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觀影視
-
2 # 青兔兔
哭戲考驗演技,爭議不斷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選擇的劇本幾乎都是哭戲,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展現演技。
講到哭戲,就不得不說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裡的一行淚
張柏芝在《喜劇之王》裡的嚎啕大哭,至今經典。
然而,在《演員的誕生》這個舞臺上表演的哭戲都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兄弟離家,嚎啕大哭,
地震三十年後團聚的一家,哭成一團,父親失憶,女兒聲嘶力竭。
節目評委宋丹丹發了條微博說,表演藝術,不能只講表演不講藝術,比現實生活中的悲傷哭泣更高聲更激烈更用力,還算不上表演藝術。對節目中“表演情緒過於用力”的哭戲,宋丹丹也曾在現場直言:不一定這樣的戲才展示演技。她想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見舞臺上很少見的真的東西,“你們(演員)不哭,我想哭”。
作為一個觀眾,我也覺得哭戲是很難,你要真正進入到角色中,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才能夠把這段戲演好才能不讓觀眾覺得尷尬。
宋丹丹說,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徐帆“隱忍、糾結、釋放、強斂的表演就很高階”。電影中,徐帆的一個動作,一開口就能自然而然的讓觀眾進入,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跡,這樣的流淚有情緒遞進,不是眼藥水滴下來的那種,也不是“幹拔”。《一代宗師》裡的章子怡只流了一行淚,一生的情愫都在這一刻的隱忍中:我心裡有過你,可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甜蜜蜜》裡,張曼玉飾演的李翹認屍時,看到豹哥(曾志偉 飾)的米老鼠紋身,先是笑,後不知所措地哭了。
有傳言說這是張曼玉笑場卻誤打誤撞成就的影史經典,但導演陳可辛闢謠:張曼玉的第一條就是這麼演的,又拍了七條只有哭的鏡頭,結果發現最好的還是第一條。
當然,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哭得又美又悲,哭相醜卻讓人心疼的,當屬《七月與安生》裡的周冬雨。看到死亡通知單上的“敬請節哀”,她先是不屑一笑,強忍著卻還是哭得梨花帶雨,“我才不簽字呢,去死!”邊哭邊吐槽把安生骨子裡的倔都展露無遺。還有《天下無賊》裡,一邊往嘴裡塞烤鴨一邊哭的劉若英。他們都貴在哭得真實,不做作。
都說哭戲是檢驗演員演技的標準,足以見得哭戲真的很難,那些尬演的明星真的應該好好學習下怎樣才能提升演技,怎樣才能不讓觀眾看的那麼尷尬。

回覆列表
先說結論:哭戲確實相比於其他的戲更難以駕馭。
最近一直在追《演員的誕生》,看已經小有名氣的演員在舞臺上被人點評還是挺過癮的一件事。最新這期,導師章子怡跟王俊凱、姜宏波演了一段“後宮廢妃”的小作品。章子怡還是那個演技線上的國際章,她演這個被奪走孩子的廢妃,一抬頭滿眼都是欲說還休的哀傷。情緒真太到位了啊。
看完章子怡的哭戲,又想起了歐陽娜娜在前一期節目裡那段尷尬的“娜式咆哮”。
這段哭戲,我只能說,當下的感受跟章子怡老師真的一模一樣,不但全程沒法融入劇情,cei 碗的時候也嚇一跳。
說起來這一期的節目裡,兩段PK表演都是悲情戲為主,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全程在哭。咆哮哭;
埋頭痛哭;
崩潰哭;
抱頭痛哭。
按理來說,十分鐘以內的小作品,碰上感情這麼劇烈的戲,情緒過多釋放也算是正常的。可宋丹丹老師說了,她並不認同這種表達形式,就算是悲傷的劇情,也可以用更高階的表現形式。
並不是會哭就是好演員,並不是聲嘶力竭就是好演員。
是啊,不是會哭就是好演員,但是現在很多演員根本不會哭,要麼乾打雷不下雨,要麼不懂控制感情,只是一味地嚎。
哭戲,真的是很考驗演員演技,流淚很簡單,但流淚不目的和重點。如何把控情緒的長短和輕重,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能讓觀眾感同身受,這才是哭戲真正的意義所在。
周冬雨在《麻雀》裡這段哭戲,情緒是到位了,可這表情,真是讓人不忍直視。觀眾們容易被這誇張的表情吸引,很難投入到劇情中去。
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裡,在醫院聽到七月死訊的安生,被要求籤死亡通知單時,這段哭戲就自然了不少。
至少看到這裡,我們是能夠接收到人物情緒的,能夠感受到那種至親之人離去的痛苦。
張曼玉年輕時的作品,幾乎部部是經典,《青蛇》裡她空靈而妖媚的美,在電影結尾時達到的最高值。
姐姐正在生死關頭,小青終於找到了被金山寺和尚們藏起來的許仙,她流下了有生以來第一滴淚。這個笑著拭淚的動作,簡直太美了。
《甜蜜蜜》裡,張曼玉飾演的李翹得知豹哥身亡,去醫院認屍。看到豹哥背上那個為了逗她開心而紋在身上的米老鼠時,先是笑了起來,然而這個笑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失去親密之人的悲傷。
在《風月》裡客串小舞女的周迅,和張國榮有一段僅幾分鐘的對手戲。21歲的周迅靈氣十足,充滿故事的大眼睛一低一抬,便落下一顆淚來,初入風月場所的小舞女,在為自己可能苦難的身世感到悲傷。
《李米的猜想》裡周迅這段哭戲也尤其經典,鄧超說她是“妖魔型”演員,演戲必須是“角色附身”,入戲了很難出來。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從看到涕淚橫流,頭髮凌亂的李米那些絕望和無奈,因為,那都是真實的情緒。
好了,說了這麼多,你對明星哭戲還有什麼看法呢?
快告訴我們吧~