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bayang159

    古人的防疫意識並不差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句話中的災,不光是指天災,也指兵災。因為受限於古代的交通、通訊及偵測等問題,屍體的處理做不到一個不漏。

    戰場上的死人死馬什麼的,一般會由勝利方的輔助士兵或者後勤民夫去掩埋。順便回收可以利用的東西。

    當然,在人手不夠的時候,也會利用戰俘來掩埋屍體,然後順手把俘虜也埋了的……

  • 2 # 大馬哈魚12

    古代的戰場會留下大量士兵的屍體,秦,漢時期,因為要計算戰功,一般都是帶回屍體的一部分(頭顱,或胳膊)這要看在哪裡統計,這部分要放進石灰的箱子或容器裡面,不能腐爛。

    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主要就是商鞅變法,軍功可以改變一切。為了防止謊報,不得已而為之。

    古代戰場,一般都是土葬,沒有什麼規章制度,埋葬的地方一般都是遠離水源。有一定深度,防止被雨水沖刷,土薄有土蓋不住的地方,被動物挖出來吃,

    己方的屍體,什麼都不缺,擺放整齊,錯落有致。而敵方的一般都是橫七豎八,缺少胳膊少腿或頭顱(記錄軍功的需要)。

    對於古時候的戰場,有專門的打掃戰場的部隊,比較血腥暴力的場面對於我們來說,一般的人都接受不了。

    而在於匈奴或胡人作戰時,哪裡的人,有把屍體的一部分肉做成軍用食品的毛病,俘虜也是一部分食物,野蠻沒有人性。(記載是南北朝最兇。)一般都是戰場打掃,草原的水源以及環境怕汙染,一般都是火葬的比較多。

  • 3 # 嘯鷹評

    古代。如果雙方是勢均力敵的話,那麼最後終結果多半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如果一方勝利。

    心情好了,讓戰俘挖個大坑,把屍體推進去。

    自家人火化了,然後帶回家去。

    現在也沒好多少,無非就是。死的人少了點兒,自然比較好分解。走路的時候不會遇到那麼多殘肢。

    但是往下挖一挖也能挖到骨頭。

    如果是正規軍的話,撤退的時候會把戰友帶回去,條件允許帶回屍體,條件不允許帶回骨灰,什麼都不允許,帶回兩件衣服也算。

    恐怖分子的話,那就是死哪兒算哪兒的。不要汙染環境就行了。

  • 4 # 古風93814281

    謝邀,在古代,這些屍體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中國的勝利者一般會用戰敗者的首級築成“京觀”以顯示自己的武功。其餘的屍身會被埋葬,但是是草草埋葬。己方的戰死者會根據情況來埋葬。但是如果在亂世,如三國等時期,敵我雙方的戰死者可能都不會被埋葬,所以才有“白骨露於野”的詩句和記載。在希臘,作戰雙方會在一定時期約請停戰,然後火葬各自的戰死者,有條件的情況下會把戰死者的骨灰帶回他的家鄉安葬。這個可以在文學作品中讀到。在古羅馬,當他們的主要作戰物件是異族、起義者尤其是蠻族時,相對會比較野蠻,他們會把一些健康的人和婦孺賣作奴隸,其他的傷者、俘虜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去的人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予以火葬。在近代,一戰的時候,雙方也會停戰來處理屍體,因為大量的屍體會帶來瘟疫。二戰中,對於地方屍體的處理,體現了不同國家的素質,其中比較糟糕的是蘇聯和日本,基本是非常野蠻的,大規模的屠殺,大規模的掩埋,沒有什麼太好的處理方法。而現代戰爭,那就完全取決於國力了,象海灣戰爭中,美華人僅戰死100餘人,每個都被帶回美國,安葬在軍人的公墓中,而伊拉克有近10萬大軍就葬身於死亡公路上,最終的歸宿可能就是推土機推來的一堆黃沙,而且現代戰爭實在太殘酷了,很多人甚至無法留下完整的屍體,那就更不可能被善待了。

