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房
-
2 # 使用者98799363313
簡單說就是可以遊戲互動的一個頭戴式眼鏡,除了遊戲所謂的一百寸電影就是利用光學放大的原理吧(個人淺薄認為 接受反駁),效果和影院沒法比。如果你不是特別有時間宅家裡,建議先到外邊的VR體驗店去玩幾次吧,我家這個買回來沒玩到五個小時就吃灰了!
-
3 # 蘇小小小強
建議入手華為的vr眼鏡。我實際體驗過了。片源足,效果好,關鍵還輕,戴久了不累。如果你自己手機是華為mate30系列,更好了。還能玩3d體感遊戲,上次我玩滑雪,頭都暈了,效果還是很棒的。建議入手。
-
4 # 萌新世紀
看你的錢包,像買眼鏡還是盒子?
vr主要就是那幾個功能。
VR遊戲基本就是裝了就能耍,並沒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地方。但如果看VR影片的話,要先做些功課。
全景影片
左右分屏的3D影片
至於3D影片,一般下載好就是左右分屏的畫面,用普通播放器就行了。但一般3D電影預設比例可能不對,我經過嘗試後發現手動調整為16:5的比例會比較合適,當然如果大家發現比例不對的話可以慢慢調整。
目前VR主要分成“手機盒子(放入手機使用)”和連線電腦使用則兩種,完全獨立工作的也有,但並不是主流的解決方案,並沒有體驗過相關裝置,我在這裡就不亂說了。
說一下各個價位:
9.9元—99元這個價格區間的產品,我非常不推薦大家購買的。
這裡面有十來塊的山寨Google Cardboard紙盒和只是個架子的輕量化產品,前者光學鏡片太糟糕視野極其狹窄,後者沒有一個密閉的空間,沉浸感會打折扣。
100元—299元真正有意義的入門級產品,這個價格段的產品,無論是做工還是體驗都比較有保證。比如名氣很大的“暴風魔鏡”3、4代都落在這個價格段,感覺還是很靠譜的。
暴風魔鏡有配套App,效果也OK,就是佩戴不好
在這個價位只試玩過暴風魔鏡4代安卓版(199元),老實說這款產品是很有代表性的。入門手機VR都有個缺點,就是邊緣解析度奇差,相信這個價位的所有裝置都逃不過這一缺點。
300元—599元這裡面的產品算是進階區段,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端產品。與上一個價格段比起來,做工和舒適度有所提升,然而體驗還是不盡人意,邊緣解析度下降和視野狹窄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因此我不太推薦買這個價錢的產品。
599元—999元這個價格區只推薦一款產品:三星Gear VR 3代(750元)。由於這款產品有Oculus的技術支援,其體驗可以說是目前“手機盒子”中最好的,舒適度高、視野寬廣、沉浸感強、邊緣解析度問題也控制得很好。關鍵是內容豐富,Oculus Home平臺的遊戲很多而且很新,不像國內的所謂的免費VR資源,都是些老舊的遊戲Demo和愛好者做出來的體驗向作品。
千元以上去買一體機吧,別看盒子了
PS VR(399美元,約2600元人民幣)索尼旗下的VR產品,PlayStation VR(簡稱PS VR),是本篇購置成本最低的產品。PS VR只需要連線索尼PlayStation 4就可以工作,鑑於目前PS4的售價在2,000出頭,比起高效能電腦還是划算很多。PS VR螢幕解析度為1,920 X 1,080,視野110度,顯示效果勉強合格。如果要體驗PS VR的體感功能,還需要購置PS4 Eye才行哦。
Oculus Rift(約3,902元)Oculus Rift售價599美元(約3,902元人民幣),這款裝置需要連線到電腦工作,但由於對電腦效能要求較高,因此總成本一般會高於599美元。
Oculus公佈的官方推薦配置為:Intel i5 CPU+GTX970 GPU,光是這兩大件就夠嚇人的,估計電腦效能不佳的讀者要再投入一筆了。
Oculus Rift螢幕解析度為2,160 X 1,200,視野110度,從引數上看顯示效果要比PS VR好。Oculus Rift附送一個體感感測器和Xbox One手柄,但光這套配置還不支援完整的體感功能,日後還需添置專用的體感手柄Oculus Touch。
