的國力而言,若是開戰,我們與日本毫無勝率可言,若是尋求幫助,對於國家利益為首位的近代外交上,我們國家確實處於無國幫助的局面,英美的幫助 也是杯水車薪。參照在網上顯示的二十一條的內容,袁世凱確實急的頭會大了,一個當權者,當然會知道下一步所做的會有什麼後果並且思想再三才會做出決定。因為他意識到若是不簽訂條約的後果是什麼!可是他不知道後人卻認為“妥協=投降=賣國”!

  • 8 # 荒野歷史

    袁世凱一生痛恨日本人,二十一條只是時局必然的產物罷了!

    事實上袁世凱並沒有簽訂二十一條,而是隻簽訂了民四條。當時日軍乘著民國剛建立國力虛弱內憂外患,為了奪取在中國更多的殖民利益,日本強迫民國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一生與日本為敵的袁世凱自然極力反對,但是礙於國力虛弱,擔心日本人攻陷國內將會損失更多,所以被迫簽署。

    然而這二十一條裡的有關國家主權的條例,袁世凱一概反對,並向國際社會發出聲音以求國際上的支援,為了國家主權甚至想到了要與日本一戰。

    最終日本減縮了二十一條的內容,但還是極為無理蠻橫,民國政府簽訂後卻並沒有認可這些條約,日軍所要求鐵路公路管理權,和各地的租用權均未得到實現。因為袁世凱要求民國曆屆政府萬不可實施此條款,一生與日軍作戰的袁世凱,經歷了甲午這段屈辱的國家史,不會再載在這些上面。但時局弄人弱小的國家沒有實力去反對這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本山和陳佩斯,誰是比較優秀的小品演員?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