  • 5 # 天爺使者envoy

    若國家科學技術精悍,那可以把戰場上所有未腐爛屍體提取有用部分,製造肥皂和洗潔精。製造各種香科肥皂推向商業百貨市場傾銷,提供國民生活用需。

    其它,剩餘部分全部進行火化處理。這也是在當年,如,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美國,蘇聯,日本等持有這種技術。

  • 6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世界各國的軍隊在戰後都會處理陣亡士兵遺體,這其實是戰爭的後續工作之一,是打掃戰場的一項重要工作。打掃戰場大家都聽說過,但具體有什麼並不一定清楚,其實從字面上也會有一個大概瞭解,就是清理戰爭過後的場地,回收仍可使用的武器彈藥、運輸遺落的輜重、搜尋有可能生還的人、整理運輸己方犧牲戰士的遺體、統計戰爭相關資料等等一系列繁複的工作。

    這項工作通常由後勤部隊、民兵、戰俘等來完成,而這項工作極有可能在石器時代便已經出現了(不過我倒覺得石器時代打掃戰場是為了吃的,畢竟遠古時期吃人是常見的。

    回到我們的主題。在戰後,交戰雙方不管勝敗,一般都會給對方留下時間和空間去搜索己方犧牲士兵的遺體,並依照士兵身上的身份資訊進行統計,同時也在搜尋還健在計程車兵,進行及時的救治(不過這一點並不適用於鬼子,他們通常會狠狠地補上一刀,不留活口(ー_ー)),不過通常都是勝利的一方來進行這些工作。

  • 7 # 花近高樓1

    戰爭幾乎伴隨著人類整個歷史,在殘酷的廝殺中,人類的獸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對於戰敗一方遺留下的屍體,通常是管殺不管埋。

    明永樂年間,大將邱福率十萬大軍征討蒙古,由於輕敵誤入阿魯臺的伏擊圈,最後全部死在韃靼的鐵騎之下。明軍十萬大軍的屍骨就這樣露天暴屍數月,後來朱棣北伐來到這裡,才把遇難將士的屍骨收集掩埋。

    另外前秦皇帝苻登處理敵人屍體的方式更特別,他每次作戰殺敵,叫做吃熟食。他對軍人說:“你們早上打仗,晚上就可以吃肉,還擔心什麼饑荒!”

    士卒都聽從苻登,吃死人的肉,總能吃飽健勇能戰。

    另外就是築京觀,既所謂的“京觀”,又叫“武軍”,就是勝利者將敵軍的屍體收集到一起,堆在道路兩旁,夯實,形成高達數丈的金字塔形屍堆。

    築京觀是用來威懾敵人,例如歷史上隋朝三徵高句麗失敗,高句麗統治者便將戰死隋軍的屍體築成“京觀”。

    後來高句麗被唐朝打敗,唐太宗便派人毀掉了高句麗的“京觀”。

  • 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所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我們從這血淚斑斑的字裡行間可以體會下古代戰場的悲愴。

    古代作戰哪裡又什麼處理戰場的條件,大多數情況下野戰的戰死者是沒有人管的,暴屍荒野,任由野狗禽鳥啄食,最後化為森森白骨。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不少大戰場在戰爭過後,隨即變成的“煙瘴之地”。無非是屍體堆積太多,沒有得到良好的處置,導致病菌和微生物、動物滋生,最後爆發瘟疫。

    杜甫在《兵車行》中亦描寫了這樣的段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雖然是詩詞,但杜甫的詩詞向來是充滿了現實主義的,故而有“詩史”之稱。他筆下描寫的這些悲慘情景正是古代出徵士兵們的大體結局。士兵們辭別親人,前往遙遠的地方征戰,然後便消失在那些山川之間,他們的白骨無人收拾,只有冤魂化作生生悲慼的嚎哭。

    古人不是沒有注意到戰場遺屍過多造成的疾病和衛生問題,“屍體會帶來疫病”早已在連年的征戰中成為古文明戰爭中的共識。所以還發生過拿屍體去攻城的事件,例如蒙古金帳汗國圍攻克裡米亞,他們用拋石機將屍體丟入城中,造成了瘟疫的大量傳播,之後黑死病差點毀滅了歐洲。