因此,估計沒有個5、6千很難玩好Oculus Rift了……
HTC Vive(799美元,國行6,888元人民幣)算是最早有國行的VR明星產品,但價格極其坑爹,799美元約合人民幣5206元,比國行價格便宜很多。
HTC Vive的體驗是目前所有VR裝置中最好的,因此也是貴得有道理。況且HTC Vive標配體感感測器和體感手柄,其實算起來跟Oculus Rift的價格差也不算太大。
HTC Vive螢幕解析度為2,160 X 1,200,視野110度,顯示效果出色、沉浸感強,但即使是2K解析度,其顆粒感還是有點明顯的。
HTC Vive的電腦硬體要求也很高,Intel i5 CPU+GTX970 GPU是跑不了了。但由於HTC Vive有Valve的SteamVR支援,其遊戲內容可以說是完全不愁,這也是Vive的一大優勢。
-
5 # 好片半部
一、HTCVive
HTCVive是由HTC與Valve聯合開發的一款VR頭顯(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器)產品,2015年3月在MWC2015上釋出。由於有Valve的SteamVR提供的技術支援,因此在Steam平臺上已經可以體驗利用Vive功能的虛擬現實遊戲。
HTCVive透過以下三個部分致力於給使用者提供沉浸式體驗:一個頭戴式顯示器、兩個單手持控制器、一個能於空間內同時追蹤顯示器與控制器的定位系統(Lighthouse)。
二、PSVR
索尼旗下最經典的VR產品則屬PSVR(PlayStaionVR),該產品於2016年3月釋出。2016年6月30日,索尼正式宣佈PSVR虛擬現實裝置將於2016年10月13日在歐美及日本市場正式發售,售價399美元。
PSVR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配合索尼家用遊戲機PS4以及新主機PSNeo的使用,得力於索尼強大的遊戲資源的支援,PSVR在遊戲數量上具備十分大的優勢。並且其搭配索尼主機的總體售價,相對於OculusRift和HTCVive來說,十分具有優勢。所以一經公佈,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雖然在三大VR裝置裡是最晚公佈的,但是其關注度和預售量方面不遑多讓。
三、OculusRift
OculusRift是一款為電子遊戲設計的頭戴式顯示器。它將虛擬現實接入遊戲中,使得玩家們能夠身臨其境,對遊戲的沉浸感大幅提升。儘管還不完美,但它已經很可能改變將來的遊戲方式,讓科幻大片中描述的美好前景距離我們又近了一步。雖然最初是為遊戲打造,但是Oculus已經決心將Rift應用到更為廣泛的領域,包括觀光、電影、醫藥、建築、空間探索以及戰場上。
該裝置以索尼HMZ系列為代表的頭戴顯示裝置有較大區別,OculusRift提供的是虛擬現實體驗。戴上後幾乎沒有“螢幕”這個概念,使用者看到的是整個世界。裝置支援方面,開發者已有Unity3D、Source引擎、虛幻4引擎提供官方開發支援。
回覆列表
寫在前面,個人比較推薦題主購買pico小怪獸2代一體機,應該可以滿足你目前的需求。首先,題主能否再把需求說的明確些呢?畢竟用VR裝置看片的用途也可以分為幾種:①看VR內容,針對全景(360°、180°影片,要求清晰度高、可視範圍廣、資源內容多)②看3D內容,針對立體影片(要求清晰度、出屏效果效果好,格式支援多)③看2D內容,針對電影、電視劇等(要求清晰度、格式支援多、基礎功能多)其次,融合你“主要看片、不玩遊戲”的特點,VR一體機 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主要兩個原因:①相對於電腦端VR裝置而言,VR一體機的價格更低更實惠;②VR一體機的便攜性較好,適合隨拿隨用,不用受限於各種線纜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