    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屍體多以掩埋為主,人們挖下巨大的萬人坑,然後將屍體填進去處理。避免他們的隨意腐爛造成瘟疫。中國古代對這方面很重視,有些屍體還會被撒上木炭或者石灰來起到消毒的作用。

    但戰爭一般不會有多少給你掩埋死者的時間。倘若戰爭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期間的屍體往往也會被處理的相對較好,可一旦戰爭打完,勝者乘勝追擊,敗者丟盔棄甲,誰都沒有心思再去管死人的閒事,往往這些埋骨之所也就覆上薄土,草草了事。

    歷史上關於項羽坑殺士兵也有相關的敘述,《史記》中記載:

    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讓20萬章邯的秦軍降兵充當前驅,入關前英布聽到秦軍中有不滿的聲音,便告知了項羽,項羽認為這些秦軍人太多了,帶著他們入關如果發生事端會鎮壓不下來,造成危險。所以不如將他們都殺了,只留下章邯等幾個頭頭就行。於是楚軍將二十萬秦軍屠殺一空,埋在了新安城的南邊。

    這就是一起典型的戰場處置方式,關於“坑”,有人解讀為活埋,但史學界同樣認為有“殺了埋掉”的意思在內。同理,白起的那個“乃挾詐而盡阬殺之”也是一樣。至今人們都能挖掘到大量的古戰場埋人坑,“長平之戰紀念館”裡有許多證據。

    除了暴屍、掩埋外,還有一種做法是“焚燒”,但這種做法未見有什麼效率。焚燒需要費時費力的堆積屍體,在缺乏燃料的古代還需要砍伐大量的柴薪,能燒掉的人數有限。

    清軍進行的“嘉定三屠”中,就有焚燒屍體的記述,不過燒屍體的是僧人,三四個和尚見到城內屍體已經堆成了山丘,便拆了旁邊房屋的木頭,將屍體歸攏在一起焚燒了。

    “城內積屍成丘,惟三,四僧人撤取屋木,聚屍焚之。”

    更慘的還有清軍在廣東的“庚寅之劫”,這場大屠殺說法不一,根據廣州市地方誌委員會的《廣州市志--宗教志》所載:“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廣州,死難70萬人。在東郊烏龍岡,真修和尚僱人收拾屍骸,‘聚而殮之,埋其餘燼’,合葬立碑。”

    清初的易學家鈕琇,在所著的《觚賸》中記載了廣州屍山血海的樣子,以及那些遺骸最終的歸宿:“...再破廣州,屠戮甚慘,居民幾無噍類。浮屠真修曾受紫衣之賜,號紫衣僧者,募役購薪聚胔於東門外焚之,累骸燼成阜,行人於二三里外望如積雪。因築大坎瘞焉,表曰共冢。”

    這裡說的是,廣州在破城後,經歷了血腥的殺戮,居民都沒幾個活人了。一個曾經被明皇賜予了紫衣的法師出錢僱人和購買了木柴,將那些腐爛的屍骨聚集在東門外焚化了。燒出來的骨灰堆成了山一樣高,兩三里地外的行人遠遠望去,還以為是一座積了雪的山峰。

    可笑屠城的尚可喜今天居然還能開大典祭祀,果然是戰場善後做的好。

    最後還有種最簡單的搞法——將屍體拋入河中,隨浪而走。這種事情許多戰爭中都出現過,前提是你旁邊得有條河。例如上面提到的“嘉定三屠”,明降將李成棟大肆屠城,城內投河的、被殺後丟到河裡的屍體,讓流動的河水都變紅了,乃至於“

    自西門至葛隆鎮,浮屍滿河,行舟無處下篙。血汙浮於水面,高出數分。”

    那麼就到這裡吧,戰場就是這麼無奈。

  • 9 # 密探零零發

    戰爭就意味著要死人,在古代大規模的戰爭中往往會在戰場上留下大量計程車兵屍體。面對這些士兵的屍體,古人到底會怎麼處理這些屍體呢?實際上,無非四種處理辦法,只是最後兩種處理辦法令人不寒而慄。

    第一種處理辦法是就地掩埋,古代大戰之後,面對遍地計程車兵屍體,要麼戰爭雙方各自掩埋各自士兵的屍體,要麼就是勝利方將敵我雙方士兵的屍體分別掩埋,也就是一個萬人坑而已。這倒不是勝利一方有多麼人道,而是為了防止屍體腐爛,產生瘟疫,因此必須要將這些屍體掩埋。

    第二種處理辦法是暴屍荒野,成為鳥獸的食物。在古代戰爭時,有時雙方是遭遇戰,打完就走。由於走得太急,根本沒有時間掩埋士兵屍體。那麼,這些遺留下來計程車兵屍體就只能暴屍荒野,成為鳥獸的食物,真是慘不忍睹。

    第三種處理辦法就是“京觀”,在古代,戰爭一方為了震懾敵人,會將敵人戰死計程車兵的屍體堆成京觀。歷史上,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慘敗,留下了大量的屍體,就被殘忍的高句麗人堆成了京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大敗高句麗後,才將這些京觀毀掉。

    第四種處理辦法就是做軍糧,在歷史上,很多軍隊在沒有糧草的時候,以敵方甚至己方計程車兵當做軍糧。歷史上,五胡亂華的胡人將此稱為“兩腳羊”,而黃巢更是大量的以此作為軍糧,他也真吃得下去。

    總之,戰爭是殘酷,戰爭雙方都要死人,到頭來也沒有真正的贏家,何必如此呢?以史為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 10 # 糾結5182

    有四種方法

    第一種:暴屍荒野

    第二種:土埋

    第三種:火葬

    第四種:充當軍糧

  • 11 # 張不叄讀秦史

    只要條件許可,戰後雙方都會盡力把己方戰死計程車兵運回後方的,《居延漢簡》就記載,戍守關塞計程車兵死後,遺體要用衾衣(裹屍布)包裹,放入棺槨運回故鄉。當然,這主要是在沒有激烈戰事的情況下,如果是在戰場上,雙方恐怕都不會有餘裕把屍體運走,更多還是就地掩埋,推測是在戰鬥的間隙,雙方約定時間,各自來戰場上搬走自己戰友的屍體,進行掩埋或焚燒(不排除有偷襲的情況,但應該不會常見,畢竟自己也需要運屍體的,偷襲了敵人,敵人難保不會趁機偷襲自己)。

    不過如果是一方取勝、一方敗逃,情況又會不同。勝利一方肯定會埋葬己方屍體,對於敵方屍體就不同了,有良心的或許會替對方也埋葬起來,但也有任由對方暴屍荒野的,比如春秋時期的崤之戰,秦軍遭到晉軍埋伏傷亡慘重,若干年後秦國成功復仇,秦穆公親自到崤山收斂當年慘敗中的秦軍屍骨,祭拜而歸,顯然晉軍並沒有理會秦軍屍體。當然還有勝利一方把失敗方的人頭累積起來誇耀武功的,這就叫“京觀”,顯然是很恐怖的場面。

  • 12 # 小南史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產生將帥的代價。古代帝王想開疆拓土,將軍們想建功立業,能人異士想風水輪流轉,每一次的大戰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收拾戰利品了,當然了也要順便收拾下屍骨未寒的屍體,一般來講都是有五種處理辦法。

    1、放任自流,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戰事中,逃命都來不及,哪有時間管理屍體。一般是勝利者一方打掃戰場。將自己的人埋葬,敵方的屍體放任不管,任由腐爛發臭。可是這些屍體。屍體會對土壤,空氣,水源,造成嚴重的汙染,還會引發瘟疫。古代醫療條件不足,這些都是十分致命的弊端,對於尋常人百姓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後來隨著瘟疫的多次發生,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問題,才開始有所改觀,當然了,處理敵人的屍體也要看是在誰的領土上作戰。

    2、入土為安,就地挖坑埋葬,這種方法最簡單常見,也是華人的傳統理念。每次戰役後人們搜尋登記犧牲士兵的資訊,再讓專人負責處理屍體,穿戴整齊,裝入棺木,集體下葬,這種是對於己方。至於敵方,一般都是能收刮的先收刮,為了防止傳染疾病,隨找個敵方挖個大坑一起丟進去埋掉,荒野孤魂們也終於可以安息。

    3、火燒,在我們現在火葬目的是為了節省土地空間,降低疾病傳染機率。不過在古代可不是這個意思,古代人認為火葬是一種恥辱的刑法,大多是戰敗者一方。春秋戰國時,燕國攻擊齊國,使用激將法,焚燒齊華人屍體,以示侮辱。只是後來的人們相信火可以消除人的怨念,進化人的靈魂,幫助死者到達東方極樂世界。

    4、築京觀,大概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勝利者將失敗者的屍體堆積在一起,用土在表面覆蓋埋實,做成一個個像大字金字塔一樣的建築,叫做京觀,武軍。作用就是炫耀勝利,侮辱失敗者。這樣的做法在歷史上也不是個例。漢書上說王莽將反對統治的死者做成京觀,上面還要插一根六尺的旗杆,寫著反賊之類的侮辱性詞語。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也很常見。可見封建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嚴,絲毫不在乎人的尊嚴。

    5、人吃人,在古代自然災害頻繁,人吃人的現象也很常見。軍隊沒有糧食條件惡劣,吃屍體也就成了正常現象。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是悲慘的,被當做兩腳羊,意思就是漢人就是長著兩條腿的羊,可以任人宰割。歷史上有名的張獻忠,曹操據說也都吃過屍體。

  • 13 # 學史啟智

    古代戰場上被處理的陣亡士兵的屍體往往充滿了心酸和無奈。強

    我們知道,一場戰如同生命收割機,雙方死亡人數少則幾百、幾千;多者傷亡幾萬、數十萬。

    就像戰國時期的白起,一怒一下坑殺趙國將士40萬,雖然歷史無法準確地查明人數,但不可否認這場戰爭死亡人數肯定過萬。

    還有近代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在平型關大戰中雖然取得了勝利,獲得了抗戰以來較大的勝利,但是我軍卻是以犧牲19000多人為代價。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陣亡計程車兵該怎麼處理?

    1.戰事吃緊時,陣亡士兵只好屍留荒野,無安息之處。

    戰場瞬息萬變,一場戰事剛完,馬上就可能會有下場戰爭爆發。所以,軍隊的轉移必須迅速,那剩下的陣亡士兵屍體自然也就沒人處理了。

    戰事吃緊遺留下計程車兵屍體只有自然腐爛或者被野獸吃掉,將士們征戰一生,最後落得死無葬身之處,也是夠可悲。

    2.正常的屍體處理方式:土葬或火葬

    戰場處理屍體的一般方式都是土葬,挖一個大坑,將士兵們的屍體埋葬下去,最後再填滿泥土,讓死去的戰士們安息。

    當然,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重要士兵死亡會單獨挖一個坑進行填埋,表示對死者生前的尊重。

    土葬的方式是最為普遍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節約戰事時間,便於軍隊轉移。

    火葬更安全

    有時,戰爭不是很吃緊時或者取得勝利時,軍隊一般會將死者的屍體進行火化,這樣既可以有效處理戰場的遺蹟,又可以方便攜帶死者的骨灰回家,讓死者可以回家(一般骨灰直接隨機分發)

    最大的好處還是可以有效地消毒殺菌,防止瘟疫的發生。

    綜上,古代戰場士兵的屍體一般是土葬,有時會使用火葬,但在戰事吃緊時不會處理屍體。

  • 14 # 歷史紫陌閣

    古代戰爭產生的大量士卒屍體是如何處理的呢?可能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土葬,但實際上,大多數兵士卻是無法入土為安的。他們戰死沙場後大多是被暴屍荒野,成為亂葬崗中的一具白骨,只有王侯將相、高階軍官等少數人的屍身才能被運回故土,得以入土為安。

    雖然古人講究入土為安,這樣才能讓死者方得其所,死者家屬也會心安,但放在古代戰場上,入土為安的葬法卻難以實現。尤其是對於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役,戰後的場景往往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做到讓每個戰死計程車卒都入土為安。

    所以大多數戰死的敵方士卒往往都會被棄屍荒野,除此之外,還會採用火化、坑殺、沉河、築造“京觀”等處理方式。比如在攻城戰中,如果對敵方士卒的屍身置之不顧,可能就會引發瘟疫,因此會採用火燒或者就近掩埋等方式,只有己方士卒的屍身才可能會採取土葬。

    需要注意的是坑殺並非是活埋,也不等於土葬,後文會詳細介紹。接下來帶你詳細瞭解古代處理戰後屍體的各種方式。

    置之不顧、暴屍荒野

    對於不管不顧這種處理戰後屍體的方式,通常只適用於野外作戰,如:兩座城池之間的緩衝區、草原荒漠等荒無人煙、或者人煙稀少的地帶。因為戰爭發生在遠離城池、人煙稀少的地帶,即便對戰後留下的屍體置之不顧,也不用擔心屍體腐爛產生的瘟疫。

    其次戰場在野外,雙方對於戰死的兵士,也不方便將他們帶回故土。在通常情況下,古人運送屍身的方式只能用車拉,或者用人抬,但對於野外作戰的軍隊來說根本不現實。如果用人抬,將需要更多的人力,就算用車拉,也沒有足夠的車輛運送。

    就算雙方在戰爭中的傷亡不大,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戰死士卒的屍體還沒有運回故土就可能就已經腐爛,對屍體做防腐處理也不現實。所以野外作戰後留下的屍體基本上只能在戰場附近就近處理,處理的方式通常只有三種:暴屍荒野、火燒和土葬。

    三種方式無疑是第一種最為簡單快捷,其次是火燒,最後為土葬。對於交戰雙方而言,對敵方屍體的處理方式,自然首選第一種,不僅高效快捷,還不浪費時間和人力。即便是將屍體火燒,也需要大量的助燃物,挖坑埋掉更需要浪費不少的時間和人力。

    並且作為戰敗方,逃跑都來不及,哪還有時間去處理戰後留下的屍體,如果是全軍覆沒,那就更沒可能去處理屍體。而作為戰勝方,清理戰場、繳獲戰利品才是首要任務,其次才是打掃戰場處理屍體,但處理己方士卒的屍體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管敵方。

    所以在野外作戰的情況下,對於敵方留下的屍體大多都是不管不顧,而這些戰死沙場計程車卒只能是暴屍荒野,成為動物們的食物,或者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腐爛,化為一具具的白骨,直至被風沙掩埋。只有那些得到勝利方敬佩的兵士,才有可能被厚葬(這裡所指的厚葬基本上就是土葬,非廣義上的厚葬)。

    堆積火燒、火葬

    火燒、火葬的處理方式基本上適合任何戰場,只要不是雨雪等特殊天氣,加上有足夠的助燃物就行(古代火葬的助燃物基本以木材為主)。無論是野外戰場,還是攻城戰中,用火燒處理屍體的方法也多有采用。

    《史記》記載:“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這種方法雖然不如置之不管的方式省力,但也算是一種高效的方法,並且採用火燒、火葬的方法還可以防止瘟疫的產生。另外在古代大規模戰役中,死傷計程車卒是巨量的,如戰國時期的伊闕之戰,不算秦軍的傷亡,單被秦軍斬殺的魏韓聯軍就有二十四萬餘人。

    面對如此數量之巨的屍體,採取土葬的辦法,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人力,如果戰爭還未結束,需要繼續攻打敵方的要地和城池,那麼採用花費時間、以及人力較多的處理方式,將會貽誤戰機,而採取火燒的方法,只要少量的人就可以完成,花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只需要將屍體堆放到一起,放一把火就行。而且對於勝利方而言,也不會耗時耗力地為敵方士卒土葬。即便對於己方戰死計程車卒,也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採用土葬的辦法。通常情況下都是挖一些大點的坑掩埋,如果戰事緊迫,己方計程車卒也可能被採用火燒,甚至是棄屍荒野的方式處理,到戰爭結束再作打算。

    :對於火葬處理屍體的方式,可能很多人誤認為是外國傳入中國的一種葬法,但其實火葬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墨子·節葬》篇中記載,秦國西邊的義渠國便奉行火葬,義渠人在親屬死後,會堆積柴草把屍體燒了,另外在《列子》和《荀子》也都有關於火葬的記述。

    坑殺、築造京觀

    對於坑殺士卒,可能我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將白起。白起在伊闕之戰中一戰成名,隨後又經歷了華陽之戰、長平之戰等大大小小的戰役,從中可以發生,白起的作戰特點是以殲滅戰為作戰的主要目的,伊闕之戰和華陽之戰便是說明,兩戰前後殺敵四十餘萬人。

    在長平之戰中,白起更是將投降的四十餘萬趙國軍民全部坑殺。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以為坑殺就是活埋的意思,但古代戰場的坑殺卻不是活埋的意思,更不等於土葬。坑殺在古代稱作阬殺,是類似“京觀”、“武軍”的行為,意指戰後將敵軍屍體推擠起來的行為。

    在古代戰爭中存有一項慣例,戰勝方會將戰敗方的屍體堆積在大路兩側,然後用土夯實,做成一個類似於金字塔形的土堆,被稱為“京觀”或“武軍”,目的是為了顯示軍威,威懾敵人,也是古代處理戰後屍體的一種方式。

    就拿長平之戰為例,秦軍和趙軍的兵力相差無幾,秦軍哪裡有多餘的兵力去挖坑,還是要挖出埋葬四十餘萬人的大坑。兩軍處於對峙狀態,秦軍加固包圍圈、防禦趙軍突襲還來不及,哪有時間去挖坑,而趙軍即便最後投降了,也不可能對即將迎來的死亡不加以反抗。

    就算其中一些人生不起反抗之心,也不可能四十多萬人都不反抗,所以將四十萬人活埋是不現實的,既然都是殺,為何還要花費時間去挖坑活埋,豈不是多此一舉。所以白起不是將趙軍活埋,而是設計將他們殺害,比如在趙軍處於飢餓交加、疲憊不堪時,下令全部除去,然後堆積起來豈不是更容易。

    另外古書中對於坑殺的描述,往往都是以屍體堆積如山來形容。還有鉅鹿之戰的例子,在鉅鹿之戰後,項羽將章邯帶領投降的二十餘萬秦軍全部坑殺,以項羽對秦朝的痛恨程度,怎麼會花費時間去挖坑活埋呢!且不說項羽的爺爺項燕是被秦軍逼死的,在鉅鹿之戰不久前,項羽的叔父項梁就死於秦軍手中。

    項羽對於秦軍痛恨,相信斷然不會去費力費事地挖坑活埋,很大可能是將秦軍直接殺死,然後類似於京觀一樣,將屍體堆積起來。而這種方式比之置之不顧的方式還要殘酷,即便在士卒戰死後,他們的屍體還要被築成京觀遭受侮辱。

    交戰中,直接將敵軍沉入河流、湖泊中

    《史記》記載:“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

    將士兵沉入河流之中的方式,可以參考發生在戰國時期華陽之戰,秦將白起先是率軍在魏國華陽斬趙、魏兩軍十三萬餘人,之後又與趙國軍隊交戰,直接將趙國的兩萬士兵沉入黃河之中,那麼人都被沉入了黃河了,也就沒有處理處理屍體的必要了,而白起也不會發善心將他們打撈起來安葬。

    《史記》記載:“王假三年,秦灌大梁,興師58萬,困魏40萬卒,虜王假,遂滅魏以為郡縣。”

    在秦滅六國之戰中滅魏國之戰,秦將王賁率領秦軍攻打魏國時,因魏國大梁城池堅固,秦軍久攻不下,於是王賁引黃河、鴻溝之水灌淹大梁城,在經過幾個月的長期浸泡下,大梁城最終坍塌,魏國軍民被黃河之水淹死的不計其數。

    還有秦末楚漢爭霸中,韓信利用河水擊敗龍且率領的大軍。士卒在戰爭中被沉入河水或被河水沖走,也就直接剩了處理屍體的過程,他們最終會成為水中魚蝦等動物的食物,或是隨波逐流,侵泡到難以辨認,成為無名屍體。

    入土為安

    除了以上處理方式外,剩下的便是土葬,可以說是眾多方式中最好的一種處理方式,但真正意義上被土葬計程車卒少之又少,除了暴屍荒野、火燒、築京觀等方式外,剩下基本都是草草掩埋,根本算不得土葬,並且還是集體性質的掩埋。

    戰場不同於平時,在戰後只能在戰場附近找個地方,挖一些簡單的坑,然後將數十具,乃至數百具的屍體放入坑中掩埋,上面僅有些許厚的土表層。甚至有些連坑都懶得挖,直接在附近找一些溝渠等坑窪之地,直接將大量的屍體抬入其中,然後敷上一些樹枝草木,再添上些許浮土,便算是處理完畢。

    如長平之戰遺址,其中的屍骨坑並非是秦軍為戰死計程車卒專門所挖的,這些屍骨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而且就算單獨土葬,在古代以敵人首級換取軍功的制度下,戰場上留下的屍體很多是無法辨認身份的,以此可見古代戰爭的殘酷程度。

    在古代戰爭中,只有那些戰死的王公貴族、高階將領等一小部分人才能在戰死後被帶回故土,甚至不惜用錢財、城池從敵方手中換回他們的屍身的安葬。就算戰事緊急,不得已在戰場附近掩埋,但戰爭結束後,國家公室、親屬宗親也會派人將他們的屍骨接回重新安葬。

    結語:

    在古代戰爭中,對於普通計程車卒來說,入土為安像是一種奢望,只有極少部分計程車卒能有此“厚待”。大多數計程車卒為國而戰,鮮血染紅了戰場,但他們戰死沙場後,卻只能以最為簡單的方式處理,最後化為一具具枯骨,遺忘在歷史長河之中。真正能夠享受“入土為安”的,恐怕只有王侯將相了!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 15 # 夏蟲欲飲冰

    古代時,人們面對戰爭留下的大量屍體有幾種不同的處理方案。

    首先,就是最簡單的不管不問,戰爭雙方打完仗以後,由於交戰激烈,根本沒時間管戰死者的屍體,或是對處理敵方屍體不感興趣,就會在收拾完己方計程車兵屍體以後,直接將敵方士兵的屍體丟在戰場上不管不問,棄之不顧,讓這些屍體被野獸和大自然分解掉,杜甫的《兵車行》裡面,對這種場景就有描述: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當然這種對屍體不管不問的做法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首先是對己方士氣的打擊,入土為安是中國古人的傳統觀念,如果打仗死了,連入土都做不到,肯定會招致許多士兵的畏懼,對士氣很有影響,而即使是收斂己方戰死計程車兵屍體,對敵方士兵的屍體不管不問,那樣雖然能夠保證士氣,但同樣還是存在危險,那就是容易爆發瘟疫。

    因為人的身體在死後,很快就會腐敗,各種細菌滋生,成為病毒和細菌的營養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那麼瘟疫很有可能就會爆發,古人常說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說的就是如此。

    而在古代,一旦軍中爆發了瘟疫,那幾乎是致命性的,歷史上的許多支強大的軍隊都因為瘟疫而戰敗或是被迫放棄戰略目的,瘟疫對軍隊來說,絕對是最不想遇到的場景之一。

    除了對戰爭留下的屍體不管不問這種處理方式以外,古人還有其他幾種處理戰場上屍體的操作,比如挖坑掩埋,著名的長平之戰過後,勝利的秦軍對投獻的趙軍就是坑死了事,讓俘虜自己挖坑,然後在坑裡把俘虜殺死,之後往坑裡填土,或是直接活埋俘虜即可,這種操作突出了一個高效,而對於在戰場上的屍體,古人也會選擇進行集中掩埋,敵我雙方的屍體分別埋,個別高階將領還能混到單獨的墓坑。

    注意白骨

    另外,還有人拿戰場上計程車兵屍體當做軍糧進行處理,比如一些臭名昭著的唐末軍閥,他們會收集死屍,然後切割處理,撒鹽醃製,充作肉脯,收入軍中當做軍糧食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最近說話老是有口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